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650

  冯羽忍住笑,点头认真地道:“顾阿兄治天下有方。”
  顾青瞥了宋根生一眼,道:“行了,莫装那副怂样,你倔起来跟驴似的,这副委屈柔弱的样子装给谁看?”
  宋根生立马起身,浑若无事地掸了掸官袍下摆的灰尘。
  顾青缓缓道:“这桩案子你也是参与者,今日与你交个底,我要对付的不是什么永王府的管事,而是永王本人。”
  宋根生点头:“看出来了。”
  “知道我为何对付他吗?”
  “不知。”
  “永王名下圈占土地良田十余万顷,我欲安置城外难民,推行土地变革之制,不除掉永王,政令无法颁行下去,谁拦我的路,我便除掉谁。”
  宋根生若有所思:“说起来,跟当初圈占青城县良田的济王有几分相似……”
  顾青笑了:“没错,几乎同出一辙,但我处理此事的法子与你当年不同,你好好看着,看看什么叫快乐星球……”
  宋根生:“???”
  “……什么叫‘润物无声’,如何用兵不血刃的法子解决此事,”顾青朝他恶意地笑:“可以肯定,我处理此事的法子比你当年高明多了,你当年的法子何止是愚蠢,简直就是愚蠢。”
  宋根生无力地道:“你已贵为郡王,嘴下积点德吧,谁没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呢,如今的我已与当年不一样了。”
  顾青摇头:“看不出你哪里有长进,我只能认为,你如今只是巧妙地将你的愚蠢遮掩起来了……”
  冯羽顿时喷笑:“噗——”
  宋根生:“…………”
  要不是打不过他,今日必与他血溅五步。
  深吸了口气,宋根生决定不计较顾青的毒舌,速战速决结束这场气人的对话,然后赶紧闪人。
  “圈占土地的权贵人人得而诛之,需要我做什么吗?”宋根生缓缓问道。
  当年的切肤之痛,令宋根生对那些圈占土地的权贵十分痛恨,为了除掉他们,宋根生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
  顾青笑道:“今日你领人去了永王府,对吗?”
  “对。”
  “永王毫不知情,而犯事的管事也失踪了,对吗?”
  宋根生恍然:“是你安排的?”
  顾青傲然道:“整座大唐都城皆在我的掌握之中,安排这点小事算什么?”
  宋根生迟疑了一下,随即坚定地道:“手段略为下作,但只要目的是正确的,过程可不拘小节。”
  “你今日无功而返,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上报刑部,如果有必要,我还会上报大理寺和御史台。”
  顾青微笑道:“按你想的去做,你只是秉公办案的府尹,对朝堂里的争斗无视无觉,你的眼睛只需要盯着这桩案子就好,刑部若接了手,你就不必参与了。”
  …………
  对付永王不仅是为了归还土地,更是为了杀一儆百,震慑那些无法无天皇子公主和权贵们,为未来的土地变革提前埋下伏笔,所以,这件事的政治意义很重要。
  只是土地问题太过敏感,等于一把掐住了权贵们的命门,所以在对付永王这件事上,顾青不能直接拿他圈占的土地作文章,只能换个毫不相干的理由,以此挑起事端。
  宋根生离开后不负所望,当即便写了公文,直接递进了刑部。
  京兆府尹亲自递来的案子,刑部必须认真对待,尤其是京兆府尹宋根生的背景是顾青,刑部更不敢怠慢,宋根生的公文立马被送上了刑部尚书李岘的案头。
  李岘看过公文后,嘴里不由一阵发苦。
  案子不大,一个难民死了而已,但案子背后的人很麻烦。
  一个是当今天子的兄弟永王,一个是背靠顾青的京兆府尹,李岘发现自己谁都惹不起,而此案递到刑部,已经说明宋根生和永王之间有了矛盾,至少是互相不配合,无法调和之下,案子才升级到了刑部。
  京兆府可以把案子推给刑部,但刑部能推给谁?再往上推,只能推给天子了,天子会管这事儿吗?天子只怕会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一桩命案都要上达天听,要你刑部尚书何用?
  简简单单一桩命案,李岘已嗅到了政治争斗的味道,感觉很不妙,偏偏他避无可避。
  命案的重要嫌疑人王府刘管事不知所踪,李岘欲审此案都无从下手,但宋根生递上的公文他不能不闻不问,于是刑部象征性地开堂,将永王和京兆府不良帅等人都请到刑部过堂询问。
  永王忍着委屈亲自来了刑部,京兆府一应侦缉官差也都到场,一番争论和剖析后,永王拒不承认此案与他有关,而京兆府的官差则一口咬定此案涉及永王府,作案者或许并非刘管事一人那么简单。
  于是刑部发下了海捕文书,通缉刘管事,最后李岘松了口气,下令退堂。
  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了,接下来如果抓不到那位刘管事,则此案便成了悬案,这样也好,李岘便不必卷入这场政治争斗中了。
  然而,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岂会如李岘的意?
