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8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913

  衙门外,晁盖迎上了出兵统局衙门的吴用,嘴里骂骂咧咧的不痛快:“这势利的衙门,也不知道安得什么心。吴用兄弟,让你受委屈了。兄弟们在酒楼等你了,今日好好喝一杯。”
  晁盖就是这样的性格,他首先关心兄弟们的心思,反而对大事并不怎么关心。
  吴用将公文递给了晁盖,然后低声道:“哥哥,都办妥了。”
  “好汉佣兵团?”晁盖摸着下巴上的胡子,看着公文,忽然间笑了起来,仿佛非常得意似的,高兴道:“这名字取得好,正合我意。”
  能不合晁盖的心意吗?
  这名字听着,就不像是被招安的样子。
  晁盖心里抵制招安,可为了兄弟们的前途和小命,不得不走上了这一步。但一个‘好汉佣兵团’却让晁盖心头温暖了起来。
  他还是那个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汉。只不过,这次他们不会祸害乡里,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山贼,而是成为佣兵团,出国征战,打辽狗。
  吴用看到晁盖一扫几日来眉宇间的阴霾,也是忍不住翻白眼。他也不想告诉晁盖,这名字根本就不是他起的,而是死对头李逵给取的名字。这个傻哥哥呦,这可是给人当替死鬼,有什么可高兴的?
  就梁山泊这点人马,哪怕是招收了足够的士卒,全团达到五千人马。难道就能够和辽国交战了吗?
  他可不认为李逵会那么好心。
  甚至心中黑化,认为李逵这是排除异己。
  “敢问是好汉佣兵团的团长晁盖?”
  正在晁盖得意的时候,感觉有被一堵墙堵住了似的,周围都暗了下来。抬头一看,顿时惊诧道:“敢为这位仁兄是?”
  “京营校尉焦挺,在兵统局李大人门下当差,今后是好汉佣兵团的司马,认识一下,在下焦挺。”
  焦挺是那种站着仿佛一做肉山似的人,给人莫大的心理压力。可实际上,正面对上他,压力会更大。
  晁盖站起来,抱拳道:“在下晁盖。”
  他没心思说下去了,觉得朝廷不信任他。为何连通知都不通知一下,就给他安排了个司马?这岂不是不信任他?
  反倒是吴用听说焦挺在李逵门下当差,顿时眼前一亮,急忙对焦挺行礼道:“见过焦校尉。”
  “不知焦校尉来可是……”
  焦挺看着一桌子酒菜,他是个豁达的人,胖子一般心胸都宽阔,遇上点难事,基本上没有一碗红烧肉解决不了的事,要是不能,那就再来一碗。
  焦挺落座,抬头看了晁盖、吴用、雷横等人,说道:“站着干嘛,坐啊!小二,上酒上肉。”
  说话间,他将胳膊下夹着的一个红皮箱子取出放在了桌子上,打开之后,五具千里镜的皮套赫然其中。
  伸手将东西推到了晁盖面前:“这是兵统局给好汉佣兵团的指挥装备。”
  “装备?”
  晁盖不明所以,看着也不像威力很大的样子,抬头狐疑道:“焦司马……”
  “以后大伙儿在一个锅里吃饭,别叫校尉了,显得生分。就称呼我焦挺,看得起某的,叫声焦兄弟。”
  “好,焦兄弟,看得起我晁盖的,请满饮此杯!”
  “干!”
  “干!”
  焦挺比武松心思缜密,他也是大大咧咧的人,但绝不是没心没肺之人。他从腰间取出了一个和箱子一模一样的皮筒,打开盖子将里面的千里镜倒出来之后,拿在手里对晁盖几个讲解起来:“此物是我兵统局的产品,名叫千里镜。一个外头卖上千贯,当然了,你们不认识也正常。如今除了京营上四军,还有飞廉,禁卫之外,大宋没有军队配备此物。西军之中也只有少量。”
  “此物的用处就是打开之后,将一头小的目镜靠近眼睛,用手伸缩镜筒,调节,取个恰当的距离之后,几里外的景物,如同近在眼前。”
  晁盖见焦挺的说的神奇,试着拿出来一架千里镜,来到了酒楼的窗口。
  按照焦挺说的步骤开始使唤起来,一开始真不习惯,不过随着熟练度增加,他真的找到了一些门道。
  口中一个劲的赞叹不已:“太神奇了,此物简直就是无价之宝,巧夺天工。这千里镜之名,确实名副其实。”
  晁盖虽然口中不停的夸赞着千里镜的功效,可还是暗暗庆幸。刚才他差点把这东西当成是暗器,很没有见识的样子。
  幸亏没有说出来,要不然可就丢脸了。
  另外,晁盖也为开封的繁华而吃惊不已。
  如果走在城池之中,他那种感觉不那么强烈的话,如今他靠着手中的宝物,看到的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房子和百姓。那种心灵上带来的震撼,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这……
  咦——
  晁盖突然感觉双眼被针要刺瞎了似的,急忙将千里镜给挪开,脸色蜡黄的扶着窗台,一个劲喘气,雷横急忙跑来扶着晁盖,紧张道:“哥哥,可是被这东西暗算了?让我看看,小弟非识破此人的奸计。”
  晁盖一把将千里镜放好,盖好盖子,放在箱子里,嘴上却阻扰道:“贤弟不用担心,是为兄不胜酒力。”
  可是在心里,晁盖却是怨声连天:“这京城果然是邪恶之地,大白天的竟然在庭院里……好没羞耻!我晁盖三十多年的功力,差点功亏一篑。心中默念静心咒,最后还加了一句:万恶淫为首!”
