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650

  酒楼内,顾青深呼吸,凝神注视着那扇破败的大门,忽见眼中闪过一条人影,顾青想也未想,手中的刀立马狠狠劈落,然而刀尖触地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阻滞感,这一刀劈空了。
  顾青苦笑,亲自上阵的身手果然还是废材,早知道当初就该听张怀玉的话,坚持熬练身手,至少要有自保之力。
  顾青的刀劈空了,但韩介和亲卫们的刀没落空,刀影如疾雷般掠过,第一个冲进来的刺客一声惨叫,然后栽倒在地没了声息。
  “堵住门,守住窗,兄弟们再坚持片刻,援兵就来了。”韩介放声吼道。
  话音刚落,韩介忽然发现外面的进攻已经停止了,透过破烂的大门缝隙,看到外面的刺客们拎了几只陶罐过来,还有几人点燃了火把。
  韩介不由大惊失色:“不好!他们要放火烧了酒楼!”
  顾青当机立断:“快去找水,没水用酒也行。”
  幸好酒楼里卖酒,而且是不能燃烧的低度酒,可以用来灭火。
  亲卫们纷纷将酒楼内散落的酒坛搬来集中在一起,顾青又道:“每人用酒将自己淋湿,能打湿的都打湿了,门内两尺为界的地上也全淋上,做出隔火带。”
  亲卫们按吩咐做好了之后,外面忽然扔进来几个陶罐,陶罐破碎后,流出一地的火油,接着又有几支火把扔了进来,很快酒楼内大火冲天而起,浓烟弥漫。
  门窗已不可守,顾青沉声道:“都来我这里集中,一丈方圆内结阵待敌,再坚持片刻,只要片刻……”
  …………
  百姓路人们赶到安善坊时,坊门竟被一队禁军堵住。
  人潮纷扰不休,百姓们有心救顾郡王,奈何终究不敢与官府和军队相抗。
  坊门前的人群越聚越多,禁军为首的将领却面色沉静,冷冷地环视着人群,毫无放行的意思。
  “我等奉命封锁安善坊,任何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尔等还不快快散开!”
  将领一声暴喝,百姓们畏其势,情不自禁地后退了几步。
  就在百姓们敢怒不敢言时,衣冠凌乱的宋根生领着差役们赶到,见坊门被堵,宋根生急得恨恨跺脚,大喝道:“京兆府尹办差,全都让开!”
  百姓们纷纷让开一条道,宋根生领着差役们闯到禁军队伍前,却被他们拦下。
  宋根生怒道:“尔等何人?本官是京兆府尹,你们敢拦我?”
  禁军将领连正眼都没抬一下,淡淡地道:“我等奉命封锁安善坊,任何人不得入内。”
  宋根生冷冷道:“京兆府治长安城,安善坊亦在京兆府管辖之下,我也不能入内?”
  将领的嘴里迸出两个字:“不能!”
  宋根生大怒:“尔等奉何人之命,竟敢如此猖狂!来人,给我冲进去!”
  将领也冷下脸来,阴沉地道:“府尹切莫自误,我已奉命,胆敢硬闯者,格杀勿论。”
  宋根生冷笑道:“你可以试试,杀官便是谋逆,诛九族的大罪!”
  差役们正要壮着胆子往里冲,却见将领打了个手势,后面的禁军将士一齐退后几步,然后迅速结阵,长戟平举,显然将领的话不是吓唬人,宋根生若敢硬闯,他们真会杀人。
  京兆府的差役们顿时有了惧意,不自觉地往后退。
  宋根生又急又气,狠狠一咬牙,挺起胸膛,迎着禁军的长戟径自走去,道:“有胆你们便动手,我知道你们要做什么,顾郡王若有闪失,你们朔方军全部要给顾郡王陪葬,城外十万安西军将士必将为顾郡王报仇!”
  将领却不为所动,能被派出来封锁安善坊的禁军将领,必然是经过了挑选的,他对大唐皇室的忠诚毋庸置疑。
  “再敢上前一步,必诛之!”将领语气阴沉地警告。
  宋根生毫不畏惧,继续往前迈步。
  直到胸膛已被禁军的长戟顶住,他的脚步仍然未停。
  将领咬了咬牙,正要横下心下令诛杀,忽然听到一道陌生的女声叹息。
  “这么多年了,还是个书呆子,没见一点长进……”
  话音刚落,宋根生只觉被人狠狠一拽,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几步。
  扭头一看,却见张怀玉正一脸嫌弃地朝他摇头。
  宋根生大喜:“你来得正好,顾青他……”
  张怀玉摆手,道:“莫说了,我都知道。”
  说完她左右看了一圈,从一名差役的手中夺过一柄刀,然后独自一人朝禁军将领走去。
  将领显然不认识她,见她走近,将领喝道:“速速退回,否则必杀!”
  张怀玉浑若未闻,脚步不停,走到将领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你认识我吗?”
  将领下意识摇头。
  没等他反应过来,张怀玉手中刀光闪现,然后便见将领的头颅突然冲天而起,猩红的鲜血从脖颈处喷溅而出,头颅掉落地上,身躯仍站立不动,沾了灰尘的头颅仍然圆睁双眼,至死也不敢相信一个女人居然说动手就动手,而且一刀便斩下了他的首级。
  后面的禁军也惊呆了,半晌没回过神,还有人使劲眨眼,仿佛眼前的一切景象都是幻觉。
  张怀玉轻松斩了将领,俏面已浮起几许煞气,冷冷地道:“我是顾郡王的妻子,天子钦封的郡王妃,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吗?”
