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喘气(盗墓手札)(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430

  胡爷问我,说能不能点出墓穴,我如实回答,摇头说:“这地方根本不适合墓葬,懂风水的是不会往这里埋的,如果不懂风水,那下葬就没有规律,我也找不出来。不过此地古往今来就是人烟绝迹之处,又位于川西,历史上向来没有什么富庶之地,应当不会有人在这里建墓,咱们还是得从那个巴窝佛塔下手。”
  胡爷皱了皱眉,显然不明白我为什么对于巴窝佛塔那么执着,问我为什么坚信东西在巴窝佛塔里。我自然不可能告诉他豆腐的事,便道:“那么现在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是指了指飞雪中的山,胡爷最终沉默了。
  我立刻趁热打铁,道:“这雪已经下了两天,估计明后天就会停,现在是夏季,雪会化的很厉害,我们也不妨等上两天。我听人说过,经验老道的土夫子,懂得看雪寻墓,估计这难不倒您吧?”
  胡爷听我说看雪寻墓这话,便点了点头,说:“只有等了,不过这一等,雪停到雪化,最快也要三四天,得找个安全的地方落脚。”
  所谓的看雪寻墓,其实懂的人不多,在倒斗界,流传最广的还是靠探铲找墓,五千年的历史中,整个中国,到处都是古墓,只看你能不能认出来而已。有经验的土夫子,会先了解当地的历史,从历史的线索中,寻找当地可能有的古墓,因此别看土夫子们五大三粗,心狠手黑,但凡有点儿真本事的,都是历史方面的行家。
  找到了线索,再用探铲或者探钎,观土辨穴。而看雪寻墓,则不需要用到探钎。
  那些古墓大冢,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工取土破坏,坟头碑墓这一类的东西早就消失了,从地表是看不出什么的。这些隐藏在地底的古墓,平日里看不出端倪,但大学过后,地面高低起伏,坑堆立现,雪化了之后,又可以根据土壤的吃水情况,干湿变化,就能看出那些是人工夯打过的熟土,那些是生土。
  不过这门眼力,可不是所有土夫子都会的,毕竟这种差异在普通人眼里是很细微的,只有在此道上浸淫已久的人,才能根据这些痕迹看出变化。如此一来,这地方也不用我们一个个去打探洞,也不需要去推断那些人有没有使用风水术,只要观积雪,辨别雪痕干湿,就能推断出地下有没有墓。
  这样的机会在别处很少用上,若不是因为这奇特的天气,恐怕得很久才能等到雪化。
  正说着,豆腐忽然惊呼一声,像是出了什么事,我这会儿正和胡爷说这话,没关注他,听到这呼声,忍不住侧头一看,结果猛然发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我不由得嘶了一声,说:“人呢?”这时,豆腐的脑袋,从我们所站的大石头底部一侧探了出来。我有些气急,心说怎么一转眼,这小子就跳到石头下去了,这大石头约莫有两米多高,也不知他跳下去干嘛。
  这时,豆腐对我们说,石头底下一个洞,里面还有一朵奇怪的花,开的十分漂亮。
  我心说这雪都下了两天了,有什么花可以到现在都还没凋谢的?我一好奇,也跟着跳了下去,顺着豆腐所指的方向往里一看,却见光暗交界处,果然有一朵花,贴地长着,没有叶子,火红火红,层层叠叠,像一朵厚实的火莲。
  我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也没想起有什么花是长这样的,而就在我和豆腐观察它时,这花竟然忽的抖了一下,如同向日葵般,花口慢慢转了个方向,对着我们。这时,我猛然发现,那花的正中央位置,赫然有一张婴儿巴掌大的人脸!
  豆腐失去了记忆,整个人的见识也停留在了十二岁,哪里见过这么古怪可怖的东西,顿时发出一声惊恐的大叫,我反应很快,在他大叫之时,已经拽着人赶紧后退了几步,生怕那怪模怪样的花会有什么危险。
  
  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洞
  
  我俩这一番举动,早引来懒货等人的注意,三人纷纷跃下石块,顺着我们的目光往里看。这时,便听胡爷咦了一声,说;“人面莲,大家后退,离它远一些。”说罢,打了个手势示意我们跟他走,片刻后,便远离了那块大石头。
  人面莲,这东西我以前好像听卫南京提起过,我刚入行那会儿,卫南京给我讲了不少奇闻异事,据说人面莲是一种长在人尸体上的花,中间的花蕊酷似人脸,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犹如尸臭的气味儿。遇到活人时,人面花就会动起来,转动间散播一种花粉,让人如痴如醉,闻的多了,还能麻痹人的大脑,最终使人休克死亡,这时,那朵人面莲便会寄居到新的死尸身上。
  这种花也不是什么地方都长的,也比较少见,多出现于一些邪门的地方。
  可是,刚才是石块下面,也没看见尸体啊?
