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650

  “放箭!”
  嗖嗖一阵箭雨,陌刀方阵倒下了几人,但阵列没乱。
  陌刀营是顾青花了巨大的代价打造的,不仅选人严苛,对陌刀营也花费了巨大的资源,在安西军大部分将士还只穿戴普通皮甲时,陌刀营近三千人身上的铠甲皆是非常坚固的龟背鱼鳞甲,算不上刀枪不入,但有几率抵御敌人的弓箭射击。
  叛军一轮弓箭后,李嗣业见队伍里倒下了几个人,不由大怒,喝道:“左右令官压阵,陌刀营突进,兄弟们再坚持片刻,大军马上杀来了!”
  陌刀营将士一齐朝前跨了一步,齐声喝道:“杀!”
  杀字出口,天地变色,方阵里的刀光挥舞得愈发密不透风,阵列在左右令官的指挥下缓缓朝前推进,而对面的叛军弓箭手被陌刀营冲天的杀气震慑住了,吓得连连后退,无论降临如何打骂,叛军胆气已逝。
  城头上的箭雨仍然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陌刀营阵列不时有人倒下,马上又有人补上,双方在城门内为自己争夺生机。
  …………
  离潼关十里外的乡道上,三万蜀军急行军前进,漆黑的夜里看不见路,不时有人栽倒在路边的麦田里,鲜于仲通一脸焦急,不停地催促将士行军。
  按照顾青定下的策略,蜀军不能离潼关太近,以免被潼关守军发现埋伏,继而功亏一篑,所以陌刀营抢夺城门后,蜀军才能从十里外赶往潼关。
  黑夜里急行军已很久了,鲜于仲通愈发焦急。
  这次蜀军主攻是他主动向顾青讨来的机会,以鲜于仲通功利的性格,讨要主攻机会当然不是为了大唐社稷,他是为了自己的功劳。
  最近大唐新天子登基,安西军大营来了杜鸿渐和李辅国两位官员,对政治敏感的鲜于仲通敏感地意识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候来了,此时他必须卖力地在新天子面前好好表现。
  尤其是关于天子和顾青商定的南北夹击大战略,鲜于仲通更打定主意要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给自己在新朝博得一桩军功,将来平定叛乱后,战功便是他的政治资本,不一定会升官,但大概率不会被调任或撤免。
  这才是鲜于仲通急着向顾青请战的真实原因。
  不仅如此,鲜于仲通还发现了一点苗头。顾青的安西军实力越来越壮大,天子派杜鸿渐和李辅国一直待在大营里,其用意不言而明,鲜于仲通察觉到天子与顾青之间若隐若现的碰撞火花,这个事实令鲜于仲通冷汗直冒。
  臣子手握兵权太重,对社稷对朝堂绝不是好事,天子对顾青是什么心思,鲜于仲通怎么可能不清楚?而令他冒冷汗的是,顾青掌控的军队里,其中就包括了他的三万蜀军,在顾青眼里,他鲜于仲通是盟友,是友军,而在天子眼里,他却是为虎作伥,说不定已将他划为顾青一党了。
  ——不是说不定,而是必然。
  鲜于仲通是文人,文人没那么大的胆子敢跟皇帝对着干,对鲜于仲通来说,如今的情势令他非常为难,若横下心索性完全依附顾青,自己岂不是成了天子眼中的乱臣?若决定蜀军与安西军散伙,鲜于仲通领兵北上与郭子仪的朔方军会合,此举虽说讨好了天子,但若有一天顾青的臣权稳稳压了君权,他鲜于仲通该如何自处?
  说到底,如今的鲜于仲通面前是一张赌桌,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看他把筹码押在哪一方。
  鲜于仲通好后悔,自己真不应该领兵出蜀的,若当初他对李隆基的勤王诏令不理会的话,此时的他应该在益州节府的豪宅里吃着火锅唱着歌,有风有雾又有驴。
  所以,眼下他什么都顾不得了,先主动请战将潼关拿下再说,有此军功傍身,将来无论天子和顾青哪一方赢了,鲜于仲通都能落于不败之地。
  今晚潼关之战,对大唐社稷尤为重要,对鲜于仲通的前程亦非常重要。
  “报——鲜于节帅,前方不远便是潼关了!潼关城门大开,安西军正与叛军血战。”斥候飞马来报。
  鲜于仲通朝身后几名蜀军将领看了一眼,道:“所有骑兵马上冲关,助安西军一臂之力……不对!是安西军助咱们蜀军一臂之力,所有步军压后,城外列阵后入城,盾兵排前,弓手次之,快!”
