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师(精校)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98

  游方有些愕然,这老头可真够狠的,骨头渣子都不留啊,一切痕迹处理的干干净净!而游方本没想杀这两人,从法律上来讲这已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围,属于追加伤害,且他也不是穷凶极恶之徒。
  游方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可笑,想当初在青县郊外被刘黎盯上,自己还威胁老头说怕不怕他杀人灭口?自己真是不识尊神真面目,关公面前耍水果刀了,这老头原来是杀人灭口的祖宗!又想起刘黎说过曾有一个徒弟是他老人家亲手了结的,不禁莫名打了个寒战。
  刘黎见游方站在一旁发愣,表情很不满的说道:“夫子之道在于忠恕,但要分场合,江湖人行事讲究以直报怨。这两人与你无怨无仇素不相识,却因一念之私而杀人,出手如此狠毒毫不犹豫,留他们在世上也有害无益,不如尘归尘土归土,倒是做善事了,难道你还想说什么吗?”
  游方苦笑道:“您老都处理完了,我还能说什么?”
  刘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又问了一连串的话:“今日命丧山中的左狐先生,来历非同小可。他这一失踪,你认为没有高手追查吗?留下这两名歹人,必然能查出你的线索。假如有人顺着线索找到你,你能说的清吗,如果说不清,难道还有命吗?你还想让我老人家天天这么暗中护着你吗?”
  游方立刻摇头:“不敢!……请问前辈,我们现在去哪,这辆车又怎么办?”
  刘黎很生气,差点没用刺刀背敲他的脑袋,瞪眼道:“遇到这种事,连脑筋都糊涂了?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你难道让我在荒郊野外连夜徒步爬山?有现成的车,当然是开车走!”
  老头一直架子十足,但看得出来他已经疲惫不堪,连夜再走十几里路确实太累,也想坐车图个方便了。
  游方将虚掩的车门拉开道:“您老请上车,请问去哪?”
  刘黎坐到副驾驶位置上答道:“去颐和园歇歇。”他真需要好好歇一歇,寻找灵气不错的地方滋养形神,颐和园是与八大处龙脉吐珠相望的“龙取水”之地,最合适刘黎此刻调息。
  游方上车,将计价器扣下又打开,拉着刘黎调转车头绕过香山与八大处之间的偏僻小道,向颐和园开去。刘黎将座椅背放斜,靠在上面闭目养神,却似自言自语般说了一句:“我今日行事确实过于狠绝,但自有原因,你将来若非万不得已,不要学我这样,否则折福折寿啊!”
  游方不知如何回答,只能陪着小心道:“您老人家长命二百岁,先好好休息吧。”
  刘黎闭着眼睛又补了一句:“待会儿开车上了大道小心点,躲着那些监控摄像头,别把这辆车连我们俩都给拍进去了。”这老头年纪虽大还真不是老古董,当今社会那些先进的玩艺什么都知道。
  其实不用他提醒游方也会注意的,否则也枉称江湖小游子了。为了尽量不打扰老头休息,车速不快不慢开的很稳,半个小时后停在了一条没有路灯的道旁,路边有绿化带,穿过绿化带就是颐和园的围墙了。
  车一停,刘黎立刘睁开眼坐起身道:“把车上的痕迹全抹掉,然后进来找我。”
  游方又问了一句:“车就扔在这里吗?”
  刘黎终于露出了倦意,不再吹胡子瞪眼说话:“警方会发现的,人虽然没了,但车是他们家属的财产,留下吧。”说完这句话他径自下了车,穿过绿化带翻墙进园了,看意思是要游方处理完车上的痕迹自己去找他。等到游方翻墙进了偌大的颐和园,早已看不见老头的踪迹。但他此刻已是熟门熟路,自知在园中寻找适合滋养神气且足够隐蔽之地。找了大约一个小时,果然在一处略向内凹的半山坡上看见了刘黎,这里是一片月光下的林间空地,老头正盘膝端坐在一块石头上调息。
  游方没有打扰老头,他自己也需要行功调息,化解内脏的不适,借助天地灵气滋养定神,定坐之地便是人为灵枢运转之处,彼此不能相扰。游方退到了一个较远的地方,也盘膝而坐运内养心法。法诀虽妙但也架不住今天这般折腾,游方行功一个时辰也只恢复了六七成,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全休养过来。
  当他吐息收功睁开眼时,发现刘黎背手站在身前不远处,腰杆挺得笔直,脸上的表情却似笑非笑带着几分戏谑,活脱脱又是他熟悉的那个怪老头。
  游方有些不知所措,站起身来问道:“前辈为何这么看我?”