  我想到这茬,忙问豆腐有没有事,他跟那人面莲接触最久,也不知有没有被花粉伤到。谁知我刚问完,豆腐便嘿嘿一笑,跟喝醉了酒似的,整个人有些摇摇晃晃的。好在胡爷见多识广,说八成是吸入了一些花粉,趁早治来得及,便将人拧到了水边清醒,豆腐被冷水呛了几下,这才恢复了神智,我心说这小子已经够蠢了,可不能再瞎折腾了,看了看远处虎视眈眈的狼群,我示意众人按照原计划,找一个落脚地。
  这一歇息就是三四天,我们自然得找个安全的地方,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一个凹陷的山口,照旧用雨布封了灌风口,众人在这个地方休整下来。由于这地方离那细流也不远,因而我们还能去水里钓鱼,因此吃食也不成问题。
  那狼群更加焦躁了,见我们不仅能制造出恐惧的声音,还有让它们恐惧的火,一时间狼嚎声此起彼伏,似乎知道我妈呢很难下手,声音透着一种绝望。
  大黄鸭眺望着狼群,说这批狼已经饿的皮包骨了,如果吃不了我们这伙人,这群狼估计都得饿死。对于这些狼群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外出捕猎的行为,我们都感觉到不解,但也没有头绪,只能僵持下来。
  这时,豆腐忽然指着狼群惊呼,说:“看,还有小狼。”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有几只半大的小崽子。高海拔地区的狼,一般是四月份交配,怀孕两个月,也就是六月份左右生,而小狼一般要半年,才会跟着父母一起狩猎,现在是九月份,那群狼崽估摸着也才三个月大,瘦骨嶙峋,奄奄一息,仿佛随时会死。
  我皱了皱眉,心里更加觉得不对劲。
  为什么不离开这里?
  都要饿死了,为什么还不离开?
  实在奇怪。
  这时,豆腐忽然凑到大黄鸭耳边,叽咕叽咕也不知说什么,片刻后,大黄鸭使劲儿摇头,说:“别干这么傻帽的事。”豆腐怒道:“咱们有鱼线,这水里那么多鱼,很容易的。”我了解豆腐的性格,估摸着他是想抓些鱼喂食狼群。我们要在这地方休整三四天,也确实无事可做,与其这么防备狼群,倒不如试着喂养一下。
  老祖宗将狼驯化为狗,其实差不多也就是这种办法。
  我带着枪,和豆腐到了水边钓鱼。这水里的鱼没有人捕,因此数量繁多,鱼又肥又傻,不像大城市那些养在湖里的鱼,估计经常见到同类咬完饵就被扯出水面的行为,因此有过经验的人都知道,那些鱼不好咬钩。
  我和豆腐挖了一些蚯蚓,钓鱼几乎不费劲儿,平均两分钟就有一条咬钩,半个小时候,已经是十五条大鱼,各个都有四五斤重。我们将鱼朝着狼群所在的位置抛过去。
  狼群很谨慎,全都竖起了毛,盯着离它们不远的鱼,但却没有动。我知道狼的警惕性很高,便带着豆腐回洞里,片刻后,只听外间传来一阵狼嚎,估计是狼王在发号施令,我们探头一看,一群狼已经拥了上去,将那些鱼瓜分的丁点儿不剩。
  鱼虽然多,但对于整个狼群来说,只能算是暂缓饥荒,但它们平静多了,母狼开始蹲下来给小狼喂奶,豆腐见此精神大振,说再多钓一点儿,把它们喂饱。大黄鸭立刻泼冷水,对豆腐说:“狼性贪婪,如果它们习惯了你给它们找食物,最后就会一直跟着你,甩也甩不掉。”
  豆腐挠了挠头,道:“胡说,老师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们,狼是山林的清道夫,它们吃掉大量生病的动物,吃掉腐尸,避免了大规模疾病传播,而且狼是狗的祖先,除了善于记仇以外,也是非常感恩的动物。”
  “喲。”大黄鸭嗤笑了一下,道:“原来你不傻啊,你们老师上课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豆腐点头。
  大黄鸭问:“那花园咱哪儿?”这种时候,除了磨嘴皮子,也确实没什么事干。豆腐做好事被打击很受伤,窝到了一旁睡觉,晚饭时分钓鱼的时候,我们特意多钓了二十来条,各个都是大家伙,目测那狼群有十三只,给它们每只一条还有的剩,这回估计能吃饱了。果然,狼群没有再露出攻击意向,也不再朝我们的营地靠近,如此这般喂养了三天,积雪化尽,躲藏的动物也出来了,狼群中一头而中间张白毛的头狼,冲我们的营地长长的嚎叫了一声,转身带着狼群扬尘而去。
