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305

  还有儿子梅应行,今日的遭遇可以说与梅应行私自出山有关,尽管不能责怪行儿什么,但出了这种事,梅振衣一定会责罚儿子的。他心里也清楚,儿子也会深为自责,再加上樱宁的遭遇,行儿从伤痛中恢复如常的心境也需一段时间。
  想到这里梅振衣心中有说不出的苦涩,自己确实成仙太快,世间的尘缘尚未了尽。接着又转念一想,成仙无非是超脱轮回,也并非无所不能,别说是他,地藏菩萨曾发大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然而地狱空了吗?青帝修为之高冠绝仙界,然而面对明月的眼泪,不也是黯然离开了九天玄女宫?
  这一念间想的就多了,随即收摄心神又转回云端上的斗法,无论如何,他还是要斩灭独孤伸,就像当年发愿斩灭梅丹佐一样。
  但此刻的他又有了另外一种想法,云端上的青帝不欲为梅毅报仇,而是劝独孤伸自斩。自己要斩独孤伸可以说是为梅毅报仇,但仅仅是如此吗?是否也为了某种愿望呢,这种愿望仅仅斩了一个独孤伸能实现吗?
  梅振衣在恍惚间还没有想明白,思考就被云端上的仙家妙语声闻打断了,因为青帝说出了独孤伸赤炼神幡邪术的破绽,就像在指点他怎么斩灭独孤伸。让独孤伸的赤炼神幡离手听上去是最简单的手段,但做起来也很难,梅振衣还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这番话却把独孤伸给吓跑了。
  梅振衣明白师父为什么要定住他,但一直想出手,无论如何总要试一试。独孤伸一走,梅振衣突然挣脱了师父的大法力,钟离权微微吃了一惊,他还没有撤法,而徒弟已经自行挣脱了。
  梅振衣冲上云端悲呼一声:“师父,您为何不让我出手?”其实这不是问,也不需要钟离权来回答,他只是在发泄。
  独孤伸已走,想追是追不上了,修为到了这种境界,不是顺着他逃走的方向就能追到的。比如梅振衣自己,若有灵台开辟之功的修为,形迹一旦隐去,只要他不露面施展法术,想漫无目的的寻找很难。
  “徒儿,你没有听见青帝前辈说的话吗?”钟离权答道,灵台中却悄然说了一句:“你如今已是一派祖师,当着弟子的面,不交代清楚不能贸然自行。”
  赶来的仙家可不止他们几位,刘海、提溜转、知焰、张果都在钟离权的身边站着,梅振衣身为一派祖师,假如一句话都不交代就出去拼命,万一出了意外,那么在场的侣道传人怎么办?又要整个正一门怎么办?
  晚谈亭离开青城剑派自寻了断,临走前还让云飘渺守护宗门,不要再插手世间纷乱。梅振衣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在弟子面前冲动行事,因为他不是弟子未曾谋面的仙家祖师,而是直接在世传法的上师。
  青帝背手未动,看着梅振衣眼中也有安抚之色,说了一句:“方才那天魔的手段你已看清楚,自设法去斩灭他。梅毅已逝,安抚他人在先,追凶不急于一时。”
  说话的同时灵台中也在暗语,只有钟离权和梅振衣能听见:“梅振衣啊梅振衣,不知你是成仙太速,还是已成仙过久,冷眼旁观尚可,一牵到自己的尘缘就心起波澜,若超脱心境已失,与那些下界自寻业的仙家又有什么两样?成仙之后,你却忘了曾经的心机手段,既在人世间用也无妨,弄死几个天魔,对你来说其实很简单!”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梅振衣,他的确成仙太速,很快达到了真仙境界的极致,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成仙仿佛又很久了,淡忘了少年时那些经历。当年他修为低微时,也是颇有手段的人,并不完全凭借神通法力办事,对于他来说,斩灭独孤伸未必需要直接与赤炼神幡斗法。
  钟离权闻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青帝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去,反送风尾发来一道神念,只有梅振衣能够感应到:“若寻独孤伸形迹,可向地藏菩萨求助,菩萨自不会做你的亲随,但可借神犬谛听。这件事所牵扯的定不止一个独孤伸,整个他化自在天世界都会受震动,不要把你师父钟离权再扯进来,亦不要有显私名之欲。梅毅之死我亦动念,想看你会给一个怎样的交待?”
