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13

  李逵也没有多余的心情去搭理李云,反正这厮要是继续这么下去,迟早得完蛋。练武家里不支持,读书恐怕也读不出个名堂出来,整个人都废了。
  
与其让他自甘堕落,他觉得自己挽救一个失足少年也是功德一件。
  
想到此处,李逵美滋滋的大摇大摆去了县衙,一边走,还一边絮叨:“日行一善,如日进斗金。眼瞅着日进斗金的日子似乎也在向他招手,似乎这日子已经大可以过得去了。至少没白折腾这一趟。”
  
哈哈——
  
“李逵兄弟。”
  
在衙门的门房里,探出个肥嘟嘟的脑袋,李逵定睛一瞧,是韩大虎,打招呼道:“兄长是来办事?”
  
韩大虎迅猛如同豹子般从门房窜出来,拉着李逵去了僻静处,还偷偷环顾左右,见左右没人才开口:“李逵兄弟,等你见着大令帮忙问问,找我来所谓何事?”
  
“兄长这是?”
  
李逵觉得周元不是这样的人啊!故意将韩大虎招来,然后就是不见他,这等缺德的官僚作风,周元恐怕做不出来吧?
  
可现实就是这么打击人,韩大虎忧伤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呐,何况你老师比我官大好几级,活该我倒霉。但是即便让我死,也要告诉我个原因吧?四五天了,他老人家就是安排差役来叫某候着,可来到县衙之后就是不闻不问,连口热茶都不给,真不明白我是如何得罪他老人家。”
  
“昨日送礼,没送成,还差点让他老人家给摔在脸上。你说我冤不冤?”韩大虎愁眉苦脸道:“可我就是没地方喊冤去,文官迫害武官,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周元怎么着都是李逵的老师,韩大虎后知后觉的发现李逵的脸色不善。
  
佯装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抽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连声都没有发出,诚意有限。陪笑道:“哥哥失言了,是哥哥的错。”
  
李逵要走,韩大虎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拉住李逵道:“兄弟,等完事了,在对面茶肆等哥哥,哥哥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和你说。”
  
“什么事现在不能说吗?”李逵不相信韩大虎这家伙会有大事,因为就连他老丈人都不怎么信任他。即便大女婿,二女婿都不成事,最后去京城疏通关系的还是他们俩人,韩大虎忙里忙外,还和牛背山的二当家打了一场,最后一根毛都没捞着。
  
韩大虎却故布疑阵的讪笑道:“等着,哥哥不会害你。”
  
李逵径直去了书房,周元早就等着他了。
  
李逵躬身施礼之后,就按照周元的要求开始背诵起来。
  
幸不辱命,两个时辰的折腾,又是背诵,又是默写,把李逵累得够呛,总算是完成了周元的任务。可是看到周元翻书的样子,李逵心头不免发颤,不会又是要让他背诵大篇幅的文章吧?这简直要命了,他觉得这些天在家里,都快被逼疯了,要是在不出门透透气,他觉得自己会染上厌学症。
  
李逵央求道:“老师,贪多嚼不烂,弟子以为应该劳逸结合一下。”
  
“想偷懒?”
  
周元放下书,闭着眼睛似乎在听李逵说话,有仿佛是在自言自语。
  
手指戳着手指,李逵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提醒道:“不敢。可是老师,再过几天就是上元了。”
  
“算了,过年就不布置任务了,巩固一下所学。”周元从善如流道,官员过年并不清闲,他需要拜访上司,在同僚之间走动,根本就没有时间管李逵的学业。
  
李逵见周元没有生气,大喜道:“弟子谢过老师。”
  
周元古怪的看了一眼李逵,他看不出来李逵有任何贪玩的迹象啊!这个弟子,贪玩是不可能的,闹事倒是一把好手。费县县令送来的书信中就提过一句,牛背山匪首所建匪堂被一把斧子劈塌,而自己第一次见到李逵的时候,这家伙不就是带着两把古怪的斧子吗?
  
