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650

第二百零二章
诗中有泪
  封侯升官的消息太令人震惊了,包括顾青在内,所有人的脑子里仍是嗡嗡的,许久都没能消化这个震惊的消息。
  长安权贵多如狗,如果不说顾青在士林里的名气,只说朝堂里的地位的话,顾青原先只是左卫长史,论存在感,大抵等于半透明状态的固体,游走在远离权力中枢的边缘,公务繁杂没油水,文名才名或许为士林所崇仰,但朝堂的大佬们却很少正视过顾青。
  区区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郎,本事顶天了也就是在南诏国叛乱时献了几个策,长安为官后倒是写过一些绝佳的诗句,除此之外,最吸引眼球的反倒是闯了几个祸,间接把皇子济王弄成了庶民。
  这样一个年轻人,值得大佬们重视吗?
  然而今日以后,大佬们却不得不重视顾青了。
  一夜之间声名显赫,从左卫长史一蹴而就,不仅升了左卫中郎将,最令人意外的竟然被封了侯。
  封侯啊,绝大多数朝臣终其一生都难以企望的荣耀,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子却轻松办到了,从籍籍无名的长史,突然间一脚迈进了权贵圈子,从此成为长安城内货真价实的公侯权贵,这是怎样逆天的运气。
  李十二娘府邸。
  酒宴缺少了主人翁,顾青仍留在骊山华清宫随驾天子,但并不影响李十二娘府邸里喜气洋洋的气氛。
  张九章,李光弼,颜真卿,杜甫等人端坐前堂,张怀锦像一只闲不住的穿花蝴蝶,殷勤地给各位长辈斟酒,脸上的喜气仿若刚抢了良家妇女回山寨的土匪头子。
  李十二娘的消息渠道很神秘,长安城内绝大多数朝臣都不清楚顾青封爵的原因,但李十二娘却知道了,在李光弼等人刚踏进李府的时候,李十二娘便了解了顾青封侯的来龙去脉。
  待宾客到齐,所有人又喜又疑议论纷纷的时候,李十二娘说出了顾青封爵的真相。
  说完之后,前堂内一片寂静。
  “原来如此,难怪了……”张九章捋须笑叹。
  颜真卿也笑道:“救驾之功,封侯不为过,顾青对陛下有救命之恩,从此圣眷自不用提,陛下必引为心腹重用,此子前程,不可限量。”
  张怀锦却搁下了酒壶,坐在角落怔怔不语。
  良久,张怀锦幽幽道:“你们这些长辈都只关心顾阿兄封侯升官,也没人问问他究竟在大火里受伤没有,遭了多大的罪。那么大的火,烧在身上一定很疼很疼……”
  众人面面相觑,李十二娘却深深看了张怀锦一眼,越看心中越欢喜。
  张家的两个姑娘李十二娘都喜欢,怀玉性子清冷,但外冷内热,怀锦娇憨天真,李十二娘在青城县见过张怀玉是如何为了顾青而拼命的,也见过张怀锦每天来她家串门,话里话外说的都是顾青。
  这两个姑娘的心思都萦挂顾青,眼看都是应该婚嫁之年了,顾青该如何选择呢?
  李十二娘莫名有了一种幸福的烦恼,都是好姑娘,都喜欢顾青,最好还是都要了吧,只是这话她没法开口,毕竟张家是宰相门第,恐怕不会愿意姐妹同嫁一夫。
  温柔地抚了抚张怀锦的脑袋,李十二娘轻笑道:“真是个傻姑娘,放心吧,我府上打探消息的人说,顾青没受什么伤,只是咽嗓被浓烟熏着了,说话有点不方便而已,他囫囵着呢。”
  张怀锦顿时转忧为喜,猛地一拍桌子,豪迈地喝道:“那还等什么,顾阿兄封侯之喜,今夜不醉不归,都喝起来!接着奏乐,接着舞!”
  众人吓了一跳,张九章面子尤其挂不住,气得直发抖:“混账东西!长辈面前成何体统!教你的礼仪规矩都忘狗肚子里了?”
