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913

  
七叔李洪急忙起身去找李庆几个,等叫来了人,三叔公努嘴对李庆道:“庆儿,你二哥来信了,给叔公念念。”
  
李庆刚才还玩的满头大汗,这会儿功夫,吓得后背冒冷汗,顿时傻眼了。期期艾艾道:“三叔公,我才念了几天学堂。”
  
显然,这小子露怯了。
  
没办法不露怯,他爹因为认字的事,天天想要揍他。
  
连李庆都觉得自己在读书这条道上恐怕没有了指望,这些日子他经常去找五叔混迹,五叔李林还对梁山有所企图。可惜李逵不帮忙,也不知道李逵说的梁山泊周围都是水,是个水寨到底是真是假。可是打山贼,发大财的心思一刻也没有熄灭。
  
作为百丈村最不安分的仔,李林被三叔公再一次镇压。
  
他被分配了打铁的任务,就算是他不会,三叔公也不打算让李林回到劳动大军的队伍之中,成为一个不安定因素。
  
至于李林,他既然有能力成为百丈村最不安分的人,薄有凶名,也有他独特的一面,喜欢一条道走到黑。
  
要不是李林的功夫差了一点,如果李逵的本事,这货绝对会甩开百丈村单干,成为江湖上凶名显赫的大盗。
  
有闯荡天下的心,却少了那点实力,这才是李林身上最大的悲剧。
  
不得不说,李庆也有朝着这方面学坏的可能。
  
一巴掌被三叔公扇在了后脑上,老头怒气冲冲道:“花那么多钱让你们几个读书,你敢说连信都不会读,要你们有何用?”
  
李庆无奈,从三叔公手中接过信纸,瞪大了眼珠子瞅了好一阵,然后沮丧道:“春——”
  
“啥?”
  
三叔公还以为自己耳背了,没听清。
  
李庆缩着脖子无奈道:“三叔公,这纸上我就认识一个字,春,春天的春。”
  
好吧,李庆是尽力了,但三叔公却怒不可赦道:“然后呢?”
  
李庆指着手中的信笺,无辜道:“然后就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气氛有点尴尬起来,李庆觉得自己这一顿打免不了了。却没想到有人出手帮了他,就见李云上前一步,开口道:“小子读书已经三年了,可以试着读一读信。”
  
“你?”
  
三叔公全当死马当活马医,将信笺递给李云道:“你试试看吧?”
  
李云也不在乎三叔公对他的看轻,反正他绝对不会对着信笺念,而是深吸一口气,按着心里的意思,抑扬顿挫的开始念了起来:“娘,大哥,还有三叔公,我去颖州了,跟着师祖念书……”
  
李云装作作样的样子很有欺骗性,他说的根本就不是信上的内容。还假模假式的解释道:“李逵大哥的师祖就是文宗苏轼苏东坡,他老人家可是学士,大宋最有学问的人,了不起的大官,而且还是县令周大老爷的老师,在大宋就是这个……”
  
李云举起大拇哥表示苏轼很厉害。
  
三叔公豁开大嘴笑道:“好,好!”
  
李云继续胡说八道:“师祖他老人家非常器重我,准备让我在他门下读书。”李云蛊惑道:“三叔公,别看李逵大哥说的轻松,但是能在苏学士身边读书,无一不是我大宋最了不得的读书人,他老人家的弟子最差也能考个进士。就和周大老爷一样。”
  
三叔公惊喜道:“岂不是逵娃子要当官?”
  
我呸,还当官?做梦去吧!李云在心头如是想到,可是他也只能想一想,真要把心里话说出来,他笃定自己会被百丈村的人撕碎了。
  
李云用力的点头道:“妥妥的。”
  
三叔公兴奋的搓着手,随即下定决心道:“让逵娃子在他师祖身边好好读书,将来考中了进士当文官。对了,李庆你会写字吧?”
  
李庆心说:“多稀罕呐,我都上了三年学了。”可是在三叔公面前,他也不敢做的太过了,含蓄的点头道:“普通的信倒是能写。”
  
“好了,我来说,你来写。就和街头替人写信的人一样,写完了,老头子给你点好处。”三叔公自从工坊起来之后,整个人都腰杆子挺拔了。
  
别看李逵在为推广雪花盐而苦恼,但是雪花盐已经开始售卖了,只不过订单比较少,都是刘葆晟介绍的主顾。
  
工坊天天见到钱,三叔公觉得百丈村辉煌腾达的日子已经来了。
  
说实在的,李云根本就不敢让第三个人看信,他正眼巴巴的等着三叔公让他写回信,要是换个人写回信,恐怕他就要被戳穿了。
  
李云忙从书囊里拿出砚台,倒上清水研磨,舔着笔尖一副和街头替人写信为生的书生一样,期许的看着三叔公:“三叔公,可以开始了。”
  
……
  
颖州。
  
自从自己写信去沂水老家快十天了,可是还没有见回信,这可把李逵给急坏了。
  
可是再着急也不能说。
  
苏轼家不管是师祖奶,还是姨娘都对他很好。当然小师叔除了给他授课的时候让他痛恨之外,平日里也是很好相处的人。
  
这一日,高俅背着书囊来到了苏轼的家里。
  
在书房门口换鞋的时候就冲着屋内问:“学士,有沂水的来信,您现在看吗?”
  
