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650

  进门后皇甫思思点亮了屋里唯一的油灯,昏黄的灯光下,她顺手拽过一个蒲团朝地上一扔,然后不客气地盘腿坐下。
  屋子里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大约三十多岁,枯槁的头发凌乱地披散着,衣裳褴褛,骨瘦如柴,唯有一双眼睛充满了不屈的意志,仿佛他的生命已浓缩在眼睛里,活得艰难,但一息尚存。
  “皇甫姑娘,咱们说好的彼此不犯,你来此作甚?”男子说话声音嘶哑难听,像阴沟里的老鼠啃噬铁条。
  皇甫思思冷笑:“好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你们被高仙芝所部追杀,整个西域都没你们的容身之地,就数你最聪明,居然敢躲到安西都护府的地面上来,当年你身无分文,不敢露面,是谁暗中接济了你,是谁帮你逃过了官府的追杀?”
  男子沉默半晌,道:“在下至今仍感激皇甫姑娘当年之恩,只是怕连累姑娘……”
  皇甫思思道:“我不怕连累,而且我刚才说过,安西都护府如今已变天了,高仙芝被天子所忌,大权已失,不日将会被调回长安,如今的安西之主是个年轻人,比高仙芝好多了。”
  男子冷笑,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安西换主又如何?唐人皆是不守信约不讲道义的一丘之貉,不管换了谁,我都不会信。”
  皇甫思思神情渐渐变得柔和,低声道:“我知道唐军对你有灭国破家之仇,高仙芝所为确实悖于道义,长安的天子亦有所觉,所以才会另遣贤臣将其取代,大唐的朝廷在纠正高仙芝犯下的错,你的仇恨不能延续到新的安西之主身上。”
  男子阴沉地冷笑:“长安朝廷一句‘纠正’就轻飘飘将这深仇大恨揭过去了?我该面向长安跪拜表达我的感激吗?”
  皇甫思思语气渐冷:“你若有报仇之心,为何至今仍躲在这个阴暗的地方动都不敢动?新任的安西之主与高仙芝不同,他想修复大唐与昭武九姓的关系,他要重用昭武九姓的族人,灭国破家的凶手是高仙芝,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报仇可去寻他,与旁人何干?”
  男子面若寒霜道:“你口口声声为那新任的安西之主说话,难道你是他的说客,为他效忠了么?”
  皇甫思思叹道:“跟你们这些仇恨沁入骨髓的人说话,实在太辛苦了,说什么都不对……”
  望向男子,皇甫思思低声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安西不一样了,你可以出去走走,看看龟兹城的新气象,新任的安西之主有治国安邦之才,龟兹城跟以前大不一样,出去看看,听听城里的人们如何评价他,然后你再考虑我刚才的话。”
  “我不能劝你放下仇恨,但我劝你不妨接受他的善意,你仇恨的对象与他无关,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大唐不是所有人都是坏人,我身负的破家之恨不比你轻,但我,仍愿意活在阳光下。”
  男子冷冷道:“姑娘若无别的事,便请离开吧。”
  皇甫思思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块十两左右的银饼,轻轻地搁在桌上,然后转身离开。
  …………
  大漠落日,风沙蔽天。
  沈田率于阗军所部五千兵马离开龟兹后,在大漠中行走十余日了。
  冬季沙漠的气候很严酷,风沙夹杂着寒风,如刀子般在身上脸上划过,行军的每时每刻都要忍受万箭穿心之痛,运气差的话还会遇到沙尘暴,是生是死只能看天意了。
  沈田所部昨日刚经过了一场沙尘暴,队伍少了几十人,粮食和饮水也损失了不少,清算了剩下的粮食和饮水后,沈田有些焦急,随军向导估测了方向,指着东面说往前行数百里便是阳关,将士们可入阳关补充粮食和饮水。
  “阳关”意指玉门关之南,南面谓之“阳”,故称“阳关”,一首有名的诗里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说的就是这个阳关。
  阳关是自汉朝而设的军事和民用的隘口,用以防御北方匈奴和客商补给的驿站,沈田所部从龟兹城开拔后往东行,不知不觉已快到玉门关了。
  遗憾的是,一路上都没遇到盗匪,斥候派出去无数,仍未打探到盗匪的任何踪迹。
  粮食和饮水已短缺,沈田下令朝阳关急行军,到了第三日,队伍离阳关越来越近时,一骑斥候匆匆策马而来,禀报了一个消息。
  阳关以西三十里外的大漠深处,斥候发现有一支千人的兵马,他们衣裳杂乱不一,手执兵器各异,躲在沙丘背风处休憩,行迹来历颇为可疑。
  沈田召集部将商议半晌,随即沈田重重一握拳,冷冷道:“不管什么来路,打一打便知道了,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传令,全军列阵备战!”