  梅振衣在云端上目送青帝远去,这时黄河对岸跌跌撞撞飞奔来一人,正是梅应行。他被樱宁一击推出了很远,在远处感应到云端上有强大的法力波动,而此刻斗法已平静,他刚刚赶回此地,一见樱宁倒地气绝,呼喊一声将她抱了起来,抬头看见了知焰,惊惶的叫了一句:“姨娘,樱宁怎么了?”他到现在还不知梅毅已死。
  云端上的梅振衣给儿子发送了一道神念,说明了事情的经过,梅应行惨叫一声一头栽倒在地,当场昏厥不起,一半是因为心情震撼悔恨无已,另一半是被梅振衣的神念冲入灵台直接震晕的。
  ……
  梅应行醒来时已是三天后,地点在青漪三山的藏剑庐,也是梅毅原先的清修居所。他一睁眼就看见父亲毫无表情的背手站在床前,脸庞上每一道轮廓都如刀刻般凝重,他从未见过父亲有如此神情,但也明白是为什么。
  梅应行挣扎着想爬起来,不料撑床的手一软就摔到了床下,旋即发现一身神通法力已失。
  “莫要诧异,为父施法封住了你的神通,若你此生修行到不了真空,又过不了真空劫数,就永远无法施展神通。这是我对你的责罚,你是否有怨言?”
  梅应行在地上跪下,垂泪道:“孩儿没有怨言,我私自做的事,应由我本人承担,却连累了总教头与樱宁,爹爹如何责罚我都不为过。”
  梅振衣叹了一口气:“其实你也无过,但事情发生了,必须有自己的承担,所以我会罚你。梅毅已去,但樱宁还未死。”
  “爹爹救了樱宁?”梅应行泪眼中发出了光芒。
  梅振衣摇了摇头:“我不是救了她,而是留住了她,她虽未死,但也不算是活人。为父幼年时曾患离魂症十二年,樱宁现在的情况比我当年还要糟糕,魂魄已离,而炉鼎带伤。……我可以送她入轮回,但那样你就再也见不着她了,你们是道侣夫妻,能不能救她,全在你自己。”
  樱宁被摄魂阴风扫中,阴寒之气侵入经络腑藏中纠结,虽然看不见伤口,却是相当严重的炉鼎内伤。这种伤势外人很难治,无论用针用药都需要病人本身配合,自行运转法力驱散是最合适的治疗手段,但樱宁本人做不到。
  她的神识魂魄已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已经死了,剩下的不过是一具受了严重内伤的躯壳。但她又不是完全死了,神识魂魄被梅振衣摄入青冥镜没有再入轮回,与炉鼎肉身之间还是奇异的联系在一起。
  只有将炉鼎的伤疗好了,青冥境中神识才能恢复清明,然后再去想办法神魂归位,这样才能把她完全救回来。假如炉鼎的伤没治好生机衰竭,受伤涣散的魂魄也留不住,会自入幽冥世界。
  梅应行的声音有点发颤,小心的问道:“父亲的手段通天,不能为樱宁移换炉鼎吗?”