  一声喝令,蜀军队伍中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风卷残云般朝潼关策马奔去。
  论战力,蜀军不如安西军,他们没有经历过安西军那般严酷的风雨无阻的每日操练,但蜀军也是边军,李隆基当年设剑南道节府,就是为了防备西北面的吐蕃,蜀军这些年跟吐蕃大大小小也有过几次战事,战力虽不如安西军,但也不弱。
  数千蜀军骑兵在两里外便鞭马冲锋,很快潼关城头便敲响了铜锣示警,原本对着城内下方陌刀营的叛军弓手们不得不马上掉转过来,朝外面的蜀军骑兵疯狂射箭,试图拦击这支来历不明的骑兵。
  听到马蹄声,以及骤然减少的箭雨压力,李嗣业情知援兵已至,不由兴奋大喝道:“后列守住城门,前列继续推进!”
  陌刀阵缓缓朝前进了几步,叛军越来越畏惧,此时他们也听到了关外的马蹄声,叛军将士皆露出绝望之色。
  潼关难保了,此时胜负已定。
  马蹄声越来越近,当数千蜀军策马冲入潼关城门时,陌刀营自觉地给蜀军让开了一条宽阔的路,蜀军长驱直入,锋锐不可当,一直冲到惊慌失措的叛军人群中间,一阵凄厉的惨叫过后,叛军已被打穿。
  军心土崩瓦解,任由将领如何打骂,如何杀一儆百,都挽不回叛军的颓势。许多叛军慌了神,失去理智如同营啸一半,再也听不到将领的命令,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
  李嗣业看在眼里,愈发欣喜,瞠目大喝道:“放下兵器跪地,可饶不死!”
  陌刀营将士一齐喝道:“跪下!可饶不死!”
  叛军仍在犹疑时,潼关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鲜于仲通率领的三万蜀军赶到。
  直至此时,叛军终于彻底绝望,无数人一声不吭地扔了兵器,双膝跪地求饶。
  潼关的西门悄然打开,数千人护侍着潼关守将安守忠,趁乱仓惶逃往长安,西门打开后,无数不想投降又想活命的叛军也跟着蜂拥跑出城门外,漆黑的星夜中窜进关外的野地山林里,逃窜不知所踪。
  鲜于仲通惜命,待到潼关已完全被占领后,这才在将士们的护侍下骑马入城,见蜀军将士已在收编俘虏,打扫战场,鲜于仲通捋须大笑道:“来人,速速禀报顾公爷,剑南道蜀军已收复潼关,哈哈!”
  鲜于仲通正得意大笑,李嗣业迎面走来,鲜于仲通的笑声不由一滞,仿佛被馒头噎住了似的,表情尴尬地道:“……蜀军会同安西军陌刀营,一同收复潼关,呵呵,一同收复。”
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报飞传
  收复潼关算是旷世奇功,明眼人都知道潼关的分量何等重要,兵家必争之地被拿下,这桩功劳可谓泼天之大。
  鲜于仲通却有些遗憾,大好的功劳,却不得不与李嗣业的陌刀营分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若没有李嗣业的陌刀营率先入关,并浴血坚守,就凭三万蜀军想强行攻下潼关,简直是做梦。
  鲜于仲通很清楚,严格说来,此次潼关之战真正唱主角的其实是陌刀营,三万蜀军入关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遗憾归遗憾,但蜀军捡了这份功劳,鲜于仲通也是笑得合不拢腿。
  鲜于仲通像个恋爱中的小女人,很容易满足,递给他一杯热水都能当情人节过了,但李嗣业却没那么容易满足,听到鲜于仲通令人报捷时说“蜀军破潼关”,李嗣业眉头一竖,差点忍不住用陌刀将这个骑在马上的老匹夫劈了。
  后来鲜于仲通非常识趣地改口,李嗣业才平缓了怒气。
  “鲜于节帅,公归公,私归私,陌刀营将士豁出性命守住城门,将你们等来,付出的代价不小,末将不能不给将士们交代……”李嗣业语气平静地道:“潼关之战,安西军陌刀营当为首功,蜀军辅之,方克此关,鲜于节帅认同否?”
