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650

  “你家侯爷这一两年恐怕还回不来,为国戍边哪里顾得上家,管家安心等着,好好打理府中的一切,主人不在,莫让下人们惰怠,生出轻慢之心。”
  许管家连连点头,拍胸脯保证一定会尽管家职责,好好督促下人勿使惰怠,若然发现,家法绝不容情。
  四位少年早已穿戴整齐,站在侯府前堂的廊下等候。
  许管家见了他们四人,不由嘿嘿直笑,情不自禁夸赞道:“侯爷的故乡真是人杰地灵之福地,不仅出了侯爷这般神仙似的大人物,单只看侯爷的这四位小同乡也是个个不凡,不但温文有礼,且学识超群,对老汉这个下苦人也是礼数周到。夫人您不在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跑出去玩耍,而是老老实实在院子里读书习字,这等沉稳老成的品性,几位少郎君将来必有大出息。”
  张怀玉站在院子里,静静地看着廊下恭立的四位少年,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
  “他们……勉强算不错,但还是差得远,比你家侯爷差远了,需要历练方可成材,如今……不过是四个书呆子罢了。”
  眼里露出欣赏,但张怀玉的嘴里却很挑剔,可见当初在石桥村时,她对村里的学子是何等的严苛。
  四位少年从廊下走出来,走到院子里,朝张怀玉长揖行礼:“学生拜见怀玉阿姐。”
  张怀玉在石桥村学堂向来不苟言笑,村里的学子对她非常敬畏,她在学堂等同于校长般的存在,但对学子们又没有师生之实,于是学子们纷纷以“阿姐”称之,久而久之,这个称呼便固定下来了。
  张怀玉淡淡点头,道:“今日带你们去国子监看看,大唐学府之首,独属长安的国子监,里面的博士和贡生皆是饱学之士,与之相谈,获益良多,你们要用心听,多听多问,珍惜这次机会,这是我的二祖翁搭上了鸿胪寺卿的面子才请得几位博士屈尊与你们一晤,当世学子,得此殊荣者寥寥无几。”
  四人纷纷行礼,恭敬地道:“是,学生听阿姐吩咐。”
  张怀玉见他们老实本分一副呆头鹅的样子,不由失望地叹了口气,怎么看都像书呆子,不会又培养出几个跟宋根生一样的迂腐之人吧?
  出门步行,张怀玉故意不乘马车,让他们多领略长安的风土人情。
  走了一段路后,一个名叫冯付生的少年问道:“阿姐,顾阿兄何时回长安?我们……很想他。”
  张怀玉摇摇头:“这一两年你们见不到他,他赴任安西不到一年,天子欲委以重任,短期内回不来的。”
  四人失望地互视一眼,没出声。
  张怀玉又道:“你们用心读书,准备两年后的科举,若能高中,全村摆三天三夜的酒宴为你们庆功。”
  四人闻言神情各异,两人喜形于色,另外两人却有些迟疑。
  张怀玉将他们的表情看在眼里,朝迟疑的二人一瞥,道:“你们没信心高中?”
  二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二十来岁气质颇为沉稳,名叫段无忌的人道:“阿姐,学生有一事不解,阿姐能否为学生解惑?”
  “你说。”
  “读书是为科举,科举是为做官,那么做官是为什么呢?”
  张怀玉眼里露出笑意:“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去问问宋根生,你们的宋阿兄,他如今是蜀州刺史府别驾,我想,他能告诉你们做官是为了什么。”
  段无忌摇头道:“官至宋阿兄,位封四品,一州之地,权柄仅次于刺史,能做到这个位置的当世已是凤毛麟角,可终究仍只是造福一方,那么我们读书人心里想的,嘴里念的所谓‘天下’,岂非空中楼阁,《礼》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们学的是治国平天下之术,为何只能治一方之地,而且往往还做得手忙脚乱,常有恶政乱政,致黎民陷于苦难。”
  张怀玉眯起眼,很不客气地道:“你连一地都治不好,何言‘平天下’?知道你们的宋阿兄曾经走过多么恶劣的弯路吗?知道他曾经付出过多大的代价吗?”
