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650

  …………
  蜀州城。
  张怀玉一脸疲惫地站在一支五千人的队伍前,看着前后浩浩荡荡不见尽头的队伍,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欢欣的微笑。
  张怀锦站在她身旁,看着阿姐憔悴的面容,关心地道:“阿姐,你去歇息吧,队伍已经出发,你已经做得够多了。”
  张怀玉摇头:“做得还不够,明日我们便出发去益州,那里或许还能再募集几千新兵……安西军数战数捷,但他们的伤亡应该也不小,我要及时为顾青补充新的兵源和粮食,这是朝廷的平叛之战,也是他争霸天下之战,他手中的实力不能因平叛而削弱了。”
  张怀锦嗯了一声,原本不更世事的她,跟随张怀玉奔波多日后,如今的她也变得干练精明,不再是当年长安时那个只会闯祸惹事的小姑娘了。
  每个人都在成长,所以青春不可能定格。
  “忙活了半年,咱们才帮顾阿兄募了五千兵,也不知够不够,阿姐,不如咱们随这些新兵去找顾阿兄吧,我都半年没见他了……”张怀锦嘟着嘴,小模样有点委屈。
  张怀玉严肃地道:“莫闹,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儿女情长,咱们帮顾青打好这一战,未来有的是时光与他相处,一辈子都行。”
  张家姐妹站在道路一旁,看着五千新兵从身边经过。
  这五千新兵费了张家姐妹很大的力气,自从安西军函谷关一战告捷的消息传到蜀州,张怀玉便知道安西军必有伤亡,她对顾青的实力尤为看重,她比谁都清楚,安西军是顾青立世立身的筹码,若因为平叛而削弱了筹码,那么等到平叛以后,朝廷不会对顾青太客气的。
  于是张怀玉召集了石桥村的许多青壮,将他们派出村,在蜀州范围内招募新兵,同时还用龟兹城几家瓷器商铺的收入采购粮食。
  招募新兵对张怀玉来说太陌生,磕磕绊绊花了半年,才勉强凑齐了五千人,今日终于成军,五千人出发上路,直奔安西军大营而去,同时五千人还押送着张怀玉采购来的一大批粮食生铁,正好省了征募民夫的活儿。
  对顾青来说,张怀玉这次的手笔不小,尽管五千新兵没经过太多操练,但终归有效地补充了安西军的折损,对顾青接下来的北进平叛有着莫大的帮助。
  五千新兵入了安西军大营,再经过半年操练后,便是一支可用之军了。
  石桥村上百名子弟随军而行,他们负责将这五千新兵亲手送到安西军大营。
  队伍走远以后,张怀锦一屁股坐在路旁的草地上,皱着小脸苦兮兮地哀求道:“阿姐,最近忙坏了,我们歇息几日再去益州好不好?太累了,不想动……”
  张怀玉微笑看着她,道:“半年未见,时局纷乱,你难道不担心顾青身边多了几个妖艳美貌女子?快点把事情做完,然后我们一起去找顾青,我们亲眼盯着他,让顾家后院少添几口人不好吗?”
  这番话说到张怀锦心坎里了,张怀锦瞪大了眼睛,呆怔片刻后,忽然从地上弹了起来,小脸严肃地道:“阿姐,我们快赶路去益州吧,我一刻也等不及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暗豢死士
  送走五千新兵,张家姐妹回到蜀州的一处宅院内,这是张怀玉去年托石桥村冯阿翁买下的,安禄山叛乱起兵后,张家姐妹来蜀州便住在这里。
  宅院不大,只是一座两进的闭合院落,进门绕过祥瑞照壁,院子正中有一口天井,两旁是简陋的厢房。
  张怀锦打了个长长的呵欠,不停揉着眼睛。
  这些日子她跟着阿姐忙活招募新兵采购粮食的事,已经很久没睡过踏实觉了,今日送走新兵后,张怀锦心神彻底放松下来,睡意便涌上头了。
  张怀玉心疼地揉了揉她的头,道:“怀锦,你去睡吧,今日无事,你可睡个够,明日咱们便要去益州,又要忙碌了。”
  张怀锦点头:“阿姐你也早些歇息,莫太劳累,咱们早些办完事,便能早些见到顾阿兄了。”
  张怀玉笑道:“你的顾阿兄很厉害,他麾下的安西军是大唐唯一数次击败叛军的虎狼之师,大唐能保住半壁江山,都是因为安西军,有你顾阿兄在,叛军不敢南下。”
  张怀锦兴奋地道:“我知道,消息都传到蜀地了,百姓们对顾阿兄很敬佩呢,都说他是挽扶乱世的英雄。”
  张怀玉道:“咱们在半年内能招募五千新兵,凭的也是安西军名号,听说是募入安西军,蜀地的子弟们都觉得荣幸,蜀地多英豪,贫家子弟亦有报国之心。”
  姐妹俩聊了几句,张怀玉见妹妹越来越困的样子,于是让她回了厢房歇息。
  张怀玉也很累,比妹妹更累,这半年来大小事情她都亲自经手,承担的压力比张怀锦大多了。
  但此刻张怀玉不能睡,她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没做。
  看着张怀锦入了厢房后,张怀玉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独自出了门。
  走出巷道,穿过蜀州城的东市,又往南走了两里,她终于来到另一个独立的院落。
  这个院落比姐妹俩的宅子大多了,四进的宅院里大约二十多间厢房,还有偏厅,花园,后院甚至有个小池塘。
  这栋宅院也是张怀玉悄悄从一个蜀地富商手中买下来的,买下来的第二天夜里,便有一百多名年轻的男子分批进了宅院住下,这一百多人已经住了三个多月了。
  张怀玉独自走到宅子门前,门前空无一人,但当她在门前站定时,宅子的侧门便非常诡异地打开了,张怀玉抬步走了进去,侧门再次关上。
  宅子空荡荡的,没有管家下人,张怀玉负手站在院子中间,两边的厢房忽然打开了门,一百多人瞬间飞快聚集起来,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张怀玉面前列出整齐的队列。
  一百多人皆着黑色短衫,他们都很年轻,平均大约不到二十岁,每个人神情坚毅,但眼神很淡漠,里面看不到任何感情色彩,像一片荒凉的寸草不生的沙漠。
  张怀玉面无表情站在他们面前,扭头望向队伍前列一名身材普通模样也普通的年轻男子。
  年轻男子显然是他们的头儿,见张怀玉望来,年轻男子上前一步行礼,沉声道:“姑娘,所有人已到齐,随时待命。”
  张怀玉嗯了一声,环视众人缓缓道:“你们是当年我从蜀地各州招募而来的,你们无父无母,孑然一身,你们没有过去,或许也不会有未来,知道你们是什么人吗?”