  刘黎却点头赞了一句:“小游子你很镇定嘛!”
  老头难得夸他一次。凭心而论,游方今天的举止确实足够镇定决断,从头到尾没有一丝慌乱,遇见如此意外的凶险变故,这么年轻的小伙且功夫尚浅,但举措得当几乎无可挑别。
  游方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是吗?那要多谢前辈的教诲与提点。”
  刘黎却很“谦虚”的一摆手:“不要谢我,你有很多能耐不是我教的。小游子……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还没有来得及细聊今天发生的事,老头居然好整以暇的要讲故事。谁吃饱了没事干,大半夜跑到颐和园山林中讲故事?老头今天也给向左狐讲了一个故事,然后把人家给杀了,可见听他讲故事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游方很是纳闷,只得答道:“前辈请讲。”
  刘黎却不着急,表情很高深的又问了一句:“作为一代地师传人,不仅要聪敏机警,也要有真正的胆量,遇事镇定、处置不能失措。这些,你都能做到吗?”
  老头的话又绕回到收徒上来了,而此时的游方已经对老人家心服口服、既感激又佩服。刘黎的能耐自不必多说,游方以前别说见过,就连想都想不到,绝对有资格做自己的师父。而且老头今晚可是为他拼了老命,这份大恩简直没法报答,今后有机会也应该好好孝敬他。
  游方已经想好了,只要老头再问一句“你愿意拜我为师吗?”他立刻就跪下磕头拜师。于是很认真的答道:“不敢说都能做到,但遇事自信还能有所反应,知道处置,不至于太过失措。”
  刘黎的表情却不太认真,坏坏的笑道:“是吗?我看未必!别急,先听完这个故事……”
  刘黎以前收过八个徒弟,指的是正式入门欲传以衣钵的弟子,但他这一辈子可不止教过八个人,比如此时的游方……也算已在老人家门下受教了。他二十年前还收过半个徒弟,徒弟怎么还能论半个呢?此事说来话长。此人名叫何远之,听名字很男性化,其实是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
  自古以来就极少听说有女地师的,更何况是刘黎这种地气宗师的传承?风水师这一行时常要穿行荒山野岭,而且有些阴气与阳气特别重的地方都会对体质有影响。男人还好说,但女人有时候真的很麻烦。
  刘黎没想过要收女弟子,但何远之是故人之后,她生的乖巧很讨人喜欢,一张嘴也很会说话,把老头哄得很开心,于是就经常教她几手防身功夫与风水秘法,反正也没有别的徒弟,如此也聊胜于无。何远之的资质与悟牲还不错,入门的功夫几乎都学会了,她为人尤其机灵,和老头相处久了,经常将师父那些戏弄人的花样一眼看穿。
  刘黎是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老江湖,除了一身真功夫,江湖手段也是花样百出,这些游方曾领教过,种种小手段也是老头教训弟子的方式之一。但是何远之是故人之女,刘黎又没打算传之正式的衣钵,因此教训的不能太过分,而何远之往往能看穿他的小把戏,让老头经常没脾气。能教的都教她了,就算一时火候尚浅,以后也只能靠她自己去历练了,毕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至于剩下的本事,老头也没打算传授。但何远之却有了不太服气的想法,拐弯抹角的问刘黎——女子可不可以成为一代地气宗师?
  刘黎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其实在老头的眼中,就算何远之是个男的,与继承地师衣钵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不想直接说出来打击她,又不想让她认为自己有性别歧视,于是耍了个手段,对何远之说:“作为一代地师传人,不仅要聪敏机警,也要有真正的胆量,遇事镇定、处置不能失措。这些,你都能做到吗?”