  豆腐得意的看着大黄鸭,一副我没说错的表情。这三天也将我们之前积攒的疲惫一扫而空,懒货这些天几乎天天在睡觉,是典型的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的代表,豆腐甚至偷偷问我,他是不是在练什么睡罗汉之类的神功。
  我这会儿雨雪化尽,我们活动了下筋骨,走出山洞外,找了个稍微高些的地势,由胡爷打头,观看山色土痕。忽然间,他眉毛一抖,指着我们左手边山头的一处地方,只见那地方,有棵弯曲的老枫,这会儿叶子已经有些发黄。
  胡爷指着那个方位,语气肯定的说道:“那下面有东西,走,去看看。”
  我估算了一下距离,所谓往山跑死马,空中距离不长,但要一路过去,估摸得一个多钟头。好在我们挺过了化雪最冷的时候,现在已经不那么冷了除了土地过于湿润不太好走以外,到没有别的问题。一个多钟头后,我妈呢到达了胡爷所指的位置。
  说实话,我不知道胡爷是怎么看出来的,至少在我眼里,这片地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胡爷也不多话,示意我们抄家伙干活,除了豆腐现如今完全不懂以外,我们其余人都开始打起了探洞。很快,钢管从五米加到了十米,我拔出探铲,拨开里面的土细细看,没有夯土的迹象,但土色有些发黑,里面还有碎木渣,闻起来,除了土腥味儿外,还有一种铜器的味道。一些古物常年埋在地下,经过侵蚀,会使周围的土色或者气味儿发生变化,我细细辨别一番,对众人说下头确实有东西,但具体是个什么结构,还得再深一些。
  我们受到这鼓励,干劲儿十足,很快,便利用探铲,将土下的东西给摸了个透。它深度十三米,占地面积不大,隐约是个塔形状,这让我们很吃惊。
  难道下面就是我们要找的巴窝佛塔?
  可是佛塔,又怎么会埋在土里?要知道,这可是十三米的深度啊,除非是发生过什么大的地质灾害,否则不可能将塔埋的这么深。
  再者,这虽然是个塔形,但根据我们刚才下铲子的结果来看,塔的上半部分已经消失了,可能是碎了、化了、或者烂了,而我们刚才探到的,则是塔的下半截,探铲打上去的时候,有击石的感觉,因此我们做出了初步推断:塔身一半损毁,底部材质以石料居多,因而结构依旧完整,我们可以打个笔直的盗洞下去看一看。
  这难不倒我们,众人吃了些东西,喝了些水,便抡起探铲打洞,我们都是老手了,干起活来不含糊,虽然没多久,一个个便成了浑身是泥的土老鼠。豆腐在一边干着急,他听不懂我们说的话,也根本不知道我们是干嘛的,只看着我们打出一个笔直笔直的洞,一脸崇拜。
  两个多小时后,懒货的探铲发出噔的一声响,他抹了把脸上的泥,淡淡道:“通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塔
  
  由于盗洞已经很深了,一次下不去两个人,因此盗洞里只有懒货,他抬头看着我们来了这么一句,片刻后,顺着盗洞爬了上来,抖了抖身上的土腥子,说下面空气混浊,还得等半天,换换气儿。
  这会儿已经是中午了,也不知那下面的空间又多大,如果太大,换气儿估计得几个小时,到时候只怕天色都晚了。倒斗的喜欢夜里干活,但遇上风水好的大墓,如果人迹罕至,却都喜欢白天动手,主要是因为白天阳气旺,而风水好的地方,往往尸身保存较为完好,更容易生出变故,所以白天动手比较保险。
  但这会儿,我们估摸着要等到夕阳西下了,众人拍了拍身上的土石,手也顾不得洗,一个个儿跟工地上刚下班的民工兄弟似的,灰头土脸不必说,再加上干了几个钟头头的体力活,也是饥肠辘辘,便坐在一旁吃吃喝喝。
  这几天等雪的过程中,我询问了豆腐很多事,主要是想知道,他还有没有余下一些什么记忆,但最终豆腐一无所知,他真的忘记了一切,回到了十二岁,并且也相信了我们那个关于失忆的说法。
  我根本不知道,他的记忆还有没有恢复的可能。
  先不说白双那里会不会有结果,即便那个元神真的被取出来了,豆腐被吞噬的记忆还能恢复吗?