  梅振衣很干脆的答道:“不能,别的人、别的情况或许可以,她这种情况办不到。……你若真想救她,我可以教你一个办法。”
  梅应行首先需要治好樱宁的炉鼎之伤,樱宁现在的状况比梅振衣幼年时更惨,想维持她的生机都颇不容易,更何况治伤呢?只有一条匪夷所思的路径。梅振衣虽然封了梅应行的神通,但梅应行还是有修行的,可以运转内省之术,梅振衣教他服用九转紫金丹。
  服丹之时,以樱宁为身外炉鼎,以内省之术切入她的全身经络,九转紫金丹移换炉鼎的药力全部化入樱宁之身。也就是说梅应行白白服用了一枚九转紫金丹,所有的辛苦都是他的,所有的收获都是樱宁的。
  这还不算,服丹的过程很凶险,假如樱宁出了什么意外,梅应行会受非常严重的内伤。受再重的伤梅应行也愿意,但九转紫金丹如今只有一枚,容不得失败第二次,就算能再找到一枚,樱宁也经不起再一回折腾了,所以只能一次成功。
  这么匪夷所思的疗伤手段,恐怕也只有天下外丹第一的梅振衣能想出来,将服药疗伤的心法都传给了梅应行,最后吩咐道:“先不急如此,你也是神医孙思邈的传人,先用外病内治之术尽量稳定樱宁的炉鼎伤势,待心境安稳后有十足把握再行此道。”
  梅应行又问道:“炉鼎尽复之后呢,如何让她神魂归位?”
  梅振衣取出了青冥镜说道:“她受伤的神魂就在此镜中,但这等玄妙法术尚非你所能知,修为不到也莫问。有朝一日我离开尘世,会将青冥镜做为梅家世代守护法器传下,你好自为之吧。”
  梅应行叩头道:“孩儿明白了,樱宁何在?”
  梅振衣:“樱宁不在青漪三山,她养伤的最佳地点是菁芜山庄,也是我幼年时调养的小院,你要去看她吗?”
  梅应行:“我想先去祭总教头。”
  梅振衣:“梅毅的灵位在方正峰上,你自行登上方正峰,莫要人扶。”
  梅应行以手撑地正要起身,梅振衣又说道:“慢着,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这两年不要只顾着樱宁,你娘亲天年将尽,也就有两年时光了,下个月我将把她接回芜州,她自己也希望在此离世安歇。”
  ……
  梅振衣又一次离开了青漪三山去昆仑仙境接玉真公主,离山前吩咐应愿善守宗门,不要插手修行界的乱斗,更不要卷入下界仙人之间的纠纷。同时吩咐张果自回乌梅山庄陪星云师太与小思恩,待尘缘了尽之后去仙界修行。
  至于刘海、梅振衣吩咐他去仙界,就在东华帝君的碧桑洞仙府外修行,那里已经建立了一处福地,将来可接引正一门飞升弟子。钟离权行走仙界时也会在彼处落脚,那里起了一个名字叫东游谷,就是当年劈山救龙隐姑之前八仙汇合的地方。
  知焰与提溜转在仙界修行之地也是东游谷,但是她们仍常留在无名山庄,因为梅振衣本人尚在人世间行走。
  徐妖王等人在仙界也有驻足之处,就是兜率天宫道场的外围仙界,兜率天宫是天庭圣地,青牛自不会让这些妖王在太上洞府中胡闹,但外围道场很大,也乐意与他们做个伴。肖妖王晓鸣在天庭还新找了一份差事,代表青牛金仙参加了灵珠子率领的天庭巡海护法神队,也是天庭巡海护法大神之一了。
  虽说天庭巡海护法神队是各金仙派出的门人代表组成,但青牛是一位光杆金仙,兜率天宫门下没别的仙人,还好几位妖王来了,经一致讨论推出肖妖王补了这个缺。
  肖妖王、徐妖王、张妖王、谢妖王等人经常来东游谷做客,易水下界寒山仙人就在附近,也经常到东游谷,至于东华帝君门下的李元中、箬雪等仙人当然是常客,与梅振衣有结交的各金仙门下偶尔也会来切磋仙家妙语感悟,东游谷很热闹。
