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650

  大意了!一级代理商与二级代理商参与经营,比厂家直接发货卖货要轻松很多,如此浅显的道理,上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为何在这一世却没想到呢?难道穿越后自己降智了?
  一旦思路豁然开朗,顾青的头脑顿时清醒了许多,于是举一反三道:“不仅如此,我还需要一个人来扮演大唐的大药商,以财大气粗的形象出现在龟兹城,让吐蕃商人都亲眼看到并且相信,大唐确实有药商在大量收购吐蕃的药材,查有实据,确有此人,尽量避免官府在这件事里的露面……”
  康定双微笑道:“还是侯爷看得通透。”
  顾青深深看了他一眼,道:“康兄对商贾之事的精通与敏锐,也令我敬服万分,你今日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多谢了。”
  康定双笑道:“拾遗补漏而已,侯爷才是大智慧。”
  …………
  数日后,当吐蕃商人拉扎旺第三次满载药材来到龟兹城时,顾青单独召见了他。
  二人在节度使府里一番长谈后,拉扎旺欣喜若狂地走出来,然后不顾街上人们怪异的目光,竟当众在节度使府门前甩弄长袖,跳起了姿势古怪的舞蹈,一边跳一边唱,唱得顾青头皮发麻,又不好意思让差役将他乱棍赶走。
  真恨不得教拉扎旺唱一首来自前世的流行歌,歌名叫《我爱洗澡》,一天多唱几遍,尤其是唱到“我爱洗澡皮肤好好,啊噢啊噢”那句时,希望拉扎旺低头看看自己已经有了包浆的皮肤。
  拉扎旺离开节度使府的当日,龟兹城张贴了告示。
  从即日起,龟兹城官府将不再主理收购吐蕃药材一事,所有商人贩卖的药材交由吐蕃商人拉扎旺统一收购,然后拉扎旺再与大唐药商买卖,官府从此不再参与民间商贾事。
  城内吐蕃商人被这道告示震惊了,议论之后纷纷对拉扎旺跳脚大骂,人人皆说他向唐国得侯爷行了重贿,统一收购的权力竟被此竖子拿捏到手了。
  咒骂归咒骂,日子还是要过下去,钱财也要不停赚下去。
  于是吐蕃商人们只好认命,不甘不愿地与拉扎旺交易。
  又是数日后,信使从河西节度使府匆匆赶回,带来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坏消息。
  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不承认掉包战马,更别提归还,总之一句话,不认账。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军压境
  战马是宝贵的战争资源,大唐的军队能够纵横天下,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骑兵天下无敌,所以战马是每个大唐军镇都非常看重的资源。
  以顾青吃不得亏的性子,有人抢了自己五千匹战马,这事绝不能忍。
  信使回到大营后禀报了哥舒翰不认账的消息,顾青大怒,当即下令擂鼓聚将。
  隆隆的鼓声传遍大营,很快安西军诸位将领聚集于帅帐,分列左右行礼。
  裴周南和边令诚也赫然在列,从最近龟兹城流传的传闻里,二人似乎也察觉到安西军最近的不对劲,心中暗暗咒骂哥舒翰找事的同时,也提高了警惕,日夜盯着顾青,生怕他搞出大事。
  然而顾青终究还是搞出大事了,擂鼓聚将代表即将与河西节度使兵戎相见,大唐两大军镇的冲突,若被长安的天子知晓……
  帅帐内气氛凝重,顾青独坐主位,面沉如水。
  李嗣业常忠等将领杀气腾腾按剑而立。
  裴周南和边令诚分别坐在顾青左右,一脸惶急,欲言又止。
  三通鼓毕,众将到齐。
  顾青开门见山,寒着脸道:“事情想必各位都听说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截留我安西军五千匹战马,本帅先礼后兵,发公函质询,然而哥舒翰却不肯承认。是可忍孰不可忍,各位说说,怎么办?”
  李嗣业脾气暴躁,当先喝道:“末将请战!愿率陌刀营出征,敢抢咱们安西军的东西,老子把哥舒翰的蛋捏碎!”
  常忠抱拳,脸上满是戾气:“末将请战!河西军欺人太甚,必须给他们一个教训!”
  帅帐内众将纷纷瞠目请战,战意杀气直冲云霄。
  裴周南眼皮直跳,终于忍不住道:“侯爷,各位将军,此事不可鲁莽!虽说河西军欺人太甚,但我等不可挑起事端,而致两大军镇自相残杀,长安的天子若知,必会降罪。”
  众将的目光顿时集中在裴周南身上,眼神里满满的敌意。
  顾青神情平静,半阖着眼,淡淡地道:“依裴御史的意思,此事咱们安西军便忍了?”
  裴周南急忙道:“非也。侯爷可向长安上疏,详述哥舒翰掉包战马之举,陛下自有圣裁,下官愿与侯爷一同具名上奏。”
  顾青呵呵一笑,道:“被欺负了找大人告状,这种事我从小就没干过,我向来的做法是,别人欺负我,我亲手报还回去。”
  众将纷纷附和:“侯爷说得好!咱们亲手报还回去!”
