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913

  加上自己尴尬的身份,别说宰相之位了,甚至连要害部门的部堂都没有希望。这让他对官场有些心灰意冷。还有他明白大宋不可能让一个在战场叱诧风云的文官,担任宰相。政变的风险快直逼当初的太祖了,皇帝也不放心。
  为此,李逵以退为进,干脆跑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
  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至于皇帝赵煦,这位亲政以来快七八年了,做皇帝的水平越来越高。大宋的皇帝都是搞平衡的一把好手,哪怕出了个亡国的昏君,也是如此。
  随着大宋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李逵这样立功太多的官员,肯定会被赵煦忌惮。
  不是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吧,赵煦也不敢重用李逵。他家老祖太祖皇帝就是靠着掌握军权,窃取了帝位。如果李逵几年后带兵打下了燕云十六州,李逵猜测,自己很可能会被皇帝养在京城,高官厚禄,连京城都出不去。甚至还会给他一个王爵。
  这种被圈养的生活,李逵说什么也不会愿意。
  想来想去,只能是另辟蹊径了。
  实际上,出皇宫的时候,赵煦也想到了李逵的心思,他之所以没有拦着李逵。那是因为如今李逵在军方,朝堂上的影响力还不会威胁到皇权。而君臣之间,还有那份情分在,所以才放李逵走了。可以说,走出京城的李逵已经明白,他再也不会有被重用的一天了。
  既然如此,为何他不做一把大的?
  没过几天,李逵就给手下人出了个难题,他要巡航辽东内海。
  晁盖,刘唐,几位梁山头领被选在内,还有登州船厂的船工,不少都是操船的好手,加上李家族人,浩浩荡荡五百人,将分坐三大船,出海巡航。
  栈桥上,李逵面无表情地站在船舷,俯瞰船舷下的人群,冷冷道:“放缆绳,开船。”
第806章
魔王出海
  呕!
  呕!
  呕!
  晁盖泪眼婆娑。
  吴用泪眼婆娑。
  就连刘唐也是泪眼婆娑,几个在绿林响当当的汉子,齐刷刷的趴在船舷边上,脸色惨白的虚弱无比。
  这一刻,晁盖比划着看向刘唐,似乎在问刘唐:“你不是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如履平地吗?”
  后者一脸无奈道:“哥哥,我也不想吐,可架不住这船晃悠啊!实在顶不住了,要是有个码头能落脚就好了,要是夜里也这么晃,我……”
  刘唐话说到这里,忍不住在眼眶里的泪水,哗哗地流淌了下来。
  他水中的本事很好,曾经是绿林之中响当当的大人物,靠着船上的本事,劫掠旅客。就水中的功夫来说,寻常人真不是他的对手。甚至可以和浪里白条张顺一较高下,可真到了大海上,坐在海船上,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晕船了。
  帆船靠风力,但更多的是靠着不同风力在风帆上的作用,走一个Z字形的路线,追求速度的风帆战舰,从来都不会走直线。甚至船因为倾斜太过,甲板上,船舱中的不少物件都是用绳索固定住了,可是人没办法和箱子一样,钉死在船上。
  哪怕是在辽东内海,风浪大的时候,都都快一丈的样子,普通江河之中,哪有这等风浪?有个两尺高的风浪,已经是了不得的大风了。
  刘唐也就是在内河之中,仗着有点水下的功夫,才能获得梁山水军统领的职位。可真要是让他来海上,他也抓瞎。尤其是最近胖了,虚了,身子骨不如以前精壮了,这晕船地毛病也上来了。
  吴用没想晕船的问题,他想的更多。
  梁山水匪,真要是在李逵手里一点用都派不上,没有价值,李逵还会将这些人好好安置吗?
  读书人的性格,都是冰冷的,冷漠的,莫得感情的一群人。李逵的书肯定要比他读的好,从人性上来说,李逵应该比他更冷漠。
  再说了,李逵这样的大宋读书种子,怎么可能会和梁山水匪谈交情?
  他们配吗?
  “刘唐兄弟,你可有办法让我等能够快速摆脱如今的囧境?”吴用想到自己,乃至整个山寨的窘境,顿时有点急切。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们要是一直在海船上不死不活的样子,就怕李逵辣手无情,将他们几个丢海里喂鱼。
  吴用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的如此。它刚才还看到一条比人都大的鱼,追着船首嬉戏。鱼嘴比海碗都大,吴用担心要不了几口,他就有葬身鱼腹之厄难。
  “兴许吐着吐着,就习惯了。”要问刘唐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别看他水性极佳,那是在江河之中,面对大海,他的水性一点用都没有,他又不是鱼,能不上岸一直在水里。
  如今开船已经半天了,海岸线都看不清楚了,他要是还以为自己跳入海水之中,能够安然无恙,那是自欺欺人了。更过分的是,在旁人眼里,似乎没有他对付不了的水面。大海,他也是头一次见,头一次感受啊!
  晁盖好不容易忍住了胃中的酸水,无奈道:“吴用,刘唐,我看咱们以后得找个另外的门路。要不然,真呆在船上,恐怕要完。”
  刘唐一个劲地点头,没说话。他是没脸说话了,梁山最近半年时间,大部分都是在梁山伯水域里操练水军。他就是水军总头领,几千人的希望。可是到头来如何?