  带着血迹的刀平举向前,张怀玉喝道:“让路!”
第六百六十一章
援兵终至
  禁军将领的血还在喷溅,无头的尸首仍在抽搐,张怀玉执刀站在鲜血中,眼中煞光毕现,宛如下凡的杀神。
  将领被斩,而且是被一个女人斩了,禁军将士惊呆了,失去了将领的他们不由后退了几步,一时不知如何反应。
  “顾郡王的王妃……”身后的百姓们也惊呆了,接着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说杀就杀,是这个味儿,不愧是顾郡王的婆娘,哈哈!”一名胆壮的汉子大笑道。
  对禁军将领的死,百姓们竟无一觉得不妥,反而拍手称快。
  长安百姓对李唐王朝的感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仍有许多人怀念李隆基治下的开元盛世,另一方面,李隆基执政的前期与后期相差太大,也令百姓们感到失望。
  当初叛军攻陷潼关和长安,李隆基二话不说扔了全城百姓就跑,大唐的国都说扔就扔,连象征性的反抗都没有,天子仓惶逃去蜀中,朝野抵抗叛军的力量群龙无首,各路平叛军队成了一盘散沙,这也是造成叛军后来声势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扑灭的原因之一。
  后来两位帝王父子前后回到长安,新即位的天子又做了一个令人心寒的决定,那就是借回纥兵南下,并许诺让回纥兵在洛阳城抢掠三日,为了自己的统治,完全不顾治下子民的死活,幸好顾青当机立断领军北上,将回纥人拦截在阴山之外,这才让大唐的百姓免了一场浩劫。
  顾青的所作所为早已被长安和洛阳的士子百姓争相传颂,安西军拦截回纥班师回京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隆重欢饮,由此可见民心。
  再后来长安城外十万难民陆续聚集,朝堂君臣不闻不问,只有顾青以个人的力量赈济难民,甚至不在乎难民听信谣言对他的误解和责骂,仍然一如既往地四处调拨粮食,战乱未平的隆冬时节,能够保住难民们在这艰困的时节里活下来,这是何等至高的功德。
  谁是真正的心怀天下,谁是真正的怜悯苍生,顾青与李亨的所作所为两厢比较,百姓们心头的那杆秤该偏向谁,已是一目了然。
  此刻张怀玉斩了禁军将领,百姓们欢声雷动,这便是最真实的答案。
  政治立场上,臣子和权贵可以不问是非曲直,一味地对天子效忠,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比任何人都不想打破现状。
  但百姓却不一样了,真正对统治者愚忠的百姓并不多,事实上他们没资格掺和改朝换代的游戏,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谁当皇帝对百姓来说区别不大,但是看热闹的人,心里也会默默给这个游戏的主角们打分。
  尽管不能掺和,但主角的表现也会博来围观者的掌声或骂声,当然,最后不管谁胜了,他们都会服从胜利者。
  一千年后,异族的铁蹄踏遍江山,当朝天子吊死在煤山上,各地民间的反抗力量不绝,江山烽烟燃烧了两百年未熄灭,可终究大势已去,百姓们仍然乖乖地剃了头发,当起了顺民,反抗的终归只是少部分。
  民心就是这么现实,趋吉避凶是它的本质。
  将领死了,禁军将士却仍未退。他们皆是朔方军出身,李亨在灵州登基,朔方军是他唯一能掌控的军队,军中的将士对李亨也颇为忠诚,他们不会因为一名将领被杀而溃退。
  “郡王妃当街斩杀禁军将领,目无王法,何以为妃?”另一名将领站出来厉声喝道。
  张怀玉眼神冰冷,盯着他的脸,道:“让路。”
  将领握紧了手中的剑,神情充满了不妥协:“我奉命封锁安善坊,任何人都不准入内,除非从我的尸身上踏过去。”
  张怀玉点头:“好,那就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
  表面平静的她,此刻已是心急如焚,不知道顾青身陷安善坊后是怎样的境况,眼前这千余禁军将士拦着她,而她武功再高,在列好阵势的军队面前,个人的武力终究不堪一击。
  手中的刀仍淌着鲜血,张怀玉手腕微转,舞出一个漂亮的刀花儿,在那朵绚烂迷离的刀花幻影绽开于人们的视线内时,张怀玉果断出手,刀尖宛如从花朵里冒出的毒刺,狠狠地刺向将领的胸膛。
  将领大惊,急忙后退,嘴里大喝道:“前阵,杀!”
  军阵顿时在同一时间动了起来,前排将士长戟平举,以战阵之术朝前狠狠一刺,张怀玉独自面对一支军队,高绝的武功也不由落了拙,不得不往后退。
  个人的武功面对一支军队时,心中的无力感唯有自知。
  张怀玉又急又气,却无可奈何,咬了咬牙正要拼了性命强行冲阵时,一双温暖的手拽住了她的胳膊,扭头一看,竟是李十二娘。
  李十二娘领着弟子们穿街过巷赶来,此时的她微微有些喘息,但幸好及时阻止了张怀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