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灵秘录(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380

  “我没穿衣服?”
  她愣了下,道:“你的衣服呢?”
  我心情十分糟糕,苦笑道:“有女鬼强奸我,衣服不知道去哪儿了。”杨博士噗嗤一声笑出来,道:“你还是老样子。”
第六十二章
灾难
  紧接着她脱下自己的一件衣服扔给我,道:“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出来咱们好好谈谈。”我围住重点部位,露出身形,两人在洞口盘腿而坐,互相打量。
  杨博士失踪时时没有衣服的,但她现在身上穿着的,却是当初那一套衣服,我记得,那一套被她脱在湖岸边的衣服,最后是被我收起来,放进她的装备包里,那个装备包也被我们放置在角落,一直没有动过,现在这套衣服,竟然又回到了她的身上,她是在什么时候将衣服拿回去的?
  在明晃晃的光线下,我打量着她,她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改变,依旧显得很镇定,她也栽打量我,随后笑了笑,挤眼道:“身材不错。”
  我脑海里很乱,胡扯道:“当然,我每天去健身房。”事实上,我的健身房是床加电脑。
  杨博士打量着这个裂缝,问道:“你为什么会掉队?据我所知,他们把你看得挺紧的。”这句话到不是瞎扯,按小黄狗的理论,说只要带着我上路,保准会倒霉,为了不祸害队伍,还是看紧一点儿,对于这个说法,我一直觉得很冤枉,要知道,前二十四年,我都是安安稳稳过来的,要说倒霉,是我遇上了他们才叫倒霉。
  我说道:“杨博士,你就别调侃我了,这事儿我也懵的很。”说完我俩相顾无言,这种情况下很尴尬,但伴随着尴尬的,还有一种坦然,以前是互相欺骗,现在一切都敞开了,谁都知道谁是什么货色,反而没什么顾及了。
  须臾,杨博士先开口,缓缓道:“很抱歉,我利用了你。”我本以为她会先开口问鬼魂陈等人的去向,因此对于她的道歉,我觉得有些意外。
  “我很荣幸被你利用。”这句话当然是假的,但难道这时候我应该控诉吗?那我可真是一点儿面子也没有了。
  杨博士笑了笑,道:“既然如此,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向你道歉,这是真心的。你先不要问我为什么,听我讲。”
  她似乎在组织语言,眼神显得有些深邃,片刻后,杨博士说道:“在我下决心要利用你之前,其实我思考了很久,你是个好人。”
  这年头,好人是矮穷挫的代名词,高富帅都不屑于装好人。
  “说真的,如果有可能,我不愿意欺骗你。你应该知道我的身份,或许在你眼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人员,但事实上,我肩负了很多东西,我今年二十九岁,抱歉,连年龄也欺骗了你。”
  她和我吃晚饭的时候,告诉我她二十四岁,刚好小我一岁,当然,我也没有资格去查她的身份证,也根本没料到她会在这个问题上作假,想想也是,大多数人,二十四岁也不过刚大学毕业,要想读到博士学位,除非是经常跳级的天才。
  我道:“杨姐姐,你可长得真年轻,我一点儿都没看出来,真的。”
  杨博士笑了笑,道;“当然,因为我用欧莱雅。”
  我有些诧异,说实话,她这个人属于御姐型,我很少看到她开玩笑,于是道:“你这是在给它们做广告吗?老实说,拿了多少广告费?”
