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650

  就在这名发疯的军士被击杀之后,片刻间便赫然听到大营好几处同时传出一模一样的凄厉嘶吼声。
  紧接着嘶吼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伴随着阵阵咒骂声,闷哼声,金铁相击声,整个大营顿时全乱了套。
  巡营的将士脸色一片苍白,一名火长随手拽来一名军士,脸颊抽搐地阴声道:“快去帅帐,禀报裴节帅,安西军……营啸了!”
  与此同时,听到动静的常忠,李嗣业,沈田等将军早已被惊醒,纷纷走出帅帐,踮起脚望着后军方向,见后军营盘灯火通明,一片嘈杂之声,常忠等将军顿时变了脸色。
  几人已凑到一起,面面相觑。
  常忠沉声道:“不知后军出了什么事,不见巡营将士来禀报……”
  李嗣业神情凝重道:“这乱糟糟的动静,必然是祸事,安西军有大变!”
  常忠沉着脸嗯了一声,道:“无非两种可能,一是哗变,二是蓄意谋反……”
  李嗣业缓缓道:“还有一种可能,……营啸。”
  此言一出,众人皆变了脸色。
  营啸,又称“炸营”,古往今来带兵的将军最害怕的就是营啸。
  发生营啸大多数的情况是将士们心理压力太重,或是做了噩梦,无意识地惊叫起来。
  不要小看几声惊叫,军营是群体居住之地,一个人的激烈反应往往会带动一群人的集体失常,在心理学上叫羊群效应,像瘟疫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会蔓延整座大营。
  营啸的人通常是没有意识的,而且攻击意识特别强烈,冲出营帐后像疯子一样六亲不认,见人就杀,昔日的袍泽在他眼里都变成了敌人。
  一座大营内若同时十几处发生营啸,事态就很难控制了。
  不仅仅是杀十几个疯子的事,而是营啸跟瘟疫一样,特别容易传染,原本正常的将士在受到旁边疯子的影响后,自己也很快会陷入疯狂之中,尤其是在主帅对将士采取高压政策的大营里,将士们心理压力重,情绪很容易被影响。
  现在,安西大营就是类似的情况。
  “不会是营啸吧?那可就麻烦了!”沈田注视着后军方向喃喃道。
  说着沈田的目光迅速从常忠和李嗣业身上扫过,又转头看了看帅帐方向,凑近二人低声道:“呃,今晚这动静……该不会是二位炮制的吧?玩笑开大了啊!”
  常忠和李嗣业脸色难看地瞥了他一眼。
  常忠叹了口气,道:“顾侯爷走时曾吩咐过,让我们择机搞点事出来,我倒是正在谋划,打算……朝那千人骑队开刀,不过至今仍在谋划中,今夜这动静确实与我无关。”
  李嗣业也嗯了一声,道:“也不是我干的。”
  沈田的脸色终于和二人一样难看起来,喃喃道:“莫非真是营啸?”
  身后的帅帐内点起了灯火,衣冠不整的裴周南冲出了帅帐,一脸惊悚地注视着后军方向。
  这时前方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一名巡营的将士狼狈地出现在众人眼前,来不及行礼,凄厉大声道:“禀裴节帅,后军营啸了!将士们疯了似的在自相残杀。”
  裴周南呆若木鸡,仿佛丢了魂似的站在原地半天没反应。
  众将大惊,常忠见裴周南六神无主的模样,不由轻蔑地哼了一声,当即不客气地接管了指挥权。
  “沈田,马上出动你麾下骑兵,列阵隔绝后军与中军之间的联系,不让他们冲出来!”
  沈田抱拳匆匆离去。
  “李嗣业,你的陌刀营列阵压在正中,沈田的兵马若拦不住,你……”常忠顿了顿,脸颊狠狠一抽搐,狠声道:“你便下令陌刀营击杀,总之,绝不能让他们冲入中军,否则全完了!”
  李嗣业阴沉着脸抱拳离去。
  “刘宏伯何在?马上命你麾下团结兵列阵进后军营盘,分割包围,逐一清剿营啸的将士。”
  刘宏伯高声应下。
  常忠直起身,大声道:“所有将领约束部将,绝对不准出营帐,违者立斩!”
