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之船(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63

  “还有这灵能充足状态下觉醒的船灵、自动改造能力……”
  郑洋这时也感应到灵船上存在一丝很弱小的懵懂灵性,而灵船信息界面的缩略图旁边,多了一只虫子的影像,正是那只被召唤欺骗来又被锤死封灵的鳞甲魔虫。当郑洋的意识触碰这只魔虫的影像时,信息界面变成了:
  “船灵:鳞甲魔虫(幼生)
  等级:1
  攻击力:弱
  防御力:弱
  技能:感知延伸(2米)、自动改造、自动修复
  ……
  能力:执行部分指令,可被召唤参加战斗;可通过吞噬灵能物质成长并帮助灵船充能。
  备注:鳞甲魔虫是一种生活在异界的底层昆虫类生物,能快速飞行。成年期的鳞甲魔虫凶残嗜血特性,拥有较强的咬合攻击力以及一定的防御;幼生的鳞甲魔虫,只是鸟儿的食物。”
  好弱鸡的感觉!
  不过,原来灵船的感知力和自动改造、自动修复是通过船灵来实现的,被列为船灵的技能。
  郑洋一阵风似的跑到码头,跳上灵船很兴奋的到处抚摩。在接触灵船时,他的感受更加直观,大概明悟船灵的作用和自动改造能力的意思,所以他更激动了。
  之前他改造灵船还要亲自动手,先把部件安装上去,该钉的钉该修的修,起码要弄个大致轮廓,最后控制法阵活化新部件时才能自动优化形状和衔接工艺。
  现在船灵觉醒后的自动改造能力,却是只需要郑洋在结构图上设定好方案,灵船就能自动按照优化后的方案列出所需材料清单,等郑洋把材料堆到灵船上,下达一个指令,灵船就能激活法阵,自动按照设定的方案在一定时间后完成改造。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消耗灵能,就像灵船上有个智能机器人在执行指令操控改造一样。
  神奇的是郑洋只需要设计个大概结构,灵船自己就能优化方案,避免外行造破船的尴尬。
  而自动修复就不用说了,法阵覆盖范围内船体受损后,能消耗灵能在一定时间里自动修复。
  再看船灵的能力,第一个能执行部分指令,郑洋也大概明悟,是指消耗灵能通过转动绞盘升帆或收帆、调整船帆的角度、控舵,以及放锚和收锚等,这些操作其实都是消耗灵能运行法阵来完成,省去郑洋手动操作工夫。
  不过目前的装置太简陋,郑洋仍需要手动控制!
  “还有召唤!”
  郑洋默念一下,一只黑色的甲虫出现在船头。本来人头那么大的家伙,现在只剩下拇指那么点,缩水非常严重。
  看着这只蝉儿般的虫子,郑洋沉默了。
  这么个小不点,召唤出来参加战斗?难怪攻击力被标注为弱,连战五渣都不如!
  郑洋跳上岸,在沙滩上挖出来一条沙虫,以心念指挥船灵战斗。接着就看见魔虫飞扑上去,一口叼起沙虫的头部就往肚子里吞。
  两个呼吸的时间,整条沙虫被船灵吃干抹净,连沙子都不吐。甚至,它还传递给郑洋一点点喜悦的感受。
  郑洋又下达了让船灵自己狩猎沙虫或者虫子的指令,可惜这货好像智力太低理解不了,或者一条沙虫就已经让它吃饱,傻愣着没有动静。
  郑洋又挖了一条沙虫命令它攻击,然后它又把沙虫吃掉。
  郑洋看明白了,这货要当大爷,送到嘴边才吃!考虑到这小东西的作用主要还体现在灵船的自动改造上,郑洋决定养了。
  研究得差不多,郑洋开始设计灵船的下一次改造方案。他激活灵船信息界面,在结构图上用心念控制其扩大、加长、加深吃水、加装甲板、加载船舱、发动机、家具……
  然后界面旁边同步列出了一份长长的材料加部件的清单:木材、钢铁、树胶、各种塑胶、缆绳、帆布、发动机……最后灵能需求3000……
  郑洋又明白了一些东西。
  改造过程中越是提供现成部件,比如与设计方案相差不多的柜子、凳子,改造起来越容易,消耗的灵能越少。而像发动机、电视机这种,更是必须现成的,灵船可以利用法阵把东西连成一体并优化衔接工艺,但无法直接用材料帮他制造出来这些复杂的产品。
  自动改造能力,好像仅限于灵船的结构和一体化设施这类基础的改造。当然是否活化家具这些物品,选择权在郑洋,只要他的灵能够多。
  然后最关键的来了:一次性消耗3000点灵能,这说明什么?
