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650

  顾青也随右翼出征,这场仗太重要,他必须亲自指挥。
  朗月繁星,月皎如灯,良好的天气给将士们黑夜行军创造了颇佳的视野。
  顾青骑在马上,微微有些不适。
  承平日久,渐生暮气。这句话果然没错,顾青仅只休息了小半年,骑马急行军这种事就觉得有些不适应了,大腿内侧被马鞍磨得生疼,马背上颠簸的节奏与战马奔驰的节奏也有些不合拍,总觉得有些别扭。
  以后天下太平了,军队也不能松懈下来,就算没有敌人,也应定时分红蓝军进行演习,否则军队的战力下降,必将重蹈盛唐覆辙。
  “再派快马告诉沈田和孙九石所部,对叛军发起进攻时,沈田所部左右侧翼压阵,神射营为主力正面击敌。”顾青骑在马上大声对韩介道。
  一名亲卫策马跃出,飞快朝远方奔去。
  “派人告诉常忠,发起进攻后,常忠所部分兵一万,朝叛军中军阵穿插,另外一万呈扇形合围叛军西面,他只需要将西面封死,别的几个方向不必操心。”
  又一名亲卫应命离开。
  韩介忍不住道:“王爷,史思明的叛军已是良莠不齐,安庆绪死后大量叛将被清洗,叛军可以说是乌合之众了,围剿他们不必如此重视吧?”
  顾青冷哼道:“你的思想很危险,敌人再弱,也应用尽全力,以狮子搏兔之姿扑灭,任何轻视敌人的念头都会造成意料之外的惨败,从古至今的战例还没吸取教训?”
  韩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来末将只能当个亲卫将领,若让末将独自领军迟早会误了大事。”
  “你啊,多读点兵书,没事跟常忠沈田他们多来往,从他们身上学点本事,否则我还真不敢放你出去领军,将士们跟了你等于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害人害己。”
  “末将跟在王爷身边学本事就足够了,能学得王爷三分本事,末将便可纵横天下。”
  顾青赞道:“这记马屁又准又稳,温柔地拍中了我的痒处,令我心情愉悦,以后可常拍,让一军主帅时刻保持心情愉悦状态,也是亲卫将领的责任呐。”
  …………
  长安城,太极宫。
  安西军当初分三个方向,用不同的理由离开京都后,竟然鬼使神差地在洛阳城外集结。
  消息传到长安城,李亨惊呆了,接着心中涌起滔天的愤怒。
  顾青此贼公然欺瞒君上,私自调动兵马集结于东都,很明显是冲着史思明去的。
  李亨当即下旨宣召李泌,杜鸿渐,广平王李豫等人入宫议事。
  议来议去,君臣一脸颓然。
  是的,明知顾青要做什么,明知会有什么后果,可李亨他们却无可奈何,手中无将无兵,各地藩镇节度使的勤王兵马仍在本地调动筹措,李亨就算想救史思明也毫无办法。
  无奈之下,李亨只能一连三天派快马给顾青下旨,圣旨措辞强硬,严令顾青马上撤军。
  意料之中的,顾青对圣旨视若无睹,圣旨在他眼里没有任何威慑,安西军仍然纹丝不动,并已对史思明所部形成了三面合围。
  “朕亲自去救!”李亨在承香殿大声咆哮。
  “陛下不可!”李泌等众臣急忙谏止。
  李亨脸色铁青,执拗地摇头,这一次他分外认真。
  “朕已受够了!君不君,臣不臣,大唐立国至今,从未有过如此局面,朕已愧对列祖列宗,不可再任由权臣欺凌君上,这一次,朕付出任何代价也要让顾青看到朕的皇威,皇威不容轻觑。”
  杜鸿渐垂头道:“陛下,臣请陛下隐忍,待各地藩镇节度使的勤王兵马到来。”
  李泌忧虑地叹道:“若顾青歼灭了史思明所部,天下藩镇节度使的兵马……恐怕不一定敢来了,就算来了,也不一定敢与安西军为战。”
  广平王李豫道:“顾青这一手倒是狠毒,歼灭史思明不仅能永除后患,还能对各地藩镇节度使形成震慑,令他们不敢妄动,此战过后,不仅关中和长安城在他掌握,黄河以北一百多座城池和广袤的土地也会被他控制……”
  李亨痛苦地道:“没错,大唐社稷已一步步被他蚕食,他比安禄山聪明,打着唐臣收复失地的旗号,行的却是拥兵自重划地自治之事,朕若再忍让下去,很快他便会将南方也蚕食了,朕这个天子,便只是太极宫的天子,而且他随时都能把朕推下去。”
  李泌轻声道:“陛下,唯今有两计,一是陛下迁都,将都城迁往蜀中益州,靠蜀地崇山天险为屏障,从此只经营蜀地,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他,以求自保。”
  李亨阴沉着脸道:“第二计呢?”
  “继续调拨藩镇兵马赴京勤王,赌上国运,与顾青一决死战,在此之前,陛下当阻止顾青歼灭史思明所部,史思明对咱们有大用处,不能任由顾青将他歼剿了。”
  李亨愠怒道:“朕难道不知么?可朕何来的兵将?”
  李泌轻声道:“陛下莫忘了,太极宫和兴庆宫里,仍有三万朔方军……”
  李亨和殿内众臣一愣,三万朔方军是李亨最后的底牌,是他如今唯一的倚仗了。
  “三万朔方军若出宫阻止顾青,朕的太极宫怎么办?”
