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650

  “传旨,内侍送鸩酒于陈希烈府上,赐死。家眷皆沦入教坊,三代不得开豁。”
  李豫又道:“父皇,据闻还有三百余朝臣在叛军占据长安时变节,比如当初的吏部郎中,给事中王维,也变节投敌,任伪朝官职……”
  群臣又震惊了,王维可是开元天宝年间的名人,他的出名不在官职和政绩,而在诗名,王维可是与李白贺知章等人齐名的诗人。
  然而,天子的眼里可没有什么诗人,再牛逼的诗人在天子眼里都是玩物,牛逼如李白者,李隆基说让滚就滚了。
  于是李亨皱起了眉,道:“这些变节之人全都……”
  话没说完,群臣之中忽然一声高呼打断了他的话。
  “陛下,臣有下情呈奏,伏请天听。”
  李亨被人打断了话头本有些生气,凝目望去,却见打断他的人竟是顾青。
  于是李亨不得不努力挤出一丝笑意,道:“顾卿有话尽管说。”
  顾青站出朝班,躬身道:“变节之臣固然可恨,但臣以为这数百变节之臣也当先审再问罪,很多人当初来不及逃出长安,不仅自己被俘,家眷也被叛军控制,刀剑架在家人的脖子上,很难有人能够牺牲家人性命而守住忠义,就算不得不委身侍贼,也有不得已的原由,此为人之常情,请陛下分辨清楚再裁断。”
  李亨有些不悦道:“变节就是变节,哪有理由能辩白?失节即是失德,家人性命纵被挟持,也当顾全忠义,宁死不屈才对。”
  顾青微笑。
  真是爱死了这副不讲道理的样子呢。
  你那么讲忠义,怎么连传位诏书都没有便急不可待地在灵州登基称帝了?
  “陛下,忠义之外,尚有礼孝信,若是父母被挟持,是全忠义还是全孝节,只看个人选择,臣以为,不论哪种选择都是无奈,却也不能说他选错了。”顾青毫不相让地道。
  见顾青神情坚决,李亨终于察觉到顾青是认真的,他真是打算为那些失节的朝臣求情。
  这事儿算不算大事?当然不算,杀或不杀,对李亨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也不会涉及任何朝政。
  李亨很有理智,新朝的第一次朝会,他不愿跟权臣闹僵了关系,这件事属于能够妥协退让的范围。
  于是李亨沉默了半晌,道:“既然顾卿坚持,朕亦是从谏如流之君,便依了顾卿所奏,那些失节之臣可以不处死,拿入牢狱后交给顾卿审问吧。”
  顾青躬身道:“臣谢陛下仁义之恩。”
  李亨又补了一句:“但是,陈希烈必须死,他是首恶,不管什么理由,首恶必除,否则如何服天下臣民之心?”
  听出李亨话里的坚决之意,顾青也非常识趣地妥协:“是,陈希烈必须赐死,臣不反对。”
  君臣第一次交锋,顾青胜。
  接下来又是一个新的议题,平叛之事。
  王师虽然收复了关中,但也不能说天下太平了,叛军败逃,仍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地域,这些地方必须收回来。
  “郭老将军,顾卿。”李亨点名。
  二人站出朝班。
  “二位皆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如何平叛,可有良策?”
  郭子仪飞快瞥了顾青一眼,顾青含笑静立,似乎没有说话的打算。
  于是郭子仪道:“老臣以为,当尽起关中之兵,北渡黄河,乘胜追击,收复北方诸城镇,歼灭叛军。”
  李亨望向顾青,微笑道:“顾卿觉得呢?”
  顾青眉目低垂,缓缓道:“臣附议。”
  李亨目光闪动,沉声道:“关中之兵者,长安城内有朔方军和安西军,还有一万余蜀军和一万河西军,这些便是朝廷全部的兵力了,二位觉得如何调拨兵马北渡才合适?”
  顾青眼皮一跳,他知道这句话便是今天朝会的戏肉了。
  说来说去,李亨仍然打着分化安西军的主意。
  平叛固然迫在眉睫,但顾青不可能接受平叛以后自己的力量被削得一干二净,那时的自己便成了待宰的猪羊,下场不是一般的惨。
  “陛下,自安禄山叛乱以来,安西军承担了平叛的大部分战役,多场大战下来,关中和大唐的南方固然被安西军保住了,但安西军将士也是伤亡惨重,许多将士已是终生残疾,不可再战,臣以为,安西军不宜再北渡击敌,应留在长安休整养息。”
  李亨皱起了眉,他猜到了顾青会避敌保存实力,但他没想到顾青说得如此直白,根本都懒得委婉了。
  “顾卿,若无安西军北渡击敌,仅靠朔方军和蜀军那点兵力,恐怕无法平定北方叛军呀。”
  顾青叹道:“陛下,安西军已疲惫至极,若派遣这么一支伤残之兵出征平叛,定是败多胜少,若有大败,对朝廷更是极大的打击,天下臣民恐会对朝廷失望,臣也是为了陛下和朝廷着想。”
  李亨脸色愈发阴沉,但语气还是很隐忍地道:“平叛为社稷之重,顾卿便勉为其难,再率安西军出征如何?朕可当朝立誓,就算安西军打了败仗,朕绝不追究安西军中任何将领,出征所需一应钱粮兵器,朝廷皆可从宽拨付,如何?”