  说明灵能储备的上限是可以远远超过100的。那为什么郑洋的灵船,灵能储备的上限只有100?他看向“一级灵船”和“灵能核心”这两个信息,再想到“进化之船”的概念,猜测可能就是这两个方面限制了灵能储备的上限。
  灵船需要进化,提升等级。
  然后郑洋又想到为什么自己的灵船一晚上就充满灵能,而别人才充20%。因为自己的灵能储备上限太低,充满了也就100点,而别人的20%却有可能是几千点。
  有了这些理解,郑洋放弃了一步到位的想法,修修补补,最后定下一个只要100灵能消耗就能完成的、并且自己短期内能提供材料的初步改造方案。这还是考虑了在月夜里改造有月光补充的因素。
  这个方案很简单,就是扩大灵船的体型、装甲板,就着龙骨架分隔出储物暗仓、淡水箱和鱼仓等,先保证灵船能真正扯满帐出海钓个鱼吧。
  “船上备用的这几块旧船板不够,要继续找材料。小岛背面有一艘沉船,应该能捞出来一些重新利用。还可以自己上山锯一些,不过原生的木头应用起来消耗灵能更多,最好能锯成木板……”
第7章
改造进行时
  郑洋念头一动把船灵送回去,一边思考着收集材料的计划,一边回家洗漱弄早餐。如果不是灵能储备的限制,他甚至想把这个家拆了变成材料,一步到位改造出一艘“房船”。
  当前最缺的是木材和钢铁,码头那几只烂船已经掏不出两块有用的木板了。郑洋三下五除二解决早餐,装了一大瓶淡水,收拾工具就再次出门。
  这座小岛大概有七八公里方圆,绕岛一周约二十五公里上下。
  郑洋跳上灵船,放好背包物品,先把船划出去十几米,然后第一次扬帆起航。今天海风轻柔,正适合他熟悉三角帆船的操作。
  有着“人船合一”的奇妙状态,郑洋对灵帆的吃风状况和灵船的受力方向把握得很清楚,摸索了一会儿就掌握了通过改变三角帆的角度来获得动力,驾驶着灵船绕岛驶向背面。
  这时候的速度自然是没有5节的,但也比划桨快多了,更胜在省力。到得小岛背面时,已是两个小时过去。
  在距离小岛岸边约百余米的海上,一截船头露出在水面之上。
  要说这艘沉船,和小郑洋一家还有些渊源。当年它是唯一一艘会前来小岛的私人观光游船,不幸在这里触礁刮破了船底后,尾部下沉,船头搁在礁石上,就变成现在这模样。
  尽管当年没有人因此溺亡,听说这艘观光游船的所有者仍因此破产,连沉船都放弃了打捞拖回去。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旅游观赏船大老远跑来这边,小岛的渔村也越来越没落。
  小郑洋的父母正是当年乘坐这艘船的乘客之二,在这里出事后便干脆留在岛上的渔村里定居,后来生下小郑洋。
  这艘沉船全长应该有十八米上下,船里有些价值的东西都被渔民拆走了,也就是切割不方便,不然露出海面的这一截也得被弄走,那可是不少钢铁。
  然后,这里就成为渔村少年们最喜欢的一处玩乐场所。包括现在,就有几名少年在沉船那里戏水。
  几年前的小郑洋也很喜欢和小伙伴们来这里疯玩,潜进潜出,捉鱼和找藤壶,有时还能找到象拔蚌,所以知道这艘沉船的大致情况。
  而且当年的沉船事故没有出现死亡,所有乘客都得救了,所以郑洋相信这里没有邪异。
  ……
  灵船的主体必需以木材为主,这是那本古老的游记上明确记载的,郑洋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反正严格执行就是。不过这并不代表郑洋需要的钢铁不多,他现在缺少的除了木材、树胶、帆布和缆绳这些,还需要钢铁作为龙骨、船锚、铁链、绞盘、连动杆、滑轮组、舵叶、稳向板、钉子、包扎物和绞页之类。
  在郑洋接近沉船时,那几名少年也发现了他,一个个兴奋地呼喊起来。甚至等灵船靠近沉船,其中两人还试图爬上灵船。
  “别上来了,地方太小呢!”
  郑洋连忙制止。
  “阿洋你是来找我们玩的吗?你以经好久不跟我们玩了!”
  “好厉害,阿洋你居然真的自己造了一条船,昨天听他们说我还不相信呢!”
  郑洋收了三角帆,把缆绳绑在沉船船头边上,一边对他们说道:“我的船太小了,想改造得更大,所以来看看这里有什么材料能重新利用。”
  有个站在沉船旁边的少年说道:“啊,还能改造吗?我觉得还不如重新造一条更省力!”
  他站的是那块当年刮沉了游船的礁石,在水面下一点点,现在不涨潮时站在上边,水深才到腿弯部位。
  这时,那少年看着灵船的眼神非常艳羡,继续说道:
  “昨天我和爷爷说也想自己造一条像你这样的船,爷爷说这么小的三角帆船,其实用船板不好,浪费板材。应该用后山那种细长的木头,整棵整棵的用,像做木排一样。不过木材砍下来后要先经过复杂的防腐浸泡和阴干加工,要很长时间。”
  这么说着,那少年一边转身指着岸边的山林,那一片确实很多细长而且直的树木。
  郑洋眼睛一亮,暗道自己也是陷入思维定式了,辛辛苦苦找什么木板。他完全可以用这些木材来改造啊,这种树木普遍才碗口粗,长得高而且直,自己砍起来也方便,而且整木使用还更结实,省去锯板的过程。
  就是如果不做浸泡和阴干加工的话,不知道灵船优化后效果行不行?
  结果还没等郑洋回应呢,另外两个少年相视一眼,大笑起来。原来他们也是打着模仿郑洋造船的主意呢。
  “阿洋,这条沉船里的木材都腐烂了,根本没东西可用,我们干脆一起去砍树吧,到时你教我们造船!”
  我教个卵!
  郑洋无语,他只能拼个囫囵的船样,然后是被法阵和仪轨转化为灵船的时候自动优化完善的,哪里懂得造船了!
  “我们先砍树吧,费勒的爷爷既然懂这些,到时候我们找他来教。”郑洋对礁石上的少年说道:“费勒你说呢?”
  “好!”
  有了共同目标,这些少年也不玩水了,直接往岸边游回去,准备开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