  二十年前的这番话,与刘黎刚才问游方的那句竟是一字不差。
  
第四十五章
好大的破绽
  当时何远之一听觉得有门,立刻点头答道:“能做到。”
  刘黎:“那好,我就给你一次考验的机会,试试你的胆量。”
  怎么试呢?刘黎要何远之在某天半夜去荒郊外的一片老坟地,其中有一座坟被雨水冲坍了半边露出了坟洞,坟洞里当然躺了一具死尸,死尸腰间系着一块玉璧。何远之需要孤身一人前去找到那座坟,将玉璧取出,回来后完好无损的交给刘黎,就算通过了考验。
  刘黎还提了一个特别的要求,一旦拿住玉璧便不得松手,并且吓唬她说:“夜半荒坟,向来是灵异之地,人的心神易受侵扰。你又是一个有灵觉的女子,体质属阴并带着生气,说不定会有意外发生,届时一定要举措镇定、处置得当。”
  这种事情对于一个大姑娘来说确实是过于为难了,但何远之艺高人胆大,竟然笑着答应了。
  故事听到这里,游方也忍不住笑了。其实老头耍的这一招他也能看出来,是江湖人试炼弟子胆量的手段之一。坟洞里躺的“死尸”就是师父本人装扮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这名弟子敢不敢在规定时间真的一个人亲自来。
  胆小的人自然不会来,想投机取巧的人可能会偷偷白天去,有人虽在规定时间去,但会请一批朋友或保镖跟在身边壮胆,还有人干脆花钱雇别人去取东西。
  何远之笑着答应了,想必也是看穿了老头的花样,但只要她真敢去,胆子也不算小,至于能不能达到老头各方面的要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刘黎却没有理会游方的笑意,自顾自继续讲故事……
  那时刘黎住在广西柳州近郊,而何远之是从外地家中溜出来找老头学艺的。这天晚上,何远之特意给刘黎做了几盘好菜,买来两瓶好酒,让老头好吃好喝的等着。天黑之后她出门时,刘黎正在喝酒,特意叮嘱了一句:“不要着急,小心点,慢慢走。”
  何远之着急完成任务,一出门就大步流星奔郊外的老坟地去了。到了地方确实够恐怖的,刚刚下了一场小雨,靴子踩在泥地上发出吱吱的怪声,四面隐约可见零星的鬼火飘荡。这片坟地里没有风,但可以听见远处山间的风声,似有人在吹奏呜咽的长萧。
  她也感到头皮发麻,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暗中给自己壮胆道:“害怕也没什么,人哪有不害怕的?只要不慌不乱就行!……别说没鬼,就算真的闹鬼,凭我的功夫也用不着怕……嗯,注意拿桩站稳,别不小心滑一跤,让扮死尸的老头看了笑话。”
  何远之左手戴好皮手套,在手腕外侧绑了一支手电,照起亮来十分方便,右手握住一支短刀走进了坟地。时间不大,还真找到了刘黎所说的那座坟,看上去很久了已经塌了半边,棺木腐朽后形成了一个坟洞,里面还真躺了一具尸体。用手电一照,尸体上的衣服虽破旧不堪但还算完好,腰间系着一块玉璧。
  看见这么“恐怖”的一幕,何远之倒不怕了,反而在心中暗笑。坟已经成了这个样子,里面早应该尸骨无存,怎么还有这样一具尸体躺着,分明是老头自己扮的,破绽太明显了!她二话不说,俯身上前用左手抓住了那块玉佩。
  电筒的照明下,那具尸体竟然动了,伸手抓住了系住玉璧的丝带。何远之没有惊慌失措,右手挥刀割断丝带,还用刀背顺手敲了尸体的手背一下,拿着玉璧一个后空翻跳下坟头,转身一溜烟出了坟地。
  事情至此十分顺利,但是还没完。走出坟地暗自得意,何远之正准备往回赶,抬头只见路上有一条人影正以极快的身法赶过来。
  到近前以手电一照竟是刘黎,老头换了一身破旧不堪的衣服,左手拎着酒瓶,腰间系着一块玉璧。
  何远之吃惊不小,上前讶道:“师傅,怎么在这里看见你?”
  刘黎打了个酒嗝,瞪眼道:“要你慢点走,怎会这么快!我刚才多喝了几杯……”
  何远之一下子就毛了,打断刘黎的话,举起左手颤声道:“您老要我取的玉璧……”
  话还没说完,刘黎一拍腰间,愕然变色道:“玉璧还在我这里呢!你去了什么鬼地方,拿了什么鬼东西?”
  就这一句话,何远之猛然反应过来不对劲,吓得尖叫半声手一抖,玉璧落地摔碎了——那块玉璧本来就是碎的,勉强用胶粘合在一起,失手落地必碎无疑。
  见此情景,刘黎突然笑了,笑呵呵喝了一口酒道:“远之,你忘了我的吩咐吗?一旦拿住玉璧便不得松手,有意外的情况发生,一定要举措镇定、处置得当,将它完好无损的交给我。……你爱用心机料事,遇事出于预料却还不能全然镇定从容,难道你没有发现坟里躺着的那人,穿的就是我现在这身衣服吗?”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不用刘黎多解释,游方也能猜出内情——
  坟洞里躺的“死尸”的确就是刘黎本人装扮,何远之也成功拿到了东西,这与传统江期人试炼弟子胆量的手段没什么两样,但是老头又玩了个新花样,在后面加了一道门槛。待到何远之一走,刘黎也迅速起身,施展身法溜出坟地,绕到来路上装成刚刚赶来的样子,一句话就把何远之吓得惊慌失措。
  何远之总能看穿刘黎的小把戏,经常让老头没脾气,以为这一次又和以前一样。等到遭遇的情况出乎预料时,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先前想象的那般镇定、能够从容应对。刘黎的考验她当然没通过。这老头太“坏”了,但手段也的确高明。
  听完故事,游方笑着问道:“那位何姑娘,后来怎样了?”
