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650

  鸡腿已经啃完了,顾青将腿骨扔在桌上,从怀里掏出帕巾擦了擦油腻腻的手,神情满是无奈。
  居然有人催更,而且都追到家里来了,真是呵呵,给钱了吗你就催更,还催得那么理直气壮。
  “三国啊……其实后面没啥故事,自己去翻陈寿版的《三国志》,总之最后司马氏统一了三国,天下分久必合,完美大结局,全处全收,好!”
  顾青说完呱唧呱唧给自己热烈鼓掌。
  张怀锦噗嗤一笑,使劲推了他一下,嗔道:“莫闹,回去我告诉二祖翁,看他收不收拾你,快点把故事讲完,我也很想知道呢。”
  顾青只好无奈地道:“上回我说到哪里了?”
  张怀锦不假思索地道:“说到‘吕奉先辕门射戟’,三国第一猛将,好厉害!”
  “哦,对,辕门射戟,所以啊,男人都是攻击性动物,动不动就射来射去的,很危险,你以后莫招惹,嗯,成亲以后那就没办法了,无论愿不愿意都要成为活靶子……”
  张怀锦睁着一双纯洁无辜的眼睛,茫然地看着他,完全不懂他这句话的意思。
  顾青咂咂嘴,在天真无邪的小姑娘面前开荤腔,心里满满的罪恶感,还是正经点吧。
  于是顾青正正经经地将这个章回的故事讲完,最后以“且听下回分解”为结尾。
  张怀锦奋笔疾书,将顾青讲的故事一字不落地记下来,意犹未尽地摇着他的胳膊,央求他再说一个章回,断更那么久,终归要补偿一下读者,多讲几个章回算是弥补。
  顾青冷笑,断更就要弥补吗?只要作者脸皮够厚,什么补偿,什么弥补,都是浮云。
  央求半天无果,张怀锦只好死心了。
  小心地收起记录的故事放入怀里,张怀锦忽然道:“对了,我给阿姐写信了,昨日遣人送出了长安。”
  顾青一愣:“你写了什么?”
  “我骗她说你病重,让她速回长安。”张怀锦不敢看顾青,目光歉意地垂下头,低声道:“人家知道错了,不该拿这事玩笑,可是若不用这个借口,她根本不会回长安,我知道她不喜欢长安,你是唯一让她肯回长安的理由。”
  顾青呆住了,这是什么操作?为何心中有种淡淡的悲怆感,犹如当年被金莲喂过药的大郎……
  肚子吃得有点撑,弱不禁风地往蒲团上一倒,顾青有气无力地道:“病人需要多喝热水,去给我端热水来。”
  张怀锦一脸愧疚,乖巧地起身给他端来了热水。
  顾青猛灌了一口,整理了一下情绪,道:“让我顺一顺思路,……你骗张怀玉说我病重,那么问题来了,你为何骗她回长安?”
  张怀锦勇敢地盯着他的眼睛,道:“我说过,我要打败她!打败她以后,你的心里从此没有她,只有我。”
  “你真要打她?最近躲在家里苦练绝世武功吗?掉悬崖了?从哪儿弄的秘籍?”顾青狐疑地打量她。
  “哎呀,不是这个‘打败’的意思啦!”张怀锦又急又气,一双修长的腿气得乱蹬。
  “你到底要怎样打败她,说清楚啊。”
  张怀锦愕然,连表情都凝固了。
  一心想着打败阿姐,可是具体如何打败阿姐她却没想过,只觉得自己反正就是要打败她,无论任何形式,……除了比武,比武不行,比武完全没有胜算,阿姐可能会光明正大地活活打死情敌。
  “我不管!反正我要打败她,先把她骗回长安,我要当面向她宣战!”张怀锦说着攥紧小拳头高高举起,目光坚毅,表情超凶。
  顾青叹息:“手足相残,我真是一坨无处安放的红颜祸水……”
  张怀锦哼了一声,道:“信已经送出去了,约莫再过一个月,阿姐就会赶到长安。”
  顾青慢条斯理地啜了一口热水,缓缓道:“有个问题我不太明白,你帮我解解惑?”
  “你说。”
  “是这样啊,首先我声明,我喜欢的是你阿姐,你年纪太小,喜欢也好爱也好,都跟闹着玩似的,其次,站在一个纯粹的旁观者的角度,我不明白你为何要把你阿姐骗回长安,没有情敌在身边,跟喜欢的人朝夕独处不香吗?近水楼台先得月不香吗?你阿姐回来后,你喜欢的人至少要被她分走一半,所以我想问问你做这个决定的心路历程,难道是某个瞬间你被智障附身了?”
  说完顾青目光充满了求知欲望向张怀锦。
  张怀锦像一只被人大吼一声吓傻了的狍子,呆呆地自语:“是呀,我为何要叫她回来……”
  顾青平静地问道:“是呀,为何呢?”
  二人四目相对,沉默对视许久,张怀锦的表情从刚才的踌躇满志充满战意,接着渐渐呆滞,然后痴傻,懊悔,痛恨,泫然欲泣,悲愤欲绝……
  表情很精彩,很生动,各种情绪的渐进很有层次感。
  最后张怀锦小嘴儿一瘪,眼泪簌簌而下,再也忍不住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使劲扭着身子,两腿乱蹬,仰天嚎啕道:“我又干了一件傻事!啊啊啊啊啊,我好恨!”