  李泌轻笑道:“陛下怕留守长安的安西军对陛下不利?陛下多虑了,留守长安的安西军断然不敢对陛下无礼,臣说句不中听的话,若顾青想对陛下不利,早就做了,不必等到今日,臣可以肯定,顾青暂时没有推翻陛下和李唐江山的意图。”
  “所以,三万朔方军遣往黄河北岸,臣可保证太极宫仍安然无虞。”
  李亨犹豫半晌,终于狠狠一咬牙:“朕不能再等,也不能再隐忍了,否则,朕与囚于笼中的鸟何异?赌一把!”
  李泌紧接着道:“臣建议派郭大元帅率朔方军驰援史思明……”
  李亨摇头,冷着脸道:“郭子仪不合适。”
  李泌不解地看着他,论如今在长安城的当世名将,郭子仪为何不合适?人家可是德高望重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再抬头看到李亨那张阴云密布的脸,李泌忽然惊觉。
  安史之乱和顾青擅权后,李亨已彻底不信任朝中的任何武将了。
  李泌暗叹口气,道:“陛下欲遣何人为将?”
  李亨望向殿内的广平王李豫,道:“豫儿,你去。”
  李豫一愣,然后道:“是,父皇。”
  李亨又道:“事不宜迟,马上调动禁宫朔方军兵马出城,三日内必须到达黄河北岸,阻止顾青对史思明动手。”
  “是。”
  李豫转身就走,跨出殿门便大声呼喝传令。
  禁宫中的朔方军被迅速集结起来,同时武库向将士们发放战马和崭新的兵器,户部官员也打开了库仓调拨粮草。
  太极宫内兵马异常调动,消息同一时间传到了宫外。
  城外安西军大营内,留守长安的刘宏伯和李嗣业二人面沉如水,听完将士的禀报后,刘宏伯冷冷一哼,道:“果然出事了,王爷离京前将咱们留在长安看来是有先见之明的,这位天子果真忍不住了。”
  李嗣业咧嘴一笑:“有咱们在,朔方军出不了长安的城门。”
  刘宏伯点头:“李将军,我们必须马上调动兵马,将朔方军拦在长安城内,若让他们出了城,对王爷的战局会有变数,你我万死难恕其罪。”
  李嗣业拍了拍胸脯道:“放心,我陌刀营三千人足够留下朔方军了,今日便教他们见识见识,何谓真正的‘精锐’。”
  刘宏伯道:“如此,我也去调兵,陌刀营守住太极宫承天门金水桥,你们是第一道防线,我在朱雀大街布下一万兵马,是第二道防线,延兴城门布下两万兵马,是第三道防线,朔方军若有本事突破我三道防线,算他厉害。”
  二人议事毕,各自出营入城调动兵马。
  半个时辰后,一队如狼似虎的安西军将士忽然出现在朱雀大街,并开始对街上的行人商贾和百姓劝说离开,百姓商贾不明真相,却也不敢多问,情知即将发生大事,于是非常配合地远离了朱雀大街。
  以往人流如潮的朱雀大街,在半个时辰内被清空,一万安西军将士列队踏着整齐的脚步,飞快占领了朱雀大街,并在街中执戈列阵,严阵以待。
  陌刀营将士也纷纷披甲出营,手执厚重的陌刀,冰冷的面甲上,只露出一双冷酷的双眼,盯着前方空无一人的承天门。
  李嗣业披甲站在阵前,一手拎着特制的大陌刀,眼含戏谑地盯着承天门,冷笑道:“朔方军太慢了,兵马调动半天也不见出宫,这等身手反应,差我安西军十万八千里,呵!”
  话音刚落,承天门忽然打开,从里面跑步出来一队队披甲将士,显然朔方军终于出宫了。
  李嗣业哈哈一笑,大步迎了上去,独自一人站在金水桥上,朝对面跑来的将士高举起了手,暴烈大喝道:“朔方军,止步!”
  朔方军将士刚出宫门便看到前方阵列整齐的陌刀营,正在犹疑间,李嗣业独自一人高喊止步,不明所以的朔方军将士不知不觉停下了脚步,阵列出现一阵混乱。
  李嗣业面色冰冷,语如寒霜,喝道:“朔方军将士,速速退回太极宫,否则你我必刀兵相见,同是袍泽,不要逼我走这一步!”
  朔方军阵内忽然让开了一条道,披戴铠甲的广平王李豫骑马走出来,盯着李嗣业冷冷地道:“李嗣业,尔欲谋反乎?”
  李嗣业笑了笑,道:“广平王殿下,臣若谋反,此时已该打进太极宫了。臣劝你率朔方军退回宫内,否则莫怪末将无礼。”
  李豫怒道:“朝廷调动兵马,尔胆敢阻拦?”
  李嗣业不甘示弱地道:“当初天子与顾郡王早有商定,朔方军戍守禁宫,安西军接管长安城防务,朔方军私自出宫,可视为谋逆,安西军必诛之。”
  李豫大怒:“我有天子调兵圣旨和文书,你也不认吗?”
  李嗣业凛然道:“我只认天子与顾郡王当初的契定,广平王殿下,今日朔方军不可能走出长安城,希望你莫逼我。”
  李豫冷静下来,深吸了口气,道:“安西军……果真是要谋反了。”
  “臣仍是唐臣,将士们只盼为国浴血征战后,不要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李豫盯着李嗣业那张粗犷的脸,冷冷道:“我若执意出城呢?”
  李嗣业后退两步,大笑道:“那就让刀剑说话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