  张怀锦澎湃的激情被二祖翁当头淋了盆冷水,瘪着嘴老老实实坐在偏僻的地方坐了下来。
  人老实了,眼睛却不老实,见无人注意她,悄悄从桌上偷了一壶酒,藏在腿边,趁长辈们聊天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凑着壶嘴猛喝一大口,然后飞快装作若无其事正襟危坐的样子,小脸涨得通红,仍一副低眉顺目的模样。
  别人没注意她,李十二娘却眼尖,抿唇笑了笑,也不戳破她,甚至扭过头叫来女弟子,轻声吩咐给张怀锦再送一壶好酒。
  在座的宾客里,对顾青升官封侯唯一有点不爽的就数李光弼了。
  倒不是对顾青有意见,李光弼纯粹觉得自己的面子有点挂不住。
  “当初顾青刚来长安,不过是左卫里小小的录事参军,这才不到一年,已然是左卫中郎将,爵封县侯了……”李光弼闷声灌了口酒,索然叹道:“往后怕是不能随便对这小子动手了,理论上,他对我倒是可以想踹就踹……”
  众人闻言纷纷大笑,颜真卿乐得喷出一口酒来,哈哈笑道:“不说这事老夫还忘了,顾青如今是左卫中郎将,你是左卫左郎将,官职比你大了半级,往后在左卫内见了顾青,你要行下官礼,哈哈!”
  李光弼怒道:“以后我便躲着他走,不行吗?”
  闷头猛灌了一口酒,李光弼叹道:“这小子升官之快,真是生平仅见,没见过谁能升得如此快的,他才二十来岁,再过十年岂不是要封国公了?”
  张九章捋须悠悠道:“其实顾青升官倒也不是仅见,君不见杨国忠升官之速,那才叫真的快。”
  众人顿时哑然。
  没错,论升官封爵之快,杨国忠可比顾青快多了。
  寸功未立,寸土未辟,天宝四年之前,杨国忠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仅仅因为堂妹是贵妃的缘故,杨国忠青云直上,从监察御史做到侍御史,不到一年时间身兼十五职,直到如今身兼三十余职,封爵卫国公,李林甫死后,待陛下从骊山行宫归京,杨国忠眼看便要接任李林甫,官拜右相,成为名符其实的位极人臣了。
  论升官封爵的速度,顾青虽然很快,但还是比不上杨国忠。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众人都不说话了。有些话题再说下去便犯了忌讳,如今大唐的升官封爵已经渐渐没了规矩,个人的荣华富贵全看天子的喜恶,天子看你顺眼,一夜之间能官爵显赫,看你不顺眼,一夜之间能把你从巅峰的位置上拽下来。
  当年的贤相张九龄便是如此了,从宰相一夜之间被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的人生可谓断崖式跌落,而对李隆基而言呢,不过是将棋盘上的棋子挪了一个位置罢了。
  沉寂许久,李十二娘忽然道:“顾青曾说过,他要将人间的路重新铺一遍,从此世上再无不平路,这句话他是在他父母的墓前说的,他……好像离他的志向近了一步。”
  众人凛然,纷纷望向李十二娘。
  若是以前,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说什么重铺人间路,别人只会当作少年轻狂幼稚,敢发此不切实际的豪言。
  然而如今顾青爵封县侯,官拜中郎将,仅仅二十岁的年纪已然官爵显赫,尤其是深得圣眷,风头无两,很难想象未来顾青的地位将会到什么位置,如果有人说他很快会拜相别人都不再会怀疑。
  那么,一个未来注定官爵显赫手握权柄的年轻人,说出“世上再无不平路”的志向,别人还会当他是年少轻狂幼稚吗?