第320回、消症百病无神药,承言万诺必妖人
  梅毅死于独孤伸之手,徐妖王等人获悉,如有什么忙他们愿意帮,但梅振衣并未开口。看着各路仙家插手人间,不论是什么原因,都已经够乱的了,梅振衣不想牵扯更多的超脱轮回之人卷入这未知的业力中,连师父钟离权都不想牵连。
  如果真要有什么事应一起承担的话,只有知焰与提溜转,但梅振衣连她俩都不想惊动,自从带着梅应行回到青漪三山之后,梅振衣除了做出种种安排,其余的话一句未说。
  梅振衣的心情并不好,做为一位修为已达物化之境的真仙,他的灵台清澈,但并不代表他动念之后没有情绪,他已动念要斩独孤伸,感伤梅毅之死,自然心境有扰。飞天去往瑶池结界的路上,不知为何突然转向,去了关中孙家原。
  梅振衣是突然决定的,事先没这个打算,他想去一趟恩师孙思邈的家乡,在石太医前祭奠先师,同时也平复自己的心境。他心中有很多情感很难在别人面前流露倾诉,不论是悲是愤,也只有在师父的遗迹石太医前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抚。
  然而他来迟了,在云端上飘落时,只看见一地碎石断碑,有一位须发净白的老者伏在被损坏的石太医前放声恸哭,身后站着不少乡民,看上去大多是他的子孙晚辈,纷纷开口劝求想扶老者起身。但是那老头挺倔,喝退子孙就是不让人扶。晚辈们无奈,只得陪着老者在石太医残垣前跪下了一大片。
  那位老人家今年高寿九十有五,在古代能活到这个年纪,简直就是当地的祥瑞。他有孙子二十余人,年长的孙辈也过五旬了,孙子的孙子有三百多号。在以孝道为重的年代里,这么多的儿孙一直把老人家像老祖宗一般供着,唯恐有丝毫差错。
  今天老祖宗发怒了,而且伤心了,跪在地上老泪纵横,上百儿孙也只能陪跪,只担心老祖宗忧伤过度对身体不利,毕竟近百岁的年纪了。
  几位年长的晚辈正打算如果老人家再不起来,就命儿孙们强行把他架回去,就在这时,人群的后面走来一位金簪青衣道士,径自上前与那位老人家并肩而跪,倒头便拜。那位老人家一边在哭石太医,一边骂自己不孝,一边还在呵斥儿孙,突然看见身旁跪下的道士,一时间竟愣住了。
  “师弟,真的是你?”白发老者一指青衣道士,跪在那里手忘记放下。
  “是我,可惜我来迟了,师父留下的石太医竟让人毁了。”梅振衣一边答话一边不住的磕头,发髻上沾满了泥土,也不敢用法力拭去。
  白发老者正是多年未见的曲振名,当年孙思邈身边的药童之一,他一眼就认出了梅振衣,跪在那里愣了片刻,突然一把抱住他道:“师弟啊,是我没用,愧对老神仙!”
  梅振衣拍着曲振名的肩膀道:“前因后果我已知晓,这事不能怪你,你也莫怪儿孙,快起来吧,别让他们都跪了,请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处理妥当。”说着话扶着曲振名站了起来。
  后面跪的上百人都很震惊,这位青衣道士看上去也就二、三十岁正当壮年,而老祖宗竟然喊他师弟,那应该是同一辈人了。想想也有可能,自家的这位老祖宗想当年可是孙思邈身边的药童,结交过不少奇人异士。
  一见老祖宗被这道士扶了起来,诸儿孙也松了一口气,赶紧起身行礼,问老祖宗来者是谁?梅振衣以无语观音术暗中道:“师兄,莫说我名号,我不欲惊世骇俗。”
  曲振名一摆手,对身前的几名儿孙道:“这是我早年结交的修仙之士,同在孙思邈老神仙门下,你们莫要多问,快回家准备迎接贵客!”
