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464

  钟氏又一心想为女儿谋个好人家,傅明娜的婚事便一直没有着落。
  好在她年纪不大,钟氏也并不着急着为她定下。
  如今好歹傅家熬出头了,傅明华即将受册封,入主中宫之后,母仪天下,以前瞧不上傅明娜的一些人家,近来也有与她走动的倾向,可是今时不同往日,钟氏又有些看别人不上了。
  “我曾听说,此次皇上设宴,娘娘有意为齐王选妃,我明娜与齐王年岁相当,又是娘娘妹妹……”
  可惜虽同姓傅,乃是姐妹,但地位却是天差地别。
  傅其彬自两年前调回洛阳至今,虽谋得一闲职,却不过是六品,此次燕追大宴群臣,他并不能随傅侯爷前往。
  钟氏这两年虽掌侯府中馈,却并没有妻凭夫贵,更是没有入宫拜见傅明华的资格。
  她有意使女儿许进燕唐皇室,但傅明娜虽好,可也有机会在傅明华面前被人提及。
  傅明华接见命妇之时,白氏乃是侯府夫人,若有她将傅明娜带入宫中,寻个机会向傅明华提及一二,此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第六百一十九章
之失
  
  白氏愣了一愣,钟氏与她相处多年,知她性格:“若此事能成,将来也是于侯爷,于老爷有利的。”
  白氏便点了点头。
  一旁沈氏脸上露出酸涩之色,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原本也是盼着傅明霞能嫁高门大户,哪知到如今,傅家如此多女儿,怕是就自己的女儿嫁得最差,心中不忿,想起了今日傅明霞说的话:“母亲,今日我们进城之时,不是遇着了一队罪奴出城吗?后来才听二姐儿说了,这些罪奴中,陆长砚也在其中呢……”
  她此时满心不快,哪里还记得傅明霞曾叮嘱过她不要再提及母女二人说过的事,将这话一挑起,白氏还在想陆长砚是谁,她就道:“当日您还曾说过,侯爷有心要将元娘许与他的,若当时……”
  白氏一下便醒悟过神来,屋里还有这样些人在,沈氏便口没遮拦。
  还说此话是自己曾说过的,当时白氏便心中一慌,狠狠瞪了沈氏一眼:“闭嘴!”
  离开洛阳回到傅氏故乡之后,白氏确实曾记得这样一桩旧事,当时也与沈氏提过,但此时她说了出来,若传进侯爷耳朵,怕是傅侯爷是饶她不得的。
  沈氏被斥得面红耳赤,当着钟氏、杨氏两人的面,低垂着头,再说不出话来。
  傅家里打的主意傅明华不得而知,她最近却是在打听各府中情况。
  梦里的‘燕骥’娶江陵宇文氏之女为妻,此次她也是想瞧瞧宇文氏适龄女儿情况,因此早早便带了信,让江洲的人在进洛阳时,带了宇文氏的人一道来的。
  青河的人先到,江洲的人今日才至洛阳,她借着赏赐的名义,派了紫亘前去府中打量,紫亘回来正与她说起宇文氏几位小娘子规矩礼仪都不差。
  夜里傅明华临歇息前,燕追却来了。
  “长乐侯府的人进了洛阳?”
  他才刚一进宫,接了宫人递来的帕子擦过手,坐下便笑着问道。
  今日傅侯爷等人一回来,便送了几道信进宫中,连燕追都惊动了。
  他无意于再用长乐侯府的人,大唐今年平定容氏之乱后,江洲学子大批涌入洛阳,显然有意于年初时春闱入场,正好便解了大唐人才缺失之忧。
  傅明华早前便与长乐侯府的人说过,哪怕傅家人才济济,可若有她在宫中一日,她若仍得宠,傅家便不能入仕。
  若她失宠,燕追重用长乐侯府也未必见得是好事,前头容氏一族才刚被砍头,刑场地上血迹还未干透。
  看来当初两年傅侯爷遭贬斥的教训还不够。
  她笑了笑,摇了摇头:“大典之后,长乐侯府仍会回故里,倒是明日我召了江洲、青河的人入宫,三郎到时若是得空,可以来瞧瞧的。”
  此次崔氏来的人,除了有青河长房一族之外,连故去的崔贵妃之母,越国夫人都来了。
  “据说此次崔氏来的人里,有三位适龄的小娘子。”
  当日的崔十二娘因为被燕追所厌弃,自然成了弃子,如今已经婚配了,余下这三位小娘子年纪小些,但样貌必定也是出挑的。
  燕追扬了扬眉梢,听到崔氏一族,笑着就道:“你想怎么做?”
  傅明华含着笑意看了他一眼,“三郎认为呢?”
  崔氏之心,人尽皆知,这三位进洛阳的小娘子,是大有用途的。
  只是这样的时刻,燕追先不说重不重色,哪怕是他再重色,只要他稍有理智在,就不会收用了崔氏的小娘子。
  燕追伸手揽了她的腰,将人怀进了自己怀中,任她趴在自己胸前了,才低头看她道:“三郎想听元娘说。”
  她趴在燕追胸前,洗沐后柔顺密实的秀发妖娆铺陈开来,那双颊似莲,不着脂粉的素肤如凝脂似的。
  燕追以尾指去挑她垂在双靥处的碎发,勾到了她耳后,只感觉她软绵绵的娇躯紧贴在自己身上,柔若无骨。
  从她有孕以来,两人就再没亲热过,自她生下燕昭,便正逢皇帝大行,孝满至今,燕追忙得还没功夫回观风殿中。
  他心中一动,也不压抑自己内心感受,目光放肆,手在她腰侧轻抚。
  “真要我说?”
  傅明华眨了眨眼,双手抵在他胸前问了一句,他点了点头,显然心思没有放在两人谈话上头。
  “朝代更迭,四姓至今却仍在,未有衰退。”她勾了勾嘴角,看出燕追心不在焉,却说了一句,顿时便令燕追手上动作顿住了。
  “自魏晋至前陈以来,世族势力很大,南朝时期,齐、梁二国,都是与兰陵萧氏有关的。”
  傅明华吐气如兰,看燕追渐渐凝重起来的脸色,他的手不再有动作,她心下松了口气。
  燕追却一掌拍在她圆润的臀上,催促她道:
  “接着说。”
  她双颊生晕,咬了唇瞪了他一眼,反手去拉他的手,却使自己更落入他怀中:“兰陵萧氏的权势,在当初已登峰造极,如今为何却不过如此,不成气候?”
  燕追将她乱拨的手握入掌心中,压在她腰后侧,使她倚自己更紧,傅明华挣扎了两下,却没挣脱。
  “自各朝以来,世族割裂分权,各朝皇帝,无不思图破解之法。”有如本朝太祖一般,以大肆屠戮为主,也有流放且不重用世族为辅,可时至今日,小的名门、旺族皆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古往今来,别说当初魏晋时期的大小世族,时至今日,就是当初太祖当政时期,世人只知太祖曾杀大小世族无数,说得出来究竟有哪些姓氏死于太祖之手的,怕是没有几个。
  “可唯独四姓,数百年以来,经历数朝数代,声名地位却都不一致。”
  燕追神情严肃,将手放开了,傅明华坐起了身来,整了整衣衫:“我曾外祖母在世时,能号令江洲学子千万,江洲里大小官员,对朝廷是畏、是忠,对谢家却是敬、是服。”
  燕追为她理了理秀发,也不瞒她:
  “所以先帝临终之时,曾有交待,要灭四姓,非一时之功,切不可操之过急,需先易后难。”
  他要想动四姓,崔氏实力最弱,便准备由崔氏入手。
  