  杨博士沉默下来,看来她开玩笑的水平实在有限,显然不打算继续瞎扯了,顿了顿,她话题立刻就转开了,说道:“2003年,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学生,我的父亲也是一位考古系的教授,暑假期间,我没有留在学校跟着导师做研究,而是加入了父亲所在的一只考古队,在里面学习一些经验。”
  我不知道她的话题为什么会突然转的那么快,但杨博士不是一个不靠谱的人,因此我忍着冷飕飕的感觉,继续听了下去。
  那次考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杨博士参加的第一次正规考古活动,他父亲带着她,也只是为了学习一些经验,或者说体验一下工作,压根儿不指望杨博士能帮上什么忙。
  他们的考察地是在四川省一个叫龙岭的地方,当地比较落后,但因为水电站的开发,那里逐渐恢复了人烟,便有当地的有钱人,准备起一栋别墅,那时候还没有颁布新法令,只要有钱,建别墅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那有钱人受到西方人的熏陶,异想天开,准备挖两层地窖,一个用来做酒窖,一个方便朋友们聚会,因此地基挖的很深,结果在地基快要完成时,施工的人却挖到了一块巨石板,石板非常大,动工的地方,只不过是石板的一部分,上面有很多浮雕。
  那时候的人已经有了文物保护意识,对于那有钱人来说,首次发现古遗迹的荣耀,远比挖地基重要,毕竟地基可以重新选,但如果这是个大型古遗迹,自己的名字,或许就可以出现在儿子的历史课本了,上面写上;XXX于2003年X月X日发现了震惊世界的XX遗迹。
  抱着这样的高思想,高觉悟,这件事情很快被上报考古院,杨博士的父亲是考古界一位很有地位的教授,接受了这个工作,带着考古队到当地论证考察,杨博士也跟着去了。
  那时候杨博士正年轻,对工作抱有很多幻想,比如会不会挖出千年不腐的女尸,会不会是某个古国的遗址,会不会出土大量文物,然而考古真正实施起来,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到达当地后,考古人员分为两拨,一拨考察当地的历史、传说、地形,一拨进行细致的挖掘工作。
  杨博士呆了几天,预想中的各种精彩场面都没有出现,难免便有些失望,于是升起了偷懒的心,当地风景不错,她就去一条溪流边玩水。
  杨博士说到这里,忽然有一种很奇特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那天的天气很好,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但是,我在玩水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巨响,那种声音,就如同山体爆破的声音一样,我感觉到一阵地动山摇,然后我所在的溪流,瞬间就开始涨水,好在当时我身边就有一颗古木,我爬到上面才躲过一劫。”
  在躲上古树的过程中,杨博士看到父亲所在的挖掘地上方,高耸入云的山壁,如同突然被巨斧劈成两半一样,其中一半,以惊天动地之势,倒压下去。
  她的父亲以及当时的工作人员,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可想而知。
  许久之后,打水退去,杨博士才大叫着往回跑,然儿原本的平底,以及变成了将近二十多米高,新形成的山体。
  这次行动,以地质灾害的名义而终结,对于死者的家人给予了大量抚恤金。
  杨博士在悲痛之余,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会忽然发生这样的地质灾害,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和父亲的考察行动有关?
  杨家在这个领域,还是有一定人脉的,她动用关系,请了相关地质、生物等各领域的专家,到当地进行考察,根据分析,当地的山体已经十分成熟,特别是一分为二的山体,石质紧密,体积匀称,即便是发生八级以上的地震,也不可能会轰然塌成两半。
  当时对此进行研究的相关专家也觉得不可思议,最后只能劝杨博士:“凡是都有意外,在地质方面,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或许只是我们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无法弄清其中的道理而已,你也不要想太多了。”
  杨博士还是不死心,大约是特殊的家庭氛围磨练了她的心智,因此她是个心智很坚定的人,一件事情,她要么不去招惹,要么就要弄个明白,更何况这关系到她父亲的死。
  她想:这次灾难很不同寻常,连国内的权威专家都无法给出解释,难道真的和父亲等人的挖掘工作有关?
  那么,那块巨大的石板,为什么会引起这场灾难?如果真的是一个古遗址,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吗?杨博士换了个思路,开始在当地进行走访,她非常细心,在走访中,果然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根据当地的传说,当地的人坚信,他们的祖先,是一个名叫‘方还’的文明,究竟是不是这两个字,或者只是发音相近,已经无从可考,但据说,‘方还’的人,是从一个奇特的空间里走出来的,他们拥有神一样的力量,来到这里后生根落户,繁衍后代。
  而杨父所进行考察的地方,据说曾经是那个奇特空间的入口,相传连接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在‘方还’的人来到这里后,那个入口便被用神力镇压在了地底。
  除此之外,杨博士经过对当地历史的考证,发现历史上有两个朝代,都曾经派兵驻扎在此。
  当地的地形十分偏西,属于兵家正眼都不会看一眼的地方,在古代军事领域,无论攻防都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这两个朝代会派兵呢?
  我问杨博士是哪两个朝代,杨博士话语一顿,意味深长的看着我,说道:“汉,宋。”
  宋?
  我心里咯噔一下,隐约猜到了一些东西。
第六十三章
历史的布局
  由于年代久远,究竟是哪一位皇帝所为,已经不可考,但这事情又牵扯到宋朝,我就觉得有些离奇了。
  再一联想杨博士现今的所作所为,不由问道:“莫非那个地方,和现在有什么联系?”
  ‘方还’?这个名字可够奇怪的,同样也是在四川境内,莫非和那个带着方形面具的古老文明有某种关系?连接着另一个世界又是什么意思?是古人的一种神话夸张,还是传达着某一些讯息?
  我不由得联想到了之前在藏宝洞所看到的壁画,在宋朝以前,怪石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并非在四川,据说是在海里,并且由一位巡视的帝王派人打捞出来。
  我一直搞不清楚那位帝王是哪个朝代的人,莫非就是汉朝的人?
