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650

  冯羽用力点头:“好。”
  …………
  一桩莫须有的命案,在顾青的操作下,渐渐变成了惊天大案。
  刘管事失踪,王府里搜出了要命的铁证,永王辩无可辩,入宫面见天子后,却被天子一通训斥然后赶了出来。
  与此同时,王府搜到铁证的事也渐渐传了出去,朝野一片骂声。
  任由永王无数次辩解此案与王府无关,是王府刘管事的私人恩怨,无奈刘管事失踪一事被普遍认为是永王包庇罪犯。
  你手下的人犯了命案,说一句“私人恩怨”就算解释了?天下哪有如此不负责任的脱罪借口。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们坐不住了。
  这桩命案与朝堂阵营站队无关,御史里终究还是有许多性格刚正的臣子,他们只对事,不对人。
  于是无数参劾永王的奏疏飞入太极宫,找不到真凶没关系,找真凶身后的主人也一样,手下犯了事,主人难道没责任?
  数天之内,永王被御史们参得灰头土脸,最后干脆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任由朝堂民间对他大骂不休,他也只当没听到。
  第三天夜晚,永王终于熬不住了,派出一位幕宾深夜出府,来到顾青的王府前,求见顾郡王。
  幕宾不是空手来的,他还拿着一叠厚厚的地契文书。
  永王终究不傻,命案闹到今日,他已渐渐咂摸出味道了,所谓命案只是幌子,这桩案子背后分明有顾青和安西军的影子若隐若现。
  而顾青为何无端端地针对他?当然是为了土地。
  上次献俘之后,永王自认很识趣地归还了名下一半的土地,对永王来说,这手笔已经很大方了。可是顾青显然不这么认为,只归还一半的土地还远远不够,吃进嘴里的必须全吐出来。
  于是永王莫名其妙被牵扯进一桩命案里,仔细想想前因后果,永王怎么可能还不明白?
  派出幕宾深夜登门,毕恭毕敬送上地契文书,永王名下所有土地,除了天子赏赐的食邑之外,其余的土地全部奉还。
  幕宾进了顾郡王的王府,却没见到顾青本人,一位瘫坐在椅子上的年轻人接见了他。
  当幕宾恭敬地捧上永王府名下的地契文书时,却被那位年轻人面带微笑地拒绝了。
  顾郡王是何等人物,岂会觊觎你那点土地?你以为他是为了谋永王的家产么?太小看人了。
  年轻人微笑却坚定地拒绝,不管幕宾如何苦苦哀求,年轻人仍旧不收,然后下令王府下人将幕宾请出了王府大门。
  幕宾百思不得其解地离开了,直到走出王府大门他也没想明白,顾郡王他到底要什么?
  顾郡王到底要什么?
  他要的当然不仅仅是土地,而是改变大唐的土地制度。
  永王,只是一块垫脚石而已。
  朝野间的言论和传闻仍在缓慢发酵,数日后的一天夜里,王府来了一位神秘的中年人,他从王府后门进来,冯羽早早地等在后门,中年人交给他一叠文书后,一句话都没说,转身便离开。
  冯羽也马上将顾青请了出来,二人凑在昏暗的蜡烛下,静静地翻阅着文书上的每一页,每一行,字字啼血。
  第二天,天还没亮,太极宫前已停了无数车马。
  宫门未开,朝臣们等在宫门外,迎着初春的寒风,有些人冻得忍不住原地跺脚搓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议论不休。
  承天门的广场上,忽闻一声锣响,一队亲卫披甲执戟行来,亲卫后方是一乘紫色蓬顶的马车,马车显得很低调,只有双马并辕。
  马车停下,亲卫掀开车帘,朝臣们终于看清了从马车上下来的人,赫然竟是蜀州郡王顾青。
  朝臣们惊愕地睁大了眼。
  今日只是普通的朝会,没想到顾郡王竟然亲自参加朝会,这可真是稀罕了。
  而聪慧的朝臣们则心中一紧,他们察觉到事非寻常,今日朝会恐怕会出大事。
  很少参加朝会的顾郡王突然出现在宫门外,今日的朝会有热闹看了。
  顾青下了马车后,面带微笑非常平和地与诸朝臣互相行礼招呼,明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但他的表现和做派却看不出丝毫倨傲之气,反而比品级低的朝臣更随和亲切。
  在众臣一阵谦让之后,顾青勉为其难地被簇拥着走到了朝班的前列,与老将郭子仪并肩,就连那些皇子们也纷纷让出了位置,将顾青请到了朝班的最前列。
  顾青与郭子仪相视一笑,还未招呼寒暄,沉重的宫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宦官从宫门内走出来,第一眼便看到朝班前列的顾青,宦官不由一呆,随即很快恢复如常,尖着嗓子大声道:“时辰已至,百官入太极殿朝参——”
第六百五十六章
金殿争锋
  入宫朝参,百官寂然。