想到这里,周元一阵紧张,嘱咐李逵道:“不要出门惹事。”
  
“弟子是良家子,怎么可能出去惹事?”
  
周元沉默无语,挥手道:“去吧,要看什么书直接带走,留个条子就好。”他的情绪并不好,作为县令,在沂水县第一个任期之内,政绩毫无建树不说,连税都没收全。这还好,上司也知道他才来不到三个月,这些都是上任留下来的错处,怪不到周元身上。
  
但少不了上司会对他提点一二,要他尽快督办。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府库还出现了短缺,这让他忙的焦头烂额,却毫无头绪。以至于周元也没有心思去管李逵,他自己都一脑门子的官司。
  
“谢老师。”
  
李逵躬身准备退出,在门口突然想起韩大虎的请求,轻声问道:“老师,韩巡检是犯错了吗?”
  
“算了,你出去的时候,让他来一趟吧?”周元心神不宁的摆手道。
  
韩大虎买着小碎步,还偷偷给李逵作了个圆滑的揖,似真似假的浑然没有被上司刁难的不悦。似乎他已经习惯了。
  
在县衙对面的茶肆里坐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期间李逵还给自己点了些吃食,填饱了五脏庙,这时候韩大虎从县衙门口出来,臊眉耷眼的好不晦气。径直过了大道,进茶馆后找到李逵坐在他对面,唉声叹气道:“太欺负人了,你老师说是我把你带坏的,落在你这里是交友不慎。而我呢?却成了教唆好人学坏的歹人,才将我传唤了四五日,不见我的原因。还讲不讲理?”
  
“对了,韩大哥,你找我来所谓何事?”李逵对此事不置可否,根本就不可能评论。背后议论长辈,师长,都是不敬的表现,李逵也深知其中忌讳。
  
韩大虎埋怨了几句之后,挤眉弄眼的对李逵道:“兄弟,哥哥对你怎么样?”
  
“不错。”李逵也不知道韩大虎要说什么,只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韩大虎却像是要邀功似的起劲道:“兄弟,哥哥这次可是下了大力气,才为兄弟求得了一桩美事,兄弟务必在上元之前去一趟临沂。”
  
