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913

  但大宋的钢铁产量给他增加了不少信心。
  甚至赵煦认定了,只有大炮加火枪,配合骑兵,才是大宋唯一的出路。
  千里镜,也是李逵曾经一度给皇帝灌输过的战场辅助工具,赵煦听说千里镜已经做出来了,不免心头的热络了起来。
  但他发现自己手上的千里镜,自己不会用。
  李逵当然不能让皇帝失望,指着千里镜的盖子对皇帝道:“官家,这千里镜有两个盖子,为了保护镜子的干净。不用的时候盖上,用的时候打开。大的一头对向需要查看的景物,小的一头,对准自己的眼睛。然后拉伸镜筒,调整距离就能使用了。”说话间,李逵从腰间摸出个和赵煦一模一样的千里镜,对赵煦讲解起来。
  赵煦按照李逵的讲解,学着试了一下。
  可惜,大殿内光线昏暗,根本就难以达到效果。尤其是距离近,反而不如眼睛看着舒服。
  李逵看到赵煦脸上的失望,立刻解释道:“陛下,这千里镜不能在殿中用,想要弄清楚这千里镜的妙处。需要站在高处,或者空旷之处,才能体会到此物的妙用。”
  皇宫之中的大殿,虽然很高。但皇帝总不能站到屋顶上去吧?
  如果站在大殿之下,其实高度也不怎么样。
  至于钟塔,虽然很高,但皇帝怎么能以身犯险?
  不得已,选了个折中的地点,宫墙。
  皇城的宫墙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城内的建筑,除了皇宫和庙宇道观的屋顶之外,都不准高过城墙。
  登上了城头的赵煦有点迟疑,大白天的站在城墙上,有点怪异。视线倒是毫无遮挡,几乎内城所有建筑一览无遗。
  他试着用李逵讲解的方式,开始对准了焦距。
  没过多久,赵煦似乎体验到了千里镜的妙处,嘴张成个老大的圈,脸颊上还浮现出不正经的潮红。即便是李逵也觉得赵煦的表情有点夸张,狐疑地看向了边上的郝随,低声问:“官家看的方向是城内什么区域?”
  郝随张望了一阵,古怪道:“人杰,你别说没有去过?”
  面对郝随略带鄙夷的语气和眼神,李逵目光紧了紧,低声道:“不会是教坊吧?”
  大白天,皇帝用千里镜偷窥教坊官伎,李逵有种被意外谋害了名声的无奈。这不是让人背地里骂他魅上奸佞吗?
第725章
火神之怒
  有人问,汴梁最好的时辰是哪个时辰?
  答案:天黑之后。
  而天黑之后,对于汴梁城内的上流权贵来说,最好的去处恐怕就是教坊了。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教坊也非常有吸引力,比如仁宗皇帝就是向往过,然后被大臣们怼的只好低头认错:朕,肤浅了!
  李逵也不知道赵煦是故意想要看教坊,还是意外。
  偷偷和皇帝拉来了距离,问郝随:“这大白天,教坊也没啥看头吧?官家也不至于如此表情吧!”
  郝随是专业人士,他比任何教坊的常客都要专业,主要是他曾经就管理过教坊好几年。对于李逵这等粗浅的问题,他当然回答起来毫无压力,轻笑道:“人杰,你不懂这教坊的好处,就在白天。夜晚是夜晚的风情,但是白天,才是教坊最为壮丽的时候。但有一条,你得去得了教坊的后院。”
  “这有讲究?”
  李逵好奇不已,他还真不知道白天教坊也如此大的魅力。
  这时辰,恐怕客人都没几个吧?
  郝随笑道:“白天姑娘们练功的练功,练琴的练琴,但是相比这些,教坊内的舞姬会在一起练舞。如果你站在庭院前的廊下,看到数百年轻貌美的女子,一袭舞裙,曼妙身姿,整齐划一……撩裙挑动,数百大腿能把眼珠子都给晃出来,这等壮观,寻常人家怎么看得到?”
  “比宫里都要壮观?”
  “宫里也是礼部训练出来的舞姬,比教坊的差远了。”
  李逵明悟了,这皇帝也不容易,见识还比不上一个宦官,可悲啊!可悲!白瞎了后宫佳丽三千,感觉就像是凑数似的,连教坊都比不上。
  但话又说回来,皇帝的后宫,对于大宋的皇帝来说,第一要务是延续赵氏子孙;第二要务母仪天下;讨皇帝欢心,或许只能排到第三、第四。
  毕竟,大部分皇帝,基本上都没有选择正妻的自由。
  甚至连妃子中,选个自己中意的都难。
  正当李逵和郝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城楼下有人怒斥道:“李逵,你在皇城城墙上做何?”