  顾青表情微笑,但语气却非常坚决:“安西军若有败仗,是为社稷的损失,一旦有败,平定叛乱则遥遥无期,陛下,朝廷损失不起啊。臣坚持认为安西军将士当休整养息,待明年开春后,或可出征北渡。”
  李亨的怒火已在发作的边缘,深深地呼吸了几次。
  顾青身后,一名朝臣站了出来,小心翼翼地道:“顾公爷,既为殿内之臣,当以大局为重……”
  话没说完,顾青躬着的身子忽然挺直,非常缓慢地转身,身子扭过去的那一刹,他的眼神也变了。目光如一头饿极的狼,凶狠暴戾,噬血而生。
  杀气瞬间冲天而起,整座大殿的气氛随着顾青的转身而陷入极为可怕的静寂之中。
  被顾青转身盯住的那名朝臣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双膝一软扑通跪下,旁边的臣子见他失仪如斯,急忙将他搀扶起来,那名多嘴的朝臣顺势起身,连滚带爬回到了朝班队伍中,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身子站在人群中仍止不住地瑟瑟发抖。
  殿内,李亨的心跳陡然加快,脸色也有些苍白。
  顾青转身时那一刹那的眼神他恰好捕捉到了。
  鹰视狼顾,凶残狠戾。
  短短一瞬,李亨的心情跌落谷底。
  仅仅一个眼神,殿内朝臣噤若寒蝉。
  枭雄羽翼已丰,天下何人可制?
  大殿内静悄悄的,每个人都被顾青刚才那一刹的眼神吓到了,尽管顾青已迅速恢复如初,仍是那副古井不波的淡然模样,可殿内君臣却久久没人敢说话。
  良久,广平王李豫目光闪动之后,终于打破了眼前难捱的静寂。
  “父皇,既然安西军将士折损颇多,伤残严重,儿臣以为平叛之事可暂时搁置,待与顾副帅和郭老将军商议后再决定,可否?”
  这个台阶给得非常及时,李亨有些慌乱地急忙点头:“好,好,便应广平王所奏,此事暂时搁置,待王师积蓄力量后再议平叛之事。”
第五百八十八章
交锋妥协
  新朝第一次朝会,大殿内充满了火药味,这个结果是君臣都始料未及的。
  朝堂争论是历朝历代都有的,越是务实的朝堂,对朝政的争论越激烈,从本质上来说,争论是好现象,它不一定能争出真理,但大多能在争吵和妥协中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事件。
  然而今日的朝堂争论却偏了方向,当天子心怀私利之时,争论就变得没有意义,直到顾青那回身冷冷的一记凶戾眼神,令整个朝堂的气氛陡转直下,一切争论都停止了。
  李亨选择了妥协。
  地位无谓高低,实力才是王道。
  朝会最重要的平叛大事,在顾青的一记眼神之下被迫中止,李亨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在商议下一件事之前,殿内气氛空前僵冷。
  见殿内没人说话,顾青环视一圈后,站出来道:“陛下,臣有事奏。”
  李亨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道:“顾卿尽管奏来。”
  “臣奉旨平叛,为安西军粮草计,陛下允臣调用南方诸州官仓钱粮,如今关中已收复,南方诸州官仓的钱粮理当转交国库,安西军将士的粮草以后当从国库拨给,臣愿向户部交接钱粮调拨权。”
  此言一出,殿内皆惊。
  就连一直装糊涂的郭子仪也情不自禁睁开了眼睛,朝顾青看了一眼。
  李亨也颇为吃惊,自从回到长安后,南方诸州官仓的钱粮他一直在为难如何开口向顾青要回来,没想到顾青如此主动地将官仓交了出来,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令李亨无所适从。
  手握一支虎狼之师,最重要的便是钱粮供养,顾青却突然主动将钱粮交给了朝廷,到底出于什么动机,实在令人想不通。
  “呃,顾卿真欲将南方诸州的官仓交还给朝廷?”李亨不自信地问道。
  顾青的决定太诡异了,李亨懵然之下竟有些难以相信,这就是幸福的滋味么?像初恋……
  “是的,臣愿将南方诸州官仓交还给朝廷。”顾青再次肯定地道。
  李亨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刚才殿内的僵冷空气似乎也松缓下来。
  “哈哈,顾卿公忠体国,朕甚欣慰。”李亨开心地笑道。
  殿内群臣望向顾青的眼神都有些奇怪,今日顾青在朝会上的表现可以说是锋芒毕露,所有人都知道顾青所倚仗的是身后的安西军,可他突然交出南方官仓钱粮,此举岂不是自断其路,将自己的咽喉拱手让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