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305

  插叙一段前事,人皇印一直留在东都洛阳宫中。安史之乱中洛阳被安禄山大军占据,后又被梅校大军夺回,宫室崩坏财物遭劫一片兵荒马乱,而人皇印却被梅振衣悄悄取走。这件近乎无用的神器已无人注意,但青帝却知道它的下落。
  大天尊有恍然之色:“难怪你会托他修复封印之眼,那等圣物的妙用依附整个天国仙界的造化开辟之功,他对炼器之道若能领悟到这种程度,也就能掌握人皇印真正的玄机了,才有邀集诸天相商之能。你是在考他?也是在试他?”
  人皇印这件神器的妙用据说能定人间山河灵枢之序,但使用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修行至世间法的极致,二是要有真正的人皇身份。自从上古青帝、炎帝、黄帝三位人皇之后,直至武则天之前,从未有人动用过。
  传说是这么回事,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从炼器之道来看,这种妙用是无法理解的,一定有别的原因,只是难以看透其中真正的玄妙而已。要想搞明白人皇印究竟是怎样一件法宝?达到“法无可证”的境界,比如大天尊与此时的青帝、法舟、镇元子,自然就可以。
  退而求其次的话,若领悟炼器之法的极致,将天下一切法宝的妙用变化了然于心,也可以明白。梅振衣如果能修复封印之眼,就说明他的炼器之道达到了这个境界。
  听见大天尊所问,青帝却摇头道:“你错了,我不是考他也不是试他,就是在帮他。”
第334回、多少枯荣相倚盼,何日回山又清风
  凡事有得有失,修复天国圣物封印之眼是个苦差事,万一失手彻底损毁,不仅自己极可能受伤,而且也不好向天国交待。但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几乎是数千年来首遇,炼器之道到了一定的程度,是没有通常的修炼方法更进一步的,只能靠机缘。
  青帝托梅振衣帮这个忙,同时也看梅振衣自己能否把握这个机缘?若修复如初,也等于帮了梅振衣一个忙,助他修行破关达到炼器之道的极致。
  梅振衣如果成功了,就能掌握人皇印真正的妙用,进而能办到一件事。至于能办的是哪件事,人皇印真正的妙用又是什么,青帝与大天尊都没说。至于梅振衣会不会去办,青帝并没有勉强,他仅仅是托梅振衣修复一件圣物而已。
  否认了大天尊的疑问,青帝又说道:“梅振衣取走了人皇印,他当然不可能去做人间帝王,我猜他已看出此法宝的一丝端倪,故此取在自己手中,可见已有愿心发端。”
  大天尊仍然在问:“你猜?而不是推演、不是观悟?”
  青帝一指棋盘:“我落子到此为止,当然没看透,大天尊也未看透吧?”
  此时两人的落子已毕,大天尊也盯着棋盘,眨了眨眼睛说道:“梅振衣才是死劫中真正的活眼,不知还会不会有人搅局,又能怎样搅局?这一盘棋可难搅,不比你当初在五观庄时。”
  “搅局等于找死,无论是谁!”青帝突然一挥衣袖,别说棋盘,就连棋桌也凭空消失了,只有两只粉青釉茶杯在虚空中漂浮,杯中的茶犹有余温。
  “撤桌子送客,我倒是头一回见,时日该到了,我告辞回天庭。”大天尊微笑着起身。
  “你真要走了吗?”青帝意味深长的问道。
  “是也不是。”大天尊举步下山,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我送你一程,也陪你一道出山。”青帝也起身随大天尊而去。
  大天尊若回天庭,随时可以飞升,但自古修行人之间的礼仪,不能在人家道场中随意穿越天刑,以大天尊和青帝的修为似可肆行无忌,但他们还是走下了山。自从善无畏那一笔批落之后,敬亭山的外围掩护法阵已消失,可入山的门径还在,两人走下山径来到山门外,身形一晃正要遁去,忽听背后有人道——
  “仙童,你这一去,何日回山?”
  回头一看,一袭绿衣的山神绿雪站在山门处眉目如画,她身后是没入竹林深处的蜿蜒小径,整座敬亭的山水神韵仿佛与她一体,似真似幻。以前清风或青帝离山时都是说走就走,绿雪也从未问过一句,小小山神哪能管得了他?
  绿雪此时却问青帝何日回山,看神情有些期盼、有些担忧,还有些欲言又止,似乎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说出这句话,说完话轻轻咬住了下嘴唇。
  青帝怔了怔,神情淡然反问道:“山中无岁月,你何故有此一问?”
  绿雪微微低下头,声音很轻柔,就像飘荡的山风几细不可闻:“我是此山中的一棵树,四百年前行将枯槁,幸得仙童引菩萨来救,又得天地灵根妙法修行。春风化雨落叶成泥、岁岁枯荣年年新发,在此待仙童回山。”
  青帝看着她,银色的长发披拂,白皙接近透明的脸庞上没有一丝血色,两道剑眉微蹙,金色的眼眸不知是冷是暖,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才说道:“敬亭山已是你的敬亭山,我不过借地驻足,这百年来多谢!”