“看!”苏轼伸手要来了信函,拆开了信封,乍一看,倒吸一口冷气。
  
“好霸道的字!”
  
“好霸道的文体!”
  
“好霸道的血手印!”
  
想是堂堂大宋文宗苏轼,也差点以为他看的不是信,而是绑匪勒索的通牒。好在他终于眯着眼睛看完了整封信,连猜带蒙的领会了信中的意思。好悬,堂堂文坛领袖,差点连一封信都看不懂。平复了心头的震撼之后,苏轼这才抬头对李逵呵呵一乐:“百丈村的人真是淳朴,却不失上进之心,李逵你莫要辜负家人的期望。”
  
李逵懵了,什么家人的期望?
  
他家里人对他又什么期望了,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忽然间,他心头猛地一颤,一股不详的预感直冲脑门,有种要阴沟里翻船的紧张。
  
李逵探头对苏轼道:“师祖,我能看看信吗?”
  
“给,你留着吧?”苏轼是绝对不敢将这等文字留在他的书房内的,他怕做噩梦。
  
李逵定睛看着信纸,信纸很大,但纸张很粗糙,和蒙童练字的纸张很像。字是那种充满童趣的‘碎石体’,也就是忽大忽小,没有规范的字体。一看就知道是个蒙童所写,至于文辞,就更不要说了,简直就是狗屁不通。但李逵能很轻松的看明白,是近乎口语的白话文。里里外外的意思就是让他放心在颖州读书,家里的事不用挂念,争取早日金榜题名的意思。
  
最后还留下三个真人大小的血手印,有她老娘的,也有他大哥的,还有三叔公三人。
  
这一刻,他鼻子都快气歪了,他让家里人写的信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啊!
  
被掉包了?
  
忽然,他好像想起来了,这字看着熟悉,似乎是李云的字。这一刻,他气地想要将李云抓到跟前,也不打死他,就是天天折磨他,消解他的心头之恨。
  
“李林,谁也救不了你,你小子死定了!”
第126章
好兄弟,有福同享
  堂堂文宗,竟然被一封信给恶心到了,聪明如苏轼也想不到,李云的人生到底遭遇什么?为什么他写的字竟然有辣眼睛的功效?
  
犹豫着,开口问:“人杰,这写信之人你认识?”
  
“是我的一个族弟,和我年纪差不多吧?读书有三四年了,可能刚开始练字还不得要领。”虽说李逵对李云气地牙痒痒,但总不能在背后说人坏话吧?
  
这关乎到他坚挺的人品。
  
苏轼捂着胸口,担惊受怕的长叹道:“字如其人,古人诚不欺我也!”
  
于是乎,苏轼看向李逵的眼神更加柔和了。李逵的字他看过,很不错,当然也是对李逵这个年龄的学子来说,确实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打磨几年之后,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字体圆润饱满,却不失秀丽的风貌,这也是文人字的字的特点。不管是赵孟頫,还是董其昌的字,都是这样。
  
而李逵当初学的小楷书正是源于这两位的笔锋。
  
“学士,这准吗?”这时期的高俅,还是一个讲义气,有道德的年轻人,虽然贪财,但也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方正之人。他觉得学士被李逵迷惑的有点深,想要点醒,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苏轼理所当然道:“怎么就不准了,以老夫多年看人的经验来说……”苏轼仰头琢磨了一阵,悻悻然道:“罢了,不说了。”
  
要说字如其人,高俅看向李逵的眼神很纠结,他觉得李逵的字和他的人品差距有点大。
  
当然李逵也这么想。
  
倒是苏轼的字和他的性格非常贴切,人过中年之后,他的字充满童趣,却不失遒劲的锋芒。
  
反倒是李逵和高俅,两个人都是口是心非的主。这字如其人的说法,也肯定不能用在他们的头上。
  
不得不说,因为李云的横插一杠子,李逵的金蝉脱壳之计幻灭了。
  
幻灭之后的李逵,只能唉声叹气的继续在苏轼家里住下去。这种让他憋屈的难受,积压在胸口,让他一日都不得消停。
  
可是李逵也纳闷,李云这厮在背后阴了他一把之后,为什么不花钱找个街头会写字的书摊,花点小钱重新誊写一份。
  
李云真要这么做了,李逵也发现不了是李云在背后捣鬼。
  
从三个血手印来看,三叔公终日打雁,也有被小鸡崽给啄了眼的失手。李云既然获得了三叔公的信任,绝对有办法将整个谎圆下去。要是李逵办事,绝对不会出如此明显的纰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