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头条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535

  他将早就准备好的资料袋拿了出来,除了一部音乐剧之外,另一部则是舞台喜剧,剩了一部就是基调较沉的《海棠秋》了。
  大家是不是怕给我月票太多,我会骄傲,所以希望我保持着谦虚的美德?
  其实这种美德,我真的太多了,求你们不要怕我骄傲,多给我来点票吧……
第二百四十六章
准备
  江瑟目前准备接拍的电影是《恶魔》,音乐剧与轻松的喜剧此时并不是她的选择。
  她目光落到了《海棠秋》上,她有些意外:
  “这部剧上一回播出前,还是五十多年前了。”
  这是民国时期的著作,在当时编排成话剧,还曾引起了很大轰动。
  董潮平有些意外的看了江瑟一眼,竖了竖大拇指:
  “没想到这个你也知道。”
  随着华夏百姓娱乐方式的增多,帝都大剧院这几年表演节目也是与时俱进,引进了许多国外经典歌舞剧及更多的表演方式,许多传统的话剧便搁置了。
  这部《海棠秋》,是秦思沛老先生所著,当时一经发表,引起了轰动,故事以京剧艺术人海棠秋为主,他因一首《苏三起解》而获军阀欣赏,后与军阀三姨太相识、相爱,最终却遭军阀迫害,生活潦倒,最后自尽而亡。
  “台里最近陆陆续续也在将一些经典剧目重新演排,目前《海棠秋》正在排演中,预计春节期间会上。”
  其实到了这个年代,编排这样的剧目,更多是以追忆情怀为主,满足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于那个时代的回忆。
  时至今日,许多年轻人,对于《海棠秋》这部著作都不一定听说,董潮平没想到江瑟一看剧本,却将《海棠秋》上一回演出的时间都说出来了。
  “以前曾听家里长辈说过。”江瑟轻描淡写回答了一句,并没有再提这事儿的意思,又与他说了几句,他就谈起了这一次《海棠秋》的班底。
  大剧院为了将这样一部经典话剧搬上舞台,也是煞费苦心的,在定下准备重搬经典的决定之后,光是挑选话剧演员,就挑了半年之久,更别说期间的排演了,从主角到配角,再到跑龙套的,都是再三斟酌。
  “你看看,要挑哪个角色试试?三姨太还是海棠秋?”
  董潮平笑着问了一声:“我让他们帮你瞧着。”
  江瑟上一次来剧院里练习的时候,话剧里男女角色都试演过,演的却大多都是配角,那会儿常玉壶让她练习的原因,是以放下她本身的‘架子’为主,所以早期她试的角色,都不是剧中主角。
  董潮平有意要卖常玉壶一个好,再加上知道江瑟只是前来学习,并非要临时参演话剧的,因此大方的提出了《海棠秋》里两个男女主演的角色,让江瑟去试。
  江瑟看了一下剧本,笑着说道:
  “我倒是觉得军阀这个角色,可能目前来说更适合我。”
  她看了董潮平一眼:
  “这个军阀的角色是谁在表演呢?”
  她想排演军阀,这倒有些出乎了董潮平意料了,《海棠秋》里,军阀是全剧最坏的角色,残暴、凶狠,表演者是话剧界颇有知名度的梁春泊。
  “这就有些难办了。”
  董潮平苦笑了两声,梁春泊是个老艺术家,今年已经六十多了,虽说名望、地位比不上常玉壶,但在话剧界中,地位却也很是独特。
  此人脾气倔强古怪,有时董潮平的账也不买的,这一次请到他回来演《海棠秋》里的军阀,全是因为他自己对这一部剧十分喜欢的缘故。
  这样的老艺术家并不听董潮平的话,江瑟要是想要求他指点,可能董潮平说的话也不好使,只能全靠她自己来想办法了。
  “没事儿,我不会使您为难的。”
  在与董潮平说好要来学习之后,江瑟并没有急匆匆的就加入到剧团的排演中,而是每天除了上学、练习舞蹈之外,就是先去一趟女子监狱,观察里面犯人们的神情、眼神及肢体表现,偶尔也与人聊聊天,提及犯人们进狱前的生活。
  傍晚之前再排出时间前往大剧院,因为董潮平先前的话,江瑟先选择了近距离观察梁春泊。
  每当梁春泊上台表演的时候,她就站在台下,看他一举一动,看他将一个军阀早期的得意洋洋,对海棠秋的欣赏及对女色的荒淫演得活灵活现,再到后期知道自己欣赏的海棠秋与自己的三姨太之间有了私情后的震怒,进而再不顾念昔日旧情加以迫害,梁春泊将一个军阀的无情与冷酷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节处他处理得很好,情感的过渡自然,不会给人以生涩的感觉。
  相较之下,饰演海棠秋的男演员在梁春泊面前就受压制了许多,好几回董潮平过来观看排练进程的时候,都直皱眉头。
  江瑟在大剧院里观察了一个月之久,《海棠秋》排演的演员大多都对她很熟了,话剧在春节要公映,最近排演情况已经很紧张了,一群主要演员及跟着练习的候补演员们时常要练到晚上九、十点钟才歇。
  一般江瑟过来的时候是在六点左右,有时更早一点儿,也会跟着大家呆到十点左右。
  排练台上,梁春泊饰演的军阀得知自己的三姨太与海棠秋有了私情,大为震怒,令人打死了牵线的丫头。
  后台灯光明亮,将他的神情、动作都照得清清楚楚,他在令人打死牵线丫头的时候,他咬着牙,眼睑下垂,微闭双目,腮帮咬出一个冷酷里夹杂着怒火的棱角,传神的动作一下就将军阀的狠辣与狂怒展现出来了。
  这一场戏排完,梁春泊下台歇息,剧团的工作人员亲自为他递上了帕子,排演厅开着空调,人又多,打着大灯,里面很热,他演了一会儿,身上汗水都把衣服打湿了。
  梁春泊拿了帕子擦脸,突然转头问江瑟:
  “小江,你看了一个月,看出什么没有?”
