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650

  将士端着枪站在顾青面前,顾青指挥道:“你,蹲下来,枪平举。”
  军士依言做了,顾青指着另一人道:“你,抓紧时间填药,塞弹丸。”
  又指着蹲下的人道:“你,现在放枪,放完枪马上站到最后,继续填药塞弹丸,站着的这个,你可以蹲下放枪了。”
  简单一通指挥后,放枪的频率速度果然提高了许多。
  常忠惊讶地睁大了眼,恍然大悟:“侯爷,末将明白了。”
  顾青笑道:“就按此法操练,这叫轮流三段式射击,按照这个法子操练的话,从敌人发起冲锋,一直到冲入咱们前军,足够神射营放五排枪了,五排枪后,任何敌人的冲锋阵型都会被冲垮,那时神射营后方和两翼的骑兵发动起来,敌人来不及冲到咱们面前就会被包围,切割,全歼。”
  常忠连连点头,激动地道:“末将明白了,神射营如此操练,战场上确实有很大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一场战事的胜负。”
  顾青嗯了一声,下令继续操练。
  这些法子不是顾青所创,而是血淋淋的历史。
  前世中国的屈辱史,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国人仍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面对敌人的火枪,无能的朝廷发起无数次进攻,然而一排排火枪后,数万大军竟然奈何不了几千火枪兵,就这样一批批倒在冲锋的战场上,无论怎么努力拼命都冲不到敌人的前军阵内。
  一场战争下来,伤亡比对往往是己方战死上万,而对方只有几十人的伤亡。
  这就是冷兵器与热兵器的区别,旧的文明被新的文明所取代,代价是无数条人命。
  如今,顾青也在做这些事。
  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年。
  一排枪声后,青烟升腾而上,顾青仰望苍穹,轻轻叹了口气。
  但愿这一世,煌煌华夏不再重复千年后的屈辱。
  …………
  十日后,安西校场。
  一大早战鼓隆隆,顾青披挂明光铠,沉默地站在高台上,静静地注视着校场上的五万将士。
  他们面容坚毅,眼神锐利,像一柄柄刚被拔出鞘的利剑,无声地指向天空。
  校场四周旌旗飘展,大营外,一辆辆满载辎重的马车已然先行开拔,全城百姓和商人静静地站在辕门远处,不舍地看着安西军拔营。
  校场上的将士们每人牵着一匹马,偌大的校场一片寂静,只有战马偶尔不耐地摇晃大脑袋,打个响鼻。
  许久,顾青向前走了一步,大声道:“安禄山贼子叛乱,大唐北境沦陷,奉大唐天子旨,令安西军拔营入玉门关,开赴关中,平定叛乱,此战……必胜!”
  空旷的校场上,忽然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吼声。
  “杀——!!”
  “入关勤王,剿除叛乱,开拔之前,我顾青不与你们说虚话,给你们来点实际的。”
  说着顾青一扬手,韩介指挥亲卫抬出一个个大竹筐,眼尖的将士们发现,竹筐内赫然是满满的铜钱,和一个个闪闪发亮的银锞子。
  见将士们的注意力已集中在这些竹筐上,顾青放声道:“别的军队我不清楚,但我顾青麾下的将士们不能白辛苦,开拔入关要有表示,这里是五万贯钱,每位将士可分得一贯,算是给你们开拔前的辛苦费。”
  校场安静片刻后,接着便是一阵如雷鸣般的欢呼声,顾青一句话便将大家的情绪点燃了。
  一贯钱,已经不少了。
  这年头就算战死了,按照朝廷的抚恤规矩,战死者也只给两百文到五百文不等,而顾青这位主帅,还未开拔便给了将士们每人一贯辛苦费,这是何等的大方。
  高台之下,监军边令诚也静静地站着,见到这一个个大竹筐,边令诚的脸色有些不对了。
  从来没听说过大军开拔前还要给辛苦费,而且出手便是每人一贯钱,这位侯爷难不成是个天生的败家子?有这么糟践钱财的么?
  而且,听顾青话里的意思,这五万贯分明是他私人送给将士们的,只字不提朝廷和天子,不知这句话是有意还是无意,终归很不妥,你一个边将用私人钱财收买军心,太犯忌了。
  边令诚不动声色,但这一幕被他深深记在心里,回头开拔扎营后,他要给长安写一份奏疏,将今日所见所闻原原本本禀奏天子。
  顾青浑然不知边令诚的打算,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
  乱世即临,天子自身难保,他顾青终于能翻天了,岂惧一个小小的监军?
  从离开长安的那一刻,顾青便如困龙入海,从此不会为任何人任何事妥协。
  兵权在手,为天子逐鹿,何惧礼法规矩?
