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464

  要打击容妃,不一定要从容涂英入手。她心里倒是有个法子,只待回头与燕追商议。
  第二日嘉安帝亲率大臣前往祭祀帝主之庙,皇室及未出五服的宗定成员也随其中,一趟回来时已是申时三刻了。
  众人回了宫中,先去了太后宫里,今晚还有一宴,是设在了紫兰殿的。
  今日进宫的妇人不少,崔贵妃也被一群人围住,傅明华去了一趟东净,出来沿着回廊还未进正殿,另一侧转角处,也有人朝这边走来。
  她定睛一看,便笑了起来:“敏珠来了。”
  为首的人是已嫁岐王嫡次子的魏敏珠,她气色不大好,就是上了脂粉,看上去也是神色木然的样子。
  听到傅明华唤她,魏敏珠只是转头看了她一眼,在认出是傅明华时,她冷哼了一声,眼里露出怨恨之色,想也不想便转身进殿,态度十分无礼。
  碧云有些愤愤的道:
  “也实在太过无礼。”
  傅明华是一品的亲王妃,她不过是宗室之妇,见了竟然不上前行礼,反倒态度极其失态,转身便走。
  听了这话,傅明华嘴角边笑意更深:“无妨。”
  魏敏珠此举,丢的也不过是柱国公府的脸罢了。
  更何况她此时越是嚣张,稍后岐王妃必定会领了她来亲自向自己赔罪。
  她猜得果然不错,进了殿内时,崔贵妃抽了空,借着喝茶的功夫,以眼神询问她,显然之前殿外的事,殿中的人已经有所耳闻了。
  傅明华含着笑意,微不可察的摇头,崔贵妃也勾了勾嘴角,不多时,岐王妃便领了儿媳们过来,向崔贵妃问安了。
  岐王妃与崔贵妃说了两句,目光便落到了傅明华身上,笑道:“瞧着元娘这规矩,就不知娘娘是怎么教的。”她转头冷冷刮了魏敏珠一眼,才又笑着说:“若能得娘娘指点几句,怕是终身受用不尽了。”
  说了这话,她捏了帕子:“还不上前来见过贵妃娘娘与秦王妃。”
  魏敏珠一张脸涨得通红,眼中含着泪珠,踌躇不肯上前。
  岐王妃的目光似刀子一般,剜在她身上,笑容冰冷。
  “敏珠。”她温和的笑着催促,“你与元娘闺中时还算是旧识,怎么各自嫁了人,便地不认得了么?”
  柱国公魏夫人也在殿中,听了这话,便连忙看过来,一脸焦急之色。
  周围人注视的目光,傅明华含着笑意的眼神,还有岐王妃带了警告的语气,沉甸甸的压在魏敏珠心头。
  
