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650

  大唐的权贵产业众多,而权贵和官员是不能亲自出面做生意的,商贾之道自古被世人鄙夷,权贵官员行商就是自贬,会被人笑话的,甚至还会被御史上疏参劾,告一个“与民争利”的罪名。所以权贵对商贾向来避之不及,无论认不认同商贾,表面上是必须要露出鄙夷之色的,不鄙夷商贾就是不合群。
  但名下产业那么多,权贵要捞钱,产业需要人打理,怎么办?
  于是权贵的远方亲戚们便成了他们的遮羞布。一切都是亲戚干的,与我无瓜,我还是曾经那个中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葱白十指只翻书,绝不碰那铜臭阿堵之物。
  傍晚时分,梁掌柜走进了义陵侯府。
  侯府的产业交给了几位掌柜打理,梁掌柜是其中之一,他大约掌握着侯府三分之一左右的收入。
  可悲的是,提供侯府三分之一收入的梁掌柜在侯府里并不受待见,侯府的管家对他很冷漠,领他进偏厅时都离他远远的,生怕凑近了沾染商人的市侩气。
  义陵侯梁国栋在偏厅里接见了梁掌柜。
  梁国栋对梁掌柜的态度更冷漠,神情颇不耐烦。
  梁掌柜到底是商人,脸皮的厚度绝对是合格的,被人如此冷漠也仍然堆满了笑容,一副唾面自干的样子。
  “叨扰侯爷清静,小人之罪,请侯爷莫怪。”
  梁国栋闭目养神,看都没看他一眼,淡淡地道:“有事说事。”
  梁掌柜哈腰陪笑道:“是是,说来只是一桩小事,两月前东市开了一家瓷器店,卖的是蜀州青窑的瓷器,侯爷明鉴,去年咱们大唐与大食国在怛罗斯一战,打了个平手,但西域的商路却已丧于大食之手,西域的胡商被道路所阻,人数比往年少了许多,故而今年咱们瓷行的买卖颇为难做……”
  梁掌柜啰嗦个没完,梁国栋不耐烦地道:“买卖上的事你与我说何意?难道要我操心这个吗?”
  梁掌柜急忙惶恐赔罪,道:“小人只是怕侯爷听不明白,于是说个前因后果,故而啰嗦了些,侯爷,今年瓷行的买卖本就难做,突然冒出了个蜀州青窑,咱们瓷行可就愈发难做了,今年交赋侯府的银钱收益,只怕要比往年少三成……”
  梁国栋终于睁开了眼。
  不能不睁眼了,梁掌柜的话已经直接触及了侯府的收入,触及了钱袋子,梁国栋再不耐烦都要严重关注了。
  “什么意思?怎么就少三成了?请你打理瓷行是干什么的?这般无能,我留你作甚?”梁国栋语气不善道。
  梁掌柜急道:“侯爷,可不能怪小人呀,小人打理瓷行很尽力了,但是人家蜀州青窑卖的瓷器品质确实比咱们瓷行要好,胡商也都不是傻子,自然更倾向好的瓷器,这两个月蜀州青窑已经抢走咱们不少熟客了……”
  梁国栋冷冷道:“那个蜀州青窑卖的瓷器果真比咱们的好吗?”
  梁掌柜叹息道:“小人比较过了,确实比咱们的好多了。”
  梁国栋冷哼道:“那就把蜀州青窑的商铺吃下来,变成咱们的商铺,这事儿还需要我教你怎么做吗?”
  梁掌柜苦着脸道:“侯爷,怕是吃不下来……”
  “为何?”
  “蜀州青窑在东市一共买了四家商铺,商铺是两个蜀州的商人在打理,但是商铺背后的人有来头。”
  “是谁?”