  “现在,以旅为一伍,各旅帅上来搬钱,将钱分发给麾下将士。”顾青大声下令。
  校场上,人群愈发沸腾兴奋,军纪严明的安西军里,出现了难得一见的躁动。
  各旅旅帅上前,清点银钱后,将属于自己麾下的银钱搬走,然后便在校场上逐一分发,顾青亲眼看到银钱发到每一名将士手中,不由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发钱整整发了两个时辰,最后终于发完。
  顾青昂首环视将士,大声问道:“钱都到你们手中了吗?拿到了吗?”
  “拿到了!谢顾侯爷!”将士们异口同声兴奋回道。
  “这只是辛苦费,正餐前的开胃菜,此次平叛,我宣布一条军令,斩下叛军人头一个,赏五十文,斩叛军将领人头一个,赏一百文,斩叛军营官以上人头一个,赏二百文,你们若有本事斩下安禄山的人头,我在天子面前保举你为万户侯,赐田万亩,世袭罔替!”
  将士们发出轰然的笑声。
  顾青也笑了,随即笑容一敛,大声道:“你们信得过我吗?”
  “信!”
  “只要开战,我的军令当天兑现,你白天斩下人头,夜晚回营便拿钱,这是我顾青向你们许下的承诺,我若做不到,你们尽管骂娘。”
  将士们兴奋极了,开战前的少许紧张压抑感,被顾青一番许诺刺激得消弭无踪,无声无息间,校场上升腾起一股澎湃翻涌的战意和杀气。
  环视将士们兴奋而充满杀气的脸庞,顾青知道他们的战意已被自己的许诺激发出来了,军心士气已恢复到了巅峰状态。
  军心可用,安西军即将名动天下。
  “现在,全军开拔!”
  五万将士高举横刀长戟,斜指向天。
  “杀——”
第四百四十五章
故友升官
  旌旗盖卷,万骑掩黄沙。
  安西军五万将士拔营,队伍在茫茫大漠长蛇行进,浩浩荡荡不见首尾。
  全城百姓商人静立辕门外,依依送别将士们。
  待到顾青和亲卫们随着中军出了大营,百姓们沸腾起来,一名老者上前拦住顾青的马,躬身行叉手礼,顾青急忙下马将老人搀扶起来。
  “龟兹城有赖侯爷这些年经略,治下子民日子越过越好,侯爷今日奉旨出征,我龟兹城子民无所相赠,只愿侯爷和安西军将士旗开得胜,凯旋而归,我等升斗之民只认侯爷是安西之主。”
  身后的百姓们纷纷行礼附和。
  顾青笑道:“长者无须多礼,安西军奉旨出征,过两年定能凯旋,你们好好过日子,龟兹城我早有安排,不必担心。”
  老者捧过一碗酒,双手恭敬地递给顾青,道:“侯爷一路保重,山高水长,唯此饯别,龟兹城等您回来。”
  顾青接过酒碗,毫不犹豫一饮而尽,然后双手将酒碗还给老者。
  抬眸缓缓环视辕门外黑压压的百姓,顾青神情郑重躬身行了一礼,大声道:“父老乡亲不负我,来年凯旋再与诸位痛饮,就此别过。”
  百姓们含泪下拜,异口同声道:“拜别侯爷。”
  顾青豪迈长笑,策马上路。
  出了大营,一路向东,顾青凝神看着将士们的精气神,见大家神情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对于平叛之战他们似乎并不惧怕,反而将它当成了博取功业的际遇。
  顾青稍稍放心,随后唤来军需粮官,吩咐他沿路采购部落牧民的羊群,保证每日将士们的伙食里都能带点荤腥。
  粮官遵命离去,没多久,军中文吏又找了上来,苦着脸求顾青花钱不要大手大脚,刚刚给了将士们每人一贯钱,军中所存余钱不多了,康定双为了供给大军而拼命在龟兹城兴商举政,下一批钱不知何时才能运来军中。
  顾青也愁,作为一军主帅,几万人马每天要吃喝,行军本就艰苦劳累,总得让将士们吃饱吧。
  大军一旦开动,人吃马嚼就是一笔巨款,更别提战时的物质,战死的抚恤等等,难怪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里的“黄金万两”并不一定是指战争带来的利益,也有战争开始之前的支出。
  开支太大了,顾青开始琢磨入玉门关后必须弄点钱,不能只指望康定双,龟兹城虽说是一只下蛋的母鸡,可下的蛋毕竟有限,经不住五万大军的消耗,把母鸡累瘦了可就不划算了。
  与顾青同行的还有一个略显娇小的人儿,她稳稳地骑在马上,披挂一套小号的铠甲,腰间挎着横刀,小模样显得严肃而庄穆。
  顾青回过神,忍不住看了她一眼,道:“你不累吗?这身铠甲少说有二十多斤了,你坚持得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