  说完张怀锦胡乱抹了一把眼泪,忽然站起身就往外跑。
  顾青愕然大声道:“你去哪里?”
  张怀锦头也不回,带着哭腔扔下一句话:“我要派八百里快马把送信的人追回来!”
  顾青盘腿坐在蒲团上,惆怅地叹气:“这么傻,怎么可能得到我的芳心……”
  …………
  顾青不拒绝独来独往,但还是更习惯团队合作。
  前世的职业养成的思维习惯,很多事情靠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团队合作才能各司其职事半功倍,很多老掉牙的歌里也在向人们灌输着团队的重要性,什么“团结就是力量”,什么“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一捆筷子牢牢抱成团”,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有些鸡汤其实还是很可口的,而且有着正确性与可行性。
  身在这个年代,顾青也在有意识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团队。
  团队贵精而不贵多,最初他和两位掌柜三个人其实也算一个小团队,如今又多了韩介和一众亲卫。
  亲卫里面肯定有李隆基的眼线,顾青不急着排除,留着反而更有用。
  不用急着将眼线甄别出来,顾青就当他们都是忠诚的,驭人之术很复杂,不管内心深处的最终目的是利益还是利用,做在明面上的一言一行必须要真诚,该给的好处一定要给足,该关心的生活细节更是要滴水不漏,不要随便端领导架子,同时又要树立领导该有的威严。
  驭下这方面,顾青的经验很足,他知道下属需要什么,同时也很清楚下属不需要什么。
  顾青需要人才,也需要忠诚的跟随者。
  不是当差领俸禄的那种,而是有危险时,肯将身躯毫不犹豫挡在自己面前的人,顾青需要这样的人,同时也会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险境。
  不知不觉间,顾青跟韩介混熟了,不仅如此,一百名亲卫他也大多记住了名字和面孔。
  长安城是国都久安之地,没那么多刀光剑影的日子,顾青过的都是寻常的平淡生活,韩介和亲卫们每天跟着他,其实跟前世普通的上班打卡的白领差不多,不需要刻意拉近关系,闲暇之时随便拽个人过来聊几句,语气随和一点,遇到有困难的伸手帮一把,闲得无聊了拉几个人凑一堆喝顿酒。
  一个懒散却又平易近人偶尔嘴有点毒的侯爷人设就这样建起来了,这一次人设很牢固,轻易不会垮掉。
  亲卫们渐渐从拘谨变得放松,在顾青面前不再一板一眼表演恭敬实则生疏,有几个胆子大的如今甚至敢跟顾青开玩笑了。
  对于这样的变化,顾青很欣慰,他在慢慢改变这个群体的氛围,润物无声地将人心真正归拢在自己手心里。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卧榻之侧
  当官是所有男人的梦想,韩介也不例外。
  韩介出身官宦之家,父亲韩仲卿官至秘书郎,逝后追封尚书右仆射。韩家诗书传家,同辈四兄弟里,唯独韩介喜武不喜文,在家人的运作下,未经科考而任太子率府参军。
  任上不到两年,韩介被同僚排挤得几乎无法立足。
  武将也是官,也要讲人情世故,该贪的要贪,该送的要送,做人太清高了往往不容于世,若脾气再耿直一点,再要脸一点,那就更没法立足了。
  官场就是个粪坑,大家泡在里面都臭哄哄的,一旦来了个不臭的,那就是异类。
  没胆子烧死异类,但排挤异类是应有之义。
  韩介是个很纯粹的人。年少时喜欢习武,于是拜了名师没日没夜的苦练,他不喜欢太子率府里那些武将们克扣兵饷,欺上瞒下,于是默默走远,不与他们来往。
  喜欢一件事就坚持喜欢下去,并为之努力。不喜欢一件事就主动走开,不再接近它。
  纯粹的人往往活得比别人更艰难,因为他的不愿苟同。然而他的内心却比别人更安宁,也是因为他的不愿苟同。
  被人排挤的滋味不好过,置身人山人海中却依然感到孤立无援,所有人看自己的目光不是嘲讽就是冷漠,而他,除了内心的安宁,一无所得。
  终于,太子率府的武将们渐不容他,将他下放到军营里,给了他一个骁骑营都尉的官职,从此韩介远离了卫府,进入军营领兵。
  别人眼里的苦差事,韩介却仿佛困龙入海,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他喜欢与手下的将士们在一起,与他们同吃同住,他用年少时从兵书上学得的练兵之法训练手下的将士们,不到一年,韩介的骁骑营成为了一支精锐之旅,就连天子都听说了这支骁骑营的名号。
  后来韩介再次被调任了。
  听说是调任到一位刚封了县侯的少年身边当亲卫,韩介下意识便想拒绝。
  他是有着报效家国的梦想的人,他宁愿在战场上战死,却不愿当某个权贵的跟班,那是对他梦想的侮辱。
  然而,这并不是军令,而是旨意。
  是天子亲自下旨,将韩介和骁骑营一百名将士调任那位县侯的身边任亲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