  绿雪:“尚无百年,自仙童入山驻足始,至今日你与随先生落子下完那盘棋,一共九十九年,绿雪记得清清楚楚,仙童还未答我方才所问。”这小小山神今天不知为何,非要问青帝何时回山。
  青帝轻轻叹道:“我也不知,就像我不清楚那一局棋落子之后的情景。”
  绿雪:“但我听见了你对随先生说的话——‘大乱也好,末法也罢,此事了后,我坐于敬亭山中不为所动。’故此问仙童何日回山,你说的话从来没有落空。”
  青帝有些诧异:“你居然能听见我们说的话?”
  绿雪:“别忘了我是山神,你们在我的山中,但我也只听见了这一句。”
  青帝摇了摇头:“你却没听见另一句,我说不知的确就是不知。”言毕转身飘然离山,银丝羽衣渐渐消失在十里桃花道深处。绿雪的眼眸如秋水,一直看着青帝的背影,身形却越来越淡,当青帝消失时,她的身影也在敬亭山门处淡去不见。
  日影西行而没,一轮明月现于当空,欲圆犹残。再过三天,就是人间的仲秋节。
  ……
  青帝从敬亭山离去时,梅振衣也走出了东游谷,他已成功的修复了天国圣物封印之眼,不仅如此,闭关的时间却比修复圣物耗时更长,显然另有所修证。
  “你真要去他化自在天吗?”知焰问道。
  梅振衣点头:“是的,彼处不比天国与佛国,以你的修行不必去也不可去,我却非去不可,东游谷中若谈心性机缘,也只有提溜转可陪我走一遭。”
  提溜转在一旁拍着胸脯道:“姐姐放心好了,有我在,一定能照顾振衣周全。”
  知焰看了她一眼:“我不放心的就是你,不怕振衣与人动手斗法会吃亏,但出入他化自在天世界凶险不在于此,而是修行愿心所印证,我怕你所悟有偏。”
  梅振衣:“提溜转不走这一趟,也难破关,所以我要带着她,这一去恐怕有大事发生,你我既为道侣,那就合力承担,届时不要让其它弟子参与,你来就行。”
  梅振衣要去的“他化自己在天世界”,当然不是诸天魔开辟的孤寂灵台世界,那种地方别人也进不去,而是魔王波旬所开辟的、连接诸天魔孤寂世界的广大外围道场。去那种地方对他而言没什么别的凶险,虽然三神器不在,但他还有拜神鞭、人皇印等法宝,尤其手中还有一印天国圣物封印之眼。
  真正的凶险不在于和谁打架,而是出入这个世界的修行印证,梅振衣就是为了印证修行发端才去的,以他的修为也许不会自堕,但提溜转可没有真仙极致的物化之境,这一入一出的灵台感应愿,可能在将来修行中有堕入或证入他化自在天之虞。
  知焰与提溜转离开东游谷,边走边用神念交谈,梅振衣详细讲解了他化自在天世界中诸修士的修行所证以及愿心发端,并对提溜转说:“你若进的去,说明修行有所精进,还要出得来,这才算真正破关。”
  梅振衣所谓的进的去,指提溜转能够跟随他到达他化自在天世界,寻常仙家根本不愿意去的地方。所谓出的来却不是指人能出来,不论什么仙界能入就能出,而是指修为心境不堕其中,灵台感愿不随之化转。若能做到这一步,提溜转就不仅仅是那个好乱转的成仙小鬼了。
  提溜转有些紧张也很高兴,兴奋的说道:“你独独带我去,一定是有把握,你讲解的心法我都悟透了。”
  梅振衣:“我有七分把握,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你私自下界做的那些事惊动了法舟,我以前小看你了,你也小看自己了,你的修为已相当不低。但你的心性以及修行路途与东游谷中往来的其它仙家都不太一样,需要这一番历练印证。你曾得到明月仙童的诸多提点,对‘不染’二字应深有体会,所以我才会带你走一遭。”
  若拿提溜转与明月仙童比较,这两人自然是天差地远。提溜转就喜欢到处乱转,打听各种八卦好管闲事,哪怕成了仙也一样。但有一点,自从她修行有成之后,从来没有因为乱七八糟的各种闲事乱了自己的心境,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一点都没变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不染”。
  只是她修行还是有所偏差,所以梅振衣才会传她印证心法,带着这小鬼去他化自在天世界出入一番。说着话梅振衣一挥衣袖,天庭道场中仿佛出现了一片无穷无尽的虚空入口,两人的身形消失在原地。
  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不知穿行了多久多远,也许根本就没有时间空间可言,只有心念指引,梅振衣又一挥衣袖,出现在另一片奇异的天地中。
  以广大神通放眼望去,这一片天地山河可谓乱七八糟,也可以说是多姿多彩。有开满野花的山野草甸,宛如人间西海边的大草原;还有瘴气四溢的莽莽丛林,宛如人间花溪谷以南的苗寨深山;有黑烟弥漫的愁云深涧,宛如幽暗的冤魂世界。
  梅振衣立足之地是一片黄土坡,方圆数十里几乎寸草不生,不远处立着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五个大字——自在天世界,大字上面还横书的两个小字——波旬。
  世间法不过出神入化,这句话应怎么理解?有些大神通境界在人间是无法施展的,比如眼前这块碑,其实它上面刻的不是任何一种文字,而是随观者的见知化转,你最想看什么字上面就显示什么字。如果是不识字的妖仙,看见这道碑自然就能感受到一种神念,告之是什么意思。
  碑文上带着仙家妙语声闻,讲述了这片世界的来历,这种碑在人间是刻不出来的。梅振衣第一眼所见是工整有力的褚体楷书,随即也看出了这块碑的玄妙,不禁赞道:“就这一块碑,也能看出魔王波旬的好手段,大神通境界不在我所遇众金仙之下,提溜转,你来仔细看看!……嗯,提溜转,你在哪?快出来!”
