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50

  顾青严肃地解释道:“因为打架的时候她习惯站在东边的方位,每次站在东面她便立于不败之地。”
  “好厉害!”张怀锦两眼冒星星。
  顾青惊呆了:“你信了?”
  张怀锦猛点头,随即一愣:“不对,你又在骗我!本来我是相信的,可你问了这句以后我便觉得不对了。”
  起身蹬蹬蹬跑到顾青面前,张怀锦伸出一根手指使劲戳他的胸:“我告诉过你我很聪慧的,你不许骗我!”
  说完后张怀锦又蹬蹬蹬跑回蒲团上盘腿坐下。
  “快跟我说实话,我们的大哥在蜀州究竟过得怎样?”
  顾青笑道:“她真的过得挺好的,目前住在石桥村,每天游手好闲东游西逛,她好像已习惯了村子里的平淡生活,这次我叫她来长安她也不愿意。”
  张怀锦托腮幽幽叹道:“她一直很要强,因为是妾室所出,自小被家人忽视冷落,她从来都不哭不闹,后来遇到顾家叔婶,教了她一些技击之术,令双亲逝故后,她更是着了魔似的每日不停练功,她说她要像顾家叔婶那样做一个世人敬仰的豪侠,方才不负此生。”
  “我与她自小如亲姐妹一般,她的性子太冷淡,不讨喜,整个张家好像只有我与她关系好,去年她离家出走只有我知道,也只有我将她送到了灞桥边。她太可怜了,但我帮不到她什么,她的苦难从来只有她独自受着,张家知道她离家出走后,也只是派人找了一段日子,堂伯骂了几句,后来便没人再关心了……”张怀锦黯然神伤。
  “都是张家的子女,都是亲生的孩子,为何妾室生的便那么不被重视?既然不被重视为何要生她?”
  张怀锦不忿地说完之后,清澈的大眼睛盯着顾青,道:“今日见你叫她大哥,虽说是玩笑之语,但我知道你对她一定很好,所以才不介意与她玩笑,她也一定对你很好,所以你现在还活着……”
  顾青:???
  张怀锦笑道:“这世上又多了一个对她好的人,我很高兴,以后我们就兄弟相称,也好叫她知道,世上还有我们两个兄弟是她的亲人,她并不孤单。”
  顾青含笑点头,脑海里浮现张怀玉那张故作冷淡的脸庞。
  她也是需要被爱和被关怀的吧?不知为何,顾青忽然有点想她了。
  …………
  一大早顾青便被人叫醒了。
  一名户部的度支郎中站在房门外,顾青甩甩头,赶紧上前见礼,人家的官职品级比自己大,官场的礼仪不能忘。
  郎中很客气,丝毫没有因为顾青的品级低而露出那种狗血的趾高气昂等着被他打脸的样子。
  大概郎中也听说过顾青的名号了,昨日殿中侍御史卢铉的长子被陛下传旨拿入左卫大牢,长安城已传得沸沸扬扬,而一切皆因顾青而起,再说顾青是第一个官职品级才八品却被天子亲自赏赐府邸的人,仅是这个事实便令人不得不重视了。
  度支郎中今早前来是为了给顾青送房子。
  长安城是天子脚下,京官的府邸不少,京官犯了事府邸被户部收去的也不少。既然天子有了旨意,郎中自然要重视,不仅送顾青府邸,还要顾青自己来挑,反正房子也不是郎中自己的,无论顾青挑中哪一座郎中也不心疼。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朝堂八卦
  天子赐的官宅,如何挑选是一门学问。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然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天子心中的位置,宅子的大小跟自己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贪心不足挑大宅子,户部自然肯给的,但传到李隆基耳朵里,他会如何看顾青?
  不过是个正八品官,挑一座离皇宫和朱雀大街最近的宅子,让那些国公国侯一品二品朝臣们如何看他?