  一百多人齐声道:“我们是主人的死士!”
  张怀玉面色冷峻道:“死士,就是当主人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必须毫不犹豫地完成主人的命令,无论做任何事,你们都必须完成,不问是非善恶,不问因果对错,你们连提问的资格都没有,你们能做的,就是舍弃生命完成主人的每一道命令,明白了吗?”
  “明白!”
  张怀玉又道:“算上在石桥村操练的时间,你们已练了三年多,无论军阵合击之术,还是个人技击之术,你们算得上差强人意了,明日你们便可出发,离开蜀地,去中原。”
  “是!”
  “知道你们的主人是谁吗?”
  众人齐声道:“蜀州郡公顾青。”
  张怀玉点头:“以后你们便是顾青的死士,记住‘死士’二字,你们必须随时准备为他舍弃生命,这是你们存在的意义。”
  “是!”
  张怀玉说完转身就走,一百多人进厢房开始收拾行装。
  这一百多名死士早在四年多以前张怀玉就开始暗中招募了,顾青直到如今仍不知情。张怀玉知道顾青将来要做什么,于是托了石桥村的冯阿翁和几名能干的村民,在蜀地范围内寻找适合当死士的人。
  一百多人里有的是失地的农户子弟,无家可归几近饿死,有的是北方逃难的难民,也有无父无母的孤儿。
  如今的大唐权贵阶层里,每户皆暗中豢养了死士,多则数百,少则数十,权贵总会遇到很多不方便出面的阴暗事,这些事情通常便由豢养的死士暗中解决。
  张怀玉知道顾青身边有忠心耿耿的亲卫,但死士与亲卫的概念不一样,如果要做个比喻的话,亲卫是顾青手里的盾,他们只负责保护顾青的人身安全,是防御性质的。但死士是顾青手里的剑,承担着主动攻击的性质。
  四年多前,济王派死士围攻青城县衙,无数江湖豪杰殒命于斯役,战后悲痛的张怀玉便存了招募死士的心思,当顾青在长安当官,在安西任节度使时,张怀玉留在石桥村就是在做这件事。
  如今死士已操练完毕,他们可以出山了,从此以后,顾青的身边不仅有坚固的盾,也有锋利的剑。
  张怀玉对顾青的了解太深了,她甚至比顾青更懂他,她非常清醒地知道顾青需要什么,讨厌什么,该做什么。
  她是站在顾青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她的付出有时候连顾青都会瞠目结舌。
  走出宅院,已是子夜,张怀玉独自走在漆黑的街道上,忽然觉得有些孤单。
  双手环住胳膊,张怀玉仰头看着夜空里的繁星,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好像有点想他了呢……”张怀玉喃喃自语。
  …………
  安西军已开拔,北进商州。
  大军未动,斥候先行,安西军每次战事之前,顾青都非常谨慎,斥候打探军情的作用非常重要。
  拔营当日,顾青便派出了第一批斥候,人数大约一百多人,分别奔赴不同的方向和城池。
  军情打探不能只局限于即将攻打的城池范围,更要将范围扩大到四面八方,随时监视敌人的动静,安西军自入关以来数次大战,顾青大多是暗中设伏的战术,但他绝不希望自己某天也被敌人设伏,不想阴沟里翻船就必须提前做好打探监视的准备。
  从襄州出发,开拔的当日大军只走了数十里,顾青刻意下令放缓行军,边走边等待前方斥候传回军情。
  当天安西军在汉水北岸扎营,日落时分,将士们还在搭帐篷时,顾青的帅帐已经搭好了。
  顾青独自坐在帐篷里,默默思索了许久后,忽然让亲卫叫来了段无忌。
  一身书生打扮的段无忌在披甲戴盔的军营里显得有些突兀,走进帅帐刚要行礼,顾青摆了摆手让他上前。
  “公爷,将士们正在扎营,公爷有何吩咐?”段无忌问道。
  顾青沉吟片刻,缓缓道:“有件见不得人的事,今晚或许是个机会……”
  “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顾青低声道:“大军出征,事关重大,但大营里一直有个隐患,前些日子大军在襄州休整操练,我暂时放下了,但这次攻打商州以前,必须将这个隐患除掉,否则难保不会被人背后捅刀。”
  “公爷说的隐患,是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