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将哥舒
  茫茫大漠里,千人规模不明来历的兵马,服色和兵器各异,很大概率是盗匪,只是这股盗匪的规模很大,至少沈田在西域戍边多年,很少听说有超过千人规模的盗匪团伙。
  沙漠里大多数的盗匪都是上不了台面的,有的十几人,几十人一伙,人数多一点的上百人,甚至两百人,在沙漠里已经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今日面对千人规模的盗匪,沈田尤为谨慎。
  堂堂安西铁军若因轻敌而栽在一伙盗匪手里,那可就是千古笑柄了。
  于是沈田下令备战,五千将士策马向西面移动的同时,队伍也不停地调整阵型,战马行出十里后,整支大军已呈现进攻型阵式,同时还分出了两支千人的兵马,从左右两边迂回包抄而去。
  骑兵侧翼穿插夹击,典型的唐军攻敌阵式。
  离斥候所报敌踪之地尚有十里时,兵马开始策马加速,沈田一马当先,拔出了腰侧的刀,刀刃迎着刺骨的寒风,折射出雪亮的冷光。
  无声地将刀高举,然后,猛地向前一挥。
  大军得到了进攻的命令,再也不必掩饰行迹,纵马朝沙丘狂奔起来。
  此时沙丘背后的敌军也察觉到了动静,从沙丘后探出头看了一眼,不由吓得魂飞魄散,前方不远一片黑压压的骑兵如黑云罩城,朝他们压过来。
  双方兵力太悬殊,又是以有备而袭,敌军毫无斗志,一片哭天喊地之后,慌忙骑上马打算逃走。
  此时一马当先的沈田已离敌军越来越近,亲眼看到这群千人左右的敌军果真兵器不一,服色不一,沈田立马做出了判断。
  “是盗匪,哈哈,咱们又要立功了!杀!”沈田纵马狂笑。
  身后数千将士一齐暴喝:“杀!”
  单单一个字迸开,天地变色,如裂金石,一股令人窒息的气压弥漫在空气中。
  对面的盗匪愈发慌乱,鬼哭狼嚎骑马逃窜,刚骑上马跑了没几步,左右两翼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沈田事先安排的侧翼兵马赶到。
  两翼很快朝盗匪发起了冲锋,从盗匪团伙的中部直冲而过,如同两柄钢刀将人齐刷刷斩断,盗匪很快被切割成了三个部分,与此同时,沈田的中军赶到,再次发起冲锋,策马从头冲到尾,盗匪再次被切割,毫无压力的鼎定了胜负结果。
  当今之世,唐军一旦骑上了马,便是无敌于天下的存在。
  盗匪两次被切割后,沈田挥刀喜道:“斩人头,收战功!”
  众将士再次暴喝:“杀!”
  单方面的屠杀开始了。
  如同上次对战吐蕃时的战术一样,唐军首先将盗匪切割后,分成几个包围圈,将盗匪们分别圈了起来,骑兵们围着盗匪不停策马游走,手执长戟的将士冷不丁一戟刺向包围圈里的敌人。
  好像割韭菜一般,一茬儿接一茬儿,一片又一片,包围圈里的敌人惨叫声此起彼伏,他们甚至来不及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就这样被唐军一片一片地击杀。
  盗匪终究是盗匪,他们与正规的军队差别很大。此时此刻,能反抗的只有个人,整个集体连指挥系统都完全瘫痪。
  眼见盗匪们已被斩杀了一小半,一笔沉甸甸的战功即将到手,沈田心中越来越喜悦,若非时机不对,真恨不得大笑出声。
  正在这时,东面忽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正在厮杀的唐军将士们没察觉,沈田似有所觉,扭头赫然发觉一支大约三千人的精骑正朝自己涌来。
  沈田大惊,厉声喝道:“放弃包围,马上列阵,马上列阵!”