  做人识进退,懂分寸,一定会长寿的。
  度支郎中很客气地将顾青领到平康坊,这里有一座曾经是某位礼部侍郎犯官的宅子,空置了好些年,顾青一看位置立马拒绝了。
  平康坊紧邻兴庆宫和胜业坊,是大唐顶级权贵住的地方,李隆基的几位兄弟就住在胜业坊,而当朝宰相李林甫则住在平康坊,可以想象住在这个坊里的都是些什么人物。
  顾青若选择在平康坊定居,不知会给自己树多少敌人。
  在平康坊转了一圈,顾青马上离开,然后告诉度支郎中,他需要位置偏僻一点,宅子也不用太大,够住就行。
  度支郎中顿时明白了顾青的心思,朝他钦佩地笑了笑。
  少年得意的人见得多了,顾青是唯一的特例,能在天子圣眷渐隆之时还能保持如此冷静清醒的头脑,这位少年的前途绝不止于如此。
  于是度支郎中将顾青带到常乐坊,离东市不远,离兴庆宫隔了两个坊,位置也在长安城的东面,算是比较偏了。
  常乐坊也有几座官宅,顾青分别看了一遍,终于定下了其中的一座。
  这是一座三进偏小的厢院式宅子,院子不大,但装潢布置颇为精巧,中院竟然还有一块小池塘,池塘中央一座凉亭,水面上铺展着荷叶荷花,后院有四五间厢房,足够住了。
  度支郎中含笑告诉顾青,这是常乐坊最小的一间官宅了,曾经是一位七品宣义郎的宅邸,后来这位宣义郎犯了事,全家被流徙黔南,这座宅子便被户部收了上去,空置已有两年多了。
  顾青想了想,觉得这座宅子应该算是合适了,于是痛快地定了下来。
  送走了度支郎中,顾青又将郝东来和石大兴叫了过来,带他们看了一圈自己的房子,然后让他们找人重新装潢一遍。
  “少郎君了不得!这才多大年纪,便已空手在长安挣下一份产业,长安的房价可贵,饶是我这种身家颇丰的商人,想在长安买一座宅子还得左右思量,这些日子我咬牙犹豫多时,还是舍不得在长安置房……”郝东来一脸钦羡。
  顾青瞥了他一眼,今日的郝东来和石大兴脸上又挂彩了,问都不用问,肯定是昨日两人又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前几日还当着他的面发誓从此相亲相爱,誓言犹在耳,两人又动了手,山盟海誓跟吃白菜似的,渣男。
  “长安房价有多贵?”顾青好奇问道。
  石大兴叹道:“看地段,看大小,寻常人家买不起,就连颇富身家的商人也不一定买得起,就说少郎君的这座宅子,位置颇偏,大小也合适,若在长安买的话,大约需要中产人家不吃不喝数十年才能买得起,折合银饼大约一百五十多两吧。”
  顾青目光闪动,若在长安联合一些商贾,搞个炒房团,一定能赚大钱。
  可惜这个赚钱的法子太缺德了,最终苦的还是百姓,顾青只是闪了一下念头便放弃。
  “中院给你们留两间厢房,自己去选,以后不用住客栈了,这里勉强当成自己的家吧。”顾青爽快地道。
  二人大喜,急忙行礼道谢。
  “宅子重新修缮的钱在下出了!”石大兴率先道。
  郝东来不甘示弱:“雇请管家杂役丫鬟的钱我出了!”
  石大兴瞬间变脸,恶狠狠地瞪着他:“我出双倍!”
  郝东来大怒:“我出四倍!我雇两百人专门侍候少郎君!”
  “我……我把你最美的那房小妾从青城县请过来,给少郎君当奶妈!”石大兴涨红了脸道。
  郝东来顿时脑充血,刚准备翻脸,一看顾青那副惊愕的表情,马上改口:“我家的小妾凭什么让你请?少郎君若不嫌弃,在下马上把她接来长安送给少郎君,不求荐枕席,给少郎君搓背洗脚还是勉强胜任的。”
  顾青惊愕地看着他们,商人果真是毫无节操毫无底线,小妾也算老婆了,居然说送就送。
  然而他们说话难道不过脑子的?送个二手老婆给一位正值年少官运亨达的翩翩少年郎,不怕得罪人吗?一手的绝世大美女我说拜把子就拜把子,你家小妾啥姿色自己心里没数吗?