  方形面具、怪石、遗兑,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会让宋室当时的统治者如此大动干戈?这个秘密,我不知道,或许我们这一批进来的人都不知道,唯一了解的,恐怕应该是姓赵的那伙势力了。
  他们的势力太大,所图谋的也非同一般,如今我们孙家已经和姓赵的处于对立面,若不破釜沉舟,解开其中的奥秘,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我一边问,脑海里一边转过这些思绪,杨博士道:“是有联系,但当时我还不知道,你听我慢慢讲。”
  在进行一番走访后,杨博士对那块石板更加好奇了,当时石板只露出了冰山一角,石板下面有没有其它东西,石板的周围有没有其它东西,它的作用是什么,完全都没有弄明白。
  杨博士心一横,自己掏钱,雇了当地的农民,对塌方地进行挖掘,一来找出父亲和遇难者的尸体,二来也好解开其中的秘密。
  当时舆论监督没有现在这么厉害,死了几个考古队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上面有安排当地官兵挖掘,但由于难度系数太大,当地的领导光吃不干活,到现场看了看便说难度太大,动工极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以此为由,将事情了解了。
  但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挖掘的难度确实很大,但在金钱的诱惑下,当地的农民还是牟足了劲儿干,十来天左右,忽然有人惊叫:“好臭好臭,看到尸体了。”
  杨博士钻下去一看,发现是当时遇难的其中一人,那人浑身都已经腐烂,爬满尸虫,唯有通过衣服还勉强能辨别身份,半个多月前,这人还教自己怎么辨别泥沙,一转眼,已经是烂肉一堆了,杨博士忍不住哭了出来,下令继续挖,要将所有的尸体都挖出来。
  渐渐的,新形成的山岭,在原来的基础上,被众人挖了一个7字形的大坑,尸体陆陆续续被搬运出来,但唯一没有找到的,却是杨博士父亲的尸体,杨博士情急之下,也亲自上阵,跟着众人一起挖,被掩埋的石板重新又露了出来,考古人员对待文物都是十分小心的,清理时,大一点的铲子根本都不敢用,但杨博士那时候哪里管的了那么多,她那时候还没那么高的觉悟,父亲因此而死,她恨死那块石板了,便也没有吩咐保护文物,一伙儿农民兄弟上锄头、抡铲子,将石板破坏的惨不忍睹。
  杨博士回忆,石板上的浮雕,是一些看不出意义的流线形花纹,她举了个例子,就像一杯咖啡里面加入白牛奶,搅动时就会形成的白色条纹。
  随着石板的破坏,杨博士忽然发现,石板内部露出的材质十分奇特,有点儿像翡翠,甚至有些透明,杨博士一惊,心想:难道这石板根本不是什么文物,而是一大块翡翠的原石?
  她对玉器翡翠也有一些研究,立刻打起鉴定灯,将灯光打向翡翠质的石板,随后将脸贴上去,用眼睛观察,这样可以嘴清楚的看出翡翠的纹理。
  一开始,杨博士只看到了一片绿莹莹,但看得久了,那绿中仿佛出现了一些黑影,她以为是自己用眼过度,于是闭上眼睛,活动了一下眼球,舒缓疲劳,然而再睁开眼时,她惊呆了。
  翡翠质里的黑影,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一个个人影,就如同皮影戏一样,在石板下面,又像是在石板里面,来来回回的走动。
  真是活见鬼了!
  杨博士差点没咬了自己的舌头,她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的幻觉,于是将脸移开,片刻后,再次贴上去,然而这一次,却什么也没有看到。
  杨波书忽然想起了当地的传说,脑海里顿时冒出一个古怪的念头,心想:难道这里真的可以通向另一个世界吗?我刚才看到的,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人吗?
  当然,这只是一个古怪的念头,很快就被杨博士给遗忘了,在深入的挖掘中,杨博士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尸体,他发现,父亲的尸体离其他人都较远一下,而且形状很奇怪,具体哪里奇怪她也说不上来,但片刻后她才明白过来,是父亲的尸体没有腐烂。
  为什么?
  虽然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杨博士脑海里第一个冒出的却是为什么这三个字。
  紧接着,她又发现,所有人的尸体,都因为塌方而被压趴下,骨头大部分都断了,但只有父亲找到时,竟然还保持着蹲身挖掘的形状。
  这太奇怪了。
  杨博士盯着父亲的尸身,心里又是疑惑,又有一种流泪的冲动,就在她眼泪流下来的一瞬间,让她毕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