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7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7/913

  李逵呵呵笑了起来:“不错,我就喜欢看你这倔强的眼神。不过本官告诫你一句,禁卫军乃天子亲军,上了战场只能胜不能败,但凡要不成了,用血来洗刷耻辱,战死也不回头,你能做到吗?”
  曹昉正在气头上,自从做了这个要命的主将,才几天的功夫,就挨了两顿打,他要是灰溜溜的回去,岂不是这辈子都要抬不起头来?关键是啥都没捞着,缺挨了两顿打,亏得慌。
  翌日。
  曹昉刚刚拿到了《火枪兵操典》,立刻就气势汹汹地找上了李逵:“李大人,将校不准行军骑马,这不合规矩。”
  “在我这里,规矩改了。”李逵正在批复公文,根本就没有抬头搭理曹昉的心思。而后者,吃了一鼻子灰,却也不急着走,只是期期艾艾道:“这个一个时辰行军二十里,是否太严苛了些?”
  “是全副武装,行军二十里。”
  “装备有五十斤重,别偷换概念。不过初期,我允许你们减半携带装备。行军减半,但是二十五分钟之内必须完成。”得益于自鸣钟的推广,如今的京城权贵对于时间也习惯了小时和分钟。反而放弃了用一柱香来表示十五分钟的计算方法。但是二十五分钟,十里急行军,确实很不容易。至少对曹昉来说是如此。
  李逵根本就不在乎曹昉能否做到,而是他笃定,大宋的禁军,只要杨志选兵的时候,严格把关,就不可能完不成任务。
  大宋的士兵都很不错,尤其是在体力还,更是如此。这方面李逵比谁都清楚。
  十万京营之中,虽说士兵也良莠不齐。但想要选出两三万悍卒一点难度都没有。毕竟,大宋的步兵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兵训练目的以步兵硬抗骑兵为最终目标。以重步兵为主训练出来的士卒,体能绝对是超强的存在。
  一身步人甲,就将近六十斤,加上长枪,其他装备,八十斤只多不少。
  穿着这样的装备,还要战斗,这需要多彪悍的体力?
  士兵能做到,但是将校就难说了。
  大宋把将门当猪养的恶果,显然已经出现了。李逵看着曹昉沮丧的背影,在后头说着风凉话:“这才没开始练兵,就叫苦,果然是废物。”
  甭管是激将法,还是真的看不起他,曹昉觉得自己要找个人说说话,要不然心里憋着难受。
  当然,曹昉也看出来了,李逵看不起他,同时还打算逗逗他。这就糟糕了,也没想过能不能真的受得住?
  “姑父,我苦啊!”
  “还没练兵,你苦什么?”韩德勤也没拿正眼瞧曹昉,在他看来,曹家要是继续钻钱眼里,迟早要完。
  至于为什么将这么重要的任务放在了曹昉的肩膀上,主要是其他几个比曹昉还差,连烂泥都称不上,都是清一色的泥浆水,捧在手心里都捧不起来。
  曹昉丧气的将李逵给他的《火枪兵操典》递给了韩德勤。
  韩德勤这才正色起来,问:“这是谁写的?”
  “还能有谁,就是李逵。”曹昉对李逵百般不满,语气能好才怪了。
  韩德勤却双手捧起,虔诚道:“是人杰的墨宝,我得好好看看。”韩德勤也就是抹不下脸捧李逵为战神。
  但认真细看之后,他发现大部分的操典,尤其是体能上,都是抄的禁军重步兵的考核要求。这就让他心中犯嘀咕起来,古怪道:“真是人杰写的?不会是你小子那个抄来的对策吧?”
  “真的,可是这要求,姑父你说说我大宋禁军有多少能完成?”曹昉指着体能考核之类的细则,恨得咬牙切齿。
  韩德勤却古怪道:“这个要求就京营的话,两三万士卒能做到。”
  “什么,姑父,你不要开玩笑!”曹昉不信的惊叫起来。
  韩德勤却认为李逵给曹昉的《火枪兵操典》过于简单,完全没有战神的水平。想来想去,对李逵非常了解,且韩德勤能够接触也就是宦官郝随了。
  干脆,去找郝随问问。
  两人找到郝随,郝随也不看韩德勤递过来的《火枪兵操典》,只是悠悠道:“人杰练兵天马行空,不会拘泥于俗规。这《火枪兵操典》不看也罢。”
  这气势,好像郝随不看操典内容,就能写出一份一模一样的出来似的。
  “郝公公,你当年和人杰一起去西北,听说在关中练过一段时间兵,他当时是怎么练兵的,怎么寻常的京营士卒,到了西北战场,就完全像是变了一副样子。”
  韩德勤当然不会认为李逵简单,反而忧心忡忡道。
  郝随陷入了艰苦时期的回忆之中,虽然当时很狼狈,但记忆却给他带来了足够的满足感。只见他轻笑道:“也没什么,当时咱家手里有一千多人马,加上李云的兵马,一千五六百的人吧。当时人杰接手练兵,第一件事好像杀了几个刺头,队将之类的,然后练兵一个月死了才不到五十人,加上赏罚分明,这铁军就炼成了。”
  曹昉原本还想要听秘诀的竖起耳朵,可没想到答案竟然如此粗暴。
  而韩德勤更是眉头紧蹙,这种做法仿佛很熟悉。
  怎么能不熟悉呢?
  韩琦,文彦博,章惇,他们去军队带兵打仗的时候,都不是先杀人,再安抚吗?