  第三百四十章
爱护
  
  她不知怎么的,便想起了六年前与傅明华相见时的情景。
  那时她才将从母亲口中得知,崔贵妃有意要选她为三皇子的正妃。
  年少时的魏敏珠听了这话,便骄傲又欢喜。
  不过与她同时受崔贵妃青睐的,还有长乐侯府的傅明华,因为她的母亲出身四姓的缘故,也与她有一争之力。
  可是魏敏珠心里清楚得很,她的父亲乃是柱国公,表叔乃是手握重兵的幽州刺史温勖。
  父亲魏威曾与她分析过此中厉害,三皇子若想得幽州,便必娶她的。
  所以六年前上巳节时,她与傅明华在画坊中相遇,便对她又是敌视,又是有些鄙夷,当时便拿话刺她。
  那会儿的魏敏珠骄傲异常,是怎么与傅明华说话的她已经记不大清了,但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个除了外祖尚可一提的侯府长嫡女,却对她的刁难不止没有羞得掩面哭泣,反倒将她说得面红耳赤。
  很多年以后,魏敏珠每当想到当时的情景,那种羞辱感仍使她握紧了拳头。
  仿佛她只是不自量力。
  她曾想过终有一天自己嫁了三皇子,便可以对傅明华百般挫磨的时候,三皇子却选择去了益州。
  柱国公说他放弃了幽州,要为她另谋他人。
  可是那时她年华已经蹉跎,与她相配的人大多都订下了婚事,她被匆匆许了岐王嫡次子,而崔贵妃最终选择的却是傅明华。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魏敏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锁在房中哭了两日。
  此时岐王妃逼迫着她向傅明华问安,变相的使她在傅明华面前服软时,魏敏珠握紧了拳头。
  她能看到母亲担忧的目光,她已经嫁进岐王府,岐王妃不可得罪。她知道自己当下应该低头求饶,对自己、对娘家都是好处。
  只是服个软而已……
  可是她真的不甘心!
  她含着眼泪,站着动也没动,岐王妃的目光便更冰冷。
  傅明华眼中的笑意便更深。
  一旁容妃转过头来,眼波流转间,她掩了唇笑道:“敏珠性子依旧那般怕生。”
  她一句话便为魏敏珠解了围,魏敏珠脸上露出感激之色来。
  近来容妃在宫里十分得宠,嘉安帝对其爱屋及乌,也使容涂英势力很大,步步高升。
  容妃一说话,岐王妃便不出声了。
  魏家已经倒向容妃一侧,她自然是要为魏敏珠出头的。
  容妃一旦开了口,崔贵妃自然不会沉默不语,她看了柱国公夫人一眼:“嫁进了宗室,如此怕生可不行,又不是那小门小户,当初魏夫人也是大家出身。”
  柱国公夫人脸上便露出羞窘之色。
  容妃接话:
  “依我看来,姐姐与其管这闲事,还不如求神问佛。秦王妃成婚已有半年,怎地腹中仍不见消息?”
  她说了这话,一干宗室之妇及诰命夫人等俱都沉默了下去,听出了容妃话中的讥讽之意。
  傅明华还没说话,崔贵妃便笑着道:
  “想当初容妃妹妹都是双十之数才有身孕,元娘又急什么呢?”
  众人听了这话,顿时都是瞪大了眼,交换眼神。
  崔贵妃对傅明华好似多有维护,竟为了她与容妃对上,揭了容妃伤疤。
  谁不知容妃当初入宫之时,年纪已经很大了,所以哪怕她再比崔贵妃得宠,四皇子燕信仍比燕追小了三岁有余。
  这会儿崔贵妃话音一落,容妃的笑容便显得有些阴冷。
  宫中两位贵人斗嘴,旁人又哪敢出声的。
  魏敏珠又嫉又恨,不时望着傅明华看。
  好一阵后,容妃才笑着伸手去提了提自己的宫装领口:“姐姐真是心疼儿媳。”
  崔贵妃也不甘示弱,掩唇而笑,目光中寒光闪烁:“容妃妹妹急着抱孙,忠武郡王妃在送女儿出嫁时,陪嫁之中怕是要添一副送子观音了吧。”
  四皇子燕信定下的亲事是忠武郡王府窦家的小娘子。
  老忠武郡王窦敬闻乃是陈朝大将,后败于太祖手上。太祖敬其忠义武勇,便亲自说降了他。
  窦敬闻降唐之后,立下赫赫战功,死后封‘忠武’二字,陪葬昭陵。
  当初容妃为四皇子燕信定下忠武郡王府的缘故,自然不仅此而已。
  忠信郡王妃乃是出身山东士族兰陵萧家。
  萧家在齐鲁之地声名显赫,祖上可以追述至汉时,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时光。
  在齐鲁之地,萧家乃顶级世族门阀,虽不如谢家清贵,但在齐鲁一带,也是十分有地位名望的。
  时至今日,哪怕昔日名门王家已随着朝代更迭而渐渐衰败,但萧家在山东一带影响力依旧是十分的大。
  哪怕就是燕追身侧,号称交游满天下的姚释,与萧家相比,在齐鲁之地影响力依旧弱了萧家不止一筹半筹。
  萧家祖上自汉朝时便颇出人才,就是陈朝之前,宇文氏也数次与萧家联姻,直至前朝杨氏的皇帝,几次母妃都出身自兰陵萧氏。
  正是因为如此,萧家地位节节涨高,至今朝中,兰陵萧氏的官员依旧有好些仍在担任要职。
  大唐出身自山东的官员、学子,俱都以识山东士族而自豪。
  当初容妃在为自己的儿子选妃时,是费尽了苦心的。
  此时崔贵妃连讽带刺,忠武郡王妃萧氏脸上虽然仍带笑意,但傅明华心中猜测她恐怕是极为不快的。
  说话的功夫间,太后从内殿出来,众人又连忙起身下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