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8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9/913

  落座的都是朝堂高官,哪怕是坐在末尾的蔡京,也曾经是高官。蔡京来了之后,一直都没有说话,听到邢恕如此不择手段,他看不下去了,起身道:“邢恕,祸不及家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元长,你搀和个什么劲?李逵含怒而走,万一引起军中哗变,我大宋危矣。”
  邢恕故意将事态往最严重的方向引,可是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李逵不和他们一起玩了,还会遵守官场的规矩吗?
  蔡京冷哼道:“京不明白了,局座为大宋立下的功劳比起在座的那个差了?”
  骂人不揭短,蔡京一开口,就引起了众怒,一巴掌抽在了脸上,火辣辣的疼。可旁人却无法反驳,李逵的功劳比他们都要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蔡京压根就不在乎他人的情绪,而是冷哼道:“邢恕,我且问你,如此逼迫忠良,万一……李大人真的趁了你的意,你该怎么办?”
  邢恕不明所以,他不觉得李逵会谋反,大宋文官还没有谋反的先例。可被蔡京这么一问,他傻眼了,大宋也没有二十多岁的三品文官说不干就不干的先例。
  蔡京见邢恕被吓住了,这才幽幽道:“局座的家人已经在几日之前离开了京城,如今保康门外的宅子里,就他一个族弟看家,你真要是逼反了李大人,蔡某人好奇,朝廷派遣谁去剿贼刑和叔,难道你在战场上,有面对李大人必胜的把握?”
  文官很少会考虑武将的事,打仗本来就和他们关系不大。
  邢恕彻底傻眼了,万一李逵真的被逼反了,大宋说不定真的要完……
  因为,朝堂上下,似乎没有一个武将在战场上战神李逵。
  辽国皇帝都是间接死在了李逵的手里,李逵真正统兵作战也就四次,前三次西夏少说死了十万人马,青塘死了五万人马,最后一次辽国十多万的伤亡,这等煞神可以说将大宋所有的老对手都杀了个对穿。
  满朝文武中真要是有李逵的克星,西夏早就被灭了,青塘还敢自立?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也早就抢回来了。
  蔡京看到冷汗连连的邢恕,鄙夷道:“邢和叔,你还是想想如何平息李大人的怒火,真要是逼人造反,别的京不敢说,你全家老小都要被祭旗的,毕竟到时候大军败退的可能性太大了,闹腾成那样,总得有人负责吧?”
  “你……你,你……”邢恕指着蔡京口齿不清的惊慌失措,又怒又怕,低吼道:“蔡元长,为何你知道李逵带着家人离开,不禀告章相?”
  “李人杰是我上官,我蔡某人还不屑做个诋毁上官的无耻之人。”说完,蔡京对章惇抱拳道:“章相,下官以为安抚李大人,乃至整个李氏族人才是重中之重。”
  邢恕看着蔡京的背影,有种被人踩住了后背,便宜了外人的憋屈。可是他真的不敢赌,李逵敢不敢造反?
  可是看样子,这绝对是要起兵的架势啊!
  万一,李逵真的起兵了,他这个始作俑者,肯定要倒大霉。原本是必杀局,却因为对手不讲究,让他不仅没有建功,反而把自己也给坑进去了。
  尤其是蔡京的表现,更是让他愤怒。他和蔡京人品都不怎么样。可忽然间蔡京这货竟然恬不知耻的敢以正人君子自居?
  忒不要脸了!
  而最受伤的不外乎是邢恕,把李逵逼到要摊牌,可是他这才发现,李逵的牌他接不起,大宋也接不起!
第809章
贞节牌坊
  “他李逵要不是没有我刘家,如今能有如此大的牌面?他倒是羽翼丰满了,却要陷本宫于困顿之中,他想要做不忠不义之人吗?”
  后宫,刘清菁愤怒地在大殿之内的来回踱步,不时发出如同野兽般怒吼的声音。
  谁也想不出来,为何她如此弱小的身躯内,会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气场。
  不过,坐在一旁的太师刘葆晟却不以为然,见女儿说的过分,低声提醒道:“此事已然成了定局,已经无可挽回,你再生气也毫无用处,不如想一想如何挽回!”
  “挽回?”
  刘清菁因为愤怒而近乎扭曲的脸上,虽说还是那样的美艳,但却让任何一个男人脸上生不出一丝的爱慕。
  “李逵靠着本宫获得的一切,本宫都要让他吐出来。不行,本宫要李家覆灭!他要是不认错,李家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
  没等刘清菁说完,刘葆晟开口打断道:“被胡说,让人听了笑话。”
  “笑话,本宫如今快成天下最大的笑话了。李逵要不是没有本宫的提携,能有如今的高位。他不自重,为何让本宫要受辱?”刘清菁根本就没有想过和李家合作中的刘家,一直都是弱势一方。还真以为她宫中妃子的身份,能让刘家一飞冲天?