  “小人打听过了,是刚刚被陛下封为青城县侯的一个少年,名叫顾青。”
  梁国栋两眼赫然睁圆。
  顾青,这个名字他听说过,尤其是最近这段日子更是如雷贯耳,据说这位少年在骊山行宫救了陛下的性命,而且深得杨贵妃之宠爱,可谓最近长安城里的红人。
  “怎么会是他……”梁国栋瘫坐在蒲团上,烦躁地挠着头发。
  大家都是县侯,但县侯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梁国栋这个县侯是祖上传下来的,这两代已在长安朝堂渐渐默默无闻毫无建树了,而顾青,却是冉冉升起的官场新星,论圣眷,论声势,都比他这个义陵县侯强多了。
  简单的说,这位新晋县侯恐怕惹不起。
  梁掌柜又悄悄给梁国栋补了一刀:“侯爷,小人知道这位青城县侯是当今天子眼里的红人,惹不起就惹不起吧,可是咱们家的买卖却实实在在被那顾青的商铺一口一口地吞掉了不少呀,小人已然无法再忍了,于是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跟他们压价争客,打了小半个月,亏掉了不少钱,谁知他们昨日却忽然不跟咱们打了,他们换了个法子……”
  梁国栋一愣:“什么法子?”
  梁掌柜露出疑惑之色,道:“他们把瓷器的价格拉回了原位,而且制了不少旗幡,上面写满了‘向隆记学习’‘大唐瓷行,隆记为首’等等,全都是说咱们的好话,那些旗幡插遍了长安东市,如今已人人皆知,东市所有的商贾和远道而来的胡商都知道咱们隆记声名响亮,而且所有人也都知道有一家新开的瓷行如同小弟一般崇拜着咱们……”
  梁国栋惊呆了,这是什么骚操作?顾青手下的掌柜疯了么?
  “你确定是蜀州青窑瓷行的人干的?不是别的对头借刀杀人?”梁国栋追问道。
  梁掌柜重重点头:“小人绝没看错,为了证实此事,小人特意派人跟踪插旗的人,那些人都是蜀州青窑瓷行的店伙计。”
  “顾青吃错了药吗?居然满大街说对手的好话……邀名?捧杀?都不对!”梁国栋喃喃道。
  梁掌柜苦着脸道:“所以小人这才不得不进府向侯爷请益,接下来咱们究竟该怎么办呀?”
  梁国栋眼中露出几分冷意,缓缓道:“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就算我惹不起顾青,可买卖归买卖,他吞掉了我的收益,我若一声不吭以后如何抬头做人?”
  “侯爷的意思是……”
  梁国栋一咬牙,道:“继续压价,抢客,把顾青的商铺打下去,打到他关门,大家都是县侯,官面上便不做文章了,对大家都没好处,但商贾方面便各凭本事吧,若他敢使卑鄙手段动用官府,我也不是吃素的,官司打到天子面前我也占着理呢。”
  梁掌柜躬身应了。
第二百零九章
大唐第二
  顾青的迷操作梁国栋看不懂。
  这年头的商人已不像唐朝初期那么朴实了,市面越来越繁荣,竞争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便是人心越来越贪婪,很多只有在现代才能见到的商业上的霸道手段,在如今的大唐盛世已出现了雏形。比如价格战,比如垄断市场和强行收购等等。
  幸好顾青懂的套路不比别人少,而且论起阴损来,唐朝这些手段不过是小儿科。
  第三天,长安东市的隆记瓷行已人尽皆知了,那些大大小小迎风招展的旗幡给隆记打的广告出人意料的红火,短短几天给隆记带来了不少新客人,梁掌柜琢磨不透顾青的目的,但买卖利润却实实在在进了自己的钱袋子,一时竟有些忘形,以为自己让瓷行再次变得伟大了。
  相比梁掌柜捡了钱般的高兴,郝东来和石大兴却如同丢了钱一般失魂落魄。
  他们也想不通为何顾青要给敌人宣传,东市插旗幡其实是个挺不错的宣传方法,如果这些旗幡是宣传自家的店,这几日终归会有一些买卖上门,多少能创造一些利润。
  可是如今,利润却眼睁睁进了敌人的口袋,而且还是自己帮敌人宣传的。
  隆记瓷行的掌柜想必一定将他们当成了傻子吧,心里堵得慌。
  “瞧你们那点出息,不过是几天的利润而已,再过几天我让他们连本带利还回来。”顾青见二人垂头丧气的样子不由鄙夷道。
  大早上见到这副丧气的样子晦气得很,就像两人头顶上有一片青草地,需要浇水。
  郝东来闷闷地道:“侯爷,隆记如今可算是精神了,小人今早在他们店前看了看,里面客人来往不绝,而咱们的店门可罗雀……”
  石大兴也叹道:“如今整个长安城都知道隆记的瓷器卖得好,是大唐第一瓷器行,这名声还是咱们打出去的,想想就憋屈……”
  顾青挑眉:“长安城都知道隆记是第一瓷器行了?无论官民客商都知道?”