  刘黎:“自然不能继承我当代地师的衣钵,她是从家里溜出来胡闹的,后来自然是回家了,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早已嫁人生子……不要说她了,还是说你!小游子,你笑什么,难道以为自己足够镇定吗?”
  老头问话时看着游方,神情似笑非笑,让游方总觉得心里没底。他不明白老头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难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仔细回想今晚所发生的事,应对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妥呀,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一切尽量处理到最好。
  游方疑惑的问道:“晚辈今天有何失措之处?请您老指点!”
  刘黎终于绷不住了,嘿嘿笑出声来,一指他的裤裆道:“你临机决断倒是干净利索,我很满意,就是留下了好大的破绽,这样走出去一定很引人注目。”
  游方一低头,闹了个大红脸,神情好不尴尬。今天他谎称要下车撒尿,引诱那两名歹徒从背后动手,总得装个样子,将裤门上的拉链拉到底,然后就……遇袭动手了。当时来不及拉上倒情有可原,可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处理了那么多事情,自以为很镇定、行事没什么破绽,不料却忘了“大前门”一直开着呢。
  天气较热他当然没有穿衬裤,偏偏上衣的前摆又在树丛中被划碎了一块,迎面可以直接看到敞开的拉链与里面的内裤,真是好大的“破绽”。
  游方赶紧将拉链拉好,刘黎也笑够了,这才用教训的口吻道:“你真正的破绽不在裤子上,也不在今天,闲话说完该谈正事了。你一定有很多话想问我,找个风景夜色好的地方慢慢聊吧,我也有很多话想问你。下山,去湖边的清宴舫坐坐。”
  颐和园万寿山西麓湖边,有一座巨石雕砌成的大舫船。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可以看到从山岸边探入湖中凌水而建的亭阁,从风水的角度有聚气的作用,调和荟萃山水阴阳之气,比如大明湖畔的小沧浪亭。但是改亭阁为舫船,风水局就变了,引导地气处于一种动感的状态,起到运转阴阳之气流转的作用。皇家园林颐和园中修了这么一种建筑,看来万寿山里面也应该有名堂。
  这座石舫建于乾隆年间,全长瓦米巨石雕成,后来英法联军焚毁了舫上的中式舱楼,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又下旨改建成西式舱楼,并取名清晏舫,而如今这里成了颐和园著名的水上景观。或流芳、或遗臭的人们已消失于历史的烽烟中,无辜的船舫还静静伫立在水面上,精致典雅的工艺、秀丽壮美的外观,供中外游客们每日欣赏、点评、感叹。
  深夜里,月光下,白日游客的喧嚣早已远去,四下不见一个人影,只有巨大的舫船还停留在原地,仿佛随时准备向湖中起航却始终未动一步,只有灵觉才能感应到灵枢地气在缓缓的流转中绵绵不歇,它穿行的不是湖波而是岁月。
  舫楼上坐着一老一小两个人,刘黎出神望着水面在回忆往事:九十年前那是一个乱世,他在北平清华园蹭课,每天夜里徒步赶到颐和园练功,历代地师秘传、最高深的心盘,就是在这座石舫上练成的,而今天带着好不容易找到的传人游方,又回到了这里。
  见老头良久不说话,游方忍不住轻轻咳嗽一声。
  刘黎将思绪从陈年往事中收回,淡淡一笑道:“你着急了吗?不要急,慢慢聊,话不要说乱了。我先问你第一个问题,知道我是怎么找到你的吗,你的破绽在哪里?”
  游方老老实实的回答:“我从青县托运回北京的花瓶,等于告诉您老去哪里找我。”
  刘黎满意的点了点头:“嗯,不错,当时也不是你不小心,因为你还不了解我。人们行事都难免有疏忽,但吃亏之后一定要清楚破绽在何处,吃一堑长一智不能稀里糊涂。……我再问你,今天我只是挡住了向左狐,却任由你身处险境,你是怎么想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