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650

  说完鱼朝恩转身就走,留下一众朔方军将士不敢置信地面面相觑。
  这……传的是什么旨?大敌当前,天子怎么可能传如此昏聩的旨意?只字不提振奋军心,不提重赏勇夫,反而劈头便是一通威胁,连将士们的亲人家眷都带上了。
  本来不敢相信这道旨意,因为它太昏聩了,昏聩得简直暗无天日,然而传旨的人是鱼朝恩,那个最近被天子甚为宠信的宦官,朔方军将士惊疑半晌,却不得不信。
  军阵内顿时出现一阵小小的骚动,还有无数忍不住开口埋怨咒骂的将士。
  随着鱼朝恩宣念完这道旨意,朔方军的军心,乱了。
  李嗣业与朔方军相距只有数丈,鱼朝恩宣念的圣旨他也清清楚楚地听到了。
  老实说,连李嗣业这神经粗大的家伙听到后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咂摸半晌,忽然噗嗤笑出声来,接着便是仰天狂笑。
  “自作孽,不可活呀!哈哈哈哈!”
  退出军阵的鱼朝恩飞快走到一处无人的角落,迅速脱下身上的绛色官袍,然后换上一身玄色长衫,再给自己的下巴沾上假胡须,看起来俨然一副中年文士的模样,最后从怀里掏出一面腰牌,看了看方向,朝皇宫北面的玄武门方向快步遁去。
  太极殿广场上,安西军阵中忽然传出一声暴喝。
  “半个时辰已至,准备进攻——!”
  轰!
  将士们整齐划一举起了长戟和陌刀,李嗣业独自一人站在阵前,扬起厚重的陌刀指着对面的朔方军,沉声喝道:“都是军中袍泽,再问你们最后一次,是战是降!”
  …………
  兴庆宫,花萼楼。
  太极宫被包围,兴庆宫也好不到哪里去,安西军同样也将兴庆宫包围了,只是布置的兵力不多。
  李隆基从蜀中回到长安后,带回来的禁军不过数千人,住进兴庆宫后,不知李亨有意还是无意,并未给李隆基增加新的禁军戍卫宫闱。
  包围兴庆宫的安西军将士也只有数千人,然而仅仅数千人已令宫中的宦官宫女们心惊胆战。
  与太极宫的景象如出一辙,兴庆宫也是一片乱象,无数宦官宫女收拾卷裹细软准备溜出宫逃命,宫中许多珠宝财物被宫人们窃掠一空。
  花萼楼内,年迈的高力士跪在李隆基面前,泣不成声地哀求李隆基逃离长安,而李隆基这次却坚决拒绝。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朕已逃过一次了,这一次,朕不想再逃了……”李隆基流着泪道:“再逃,江山可就真的亡了,顾青不是安禄山,他比安禄山聪明,他懂得掌控朝堂,掌控人心,人心被他掌控了,江山也就改姓了,祖宗基业在朕的手里丢了,朕……何颜面对列祖列宗?”
  李隆基说着忽然挺起了腰,咬牙道:“传旨,朕要出宫,朕要走到顾青的面前,看他敢不敢弑君!他若弑君,便是得位不正,天下人永远不会服他。”
第六百七十五章
卸兵归降
  太极殿前,两军对峙,随着李嗣业的一声令下,三千陌刀营将士将手中的陌刀挥舞起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陌刀营,进——!”李嗣业扬刀嘶吼。
  黄昏日落,血红的残阳照映在雪白的刀刃上,折射出一片骇人的血光,如同地狱的熔浆。
  朔方军将士心惊胆战,步步后退,阵列出现了骚乱。
  他们也曾是精锐边军,多年来担任抵御北方突厥部落南下寇边的重任,北方辽阔的草原荒漠也曾是他们跃马扬刀保卫家国的战场。
  但是,今日在这太极殿前,朔方军与安西军两相交战,他们却胆寒了。
  军队的气势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确实存在的东西,许多有丰富经验的百战老将只要在战场上随便扫视远处的敌人一眼,心里便清楚这一战的胜负。
  老将看的无非便是双方的气势,气冲云霄之时,以寡敌众不是传说,而是必然的结果,数千年以来,许多著名的战役里往往有数十人扬刀策马追杀上千人,这也是气势。一支军队的气势往往代表着一场战事的胜负,当军队里最普通的军士也有了不死不休的战意,胜负基本已没有了悬念。
  眼前的安西军将士便是如此。
  作为一军主帅,顾青从未对他们说过安西军的未来,也未向普通的军士们灌输过任何信念,顾青只告诉过他们,安西军要做的,是让天下再无烽烟,有安西军在的地方,便是以绝对碾压的实力换取和平。
  “和平”是沾满鲜血的刀剑缓缓归鞘,是敌人站在面前却连拔刀的勇气都没有。
  将士们记住了顾青的话。
  每一次血战,都将它当成今生的最后一次冲锋,天下若无烽烟,便是太平光景。
  “太平”成了安西军所有将士的信念。
  此时此刻,朔方军果然失去了拔刀的勇气。
  是安西军骇人的战意震住了他们,还是鱼朝恩假传圣旨威胁将士从而乱了军心。
  原因有很多,此刻安西军的陌刀营挥舞起陌刀,与他们近在咫尺,朔方军将士只觉得自己面对着一座高耸巍峨不可征服的高山,他们连握兵器的力气都失去了。
  李嗣业满脸杀气站在队伍前列,两侧的令旗不停挥落,每一次挥舞陌刀营便向前推进一步。
  一步,又一步,如墙而进,所向披靡。
  朔方军将士在后退,一步,又一步,军心颓崩。
  顾青骑在马上,静静地站在陌刀营方阵的后方,冷眼看着步步紧逼的陌刀营,还有节节败退的朔方军,顾青眉头越皱越紧。
  都是军中袍泽,都是抗击过外侮的大唐王师,朔方军没做错什么,如果可以,顾青不愿多伤人命。
  眼前这个结,怎样才能以尽量避免伤人命的方式解决?