  见帐内众将战意昂然的样子,裴周南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边令诚在一旁左顾右盼,目光闪烁,最后目光落在裴周南身上,看样子是唯裴周南马首是瞻了。
  “侯爷,安西军贸然寻衅,若两大军镇冲突起来,侯爷当考虑后果,望侯爷三思。”裴周南盯着顾青沉声道。
  顾青叹道:“裴御史,你是安西军的监察御史,胳膊肘可不能往外拐呀,我问你,究竟是谁在寻衅?谁先开的头?”
  裴周南一滞,随即解释道:“哥舒翰掉包战马固然不对,但侯爷若率军启衅,罪过会更大,侯爷您……”
  顾青摇摇头:“五千匹战马不是小数,哥舒翰欺我安西军无人,胆敢扣留战马,更不能忍。河西节度使府恰好位于长安至安西的必经之路上,这一次我们若忍了,往后朝廷调拨安西的粮草战马和兵器,都会被哥舒翰毫无顾忌地截留扣押,这次若不给他一个教训,往后安西军将更艰难。”
  “裴御史,我们不是启衅,而是被迫反击。”
  不待裴周南继续相劝,顾青凛然道:“传令各部将士,点齐兵马,包括陌刀营,神射营等,出兵两万,向河西节度使府开拔!”
  众将一齐抱拳,喝道:“领命!”
  …………
  蛰伏已久的安西军大营,今日忽然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大营内鼓声隆隆,战马长嘶,手执长戟弓箭排矛的将士们集结成列,在将领们一声声军令下开拔出营。
  裴周南和边令诚骑在马上,立于大营辕门边,看着安西军出营,裴周南面若寒霜,眼里一片焦急惶然。
  边令诚在一旁轻声道:“裴御史,顾侯爷这么干,天子恐怕会降罪吧?”
  裴周南冷冷道:“那要看天子对顾青是否宠信依旧,也要看天子如何权衡安西与河西两大军镇的轻重。”
  边令诚目光闪动,眼中却是一片幸灾乐祸:“出动大军启衅,天子这番能饶过顾青才怪。”
  裴周南摇头:“在天子的心里,是非对错并不重要,处罚或是不处罚,‘利弊’二字才重要。”
  边令诚一呆:“闯了如此大的祸,难道天子不追究吗?”
  裴周南冷冷道:“你莫不信,顾青的作用可比哥舒翰重要。”
  边令诚不解道:“为何?哥舒翰可是战功赫赫,是戍边多年的常胜将军,顾青不过与吐蕃对战过一次,侥幸胜了而已,他如何能与哥舒节帅相比?”
  裴周南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顾青当然比哥舒翰重要,只是他的重要之处无法明说而已。
  戍边是其次,朝廷也不缺统率安西的帅才,但顾青却是平吐蕃策的提出者和执行者,数遍朝堂文武,能将平吐蕃策完美执行下去的,天下唯有顾青一人而已。任何人都比不上顾青对平定吐蕃之策的精准把握。
  事实上,平吐蕃策正在执行的关键时期,裴周南每隔几日便有奏疏送进长安,禀奏的皆是平吐蕃的进展。从顾青最近对吐蕃商人的诱导和布局来看,计划正在顺利地进行着,上当的吐蕃人越来越多,吐蕃境内改种药材的耕地也越来越多。
  如此重要的时节,顾青就算闯出再大的祸,天子也不可能重罚他。
  马上要创下一番远迈太宗高宗皇帝的功绩,眼看要名垂青史,名列太宗高宗之上,这才是天子如今最看重的“利弊”。
  两万兵马浩浩荡荡朝东行去,裴周南骑在马上幽幽一叹,道:“早听说顾侯爷在长安时便不断闯祸,甚至敢杀一州刺史,今日见之,传闻不虚。这位侯爷闯祸的本事果真不小……”
  边令诚轻声道:“裴御史,大军已开拔,咱们……”
  裴周南叹道:“咱们也跟上吧,赶在顾青闯出更大的祸以前阻止他,否则你我都要被天子降罪。”
  …………
  两万大军行走在沙漠里,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不时从队伍前方传来冗长低沉如呜咽般的牛角号。
  顾青骑在马上,眯眼看着苍凉的沙漠尽头,脑子里却在不停衡量此次出兵的利弊。
  李隆基眼里只有利弊,顾青则在推测李隆基的利弊。
  如果做最坏的打算,这次出兵与河西军冲突起来,造成了伤亡,那么以李隆基的性格,会对自己做出怎样的处罚?
  处罚是轻是重,要看顾青手里的筹码有多少。
  首先是李隆基对顾青的信任程度,其次是顾青这个人的重要程度。
  信任或许不假,乐观一点的话,或许比别的臣子更多一些,毕竟是李隆基的救命恩人,也没有参与朝中的派系斗争,这样的人用起来放心。
  只是李隆基的信任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完全相信一个人,否则也不会派裴周南来安西监督他了。
  幸好顾青还有一个重要的筹码,那就是平吐蕃策的执行人。
  顾青看准了李隆基好大喜功的心理,如今在李隆基的眼里,最重要的便是平定吐蕃,将其纳入大唐版图,作为最了解平吐蕃策的人,这个筹码相当于一块免死金牌,只要顾青不造反,闯出天大的祸都不会被处罚得太重。
  这就是李隆基的“利弊”。
  大军行进半月,已至阳关,离河西节度使府不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