  这时唐军将士们也看到了这支不知从哪里忽然冒出来的精骑,急忙撤除了包围圈,放过了包围圈中只差一步就要斩杀殆尽的盗匪,趁那支精骑离自己尚有数里之遥,沈田所部马上集结起来,在各自将领的呵斥叫骂下,匆促地摆出了防御迎敌的阵式。
  双方隔着数里互相对视,对面的那支精骑似乎没有冲锋的意思,越近越放慢了速度,最后为首一名将领举起右手,全军停下。
  双方对峙,只剩几百人的盗匪被两支军队夹在中间动也不敢动。
  对视良久,沈田忽然道:“打出咱们的旌旗。”
  旌旗竖起来迎风招展,旗帜上一个月亮,一个太阳,下方还绣着一片祥云,这是大唐的军旗样式。
  很快,对面也竖起了旗帜,沈田赫然发觉,对面那支精骑打出来的居然也是大唐的军旗。
  目瞪口呆之下,沈田立马下令一名亲卫单骑上前询问。
  亲卫赤手策马而去,没过一会儿就回来了,一脸古怪地禀报道:“将军,对面是河西节度使府的兵马,领兵者是河西节度使,凉国公哥舒翰。”
  沈田吃了一惊,正在犹豫要不要下马上前拜见时,对面也派出了一名军士,骑马来到沈田面前,眼神冷漠地瞥了沈田一眼,道:“我家节帅有令,眼前这伙盗匪是河西节度使的斥候追踪了三天三夜才锁定的,他们早已是我们河西节度使的囊中之物,你们安西都护府的速速退避,将盗匪交给我们。”
  沈田神色顿时冷了下来:“哥舒节帅是要抢功吗?盗匪明明是我们安西都护府先发现的,都已经杀了一半了,凭什么让给你们?”
  军士怒道:“就凭我家节帅是哥舒翰!”
  沈田怒极反笑:“我家节帅还是顾青呢,谁怕谁!今日我偏不让!”
  远处,一位披着明光铠甲,头戴双翅盔的将领策马缓缓行来。
  将领面色黝黑,年约五十来岁,神情冷峻,目光如电,眉宇间隐含煞气,颌下一缕青须随风轻飘,马鞍后面的皮囊里斜插着一柄横刀和一张强弓,后面一名亲卫高举一面旌旗亦步亦趋,旌旗上书“敕凉国公河西节度使哥舒”的字样。
  沈田心头一紧,便知此人是战功赫赫的常胜将军哥舒翰了。
  虽然心中有气,但沈田不得不在马上躬身行礼:“末将安西都护府果毅都尉沈田,拜见哥舒节帅。”
  哥舒翰对沈田的行礼视若无睹,冷冷道:“你刚才说,你们安西节度使的节帅是顾青?呵,这倒奇了,本帅一直以为安西节度使是高仙芝呢,朝廷何时将高仙芝调任了,我为何从未听说?”
  沈田自知失言,抱拳道:“末将记错了,顾青是安西节度副使。如今高节帅告恙,安西大小军政事皆由顾侯爷处置。”
  哥舒翰摆了摆手道:“本帅对你们安西的事毫无兴趣,眼前这些盗匪是我河西节度使府麾下斥候打探多日才探到下落,今日正欲聚而歼之,他们是本帅的,你们速速退去。”
  沈田心中来气,忍不住抗辩道:“哥舒节帅可否讲讲道理?盗匪明明是我们安西军先发现的,已经歼灭一半了,节帅横插一手是想抢功吗?”
  哥舒翰大笑道:“我堂堂钦赐国公,一镇节度使,用得着跟你一个小小的都尉抢功?他们本就是我的,我哥舒翰这辈子不屑做那小人之事,但别人也休想抢走我一丝一毫的战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