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464

  傅明华捏了帕子压了压唇,吩咐碧云:
  “将杨复珍唤来。”
  她低垂着眼睑,睫毛纤纤,发丝全被梳了起来,头上云鬓插满花翠,垂下来的黄金镊一晃一闪的,十分美丽。
  碧云福了一礼,退了下去,不多时杨复珍便上前来,亲自净了手弯腰为她托着托盘,傅明华放了手边的杯子上去,他便低声道:“娘娘,含元殿里左拾遗与大理寺卿起了争执,险些打了起来。”
  下方的人离得较远,没有听到杨复珍的话。
  高台之上碧云几人却将头低垂了下来。
  第六百五十一章
放肆
  
  傅明华顿了顿,伸手压了压鬓发,仿佛没有听到杨复珍口中所说的话一般,转过身去,半晌才道:“去打听打听。”
  杨复珍腰便更弯了一些,应道:“诺。”
  贺元慎与洪少添之间起的争执,远比傅明华想像的还要严重。
  今日燕追赐宴含元殿,原本是一桩喜事,众人都喜笑颜开之时,贺元慎却愁眉深锁。
  今日是皇后千秋,自然有人瞧不得他这模样了。
  皇上没来,众人三五成群,各自与平日交好的朝臣说笑,有人转头看了贺元慎一眼,这位昔日名满洛阳的少年郎有些孤寂的坐着。
  “左拾遗何苦独享清闲,孟子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看他坐得久了,有人也瞧不过眼,便招呼了他一声。
  贺元慎却笑了两声,摇头拒绝:
  “大人好意心领,只是不敢与诸位共座,就怕如当日高侍郎一般,前一刻才与我说笑的人,下一刻便遭遇不测。”
  他这话一说出口,原本邀他的朝臣顿时脸色便有些难看。
  原本正各自说笑的人听到贺元慎这话,都转过了头来。
  有人便皱了眉劝他:“左拾遗何苦来哉,今日皇后千秋,皇上赐宴,乃是喜事,何苦提及这桩事来。”
  贺元慎便抬头,看了说话的人一眼:
  “先秦楚辞之中渔父篇,大人可曾读过?”一句话令说话的朝臣脸上露出愠怒之色来。
  《楚辞渔父》篇中,屈原遭流放,而神情凄苦,偶遇江边渔父,渔父问及屈原何故不得开怀,落得被流放的地步,屈原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便出言劝慰,认为屈原应随时世变化而变,随波逐流,才可过得舒坦。
  只是屈原却宁死而不愿同流合污。
  此时贺元慎说出这话,周围不少人望着之前开口劝贺元慎共饮的朝臣看,气氛一下便有些僵住了。
  洪少添听得分明,忍不住就道:
  “谁是屈原,谁又是渔父呢?”
  贺元慎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他觉得世道艰难,朝中人心叵测,高甚这样的朝廷大员遭刺杀已经好些天,凶手却迟迟未被抓捕,朝臣却寻欢作乐,无人想起高甚来。
  旁人见他态度狂傲,心有不满:
  “左拾遗满腹才学,涉猎极广,听说吟诗作对,也是信手拈来。今日这样大喜的日子,不知左拾遗可能作出一首诗来?”
  若是以往,贺元慎自然听得出来这人话中的讥讽之意,而忆及卫安公府,忍气吞声。
  可此时他心中有怨,听了有人挤兑,便不由道:“满腹才学不敢当,吟诗作对倒也学过一些,只要诸位大人不嫌弃粗鄙。”
  说完这话,他顿了半晌,张嘴就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重浊浪掩清明。东施揽镜见真伪,唯有脂粉饰太平。”
  他诗里透出的讥讽,顿时将周围的人都激怒了。
  贺元慎却不以为意,接着又念:“北边高府失至亲,东面神仙拜昆仑。百姓点香拜神佛,庙中菩萨无人性。”
  他一句话将人得罪了个透,洪少添当日在大理寺中便与他结怨,此时听他冷嘲热讽,心中不耐,便与他争执起来。
  贺元慎心中也有火气,又对朝中众人失望透顶,高甚之死至今无人查清,没有人为失去同僚而哭,却在皇后生辰这一日大肆饮酒取乐,这样的情景令他心中郁郁不得开怀,洪少添有意与他争执,两人自然便吵了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得极凶,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怒火中烧之下两人却顾不得那些,直到燕追出来时,二人已经吵得面红耳赤,自然是遭了燕追喝斥。
  “还未入宴,大理寺卿与左拾遗便被皇上喝斥,令其出殿反省。”
  傍晚之时,一群宫人为傅明华拆着云鬓,提起白日时发生的事,傅明华想到贺元慎,他年少之时,是温柔而多情的郎君,哪知几年之后,却成了这个样子。
  当日燕追当着他的面,令人刺杀高甚的举动,再想到贺元慎入仕之后被封为皇上身侧入谏的左拾遗。
  他的性情没有成熟到足以担任这一官品,阅历亦是浅得最初让他看不清时势,便得罪了人。
  如今高甚当他的面被刺,使他对朝局产生怀疑,进而作诗几首,对朝中权贵加以讽刺。
  可想而知今日之后,该有多少人是恨极了他的。
  她想起了梦中贺元慎携家带口远离洛阳赴任的情景,梦里的‘傅明华’养在深闺,恐怕不知那是贺元慎变相遭了流放的原因,可如今的傅明华自然猜得出来原委。
  若贺元慎的结局与梦中一般,他乃是卫国公府世子,最终却落了个如此结局。
  不管他将来进或是退,盛名都大不如前,贺元慎的这一生已经算是毁了。
  燕追当日所说过的,‘欲要取之,必先与之’,还未给与多少,便借贺元慎,将卫国公府连消带打,贺家两代之后,也不过尔尔。
  贺元慎恐怕此时还未明白,自己身在局中,只是一颗任人拿捏的棋子,成了燕追治理朝政的牺牲品。
  “您不生气?”
  杨复珍有些诧异看了傅明华一眼,贺元慎今日所做的那首‘北边高府失至亲,东面神仙拜昆仑。’,分明就有讥讽众人为傅明华拜生辰之意。
  可是此时傅明华听了原委,贺元慎做的两首诗她都听过了,眼中却不见半丝怒气。
  旁边钗环拆了一妆枢,梳头的宫人安静的拿了篦子,正为傅明华梳理着那一头青丝,她伸手捏了扣在妆台上的海兽鸾鸟葡萄镜,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有什么好生气的?”她犯不上与贺元慎计较,贺元慎一时的怒火,说不定只是正中燕追下怀而已。
  傅明华不相信燕追只是杀高甚泄愤,而没有后着的。
  她只是有些为苏氏叹息。
  无论是不是梦里,苏氏仍逃不脱随贺元慎一道贬离洛阳的命运。
  果不其然,第二日朝堂之上,燕追认为贺元慎出身卫国公府,乃国之栋梁,位居七品左拾遗乃是屈才,封其为罗州五品下长史。
  