  鲜于仲通干巴巴地笑:“那是自然,呵呵,刚才老夫失言了,陌刀营浴血厮杀,终克潼关,陌刀营壮哉。”
  鲜于仲通是聪明人,聪明人绝不会干傻事,尤其懂得识时务。
  跟一个手执四十多斤陌刀,浑身血迹斑斑的魁梧猛将当面争功劳,鲜于仲通再傻也干不出这事儿,李嗣业此刻就算把鲜于家的祖坟刨了,鲜于仲通都得忍着。
  潼关内战事未毕,蜀军和陌刀营将士们仍在清理零星负隅顽抗的叛军,以及收编俘虏,打扫战场。李嗣业仍是满身杀气,气势如虹。
  见鲜于仲通认怂,李嗣业也不客气,别的事情能谦让,但战场上的军功却是分毫必争,安西军的风格就是公正,大家拼命挣来的军功凭什么客气让给别人?
  顾公爷叫你一百声“鲜于伯伯”,那也是私交,断无让出功劳的道理。
  一番对话后,鲜于仲通与李嗣业之间的气氛有些僵冷。
  李嗣业倒也不是纯粹的莽夫,基本的情商还是在线的。见鲜于仲通脸色有些难看地骑在马上,左右环顾假装看风景的样子,李嗣业忽然哈哈一笑,一手拎着陌刀,另一只手伸出来拎住鲜于仲通的玉带,微微用力一提,竟将鲜于仲通整个人从马背上提了下来。
  鲜于仲通大惊失色,面前这个身高差不多九尺的魁梧大汉满身血迹,如同一尊毁天灭地的杀神,一手拎着一丈多长的大陌刀,另一手拎着他,怎么看都是一副要宰了他过年的架势。
  “李将军,你要作甚?你我是友军,不可胡来!……潼关之功让给你了,全都给你,蜀军分毫不取如何?”鲜于仲通情急之下,先拿节操出来顶一顶。
  李嗣业哈哈大笑,将鲜于仲通放到地上后,狠狠一巴掌拍得鲜于仲通内腑五脏翻腾移位,喉头甚至感到一股淡淡的腥甜味。
  “哎呀,鲜于节帅,你我前些日还曾在襄州城里饮过酒来着,记得那次饮酒你我倾盖如故,若非顾公爷尊您为长辈,你我早就兄弟相称了,我麾下的陌刀营将士今夜打得艰苦,战死的也不少,兄弟们都巴巴指望着挣点赏金,今夜的功劳大家都清楚,末将实在没法徇私,您说呢?”
  鲜于仲通脸色苍白,但还是松了口气,勉强笑道:“老夫说过,破潼关之功以你陌刀营为首。”
  李嗣业又拍了拍他的肩,豪迈笑道:“有鲜于节帅这句话,末将就放心了,咱们公私分明,不要为了此事伤了和气。哈哈,回头末将掏钱请鲜于节帅饮酒,蜀军各位将军都请上,咱们不醉不归。”
  鲜于仲通点头:“好,好。”
  李嗣业停顿片刻,挠着头道:“咦?我记得刚刚鲜于节帅说此次破潼关之功你分毫不取?我没听错吧?”
  鲜于仲通面无表情道:“不,你听错了,老夫没说过。”
  李嗣业疑惑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拍得啪啪脆响,鲜于仲通眼皮直抽抽,这是个狠角色,疯起来连自己都打。
  拍了几下脑袋后,李嗣业喃喃道:“莫非我刚刚幻听了?”
  鲜于仲通仍然面无表情道:“没错,你幻听了,很严重。”
  李嗣业忽然一脸憨厚地笑道:“破潼关之功以陌刀营为首,剩下的那点微末功劳只是些汤汤水水,蜀军受之如同鸡肋,鲜于节帅不如索性大方一回,将全部功劳送我算了,下次若有机会,我陌刀营再还上这个人情如何?”
  “李嗣业,不要太过分!老夫忍你很久了!”
  …………
  距潼关五十里外的安西军大营,一骑快马飞奔入辕门。
  大营内,安西军将士披戴整齐,枕戈待旦,一旦有军令马上就能出发。
  帅帐内,安西军众将齐聚,围在沙盘边寂静无声。
  “报——!陌刀营与蜀军已拿下潼关,守关叛军半数逃往长安,余者或降或死,陌刀将李将军和鲜于节帅向大营报捷!”
  顾青长身而起,喜道:“果然破了潼关么?好!”
  帅帐内短暂的寂静后,忽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众将纷纷喜笑颜开恭贺顾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