  刘葆晟不急不缓的看了一眼女儿,老四刘清菁自从送入宫中之后,他这个当爹的连句重话都不能说了。君臣关系,搞的他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像是父女,而是主仆。他是仆人,女儿成了主子。可他毕竟是当爹的,不敢说重话,但说句公道话的资格还是有的:“老四,李家和我们刘家合作当初,刘家一直靠着李家沾光。当初你大姐夫二姐夫丢了从老家送来的银钱,还是李逵带着人夺回来的。那些年,要是没有了李家的钱财,你在宫中也立不住阵脚。”
  “再说李逵,他是进士及第的出身,你的身份在宫中尊贵,但是想要让李逵以文官身份入朝,还需要他自身的本事。”
  这话绝对是一句公道到不能再公道的公道话,李逵的成就,绝对是他的能力和科举身份的结果。和宫中贵人,皇贵妃刘清菁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如果没有刘家的关系,李逵可能和皇帝的接触会很少。他会更加倒向文官一些,不仅不会脱离党争的漩涡,甚至会已经在党争之中,被逼到怒火中烧,筹谋起兵。
  这才是刘清菁最大的功劳。
  刘清菁怒气的来源一部分是源于李逵的不告而行,属于没有将她这个大姨子放在眼里。其次就是,她觉得自己距离皇后的大位原来越远了。
  没办法,赵煦多次想要将刘清菁扶持到皇后的宝座上,可是这几年,大宋面临的困境实在太多了,接年的大战,让赵煦也不敢和所有朝臣对立,一意孤行要立新后。哪怕是一龙二凤的设想,也因为儿子是个病秧子,看着不是长寿的样子,变得越来越难。
  对于儿子养不大,赵煦的恐惧比谁都要严重一些。
  他是神宗皇帝的第六子,为什么会登大宝,成为皇帝?
  还不是前面五个哥哥,四个没成年,在他九岁之前都死了。另外一个泰王,先天残疾,不适合当皇帝。可哪怕如此,神宗皇帝也有十几个儿子,死了十来个,还有四五个活下来了。可赵煦就尴尬了,他是千倾地里一颗独苗,就一个儿子,还是个病秧子,让他如何不着急?
  想要儿子多,遍地开花,他的腰也吃不住。
  李逵离开朝堂,等于是宣告刘清菁染指皇后宝座又渺茫了许多。哪怕这个儿子已经是太子了,但连赵煦都没有把握将这个儿子养大成人。
  这如何不让刘清菁发怒?
  可是刘葆晟不这么想,他是个厚道人,主要是他知道李逵,乃至李逵代表的李家人,已经在京东东路的地面上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抗衡。二十几个大庄子,上万的庄丁,就不是随便朝廷那支军队敢扑灭的,真要是逼地李逵发狂,大宋最后还得认怂。
  再说了,李逵不欠刘家,反倒是这些年刘家的崛起,沾了不少李逵的光。
  远的不说,刘清菁在宫里能够拉拢这么多人,没有李逵当年的支助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李逵也是女婿,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可能向着老四,而把老五当成丫鬟呢?
  翌日。
  早朝。
  赵煦强撑着精神,听取朝臣的朝议。
  似乎每一个大臣都刻意避开了李逵的问题,连提都没有提。这让当日的国家大事变得索然无趣起来。
  直到最后,郝随站在大殿之上高声:“诸事奏明,交有司处理,退朝!”
  “且慢!”
  邢恕硬着头皮站出来,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不知是怒,还是累的皇帝,只是眼神似乎更多的是恨。邢恕背地里联络各方陷害李逵,并非是空穴来风。
  这么大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
  在他的计划之下,不仅仅是从名声上诋毁李逵,他还来得及发动最后一击,就是让御史台的御史,诬告李逵造反。
  这不过是大宋朝廷的基本操作,并非是邢恕真的歹毒到不管不顾的地步。
  赵普当年诬告大臣卢多逊,就用了一支箭给赵黑胖看,赵黑胖琢磨着这厮要害朕,堂堂宰相被贬崖州。
  也就是说,大宋从立国之初,就盛行诬告造反,后来,这几乎成了大臣翻船的基本操作。
  丁谓、范仲淹、蔡确……谁没有受过这种暗箭?
  当然,所有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里,皇帝要文臣贬谪到底,就贬谪到底,真正谋划者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少决定权。唯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被诬告的官员会暂时脱离中枢,远离朝堂。
  一切似乎都朝着他希望的结果而去,只要李逵被送出朝堂,十年的沉寂足够邢恕的谋划了。
  等到将来李逵归来,朝堂已经不是如今的朝堂了。
  拉拢足够盟友的邢恕,到那时候根本就不是远离朝堂的李逵能比得上的。
  更何况,邢恕还有一系列的手段对付李逵。像李逵这种文臣带兵大杀四方的大宋高官,基本上在朝堂都不太可能有机会崛起,除非李逵一直打败仗。
  在大宋,文臣掌握兵符,带兵作战,可以失败,也可以成功,但就是不能太成功了。
  邢恕就是料准了这一点,才准备对李逵发难。
  可没想到的是,李逵掀桌子不干了。
  李逵是舒坦了,可邢恕却倒霉了。
  他那点小动作瞒不住别人,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他的这点招数真瞒不住人。
  这次,邢恕被逼着走上前台,就是被章惇舍弃了的结果。办事不成,反而被人反制,这就是没能力的下场。
  邢恕咳嗽了一声,耷拉着脑袋启奏:“都事堂直管衙门兵统局正,天章阁直学士李逵挂印而去……”
  轰——
  朝堂上一阵喧闹。
  谁不知道李逵挂印离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9/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