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64

  便当于是已经打了傅明华的脸了,能如此作为,不就跟‘谢氏’死了,长乐侯府不如容氏得势有关吗?
  贺元慎年少俊美,与她家世也算相当。
  她不如当年的谢氏冷傲,没有崔贵妃的风华绝代,可她那芳华气度,却也不比任何人差。
  别说洛阳之中,就是大唐治下,江嬷嬷也敢拍着胸保证,傅明华不比哪个娘子差。
  傅明华顿了半晌,目光落到了不远处正被一群小娘子包围在其中的贺元慎,他神情温柔耐心的与一群娘子说着话,不见丝毫不耐烦与不快之色。
  梦里的他也是这样怜香惜玉的少年,娶娇妻而拥美妾,家宅和睦,人道贺氏玉郎情根比旁人要种得深得多。
  若是嫁他,也是可以。
  这样一个人,性格软弱而好拿捏。
  至于他纳妾收房。要与谁红袖添香,她是不大在意的。
  想到这里,傅明华微微一笑,朝人群那边走了过去。
  而众人则是指着一边笑。渐渐就走远了。
  贺元慎走了老远,才似想起了什么一般,转头来看,就看到傅明华坐在远处的椅中,他忙调头过来。温柔的问:“傅大娘子怎地不跟上一起玩耍。”
  傅明华仰头看他,既然心里有了主意,她也不像之前态度疏离客套了,只是抚了抚头发,微笑道:“走了几步,累了便坐会,世子不必管我。”
  贺元慎眼里顿时便露出怜惜之色,想了想,便提议道:“这定国公府我小时也是随母亲来过,记得那边有座亭子。若是累了,不如过去坐坐。”
  江嬷嬷满眼含笑的看傅明华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她该强时强,该弱时弱,冷静果断不输男子半分,此时一旦想通又放得下身段。
  贺元慎被她捏了鼻子走却不自知,江嬷嬷心中满意,不由想起了现已在江洲的谢氏来。
  都是母女,可谢氏却因为生在世家,骨子里永远都是骄傲。
  虽说没有坠了世子女的名头。可这样的性格,却夫妻不易和睦。
  傅明华跟了贺元慎进了凉亭,丫环们已经将凉亭收拾得纤尘不染,他却仍拿了帕子出来擦了两下。才请了傅明华坐。
  江嬷嬷看傅明华一言不发,贺元慎便自己忙了个团团转,嘴角也不由勾了勾。
  之前傅明华不想与贺元慎说话时,便由贺元慎自己一个人找了话来说,此时她想法不一样了,坐下之后便主动开口:“我听旁人叫世子季昭。可是世子不是卫国公府长子吗?”
  此时人起名以伯、忡、叔、季来区分兄弟大小排名,卫国公府却反其道而行之,长子贺元慎字季昭,倒是四子名伯怡,这桩趣事,之所以傅明华知晓,是梦中有人前往陆家时,无意中提起,梦里的‘傅明华’奉茶进去,才意外听到。
  这会儿被她故意问了出来,贺元慎便不由笑了出声来:“我小时病痛缠身,母亲便求了白马寺中大师指点,说是福气太盛,而煞着了。”他说起这桩趣事,眉眼都在笑。
  傅明华也捏了帕子掩唇,只是笑容却浅浅淡淡的。
  “若要平安养大,便使我名字改了。”只是那会儿他名字已定,身为卫国公府嫡长子,他的名字是在出生之后,便由皇上下旨宣命封赏,改无可改。
  贺元慎说到这儿,偷偷看了傅明华一眼,见少女只是端正的坐着,与其他闺阁少女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只是却说不出到底是哪儿不同来。
  眼光不敢再瞧她去,有些欢喜,又有些紧张:“无可奈何之下,我父亲才想出了‘季昭’这个字。”他说完,温和就道:“丹阳妹妹、魏妹妹、容三妹妹以及霍妹妹她们都称我为季昭,傅大娘子若不嫌弃,便也称我季昭就是了。”
  一旁原本还在微笑的江嬷嬷一听这话,脸色有些发僵,碧云年轻些,性格虽沉稳,此时却也忍耐不住,那脸‘刷’的一下便沉下去了。
  傅明华涵养气度都不差,别说从小嬷嬷们的精心教导,就是自小梦中情景的影响,也使她性格沉稳,此时倒是没露出异样之色。
  两人说了几句,那头众人发现贺元慎不在,便都寻了回来。
  贺元慎虽有些遗憾,但他性格向来如此,倒很快便放开心胸了。