  思忖良久,顾青扭头对韩介道:“传令,调拨一万兵马,各自分兵五千,从皇宫芳林门和丹凤门穿插而入,对朔方军形成四面包围,两支兵马以盾牌为前阵,缓步拒止,尽量不伤人命,若敌军反抗便可杀之。”
  韩介领命匆匆退下。
  两支兵马很快从太极殿两侧绕行而过,顺利解决了芳林门和丹凤门的守军后,一炷香时辰便出现在朔方军阵的后方。
  当朔方军将士赫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四面包围时,涣散的军心愈发崩颓,军阵已现乱象,侧翼的方阵内甚至出现了逃兵。
  顾青站在阵中忽然大声道:“传令擂鼓,前阵喊话,命朔方军将士放下兵器,归降者免死。”
  军令很快传到前阵,四面八方顿时回荡着整齐的吼声。
  “放下兵器,归降者免死!”
  “归降者免死!”
  隆隆的战鼓声中,一声声大吼令朔方军愈发心惊胆战,无论将领如何催促进攻,仍然没人敢动,他们已完全失去了斗志。
  顾青盯着远处战场上几名声嘶力竭催促进攻的朔方军将领,皱眉指着那几名将领道:“传令调集各营神射手,将那些将领射杀。”
  百余名神射手迅速被调到前阵,众将士搭弓瞄准朔方军的将领,嗖嗖几声后,将领应声倒下。
  将领被射杀,朔方军将士顿时愈发无心再战。
  随着四面包围的安西军逼近,四个方向的安西军前阵都手执盾牌朝朔方军逼近,朔方军不得不一退再退,他们的阵列早已乱得不成形状,甚至连站立的空间都被四面八方的盾牌推进挤压。
  盾牌阵如同无法阻挡的铁墙,步步推进,步步挤压着朔方军将士的空间,直到这时,朔方军中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在人头攒动的人群里忽然大吼道:“我等究竟为谁而战?”
  远在安西军中军阵的顾青听到了这句话,扬手下令将士暂停进攻,独自策马朝朔方军驰去,韩介正待阻拦,顾青已一骑绝尘而去。
  行至前阵,将士们自觉地让开一条路,韩介和亲卫们将顾青团团围住,警惕地注视四周,随时准备为顾青挡下冷箭。
  顾青却不在乎,只盯着相隔数丈的朔方军将士,缓缓道:“你们需要为之舍生忘死战斗的,不是天子,不是我顾青,而是天下子民。今日休戈止战,天下太平。”
  “放下兵器归降,我仍视尔等为袍泽兄弟,绝不加害一人,大唐健儿的刀剑,只能指向国境之外,而非同室操戈,同根相煎。”
  朔方军将士犹豫,迟疑,面面相觑,仍然无人肯放下兵器。
  顾青等了半晌,见状沉思片刻,忽然大声道:“安西军将士听令,后退三步,收起兵器。”
  轰的一声,将士们令行禁止,纷纷收起兵器,往后退了三步。
  然后所有人静静地看着朔方军将士。
  本来毫无悬念的一场战事,就在安西军的刀剑即将从朔方军将士的脖颈挥落时,他们选择了后退。
  这是安西军对朔方军释放最大的诚意和善意。
  同为军中袍泽,大唐健儿不应战死在同室操戈的战场上。
  两军依旧对峙,只是空气中已没有了剑拔弩张的气氛,那股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杀气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沉默地对峙许久,一名朔方军将士忽然将手中的兵器一扔,大声道:“我降了!”
  有人带头,别的将士自然忙不迭跟着效仿。
  一阵清脆的金铁敲击声过后,朔方军将士纷纷将兵器扔在地上,就连打定主意为天子战死的将领们见此情势,不由悲怆地叹了口气,然后也将自己的刀剑扔在地上。
  顾青静静地看着,心底深处也长松了口气。
  不到逼不得已,他不愿屠戮袍泽,大唐健儿的每一条性命都不应该死在袍泽的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