  “搜集大营内所有能发声响的东西,大鼓,铜锣,铁盆,兵器,靠近后军栅栏使劲敲击,越大声越好。快!”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后,常忠转身就走,根本没搭理身后失魂落魄的裴周南。
  所有将领执行常忠的军令离开后,裴周南终于回过神,双腿一软瘫倒在地,眼神绝望地仰视夜空。
  安西军营啸,必为震撼大唐朝堂的惊天大事。
  他的改造安西军计划,他的政治前程,陛下对他的嘱托,直至此刻全部彻底辜负了。
  …………
  天宝十四载三月,起兵不到一个月,安禄山叛军连克相州,潞州,汾州,毫无悬念的,当地守城官员武将在猝不及防之下被叛军轻易攻破城池,然后叛军入城烧杀抢掠。
  叛军毫无军纪,连安禄山都默许将士们每破一城便屠城三日,纵兵抢掠财物,这已经成了安禄山许给叛军的奖赏。
  杀红了眼的叛军将士没人会拒绝如此诱人的奖赏。
  三月初九,叛军渡过黄河,前锋直抵陈留郡。
  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戍守陈留,然终究寡不敌众,不到两日,陈留郡城破,张介然于城破之时自杀殉国,陈留太守郭纳开城投降叛军。
  叛军入城后割下张介然的头颅,将他的首级传遍河北诸城,黄河以北官员军民皆被震慑,不敢抗叛军之兵威。
  叛军破陈留后继续西进,朝长安城进发。
  前锋到达蒲州时,叛军终于遇到了硬茬。
  因为蒲州守城的官员是一员智勇兼备的大将,名叫安重璋,安史之乱后被赐姓李,于是改了个名字叫李抱玉。
  安重璋是李隆基在三年前布下的一颗棋,以庆州,蒲州,晋州三城为三角防御阵,单独设立都督府,安重璋便是戍守三城的都督。
第四百二十七章
军报抵京
  天宝十四载三月廿一,安禄山叛军攻蒲州城。
  蒲州城外方圆数十里早已被安重璋坚壁清野,村庄百姓有些逃进了蒲州城内,有些则结伴逃离河南,拖家携口朝长安城奔逃。
  这一次叛军攻城没那么顺利,攻城的第一日便伤亡不小。
  安重璋是当世名将,此人极擅固守,任何城池在他手里都有把握固守一月以上。
  他的守城颇有章法,首先坚壁清野,城池外面方圆百里的百姓全部迁走,粮食全部收割,房屋全部烧毁,不留给敌人任何可供使用的东西,钱财粮草人口牲畜皆无,叛军到处只有一片被烧成渣的苍茫田地。
  其次是加固城墙,堵死城门,以置之死地之势彻底断绝全城军民的退路,逼得军民上下一心拼死抗敌。
  接着将城中的建筑拆卸下来,房梁,砖块,瓦片,铆钉,石块等等,皆成为守城的军械,任何东西到了安重璋手里,都能成为攻击敌人的武器。
  方法说来简单,但组合起来委实给了叛军不小的压力,当城门被彻底封死,将士百姓连投降的心思都断绝后,索性对敌人横下心,拼死相搏。
  叛军攻城第一日,数万将士对蒲州北城门发起猛烈攻击,这一战直到天黑鸣金,叛军却连城头都没爬上去,扔下数千具尸首仓惶退去。
  安禄山勃然大怒,当夜斩了几名攻城不力的将领,又将所有的将领痛骂了一顿,决定明日继续攻城。
  蒲州城位于河南道,是河南道通往京畿道的必经之路,蒲州不克,叛军根本到不了长安城下。
  …………
  夜深之时,骊山华清宫静谧无声,巡弋的宿卫踏着整齐的脚步,举着火把灯笼逐一巡视鳞次栉比的殿宇宫院,宦官们站在大殿外没精打采地打着瞌睡。
  仓惶的脚步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一名宦官神色慌张地从宫门跑来,穿过荷花池直奔后宫方向。
  子夜深宫狂奔,有悖礼仪,巡弋的将士刚喝止,宦官却头也不回地大声道:“紧急军情,北方红翎军报!任何人不得阻拦!”
  巡弋将士闻言心头一紧,红翎军报,是八百里加紧军情,无论任何场合,任何时间,必须马上送到天子手中,片刻不能耽误。
  后宫深院,李隆基很早便睡下,他已快七十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无节制地饮酒作乐了。
  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李隆基,门外是高力士惶急的声音。
  “陛下,快醒醒,北方有紧急军报!”
  李隆基睁着眼,半晌才回神,心中涌起一股起床怒气,有种想杀人的冲动。
  “高将军,进来说。”
  李隆基只着里衣起床,旁边侍立的宫女将他扶下床榻。
  高力士顾不得礼仪,很粗鲁地推开殿门,快步走到李隆基面前,惶恐地道:“陛下,安禄山反了!”
  李隆基只觉脑子一阵发懵,耳朵如洪钟撞击般嗡嗡响个不停。
  良久,李隆基不确定地道:“你说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