  第六百五十二章
前兆
  
  名义之上,贺元慎连升两阶,只是燕追却将他调出了洛阳之中,此生怕是一个长史便到头了,再难寸进。
  贺元慎被下令调离之后,燕追又令洛阳之中洪少添等人捉拿刺客,并令中书省拟旨,若有人胆敢窝藏刺客,便诛其九族,举发官府有奖。
  燕昭周岁之后,案情便有了进展,洪少添、夏侯慎等人捉拿到一些嫌疑人,一番审问之后,倒是问出了些许眉目来,刺客恐怕与昔日西京中忠信郡王余孽有关。
  朝廷得知这一消息,自然大为震惊,燕追令领兵坐镇西京的郭翰点齐人马,捉拿忠信郡王余孽。
  昔日忠信郡王几十年来镇守西京,心腹众多。
  凌宪虽已伏诛,但余孽仍有。
  距西京城五十里开外一道观中,以昔日凌宪手下刘昌本为首的凌氏家臣旧人,杀牛反唐!
  郭翰得知有人举报,带兵追赶,刘昌本等人慌不择路之下,逃往江陵一带。
  傅明华得知郭翰领兵入江南时,便已经猜到了燕追的打算。
  关内河山,江南自古以来便少灾祸,乃是文人栖息之地,燕追此时巧立名目令郭翰领兵逼入江南,此举怕是大大出乎了谢家的人意料之外。
  果不其然,消息很快传来,刘昌本等昔日凌府余孽赶往江陵,在受郭翰围逼至困境的情况下,闯入宇文氏府邸。
  江洲谢府之中,谢老爷一手执壶,一手执杯,正往杯盏里倒着茶水。
  他年事已高,穿着青衫,头戴双耳幞头,腰束丝带,流火七月,外间阳光炙烈,他却不紧不慢,看着热茶的水雾腾腾蒸发起来。
  “老爷,围困在荆州的人,不太像是昔日凌氏反贼。”
  旁边火炉之上,沸水发出‘汩汩’的声响,谢利镇、谢利亨及谢家嫡系一脉子弟都坐在主宅之中,听着堂下一个中年文士说话:“倒像是自行武出来,进退有度,杀伐果断。宇文氏中有私兵三百,包括谢家借了五十精锐,却仍是被‘凌氏’余孽逼入族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