  郝东来苦笑道:“东市的旗幡插得到处都是,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隆记,尤其是‘大唐第一’的名头,可谓如雷贯耳。”
  顾青笑了:“那咱们就走第二步吧,下午你们再去造一批旗幡,旗幡上就写‘蜀州青记向隆记学习,争做大唐第二’,这批旗幡多造一些,同样插满东市。”
  二人惊呆了,郝东来忍不住道:“您不仅把敌人捧为第一,还自甘认第二?侯爷,您当官当傻……”
  顾青微笑的表情吓得郝东来赶紧住嘴。
  石大兴一脸灰败道:“侯爷,能说说为何吗?这么干下去等于自掘坟墓呀,哪里有把敌人捧为第一,自家却甘认第二的道理?说出去咱们青记都快成东市的笑话了。”
  顾青嗤笑:“你俩这段日子被隆记打得灰头土脸,难不成还以为形象很伟岸?你们啊,早就成笑话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吧,大不了从笑话变成超级笑话,有什么关系,以后蒙面出门就是了,还能增添许多神秘的魅力。”
  两位掌柜不淡定了,我们难道真成了笑话?可是……相比之下,把敌人捧为第一的行为才叫笑话吧?
  心里这么想,嘴上不敢说,两位掌柜眼巴巴地看着顾青,求解释,求安心。
  顾青漫不经心地照着镜子,跟以往不同,今日镜子里的他身披铁甲,头戴双翅盔,腰间佩了一柄长剑,天生不高兴的表情在盔甲的衬托下显得尤为严肃,不怒自威。
  “这般绝世风采,哪里需要去街上抢良家妇女,明明是良家妇女要抢我才对……”顾青对镜喃喃自语,握紧了腰间的剑柄,道:“男孩子在外面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
  “侯爷……”郝东来委屈地道。
  顾青头也不回地道:“不解释,照我说的话去做,爱我就相信我。”
  两位掌柜只好垂头丧气离开。
  第二天,长安东市的百姓和胡商们发现插遍东市的旗幡更换了内容,隆记瓷行依然是主角,旗幡上“大唐第一”的名头似乎愈发理直气壮了,也不知是经过谁认证的,反正隆记就是大唐第一。
  但是还有一位配角不知不觉冒出了泡儿,“青记瓷行争做大唐第二”,看着旗幡上的字迎风飘扬,东市的路人们纷纷笑出了声。
  这可真是……给自己做宣传都显得那么没底气,生怕得罪了人似的,软绵绵的认了个第二,让路人都忍不住为这家青记瓷行泄气不已。
  经过两天的宣传,青记瓷行渐渐成为东市客商和百姓们的谈资,尤其是“争做第二”的噱头,更令闻者失笑,而这个噱头渐渐地变成了风头,已然盖住了隆记所谓“大唐第一”的热度。
  很神奇,第二居然比第一火,更有许多天生好奇心强烈的胡商们舍了隆记,忍不住登了青记的门,不为别的,他们就想看看为何青记会自认第二,是瓷器的品质不如隆记,还是价格比隆记贵,哪怕什么都不为,单纯去看看青记的掌柜究竟有多傻也别有一番趣味。
  莫名其妙的,青记瓷行突然多了很多客流量,简直可以说是门庭若市,许多客商进门便盯着郝东来和石大兴的脸使劲看,试图从他们脸上找到祖传的傻子基因,看完了掌柜,客商们才看瓷器,问价格。
  于是郝东来和石大兴猝不及防地被迫接受了东市商人们惨无人道的围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