  这会儿,他正在捏泥巴,我叹了口气,不知道一会儿究竟该不该带他下斗。带着,只怕这下子会闯祸,万一里面有什么危险,他现在这种状态,根本没有自保能力。可如果把他一个人放在外面,这山里猛兽都复苏了,豆腐现在十二岁的心智,连枪都不敢开,遇上了岂不是等死。
  这些念头来来去去,一转眼便到了日落时分,懒货率先下去试探空气,紧接着冲我们打了个信号,示意安全。我最终还是将豆腐带下了斗,没办法,想甩也甩不掉,他小时候胆子太小了,即使天还没黑,也根本不敢一个人在外面待着。现在他整个就一未成年,跟一个未成年,我能说什么大道理,也只能让他跟着了。
  下到洞底时,只见下方有一个一人大的黑漆漆的洞口,我们得先把装备包从洞口扔下去,紧接着人再下去。我用手电筒照了照,佛塔往往是越靠下越高,这也不知道是第几层,约莫有三米多高的距离。
  这难不倒我们,众人跟着跳了下去,唯有豆腐猛摇头,说太高会摔死。我伸出双手,骗他说;“别担心,我接着你,你看我们不都没事儿吗?”豆腐迟疑了一下,担心我们把他扔了,于是跳了下来。
  搞笑,这么大一个活人,还是个大老爷们儿,我可接不住,在他跳下来时,我收了手后退一步,豆腐便摔了个狗吃屎,哀嚎道:“骗子,你们都是骗子。”听到这儿,我心里感概了一句,还是小朋友好啊,骂人都只会一个词,这要是平时,豆腐该问候我祖宗十八代了。
  我没理他,只要这小子不出事就成,至于其他的,我实在没有照顾小朋友的耐心,于是我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
  胡爷等人已经四下散开,手电筒的光柱不停的移动着,借着幽暗的光芒,我看清了这个地方的内部状况。它的空间,和我们在上面下探铲时估计出来的空间差不多,结构是石制的,其实做工其实比较粗糙,因为那时候佛塔类的建筑还比较少,藏人水平比较落后。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所处的石塔内部,结构十分简单和古拙,但没有那么多精密的结构后,石塔的坚固性大大提高了,材质原始粗狂,即使埋在土里,也依旧纹丝不动。
  我心里暗暗称奇,琢磨着,看着塔形,怎么也不像是修建好了就埋在土里的,难道就和我们猜测一般,是被一场地质灾害所掩埋的?但这会不会也太巧合了?
  我又想到了普真,心里又冒出一个比较大胆的猜测:会不会是普真藏宝于此,所以事后将佛塔埋了起来?他能操纵尸军,我曾经看过赵老爷子操控尸王的情形,让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端的是厉害。普真在这方面,肯定不比赵老爷子差,用尸军运土将塔埋起来,到不是不可能的。
  观察了一圈,这一层塔里有一些已经看不清颜色的烂布料,周围有挖出来的灯槽,应该是点油灯用的,十分简单,除此之外,便是空空荡荡的。
  而这时,胡爷已经找到了石塔的楼梯,楼梯原本应该是木头制造的,但现今已经腐烂了,因而只能看到通道口,我们要向去到下一层得自己跳下去才行。
  不过,佛塔楼梯的结构是旋转式的,因此从我们现在所在的出入口,无法看到下一层的情况。跳下去后,得顺着石壁转一个弯口才能到下一层。我不清楚这巴窝佛塔一共有几层,佛教中佛塔又称浮屠,一般都是奇数,比如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
  有句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实也就是七层佛塔的意思。
  不知道这个巴窝英雄,死后享受的是什么待遇。
  眼瞅着这一层一眼扫过去空空荡荡,没有什么价值,我们立刻准备往下,不过越往下越高,这次我估计已经五米左右了,跳下去有一定的危险,我们有绳索,也不必省着,因此便洗了根绳索攀下去。
  由于还没有出拐角口,因此我们被夹在了两堵粗糙的石墙之间,宽度不过一米,可以预见当初佛塔的台阶也是很窄的。我问懒货:“巴窝金身放在第几层?”我对藏族的东西不了解,也只能问他了。
  懒货淡淡道:“第一层。”
  豆腐好奇道:“金身?是金子做的吗?这地下面怎么还有这么个地方?黑漆漆的,看着好吓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4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