  唯独可能李逵做的过分的一点的是,死的比较多。
  这说白了,还是文官的那套杀人立威,然后赏罚分明,他不由的看向了曹昉,也不知道自己举荐曹昉,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
  而曹昉更是脸色惨白,没有一丝血色,脑子就一个反应:“爷们要归位了!”
  随即,求生的欲望油然而生。
第722章
要被玩坏的禁卫军
  为了活着,或者说为了不给李逵下刀子的机会,曹昉也是拼了。
  他咬着牙坚持着李逵下达的所有的操典项目,不求做到最好,就是做到合格,不给李逵任何机会对他下手。
  可让曹昉心里打鼓的是,李逵似乎一直藏着一手,不给他学会如何练兵。总是过几天,就将《火枪兵操典》改上几条,半个多月,原本的那本操典已经完全是面目全非了。当然,这话李逵肯定不会认的。
  事实上,连李逵都非常头痛,别看骑兵,步兵和火枪兵都是军队。
  但军队和军队之间的训练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步兵看中阵法,火枪兵需要的不是阵法,而是整齐划一的行动,还有短时间内爆发强大的输出。这和大宋,乃至以前任何时期的军队训练都不一样。
  李逵甚至在军队之中建立了夜校。
  必须要让士兵认识最简单的文字,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手中的武器。
  说起武器,铁监还没有做出样品。但据说快了,几天内就能交到禁卫军手里。所以禁卫军手中的武器是一块由工部木匠打造的,外形很像是火枪的木头棍子。好在刺刀终于打造好了,可以每一个士卒都分上一把。
  李逵并没有选择三菱刺这种刺刀,表面上看,三菱刺似乎很好用,杀伤力大,刺穿效果好。但有一点是无法忽视的,上刺刀的步兵能够战胜骑兵吗?
  扯淡,任何可能都没有。
  李逵之所以让铁监打造了三千把刺刀,主要还是因为大宋的步兵都有携带手刀的传统。手刀也就是想西瓜刀那样的玩意,普遍会很寒酸和简陋。这是士兵日常过程中的工具和最后的武器。普通手刀会在一尺半到两尺长度之间。李逵命令铁监打造了一尺半的刺刀,加上已经确定的四尺五寸的燧发枪长度,可以让士兵加上刺刀后,拥有一米七以上的突刺杀伤力。
  而刺刀首先能替代手刀的功效,同时在需要的时候,成为火枪兵自保的最后手段。同时,李逵大量精简火枪兵的甲胄,仅仅保留了一小部分的胸甲。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体力懈怠武器弹药。
  虽说,在李逵的眼里,大宋禁卫军的雏形已经一点一滴的显现出来。但在外人眼里,甚至在主将曹昉眼中,还是看不到任何希望。
  背着木头枪,只有一柄刺刀能够削人的火枪兵,看着就像是玩闹似的,不堪一击。
  “少爷,休息了,您先谢谢,喝口水。”
  曹昉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穿着粗气,身上的内衣都已经湿透。从家臣手中接过水壶,大口的灌了一口。水壶显然是冰镇过的,里面也不是普通的白开水,而是酸梅汤。一口下去,身上的暑气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感觉像是活过来了。
  “你们也抓紧时间多休息一会儿,少爷我先迷瞪会儿,差点累嗝屁!”
  说完,曹昉枕着墙头下的一块平整的砖头,刚闭眼,呼噜声就响了起来。几个曹家的家臣面面相觑,这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普通的营将,自然不需要曹昉这样,事事身先士卒。甚至和士兵同吃同住,虽说还有一点特权,但曹昉基本上把身上的少爷习性给丢的差不多了。可是曹昉却在和李逵较劲,李逵没看出来,但是曹昉是这么认为的,他坚信要牢牢控制禁卫军的军心,不让李逵占了便宜去。
  才不到半个月,原本白静的少爷秧子,仿佛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虽看着黑黢黢的,但精神头却好过他任何时候。
  “少爷,醒醒,打饭了。”
  “哦——”
  刚睡醒的曹昉撑了个懒腰之后,拿起自己的饭盆,朝着伙夫的棚子走去,一边走,一边还埋怨:“又是窝瓜炖肉,这猪食什么时候是个头?”
  曹昉一般抱怨着,双脚却很诚实的朝着棚子的方向去排队。他倒是有过一次赌气没吃,下午的训练没完成,就饿晕了。
  加上几次被罚饿肚子,有了几次经历之后,哪怕是猪食,他也抢着吃。
  肚子饿到眼珠子都发绿的感觉,实在不想要了。
  嘟嘟嘟——
  刚端起饭盆,还没吃上两口。营门执勤的校尉就吹响了哨子。
  曹昉气地从地上弹了起来,操着浓烈的南城口音,怒骂起来:“有完没完,一天到晚折腾人。”跟可气的是,明明他才是禁卫军的主将,可是禁卫军从训练到规矩,他说了都不算。
  不过,等到他看到李逵骑着那匹皇帝赐的大黑御马,顿时闭嘴了。李逵人马合一,如同旋风般的冲进辕门,从马上跳下,走到饭棚子底下给自己盛了一盆子曹昉口中的猪食。
  其实禁卫军的伙食很好,甚至要比所有的禁军都要好。
  窝瓜炖肉这样的菜,在其他军营里可不常见。而在禁卫军,顿顿有的吃。当然,同样的菜吃多了,免不了会腻。
  好在士兵都很满足,没人敢在他面前抱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7/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