  最美的小妾显然是郝东来的心头宝,话虽说出去了,但还是有些舍不得,于是紧张地看着顾青,颤声道:“少郎君,您发句话,在下立马将她接来长安。”
  顾青沉吟片刻,微笑着委婉拒绝:“你俩,给我滚。”
  …………
  小妾可以不要,但两位掌柜拍胸脯包下了宅子修缮和雇请管家丫鬟,这个就不用拒绝了。
  第二天一早,顾青照常进左卫府办差,周仓曹一脸灿笑迎上来。
  顾青刚被拿下狱的那几日,周仓曹也进了大狱,后来宫里传出了旨意,卢承平入狱三日,周仓曹与顾青是同时被放出来的。出狱后周仓曹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此事峰回路转的个中缘由,于是对顾青愈发客气尊敬了。
  朝堂高层的官员眼里,顾青当然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李隆基处置卢承平根本与顾青没什么关系,可在周仓曹这种末级官员眼里看来,这是顾青得了圣眷,天子亲自为顾青报仇雪耻,了不得的天恩,顾青的前程恐怕不可限量,于是周仓曹出狱后便打定了主意,死死抱住顾青的大腿。
  见顾青来应差点卯,周仓曹将顾青请到一边,神秘兮兮地告诉他,殿中侍御史卢铉昨夜生了一场急病,卢家从长安城请了好几位名医瞧病,折腾了半晚上,卢铉的病仍不见好,大清早便遣家仆将告假书送进了御史台,卢铉请病假了,而且病假时日未定,不知何时能好。
  巧的是,右相李林甫昨夜病情恰好也加重了,长安城的名医在卢家还没看完病,立马又被请进了李相家,今日一早,李相的家仆也向宫里递了奏疏,李相在奏疏里说老迈病重,不堪重荷,愿将手中的权力大部分移交给左相陈希烈,仅只保留吏部和御史台之权。
  顾青微笑听着周仓曹说起朝堂八卦,心中却对那位未谋面的李林甫感到佩服。
  留名千年的奸臣终归是有几分本事的,从他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病重,然后交出手中权力,却偏偏保留了最重要的人事权和监察权,由此可见李林甫谋算之高明,有吏部和御史台在手,左相陈希烈手里再多的权力也没用,还是要事事向李林甫请示。
  周仓曹还告诉顾青,李林甫的奏疏递进宫不到一个时辰,天子的批复便下来了。
  允李林甫所请。
  意思就是同意李林甫奏疏上的所有请求,包括移权,包括保留吏部和御史台。
  批复李林甫的奏疏的同时,李隆基还给东宫太子李亨下了一道斥责的旨意,称其嬉于玩乐,不思向学,东宫靡费过度,美色乱智,着令东宫削减开支,驱逐裁减美貌宫女二十。
  这道旨意可谓意味深长,李林甫被打压的同时,适时提醒东宫也别太得意,两边都打压一下,朝堂势力又形成了左右平衡的局面。
  顾青暗自感叹,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啊,以后在朝堂里混必须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皆因顾青和卢承平之争而起,发展到最后竟成了李隆基制衡布局朝堂势力的借口。
  谁说老年的李隆基昏聩糊涂?这位帝王都快成精了,哪里老糊涂?他只是将心思用错了地方而已,他的心里已忽视了天下黎民的疾苦,眼里只见得到朝堂的衮衮诸公,他想平衡的只有朝局,并不在乎天下苦不苦。
  吹嘘盛世的臣子太多,帝王听不到真话,真以为如今还是盛世,至于隐藏在冰面下蠢蠢欲动的危机,没人看得见。
  听完了八卦,顾青心满意足地进了屋子办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