  董潮平也在剧组之中,听到他主动与江瑟说话,不由有些意外了。
  从江瑟进大剧院观看《海棠秋》之后,剧组里的人对她的态度大多都很亲热,大部份的演员都知道江瑟过来不过是跟着大家学经历,不是来抢饭碗的,没有竞争,再加上她又是常玉壶的徒弟,董潮平对她还挺亲近的,这也导致不少人对江瑟也态度殷切。
  但像梁春泊这样地位的老演员,态度就有些不冷不热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打动
  一开始董潮平就跟梁春泊说了江瑟进剧团的原因,是来向他学习的,如董潮平预料的一样,梁春泊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在梁春泊心里,江瑟前来剧团跟着排演,不像是真心来学习,反倒像是来镀层金的,所以从董潮平提及让他指点的时候,他没有答应。
  但是一个月下来,江瑟与梁春泊想像中的明星不一样,她身上没有浮躁之气,反倒很认真的在观摩,大部份时候与人聊天,聊心得体会。
  团里几个上了年纪的女团员,偶尔她也会跟人聊起家里的孩子,有时来得早了,晚饭也跟着大家在剧团里就吃食堂打来的饭菜了。
  董潮平曾说她是个颇有知名度的女星,收入还不低,但她每次过来的时候,打扮并不浮夸,对人也很有礼貌,一个月观察学习的时间,看的时候多,打扰他的时间少,总的来说,梁春泊对她印象是很好的。
  “我才进这一行的时候,一开始总觉得看一会儿就够了。”
  江瑟听梁春泊跟她说话,不由就笑了起来:
  “哪知看别人演容易,到自己时就难了,后面看得越多,就越能了解自己的不足。”
  梁春泊听她这样一说,含着笑点了点头,指了指身边的椅子:
  “坐。”
  江瑟坐了下来,不远处饰演海棠秋的男演员有些羡慕的看着江瑟,显然梁春泊这样做,是准备要指点她了。
  “这部话剧里,为什么看中了军阀这个角色?”
  江瑟弯腰从一旁的矿泉水箱子里拿了一瓶水出来,递给了梁春泊,梁春泊犹豫了一会儿,才伸手接了。
  江瑟弯了弯嘴角,她这个动作并不是平白无故。
  认认真真的拜师学艺,华夏自古以来就有敬茶水叩头行师礼一说,但这会儿江瑟递水,也就大约表达样一个意思了,但因为并没有那么正式,所以梁春泊最终仍接下来了:
  “海棠秋这个角色,戏份多,人物形象复杂,怎么没想着试试?”
  “其实我觉得,戏份的多少并不重要,努力表演才重要。”
  她这一句话是有感而发,想起了自己参演的第一部电影《救援行动》,里面也只是龙套角色,台词都只有两个字,但努力之后,依旧能演得令人印象深刻。
  “这话倒是对的。”
  梁春泊叹了口气,“《海棠秋》这部剧,以前看过剧本没有?”
  “剧本倒是没看,秦思沛先生写的这本书我却看过。”
  “哦?”梁春泊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倒是来了兴趣:“这本书,出版时间比话剧更早啊。”
  “是的,我爷爷年幼的时候,曾看过一次《海棠秋》的话剧演出,对其中的剧情念念不忘,听他说得多了,后面就好奇,将这本书看了。”
  江瑟想起了冯中良,脸上笑容慢慢就收敛了,从上回春节在裴家见到过冯中良后,她这么长时间都没再见过冯中良了,《救援行动》上映那会儿,她曾从聂淡几人口中无意中听到过他们提及一两句,偶尔也听裴奕说一些,但自从她重生之后,裴奕与冯南一疏远,冯中良连裴家也不大去了,估计是想要避嫌,裴奕知道的也有限。
  他去了广州,江瑟能打听到的消息就更少了。
  这会儿提起冯中良,江瑟开始还笑,后面眼圈却又发红。
  “我对《海棠秋》的印象,也是年幼的时候,曾随我父亲看过一次演出,那会饰演海棠秋的石先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知是不是受江瑟情绪感染,梁春泊也提起了往年的事儿,“所以长大之后,我也成了一名话剧演员,一演就是好几十年时间过去了。”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原因,后来董潮平在邀请梁春泊出演《海棠秋》里军阀的角色的时候,他才会答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5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