  段无忌苦笑道:“阿姐误会学生的意思了,学生是想说,我还年轻,并不急于科举,因为我读了许多圣贤书后,脑子里积累了太多的困惑,这些困惑无人能解答,只能靠我自己去摸索,去看清世道黑白善恶,亲历众生悲喜后,才能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答案。”
  顿了顿,段无忌直视张怀玉的眼睛,认真地道:“学生不想为了做官而科举,就算我参加科举,也只是想称量出自己的斤两,证明自己是个人才,但做官并非我所愿,我所愿者,认清自己,也认清这个世道,然后再回过身继续领略圣贤书里的道理。”
  张怀玉顿时有些错愕,她没想到这位看起来非常沉稳的少年,脑子里竟然有如此叛逆不羁的念头。
  然而他说的话在耳边嗡嗡作响,她竟无法找出反驳的言辞。
  叛逆不羁吗?并不见得。
  或许段无忌所想的才是真正求学致知的真理。
  良久,张怀玉轻声道:“我无法断言你的话是对是错,但你们的顾阿兄曾经说过,人生一世,先见自己,然后见天地,最后见众生。这也是圣贤庄子的思想,你既然不想做官,想必有自己的主见,我无法帮你决定。”
  段无忌长揖一礼:“多谢阿姐体谅学生。”
  随即段无忌又道:“学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请阿姐成全。”
  “你说。”
  段无忌语气深沉地道:“学生能在石桥村学得圣贤道理,让我见识了大千世界,回想当初的自己,真如坐井观天之蛙,今日之所学所得,全是顾阿兄和怀玉阿姐的恩惠,若非您二位在村里开办学堂,我一生只是个困于囹圄的无知愚昧之人……”
  “承二位恩情无以为报,而学生我仍想游历一番,所以……学生想请阿姐答应我去安西都护府,让我成为顾阿兄麾下幕宾,学生将用尽所能去辅佐顾阿兄,也在顾阿兄身边学一些我想学的知识和道理,为我所惑者寻找到答案,阿姐,可否?”
  张怀玉有些吃惊:“你要去安西辅佐顾青?”
  “是,不算辅佐吧,准确的说,应是去当学徒。”段无忌微笑着道,他的眼睛清澈干净,不掺杂半分私欲。
  见张怀玉惊愕不语,段无忌轻笑道:“当初在村里学堂时,我便知顾阿兄有凌云之志,他要闯出一番盖世功业,我们石桥村的学子都将被顾阿兄所用,顾阿兄的身边想必也需要我们这样的读书人帮忙谋划补遗周全,阿姐,让学生先去打个前站不好吗?功名与官职,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第三百二十一章
美食难负
  儒道文化里有很多关于哲学方面的思辩,比如“庄周梦蝶”,比如从“礼乐”而至“仁爱”等等。
  很多读书人读书是真正只为了增广见闻,丰富自己的人生和思想,并非以科考当官为读书的目的。事实上真正的读书人就算当官,也并非为了私利,而是真的很想为天子守牧一方,为一隅百姓造福。
  只不过千年以后的后人对史书有曲解,总将古代的读书人冠以功利色彩,以为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为了想当官。
  事实上有不想当官的,读书只是为了读书。
  比如段无忌,他从浩瀚的书本里抬起头,眼里有许多迷茫困惑,书本已无法解答他的困惑,科举更不能,所以他想到了历练自己的人生。
  张怀玉无法断言他的选择是对是错,石桥村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不是奴隶,他们没有义务必须要为顾青所用,这是当初顾青办学堂时很严肃地告诉过张怀玉的话。
  当然,如果自愿选择辅佐顾青,那就更好了。
  虽然张怀玉无法理解段无忌为何对科举没兴趣,但她并不反对他去安西辅佐顾青,从安西的战报上张怀玉大致能判断得出,顾青在安西虽说麾下猛士如云,但很缺乏谋士,能帮他查遗补缺,出谋划策的幕宾。
  “既然你选择去安西,我不拦你,在顾青身边历练几年后,若还想参加科考,那时再回长安便是。”张怀玉朝段无忌露出鼓励的微笑。
  段无忌长揖:“多谢阿姐成全。”
  “到了安西后好生辅佐顾青,他身边很缺人,你要尽谋士的本分,当他做出糊涂决定时一定要拦住他,当他思虑不周时一定要帮他补遗。”
  “是。学生一定会忠于幕宾谋士之事。”
  张怀玉记起刚才说到科举时,另一位少年也露出了迟疑之色,于是转头望向另一人,问道:“你呢?有何想法?”