“放心,是好事,天大的好事。”韩大虎贼笑了几声,压抑的笑声如同是破了气的橐,呲呲漏风。
第083章
有惊无喜
  明明是武将,却笑出了街头媒婆的得意劲来,恐怕就算是对大宋军队还残留些许信心的民众也会绝望吧?
  李逵最受不了这种故意卖关子,作势起身就要走,韩大虎忙猫腰拉着李逵道:“哥哥不过是卖个关子,没考虑到兄弟是个爽快人,得了,我说,我说还不成吗?”
  韩大虎短期茶盏,一口气咕咚咕咚的牛饮,将茶汤送入了肚子,呼出一口满足的热气道:“终于活过来了。”
  他牛嚼牡丹的行为,引起茶博士的一通白眼,这年月,有消费能力的大宋人出门谁不装一把大尾巴狼?尤其是官员,甭管文官武将,不整出个文雅的样子出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宋官员。韩大虎大小也是个巡检老爷,算是这沂水县一亩三分地的……第三把手。
  怎么可以如此不注意形象呢?
  好在李逵和他是一样的货色,端起茶碗来也是一口干了。
  倒不是他不想风雅,而是不知道大宋的茶碗谁设计的,大部分的形状就一个,斗笠碗,而且一只手根本就包不住,只能端着,或者两手夹着喝,茶碗也大,比后世无良奸商的面碗似乎还大一些,很难让人联想到品茶这等高雅的层次上来。
  再好的茶叶,也只能吃出大碗茶的感觉。
  而且大宋的点茶佐料太多,李逵光适应就用了不少时间。
  “喜事,大喜事。”韩大虎丝毫没有被鄙视的目光而影响情绪,反而兴趣高涨的手舞足蹈道:“兄弟,你是不知道,用了你的计谋之后,宫里头很快就有了反应,冯总管也答应了认下妻妹这个侄女。你是不知道,光这条消息,就让某岳父每日喝着小酒,心情好到清唱几句。”
  这条消息对李逵来说毫无用处,送钱给太监,这条门路都走不通,这刘家得废物成什么样子?
  倒是有一条消息让李逵很感兴趣,秦文广,程知节,这对连襟去京城,按照日子来算,应该不可能赶个来回,这消息是这么送来的?
  “他们有人回来了?”李逵好奇道。
  韩大虎笑道:“怎么可能赶得及,是鸽子,他们临走的时候带走了鸽子。我岳父在淮阳军中调动不了人马,连鸽子都不能调动?”
  终于让他感觉到一丝自豪感之后,韩大虎扭动了圆滚滚的上半身,嬉笑道:“贤弟,这都是琐碎不值当贤弟高兴一回。我是要告诉你,我岳母终于答应你和五妹的婚事,不过需要双方见一面,合适的话,这事就成了,高兴吧?”
  李逵的模样哪里看得出高兴的样子,他愣住了,傻傻的盯着韩大虎,良久,才咬着后槽牙问:“这就是你要告诉我的喜事?”
  “对啊!不行,哥哥还得喝一碗。”
  韩大虎抱怨道:“你老师凉了我一上午,都连水都不敢喝一口,好在有贤弟帮忙,哥哥的苦日子算是过去了。”
  “慢着!”
  李逵伸手压住了韩大虎端茶盏的手腕,看似轻飘飘的毫不受力,韩大虎却发现浑身的力气都使不出来了。不免苦笑道:“贤弟,你这是为何?”
  “韩大虎,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娶妻的?还是刘家的女儿,这话你必须得给我说清楚,要不然,这朋友都没得做。”李逵怎么可能容忍自己的事受人安排?更何况是娶媳妇这样的大事,他不知道还罢了,竟然有人还敢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安排了。
  就李逵这暴脾气,能忍?
  韩大虎豁开大嘴,完全被李逵穷凶极恶的表情给吓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一张一合的问:“我们以为你已经答应了啊!”
  “啥意思?”看韩大虎的样子也不像是骗人,可问题是李逵什么时候答应过?他起初还以为自己失忆了,没记住事。可转而一想,似乎当初在韩大虎的庄子里就有过这么一说,不过当时的李逵推辞了,推辞的借口就是他要读书,年纪还小,没有这打算。可没想到刘家竟然还安排了,这是欺负人……
  也不对,从来没有人欺负人把自己家亲生女儿往外人家里送的傻缺,光一笔嫁妆就不少钱。
  可是看李逵老大不愿意的样子,韩大虎似乎也犯难了,他和岳父,以及他的二姐夫程知节当时以为李逵的托词。一来双方身份地位相差太悬殊,虽然李逵有一个进士做老师,可以弥补一些。但毕竟刘家是正五品的将门,要是联姻的话,绝对不会选择一个白丁。李逵是个明白人,不会如此无趣的凑上来。
  可李逵的作用对刘葆晟来说,绝对是其他女婿无法替代的。
  说实在的,再送一个女儿进宫,他也没有这等想法。主要是提心吊胆的日子很难熬,就算老四在宫里熬出头了,可再进宫一个,就两说了。上有皇后、太后、太皇太后,高压之下战战兢兢的官家。下有一干虎视眈眈的宫中贵人,天天眼巴巴等着官家的宠幸,多一个对手,就是多一份失败,这么可能容忍?而自己的四女儿连妃子都不是,连自己都护不周全,怎么可能护住妹妹?
  再说了,老五已经十三了,这个年龄除了去宫里做宫女没有限制之外,其他的路都被堵死了。
  想来想去就只能嫁人。
  老刘家的眼光不怎么好。
  大女婿,废物。
  二女婿,假装不是废物。
  三女婿,说他是人才,他敢应?
  四女婿倒是没得挑,可问题是那位是官家,是皇帝,他有多少女人?高太后在小皇帝刚登基不久,就从官宦人家之中选了一百个七八岁的少女入宫,陪着皇帝一起长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