  亭中娘子们不少,有说有笑的,时间过得倒是很快,薛夫人来唤时,众人嘻嘻哈哈的。
  上了马车时,江嬷嬷欲言又止,碧云却忍耐不住:“娘子,依奴婢瞧,世子不是良配。”
  想起今日亭中的情景,开始那贺元慎倒也还好,可后来便不成样了。
  碧云脸色难看:“这个妹妹,那个妹妹……”
  自古以来虽说男子三妻四妾乃是常事儿,大唐公侯可纳几妾,也都是明文规定的。
  可是大唐风气开放,女子地位远比早前高些。
  傅明华虽不在意贺元慎妾成群,可他如此性格,恐怕婚后也会改不了的。
  与其嫁个这般性格的人,不如嫁个性情严谨的,傅明华管理妾室内宅,恐怕比嫁贺元慎强多了。
  江嬷嬷也点了点头。
  第一百零二章
叮嘱
  
  男子风流不是大事儿,但不可下流。
  像傅其弦那样便是下流了,而像贺元慎则是又太过风花雪月。
  江嬷嬷叹了口气,“谢家的几位郎君倒也不错。”
  可惜江洲的人不会娶傅明华。
  碧云与江、付两位嬷嬷脸上都是愁云满脸,傅明华倒是神情冷静:“不必想这样多,时间还早着。”
  她每天要做的事情不少,实在没什么心思放在儿女之情上头。
  傍晚请教规矩的嬷嬷前来教了她一阵姿仪,时辰便不早了。
  九日一早武安公府的人便热热闹闹的接了丹阳郡主的婚车出城,她是郡主,婚事礼仪也不可马虎。
  定国公府今日宴请众人,因宴席是在傍晚,白氏与钟氏便一大早就去了,晚辈们则是守在府中。
  至于沈氏,因为是寡居,所以自然不能前往的。
  白氏到了傍晚还未归来,府里钟明月三姐妹便来傅明华院中做客。
  “平日母亲在时倒还好,此时还未归来,总觉得院中冷冷清清的。”
  傅明月拿了银叉叉着切成了小小块的糕点,一副未用晚膳的模样。
  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傅明华是不吃这样的东西,她拿了琴谱在看,一边听傅明月唠唠叨叨的,原本安静的屋子仿佛都因为这三姐妹到来而热闹了。
  “丹阳郡主今日可真风光。”傅明雅有些羡慕,傅明月就点了点头:“今日抬的嫁妆箱的队伍,起码绕了好几条街。”
  她说着说着,脸色就有些发红。
  钟氏也在开始为她置办嫁妆了,以前也陆陆续续买过一些田庄的,字画也在收集,只是这些东西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许多人家宁可卖衣卖被,那书画却也要留着传世的。
  想起钟氏曾说当日二伯母嫁进傅家时,那些字画一箱一箱的,连祖母都极为眼馋。
  现在二伯母去世。怕是这些东西往后都是傅明华的了。
  世家女的尊贵,不是金银珠宝的多少,便能显现得出来的。
  到了夫家之后,那些字画一摆出。才显出风骨,受人尊重。
  傅明月一时之间有些羡慕,又有点嫉妒,她觉得自己好像有些了解傅明霞心中的感受了。
  都是傅家的姑娘,可就是因为母亲不同。出身也是不同。
  嫁妆更不同,不说其他,就是这屋里的糕点,也不是傅明月平时能吃到的。
  她以前年纪小,不懂事儿,只是不喜欢傅明霞管东管西装出来的样子,此时倒是有些理解了。
  傅明月将手里的银钗一放,看了傅明华一眼:“将来大姐姐的嫁妆恐怕也多吧?”
  她那点儿小心思,在傅明华面前又哪儿瞒得住。
  傅明华看书的目光一顿,却没将头抬起来。只是笑了笑:“将来七妹妹出嫁之时,三叔母也会为你准备的。”
  梦里的傅明月嫁得也不差,嫁进了泰昌侯府赵家,嫁的还是嫡长子,可比梦里的傅明华好得多了。
  傅明月听了这话,也就有些害羞的笑了笑。
  钟氏已经在为她相看人家了,今日去薛国公府也是要为她相看一番的。
  “还早呢。”
  她有些不好意思,又低头拿了银叉叉糕点吃:“现在八字还没一撇。”
  傅明雅看她害羞的样子,不由笑出了声来。
  “九娘,你笑什么!”傅明月被她笑得有些羞恼。忍不住斥了一声,傅明雅却道:“你管我笑什么,如果你心里没事儿,我只是笑。你那么在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