  曲振名在此落地生根,曲家也是孙家原的大户了,他和长房长孙住在一起,是一处青砖碧瓦的大宅子,后院很大有一片药田,药田中有一个草亭。曲振名年纪虽大但身子骨一直很硬朗,平日无事自己在后院种药,累了就在草亭中坐着休息,此刻也在草亭中与梅振衣对坐叙话。
  梅振衣有通明法眼,方才在石太医残迹前一眼扫过众人,已大致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此刻又听曲振名讲述了一遍。
  石太医不是被当地乡民毁的,很让人无语的是,它是当地一帮医生带人给砸毁的。朝廷大军收复长安时,京兆一带曾有疫病流行,染病者虽不致命,但手足酸软混身无力干不了活。曲振名久居当地一直也在行医,曾经为不少患者看过病,也治愈了其中很多人。
  但他治病的速度可没有病情流传的速度快,而且治疗这种病无论用药用针,都需要一个缓慢调养的过程。曲振名觉得这病症很怪,按现代医学术语来说,有点像中毒或过敏,但又查不清病源,只能对症施针辅以汤药,开不出一张通用的方子来。
  他的医道高超还可以伸手,但年纪大了,儿孙们也不会让老祖宗多操劳,治不了太多人,而当地其它医生几乎都束手无策。孙思邈在石太医上留下了一生行医心得,以及常见疫病的诊治与用药,是留给世上的医生看的,但当地医生从石太医中求方,却一无所获。
  朝廷闻讯,派侍御医花强到京兆华原县一带组织官方救治疫情,这时关中一带冒出来一个组织,头束蓝带号称“蓝带神医”,宣扬信奉“克力大仙”能消百病。花强来到华原重用此这些蓝带神医,果然药到病除,平息了关中一带的疫情,他也因为救治乡民有功,被升为京兆华原令。
  从此之后,供奉“克力大仙”的人在华原一带迅速增多,蓝带神医组织也迅速壮大,他们不仅能够治疗疫病,还宣称能治各种病症,只要加入这个组织信奉克力大仙就可以百病全无,当地有不少医生也加入了蓝带神医组织,求神药为人治病。
  不得不说,蓝带神医的核心成员确实能治疗很多病症,而且他们能提供一种“神药”擅消各种病痛,在当地被奉为神灵。这里是医王孙思邈的故里,孙老神仙的名望很高,兴起的蓝带神医煽动一批信徒,趁夜砸毁了象征孙思邈医道功德的石太医。
  这种做法有人或许不解,但在世间很常见,当一伙人要在某个领域建立自己的权威时,往往向着这一领域既有的权威象征开刀,以打倒旧的权威为自己上位的垫脚石,也不论被他打倒的象征是否无辜。
  曲振名以及孙氏后人当然不干了,联名到令尹衙门告状。令尹花强却驳回了诉状不予追究,还在其他的场合扬言道:“石太医不能医黎民疾苦,留之何用?蓝带神医有大功于乡里,更应显扬其功德。”
  蓝带神医受到了官府的支持,在华原一带声望越来越高,并有向周边蔓延的趋势。曲振名上告未成回家后很是悲愤,他守了石太医一辈子,这座医经石幢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寄托,于是召集满堂儿孙,要大家出资修复石太医,一定要修的与原先一模一样。
  梅振衣当年打造石太医花了大价钱,相当于菁芜山庄岁入的四成,况且战乱之后的关中修建这样一件东西所费更贵。儿孙们也很孝顺,各家纷纷凑钱贡到老祖宗那里,如果用普通青石再造一座石太医是够了,但若与当初一样以产于南方的纯色山玉料雕造,还远远不足。
  长孙就劝老人家,还是用青石建造吧,心意尽到了就行。而曲振名的愿望是将石太医恢复如初,所以这一天又跑到石太医残迹前哭诉,骂自己不孝还呵斥儿孙,恰好梅振衣来了。
  梅振衣听闻之后叹息道:“一幢石刻焉能尽治天下疾苦?师父所留是大医精诚之心,若师兄真有心,不必再立石太医了,可将师父所录医著能传世者,编撰刻板刊行。……你的儿孙们都很孝顺,不要再为难他们,手中这笔钱就作刻版之资,不足之数,派人到乌梅山庄找梅五中之子梅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