  说话间,这个声音由远到近,登上了城头。
  “下官,见过章相!”
  “奴婢,见过章相!”
  章惇冷哼一声,没答应,径直朝着皇帝走去。皇帝赵煦听到章惇的声音,早就被吓得一激灵,像是做点龌蹉事还给老师当堂抓了现行。急忙将千里镜收起来,想要藏身上,可惜匆忙之间没处隐藏。就像是拿着玩物去学堂的学生,被老师发现的那种紧张。
  章惇躬身对皇帝行礼:“臣,章惇,拜见官家。”
  “爱卿平身。”皇帝手足无措的样子,想要掩饰自己的过错。章惇起身之后却拦着皇帝的去处道:“官家,臣去垂拱殿正好和官家商议西军粮草之事,听小黄门说您来了皇城城头之上。”
  皇帝赵煦尴尬地笑道:“丞相,朕乏了,出来透透气。”
  “乏了,为何不去御花园,而来城头上。”
  “正所谓登高望远,可以开胸襟。”
  “不对啊,官家,你手里拿着啥?”
  可惜,章惇却伸手朝着皇帝要去。皇帝无奈,无辜的看向了李逵。
  李逵大巴掌盖在脸上,心说:“你看我干嘛?这不是猪队友吗?”
  章惇从皇帝手里接过千里镜,扭头问李逵:“此物怎么用?”
  李逵无奈,只好走到章惇边上,将千里镜的用处给章惇解释了一遍。听说是兵统局新打造出来的军中利器,老头很高兴,拍着李逵的手臂,赞道:“不容易啊!人杰,你终于做了件正经事。要是继续做那等坑人的买卖,老夫都快拦不住御史台对你的不满和弹劾了。”
  “章相,您受累。”
  李逵感激道。他也是没办法,兵统局如今家大业大,日进斗金的同时,却也得罪了权贵无数。真要是没有个大人物帮衬,李逵也知道弹劾会像雪片一样飞到皇帝龙书案上。
  章惇架着千里镜,开始对起了焦距。千里镜这玩意别看打造起来麻烦,要不是李逵运气好,还真没办法做出技术突破。
  但使用起来,太简单了。
  寻常智力的人,看几眼就能学会。更何况李逵还给章惇讲授了不少使用的技巧。
  章惇如此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学不会如何使用千里镜?
  很快,老头站在城头上,从略显生硬的调整焦距,然后通过不断的拉伸镜筒,还真让他找到了门道,手段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娴熟了起来。
  不过,让皇帝赵煦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
  章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将千里镜也停留在了礼部边上的教坊方向,老头虽然闭着一只眼,可就是单眼看世界,也仿佛得到了极大的乐趣似的,眉头瞬间苏展了开来,嘴角洋溢着满足的微笑。随即,章惇果断放下了千里镜,然后目光不善的瞪了一眼李逵。脸像是狗脸似的,瞬间变成一副护食的样子。
  随后,章惇对赵煦道:“官家,圣人云:非礼勿视。陛下是九五之尊,天下共主,切忌,切忌!”
  在章惇谴责的目光下,皇帝赵煦羞愧的耷拉下了脑袋,轻声道:“丞相,朕失察了。”
  “官家,此物乃军国利器,非等闲之物。你不会怪罪臣将此物带走吧?”
  章惇虽是商量的口吻,但赵煦却惊愕不已,什么?还敢没收朕的宝物?
  可惜,赵煦即便是皇帝,大宋的皇帝也少有强势的主。在章惇的目光下,他只能认倒霉。只好顺水推舟道:“国事为重,丞相自行处置。”
  赵煦想着回头还得让李逵带一杆来,这等宝贝,要是手里没有一杆,人生岂不是失去了太多的乐趣?
  可章惇拦着李逵不放,带着李逵下了皇城的城楼,没好脸色道:“人杰,蛊惑皇上,你可知该当何罪?”
  李逵怎么可能认下这个罪名?
  想了想,当即道:“章相,千里镜无罪,造出这等利器之人就算不是功臣,也不该认罚吧?”
  章惇哑然失笑道:“难道是老夫的错处不成?”
  “下官不敢,不过章相之前看到了什么,下官着实好奇?”李逵不卑不亢的样子,看起来非常正派。加上的肤色,给人一种铁面无私的威严也不为过。
  章惇这下没话说了,只好指着李逵摇头道:“这千里镜产量如何?”
  “很少,一年最多也就是二十杆的样子。”
  李逵说出这个保守的数字,主要是他已经预料到了章惇要将千里镜的分配权收到都事堂。但是李逵明显不想这么顺着章惇的心思去办。
  千里镜对于普通的冷兵器军队的将领,效果有限。主将拿一杆已经差不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