  张九章肃然道:“若顾青有此志向,老夫虽残迈之年,亦愿助他一臂之力。”
  李光弼重重点头:“我虽不才,至少有一把力气,必倾全力帮他。”
  颜真卿捋须笑道:“我与顾青虽无深交,但他的志向正是我之所愿,老夫愿附骥尾。”
  在座唯独杜甫无官无职,一直闷不出声,听到众人所言后,杜甫激动得双拳紧握,身躯微颤,涨红了脸道:“在下,在下……虽是白身,亦愿将此残躯铺在人间的新路上,世上若无不平路,杜某虽死无憾。”
  众人聊了一阵后,忽然听到偏僻角落处传来一声冗长的酒嗝儿,众人愕然扭头,发现久不出声的张怀锦喝得满脸通红,坐没坐相地盘着腿,上身前后左右摇晃,两眼发直不时露出呵呵的傻笑。
  众人顿时大笑,张九章却气坏了,拍着桌子怒喝道:“张怀锦,你要翻天了吗?谁允许你饮酒的?给老夫滚回家去!”
  张怀锦已大醉,大醉之下整个长安都是她的,哪里在乎张九章说什么,于是仍然呵呵傻笑。
  李十二娘笑着走到张怀锦身边,将她搂进怀里,怜爱地帮她理顺凌乱的发鬓,笑道:“怀锦醉成这样,今夜便不回去了,睡在我府上吧。”
  张九章摇头叹道:“不成体统!这般轻悖无礼,张家的教养全喂狗了!”
  李光弼不满道:“小女娃偷喝了点酒而已,你莫扣那么大的帽子,醉便醉了,张老儿你怕是忘了你大醉时是怎生不堪模样了,还好意思训孙女,呵呵。”
  众人大笑,张九章老脸愈发挂不住,猛拍桌子怒道:“李光弼,老夫与你绝交!”
  “绝交便绝交,谁先说话谁是狗!”李光弼两眼圆瞪不甘示弱道。
  李十二娘冷哼,斜眼瞥着李光弼:“上次是谁跟我绝交了,没过几天便腆着脸来找酒喝,呵,你为何不汪汪叫两声?”
  众人大笑,李光弼也笑,边笑边左右环视,仿佛李十二娘说的人不是他。
  酒宴到了尾声,众人纷纷起身告辞,张怀锦被留在李府。
  夜深人静,张怀锦依偎在李十二娘怀里,眼中仍有朦胧的醉意,低声幽幽道:“李姨娘,顾阿兄眼看已是官高爵显,我好像已离他越来越远了……”
  李十二娘轻拍着她的背,低声道:“你朝他走近几步,便不远了。”
  张怀锦摇头,道:“我走近一步,他便退一步,他的心里只有阿姐……”
  合上眼,张怀锦如梦呓般喃喃道:“走近他的心里,真的好累啊……”
  说完张怀锦沉沉睡去,眼角一滴清泪缓缓滑落腮边。
  少女情怀,诗里总有泪。
  …………
  封侯,升官,人生骤然走到一个风景迥然不同的高峰。
  顾青的心情自然也是喜悦的,不过喜悦的动机却与名利官爵无关。
  拜接封侯圣旨后,顾青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却是张怀玉。
  当初离开石桥村时,张怀玉曾说过,待到他位封王侯,便可向她提亲。
  那么如今,算不算有资格了?
  谢恩之后,顾青独自坐在屋子里,心情激荡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不得不说,命运的惊喜来得太快太突然,顾青才离开石桥村一个多月,便突然被封了侯,原以为封侯少说要花两三年的时间,顾青随时在等待机会,打算抽冷子立个大功,谁知一场大火后,功劳就这么硬生生地砸下来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确实挺意外的,顾青原以为当时生死关头,李隆基许下封侯之诺不过是狗急跳墙的胡言乱语,顾青本人都没当真,谁知李隆基当真了,果然是君无戏言,必须为昏庸的皇帝陛下点个赞。
  脑子里莫名冒出了一句诗,“轻烟散入五侯家”,大概能完美形容李隆基随随便便封侯的举动了。
  这句诗不是什么好话,顾青本身是受益者,当然还是不便对外人说了,做人最基本的素养就是,拿了钱不能骂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