第790章
举火为号
  按照李逵的心思,一个好汉佣兵团,还不足以满足他的恶趣味。
  他还琢磨着给晁盖他们写一首血脉贲张的热血歌曲,就叫好汉歌。
  可惜,次日,李逵得到的消息是晁盖带着人连夜跑了。
  蔡京带着梁世杰紧张地来禀告,深怕晁盖这厮匪性难除,得到点兵统局的好处之后,就回到山寨不认账。
  这种被山贼欺骗的事在大宋官员之中经常发生,以至于官场,尤其是文官都不愿意相信招安的贼子是真心实意的投靠了朝廷。
  “局座,这帮人会不会跑了?”
  兵统局如今家大业大,损失点钱粮,几天就赚回来了。大宋别的或许很贵,但是粮食真的便宜。这也是为什么大宋的酿酒业会如此发达的原因,粮食太多,吃不完,只能用来酿酒。
  加上兵统局还是个日进斗金的衙门,不怕损失钱财。
  可是丢人就不一样了,兵统局自从成立以来,只有坑人的份,哪里有过被人坑过?
  李逵对此毫不在意,有种让人奇怪的自信:“不用担心,梁山虽说是贼人,可这些人的领头之人是晁盖。晁盖这人最重面子,说出来的话,不会自肥。本官还想着出海作战之前,给他们配备一个指挥的炮兵。单靠着晁盖这些人马,去和辽军作战,断然没有获胜的可能。”
  蔡京担忧道:“局座,会不会太优待了他们?炮兵可是国之利器。”
  “没什么,只要他们不会造火药。扼住了火炮的弹药供应,他们掀不起浪花来。但是对于辽东,我势在必得。”李逵坚定道,辽东如今虽说是不毛之地。可对于大宋来说,辽东的资源绝对是大宋最为需要的资源。
  尤其是将来大宋要开发海洋霸权,就不得不倚重造船业。而辽东的森林资源,简直就是造船业最为渴望的原材料产地。一旦发展起来,辽东甚至可以成为大宋北方,乃至整个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
  这份基业,李逵要定了。
  “对了,燕州方面还没有消息吗?”李逵问。
  蔡京顿了顿,微微蹙眉道:“还是没有。都事堂、枢密院都以为燕州会爆发一场大战,为此,枢密院从京东西两路抽调了一万兵马,从淮南抽调了五千兵马,各地零零总总有三万兵马去了真定府。可是奇怪的是,安惇什么消息都没有传来。”
  “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这让人很担心呐!”李逵叹气道。
  蔡京却奸笑道:“局座,安惇不知兵事,不通政务,只会弹劾官员,这等人要不是章相力挺,早就在朝堂上无立锥之地了。要我说啊,这大宋和辽国之间的交战,也就是局座能掌控,换其他人,迟早坏事。”
  “别抱怨了,这事你我决定不了。”
  李逵说完,站起来,悠哉悠哉的离开了衙门。蔡京在他身后,恭敬地送出衙门,对着李逵的背影高声道:“恭送局座。”
  “岳父,这安惇在燕州迟早要完蛋。”
  “混账,此事关乎朝堂中枢,岂能是你能议论的?”闻听女婿有点出言不逊,蔡京当即板着脸训斥。
  “岳父,你不明白,安惇这个废物迟早要害死人。”
  梁世杰不同于蔡京,他可是跟着李逵去军中历练过了一圈。感受过辽军的勇猛。要不是禁卫军武器威力太大,辽国也不会有如此溃败。至于安惇,在他眼里不过是贪生怕死之辈,连他都比不了。
  如今禁卫军离开了北线战场,飞廉军的指挥权也交给了高俅。
  可以说,安惇手下已经没什么能用的人了。
  当然,仁多保忠似乎挺能打。
  可仁多部落才多少人,战斗力再强,也比不上飞廉军。要是在野外和辽军精锐作战,也就是五五之数。如果和辽国的皮室军碰上,甚至这点胜率都没有。
  靠着这样一支军队支撑整个北线,显然是不可能的。
  可奇怪的是,李逵来到京城之后,朝廷并没有急着派遣李逵重新回到河东路坐镇。反而就让李逵在京城。
  官阶升了一级,已经是直学士了。可是相应的,兵权被拿走了。
  这显然是都事堂和枢密院在斗法,而李逵不过是被波及了而已。明眼人都看出来了,相信李逵也看清楚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