  他这个希望都栽了,还谈什么希望?他都没有脸见父老乡亲了。
  梁山泊水域很平缓,别看水域面积很大,可浪真的小。平底船在湖面上来去自由,平日里训练的时候,那个叫热闹。场面恢宏,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好不威风。
  可实际上,这湖里练就的本事,到了海里根本就没用。如今就连刘唐这位水军统领,也驾驭不住海船。甚至升帆,抓风向的眼力见都没有。没有船桨和摇船橹,他的本事就去了九成。这让他如何还敢腆着脸大包大揽,说:“有我刘唐在,出不了错?”
  其实内河的船也有帆,可作用没有船桨大,利用率不高。可是在海上,用船桨,啥时候能到目的地?
  别看梁山泊的水军不怎么样。
  实际上,大宋的水师也不怎么样。除了几个市舶司的水师之外,就属东京禁军的水师规模最大。这倒不是大宋是第一个在京城打造水师,而是从唐朝开始,京城就有水师护卫的传统。不过都是护城河里晃荡一圈的货色,没多大的威慑力。大宋也是如此,东京城外挖了个金水池,然后操练水军。这还是赵匡胤的时候,想要靠着水师南下夺取南唐而打造的水师,有三万人马,六十个指挥。
  实力嘛!
  很让人憋屈,不堪一击。
  真正攻打南唐立下头功反倒是大将曹彬。没错,就是大宋第一背锅王曹大帅。他在湖北训练水师,攻打南唐的时候,将南唐水师击败,开启了大宋大一统的时代。
  其实不仅仅是大宋,辽国也有水师。前几年,不是黄河改道从辽国的南京道出海吗?
  辽国趁机建立一支水师。想着用船南下,威胁大宋的京城。然后没过两年,黄河又改道,回到了大宋的怀抱……耶律洪基脸都气绿了,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大宋的水师分两种。
  一种是驻扎在市舶司的水师,另外一种是内陆的水师。前者有点海军的雏形,后者只能算是水上的步兵而已。刘唐训练的就是坐着船的步兵,到了海上,连他这个统领都抓瞎了,别说他的部下们了。
  吴用还以为晁盖想到了好办法,惊喜的问:“兄长,可有出路?”
  “咱们山寨的兄弟,哦,现在是佣兵团的兄弟,都是好汉,船上的事应付不过来,可是真要是下了船,也不是啥也做不成。我琢磨着,修山寨城墙我们也是一把好手,不如咱改行。”晁盖很没志气的比划道:“看看他们,真要是继续在船上,这条命都要去了。”
  刘唐等人还是好的,雷横几个才惨,倒在甲板上,双眼无神,如同死鱼一般不动弹。
  吴用没想到晁盖会说出如此丧气的话,能够建造山寨城池的手下,李逵会缺吗?
  肯定不会,甚至一抓一大把,根本就不在乎。
  要是这样下去,好汉佣兵团岂不是成了李逵手中的鸡肋?
  吴用说什么也不会答应,他沉声道:“兄长,别说丧气话,别人能行,咱们也能行。”
  晁盖抓住吴用递过来的手,紧紧的握住,带着哭腔道:“好吧,咱再忍一忍?”
  “忍一忍,兴许就过去了!”
  晌午过后,桅杆上的瞭望手喊话:“旗舰发信号了,准备靠岸。”
  船上半死不活的一群汉子,听到靠岸的命令,顿时活了过来。纷纷抬头看向茫茫大海,问:“在哪儿呢?海岸在哪儿呢?”
  “是沙门岛,我们今晚就在沙门岛上修整。”
  “沙门岛?”
  雷横大为惊恐的抬头看向晁盖,他们这帮人,劫法场,杀命官,要不是斩首示众的话,就是去沙门岛的命。
  乍一听沙门岛,还以为李逵要将他们几个送到岛上发配。
  吴用脸色微微变换,心中也是猜不出李逵的用意,只是沙门岛对他们来说,太不吉利了,这破地方简直是就是大宋重刑犯的埋骨地。
  可想来想去,也没有理由说明李逵会将他们放弃。
  毕竟,好汉佣兵团从成立到训练,都耗费了李逵不少钱粮。他图什么将他们这些人好不容易收服了,再送到岛上自身自灭?
  吴用宽慰道:“诸位兄弟,别慌,李大人不会别有用心陷害我等?”
  李逵陷害他们还不够吗?
  晁盖表示很怀疑。
  可是吴用的理由很充分,朗声道:“诸位,你们也不想想,身上的装备,手中的武器,甚至吃穿花费,就算是头豕,养肥了还不得吃肉吧?送你我兄弟去了沙门岛,岂不是所有的钱粮都扔水里打水漂了吗?他落啥好处了,没好处的事,傻子也不会做。何况李大人可是聪明绝顶的人,怎么可能做出如此傻事?”
  这话在理,可是雷横不放心道:“就算是发配,也有个杀威棒啥的,可是兄长,你不觉得我们太顺利吗?”
  自从投靠李逵之后,梁山这帮人好吃好喝的供养着。甚至在焦挺这位大管家的照应下,日子比看家护院的武夫都要好很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