  “我在这儿,刚才有些紧张,不由自主就潜行了。”一阵阴风从那块碑的后面飘出,化为提溜转的身形。
  梅振衣低声喝了两个字:“衣服!”
  提溜转一低头,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光着身子,娇嫩的身躯一丝不怪,赶紧一转身化出一身衣裙,红着脸低头道:“幸亏没别人看见,这地方不熟,方才有些慌乱。”
  梅振衣:“我第一次飞升天庭时,也出过这种岔子,但你来往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多时,今天还会这样,可见灵台恍惚宛若初证。”
  提溜转双臂抱胸一缩肩:“知道了。”很难直接形容进入这片世界须印证何种愿心发端,从提溜转的反应或可看出一丝端倪。
  梅振衣一挥衣袖道:“既然来了,就可以走了,我们回去罢。”
  他倒是干脆,来了就走,本意就是印证如何出入他化自在天世界,至此目的已经达到,并不想在这里做什么事。提溜转却说道:“刚落脚就走吗?四处看看行不行?”
  梅振衣笑了笑:“以你的脾气,好不容易来到这个地方,不打探点什么就回去确实不甘心,那我们就四处看看吧,反正还有些时间。”
  两人漫无目的朝前走去,绕过石碑行往山野深处,四下见不到一个人。这片世界十分广漠,各修士择地散居,如果不是刻意拜访就这么漫步的话,看见一个人还真不容易。两人走过一座大山,这座山上的树木奇形怪状,每一棵树上面各种形状的叶子都有,树枝上还布满了尖刺。
  一靠近山脚,梅振衣的无碍缘觉就感应到了这里有人以法力布下了阵势,并不是守护或迷踪法阵,也不是洞天结界,只要有人一进入这片“领地”,就会扰动布阵者。梅振衣感应到了这个法阵,神识中也听见了滚滚如闷雷之声从山顶传来。
  他暗语道:“此山是一处道场,主人未凿建洞天结界,却暗布法阵警戒,看来不喜人打扰。提溜转,你莫要惊动他。”
  “这法阵虽隐蔽,在我看来也平常,以我的潜行术不会惊动,去看看那声音是怎么回事?”提溜转说话间已经一溜烟化为无形飘上了山。
  梅振衣刚想喝止,提溜转已经去了,过了片刻功夫就飘了回来,以无语观音术笑道:“山上有一头肥牛在睡大觉,好肥呀,肚皮迭了六层褶子。呼噜声惊天动地,就如滚雷一般。”
  “提溜转,你可知这头牛的名号与修行?”梅振衣突然问了一句很奇怪的话。
第335回、孤木山庄拂丝柳,愁云涧里闻鬼哭
  提溜转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
  梅振衣一指这座山:“你能出入这法阵不惊动那斗牛,修为也算相当了得,但你尚未得无碍缘觉,那头牛的鼾声带着神念,并未掩饰自己的灵台,若有捉风尾之术,能知道他在说什么。”
  仙家妙语声闻中告诉提溜转,那头肥牛的法号颇为奇特,叫“牛牛的六层肚皮”,一边打呼噜一边还在“说话”。此牛看上去很懒,所修却是梦入灵台之功,因此不愿被打扰,它曾经胆子很小,受到点惊扰就逃跑,此山的警戒“法阵”是它的天生特异神通。
  因为胆小,它曾被自己的弟弟骂醒过很多次,成仙后来到了自在天世界,在此山布下法阵睡大觉,扬言谁要是擅闯山中惊扰了它,它就跟谁拼命决不后退,反正不会再逃跑。
  提溜转直眨眼:“他的呼噜声你能听明白,但以我的修行并不清楚,若是不小心闯入此山打扰了它睡觉,它也要和我拼命?”
  梅振衣苦笑道:“它自认为已经打了招呼,别人能不能听明白是别人的事,要不这里为何叫自在天世界呢?”
  提溜转:“它的弟弟又是谁呢?”
  梅振衣:“呼噜声中可没说,但我听悟空尊者提起过,当然也是一斗牛,自封平天大圣牛魔王,原先也有他化自在天修为,曾在此地兴风作浪聚啸山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