  上千名朝臣沉默地走进宫门,朝班旁边有监察御史端着纸笔,严肃地盯着面前走过的官员。
  队伍里的官员发出任何声音,或是着装仪态不对,或是做出有违朝仪的举止,都会被监察御史记录在纸上,上报御史台,回头不大不小会有一点惩罚,比如罚俸扣俸之类的,严重的会被当廷参劾,免官降职。
  顾青身穿朝服走在队伍前列,神情肃然且凝重。
  百官入太极殿,按文武品阶各自站好,等候大约一炷香时辰,宦官入殿扬声高喝天子视朝,百官见礼。
  李亨穿着龙袍,头戴毓冕,十二根珠玉长毓从冕板垂下,遮住李亨的表情,不见天子喜怒,令群臣望而生畏。
  在宦官的呼喝声中,百官朝李亨行臣礼,李亨淡淡挥手,然后目光一瞥便看到朝班前列的顾青,李亨的眼睛忽然眯了起来,原本懒洋洋的神情也随之一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没想到顾卿今日亦来朝参,殊为难得呀,哈哈。”李亨主动用玩笑的口吻缓和气氛。
  无论好不好笑,群臣都扯了扯嘴角,表示捧场过了。
  顾青也笑了笑,道:“臣素来惫懒,怠惰成性,让陛下贱笑了。”
  李亨果然很捧场地贱笑了一下,眼神朝旁边的宦官一瞥,宦官会意,上前高喝百官奏事。
  宦官说完后退了两步,然而殿内群臣却无一人开口说话。
  每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朝班前列的顾青身上。
  大家都清楚,顾青难得上朝一次,今日破天荒参加朝会,必然有大事要奏,于是百官很识趣地让顾青先开口。
  谁知顾青站在朝班中却不言不动,眼睛半阖,仿佛大老远来金殿上睡回笼觉一般,半天不见动静。
  大殿内寂静许久,就连李亨都有些急了。
  好不容易来一趟,就等你出招呢,你倒是说话呀。
  顾青没说话,殿内君臣等了很久,气氛越来越尴尬时,终于有人说话了。
  刑部尚书李岘首先站了出来,道:“陛下,臣有事奏。”
  李亨松了口气,不管是谁,有人说话就好,不然太压抑了。
  “李卿可奏来。”
  李岘缓缓道:“日前长安朝野沸沸扬扬,永王府管事刘生迁涉嫌命案,谋害城外难民一案已有结果。”
  李亨的脸色有些难看了:“说说结果吧。”
  “昨日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法司搜查永王府刘生迁居所,搜得铁证,可证刘生迁正是谋害难民的真凶,在其居所搜得带血匕首一柄,同时屋子里的鞋子与难民脸上的鞋印正好吻合,还有当日值守延兴门的将士的证词,以及在护城河边案发现场提取的脚印若干,皆与刘生迁有关,此案已告破,刘生迁潜逃不知所踪。”
  李亨嗯了一声,道:“若非城外难民喧闹,此事亦不值拿到朝堂上来说,既然案子已告破,接下来便由刑部颁下海捕文书,通缉刘生迁,同时京兆府亦当张贴告示,详述案情,安抚难民……”
  话刚落音,朝班内默不出声的京兆府尹宋根生忽然站了出来,道:“陛下,关于此案,臣还有下情陈上。”
  李亨眼皮一跳,朝会直到刚才都算正常,然而当宋根生站出来的那一刻,李亨知道事情终于不简单了。
  朝堂上所有人都知道宋根生是顾青的人,今日顾青破天荒参加朝会,宋根生又破天荒出班奏事,显然两人之间早有约定,顾青今日是来为宋根生撑腰兜底的。
  李亨努力露出和颜悦色的模样,笑道:“宋卿有事尽管奏来。”
  宋根生面色淡然道:“京兆府在侦缉刘生迁杀难民案时,为了拿获案犯刘生迁,臣派出京兆府许多差役分赴关中河南各地,对刘生迁的祖籍所在,出生之地皆有监视盘问,永王名下土地的各个农庄别院,臣亦派了差役蹲守,臣惭愧,刘生迁没拿到,但京兆府的差役在蹲守各个农庄别院时,却意外听到了许多别的事情……”
  “什么事情?”
  在殿内君臣的注视下,宋根生一直躬着的腰忽然慢慢挺直,语气也渐渐变得冷硬起来。
  “查,永王名下农庄别院分布关中河南,共计五十余处,其中农庄涉命案者……”宋根生顿了顿,一字一字地道:“……共计五十余处,也就是说,永王名下每一座农庄别院,都有着血淋淋的命案。”
  此言一出,大殿顿时一片哗然,君臣面露震惊之色,呆呆地看着宋根生,良久,殿内传出一片喧闹声。
  李亨呆怔坐在上首半晌没出声,朝臣们大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而那些皇子亲王们却忍不住跳了出来,指着宋根生厉色喝骂,骂他构陷皇室宗亲,罪极当斩。
  金殿内各种喧闹声越来越大,李亨仍然呆坐毫无反应,宋根生表情淡漠,对皇子亲王们的责骂视若无睹。
  久未出声的顾青这时终于站了出来,走出朝班转身面向殿门,吐字如雷鸣,沉声喝道:“臣工肃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