  发下海捕文书的第二天,城外的难民们不答应了。
  无端端死了个难民当然不算什么大事,死者甚至没人认识他,但若是有心人煽动几句,情势便不一样了。
  当天下午,数以万计的难民齐聚城门外,他们不吵也不闹,面向城门伏地跪拜,请求官府严惩谋害难民的凶手,不可敷衍应付。
  难民的命也是命呀。
  万人跪地,场面壮观且骇人,消息顿时疯了似的飞快传遍了长安城大街小巷,城内的百姓商贾们也看起了热闹,热闹看久了难免产生了代入感,于是百姓们也纷纷聚于刑部官署,请命刑部侦办,速速将凶手捉拿归案,为无辜死难的难民报仇。
  刑部官署内的李岘顿时坐不住了,他没想到事情竟然闹到这个地步,想敷衍都对付不过去了,再拖延下去,事态恐怕会越来越严重。
  于是李岘非常认真且严谨地将刑部侦办案件的官差都派了出去,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搜集线索,并发函告之长安周边的州县,通缉刘管事此人,限时将此人捉拿归案。
  不仅如此,久经朝堂风浪的李岘觉得黑锅不能自己一个人背,把大家都拖下水才能自保。
  于是李岘马上将案子递到了大理寺和御史台。
  仅仅两日的功夫,一桩简单的命案终于被闹上了朝堂,朝堂沸沸扬扬议论不休,当数以万计的难民跪在城门外请命,当京兆府和刑部的官员推波助澜,站在道德和政治正确的制高点为民请命时,事态便不可遏制地越闹越大。
  而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集在事情的源头,永王身上。
  这一次,永王想低调都不行了,刘管事不见了,他便是众人眼中暂定的罪魁祸首。
第六百五十三章
封还圣旨
  打狗要看主人,那么狗咬了人后,别人找谁负责?
  当然也要找主人。
  永王如今陷入的就是这种困境。
  自家养的狗咬了人,咬完就跑得无影无踪了,被咬的人把账算到永王头上,天经地义的事。
  永王辩无可辩,死者的尸体仍停在京兆府殓房,永王派人打听过案子的细节,从死者身上确实发现了脸上的鞋印,以及案发当夜刘管事确实出了城,时间上恰好吻合,事发后刘管事不见人影,莫名其妙消失了。
  永王将心比心,这么多证据摆在面前,如果他是京兆府的不良帅,恐怕也会将嫌疑人锁定在刘管事身上。
  “翻天覆地,掘地三尺也要把刘生迁挖出来!”
  永王府内,李璘双眼赤红,歇斯底里地咆哮。
  死了一个难民对永王来说不算什么,人命如草芥,更何况是难民,在权贵的眼里,难民已不是人,而是一个新的物种,半人半鬼的物种,比草芥更卑贱。
  可是当事情闹大,数以万计的难民跪在城门外,刑部,大理寺,御史台都接了案状,朝堂民间被闹得沸沸扬扬,这个时候难民的死就不是简单的事了,凶手要找出来,永王要背责任,处置不好的话,迫于朝野舆论的压力,天子有可能严惩永王,或许会被削去王爵,贬为庶民。
  所以事情闹大后,永王府第一时间侦骑齐出,王府里所有能用的人手都派出去了,翻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一定要将刘管事找出来。
  长安城搜索数日无果,王府的人马上出城,在长安城周边州县城池里搜查,永王在各地圈占的土地皆有农庄,那些农庄也没逃过王府的追查。
  永王发了疯似的寻找刘管事,但朝堂里的风向却一天一个变化,而且妖风越来越大。
  三日后,王府的人还在苦苦追查刘管事时,尚书令顾青发话了。
  民情激愤,孰能漠视,难民横死一案着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着提永王李璘过堂,为查清案情,三司可搜查永王府,寻找证据。
  事态终于再次升级。
  …………
  顾青王府内。
  清晨的后院鸟叫虫鸣,大清早便听到屋外的鸟儿站在樱花树的枝头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顾青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呵欠,然后懒懒地翻身,嘴里呢喃道:“我一定要发明弹弓,今就把那些该死的鸟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