  另一位少年大约十七岁年纪,眼神颇为灵动,脸上总是带着活泼的笑,站在院子里也不大安分,身子总是不自觉地扭来动去,好像患有多动症似的,一看就是个不肯安分的人。
  少年也姓冯,名叫冯羽。在石桥村,冯姓是大姓,村里不少姓冯的人家,彼此都沾亲带故。
  冯羽闻言嘻嘻一笑,道:“阿姐,我也不想科考,但我也不想再读书,怎么办?”
  张怀玉好笑地看着他,这个冯羽在学堂里便颇为活泼,性子顽劣跳脱,经常捉弄先生,但读书却很有天赋,教他的先生都说他学有小成,只可惜读书虽有天赋,但他却不肯静下心钻研学问,此生或许能中进士,但很难成为经世大儒。
  “你若多用点心思在读书上,早已是我大唐最年轻的进士了,不思进取还嬉皮笑脸,不想科考又不想读书,你想做什么?”张怀玉语气不好地道。
  冯羽眨了眨眼,笑道:“我可以去做商人呀,像顾阿兄那样的,他当官之前也是商人,我便走顾阿兄的老路,说不定也能当官封爵呢。”
  张怀玉嗤笑:“你有顾青的本事么?”
  “顾阿兄的本事是人情通达,是心性坚韧,他当官可不是靠读书。”
  张怀玉无奈地道:“莫说废话了,你到底想做什么?如果没有想法,我便送你回石桥村,你继续读书也好,回村种地也好,随便你了。”
  冯羽看了看段无忌,又看了看另外两位立志科考做官的同学,使劲挠了挠头,道:“干脆我跟无忌兄长一起去安西吧,科考真是无趣得很,不如跟着顾阿兄见见世面。”
  张怀玉盯着他的眼睛:“想清楚了?”
  “没想清楚,但……嘻嘻,好吧,想清楚了,去找顾阿兄,在他手下讨讨生活。”冯羽嬉皮笑脸道。
  张怀玉点头:“好,你和段无忌去安西,我明日便找出塞西行的商队,你们跟着商队走,一路有个照应,到了安西好好跟着顾青,莫给他惹麻烦。”
  二人同时应是。
  …………
  走进福至客栈的顾青迈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就连身后的亲卫们腰杆也莫名挺直了许多。
  很奇怪的感觉,侯爷有了钱后,亲卫们底气都壮了,虽然侯爷的钱与他们毫无关系。
  皇甫思思坐在前堂的屏风后,静静地看着顾青一行人迈着奇怪的步伐走来,为首的顾青鼻孔朝天,一脸富贵逼人的气息,皇甫思思哭笑不得。
  这家伙……真是当初那个歼灭吐蕃两万大军的威风凛凛的主帅么?
  反差太大了。
  今日的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偷了老爹心爱的宝贝换钱,邀朋呼伴逛青楼的纨绔败家子。
  顾青走进客栈,选了个位置坐下来,左顾右盼,睥睨生威。
  皇甫思思迎上前,未语人先笑:“妾身先恭喜侯爷,看情形侯爷这次财源广进,以后可要多来关照妾身的生意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