  第六百二十章
分裂
  
  傅明华今日所说的话,与燕追心中本来的打算想到了一处。
  “四姓传承至今,相互联姻,同气连枝,原本是准备过来与你商议此事的。”只是他还没说,傅明华便先提了出来。
  从一开始,燕追不止没有想过要收用崔氏的女儿入宫,甚至配与燕骥,更有甚者,他一开始的打算是阻止四姓相互联姻的。
  “若世族抱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他若动其中一方,势必三方是要共同进退的。
  大唐建立时间不长,传承到燕追手上时,才不过三代罢了。
  嘉安帝当初灭容氏,及容氏一干党羽的举动,确实剔除了不少朝中世族出身的重臣及将一干大小世族一网打尽,但如四姓这样的世族,却是不能撼动的。
  不是因为大唐早前两位皇帝不愿动,而是不敢轻举妄动。
  当初心狠手辣如太祖,对四姓亦是在拉拢安抚为主。
  今日傅明华所说不错,谢家在江洲中拥有极高的声望,江洲拿朝廷俸禄的官员,对朝廷是既畏且忠,对于谢家却是既敬又服。
  那年赵国太夫人崔氏七十大寿之时,盛况如何,燕追是亲眼得见的。
  他手下谋士之中,哪怕就是如徐子升之流,对谢家都是极为推崇。
  江洲里谢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四姓里,除江洲谢氏之外,崔氏、阴氏、祝氏三家相互联姻多年,关系亲近,同进同出。
  若动其中一方,三姓必定抱团,难以下手。
  谢氏有名望,阴氏有盔甲、武器,祝氏有战马,且不缺银两,四姓底蕴深厚,到时若与朝廷反抗,便不如简叔玉、凌宪之流叛乱那般好平的。
  屠杀世族不起作用,前两朝时,阴氏子孙曾遭大量杀害,到如今,前陈已经被燕唐所取代,阴家却依旧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