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305

  风君子不笑了,很认真的点了点头:“说的不错,我从小就有这个毛病,所以既招人喜欢,也有人看不顺眼,到了三十岁才渐渐明白该如何自省。”
  萧云衣:“那你怎么还这样?”
  风君子一眨眼:“你问我,我就这么说,而你也愿意听,至于在外人面前就不必了。而你,是我的内人嘛!”
  萧云衣被逗乐了,挽着风君子的胳膊追问道:“庙门前有个大妹子带个小孩,那也是菩萨吗?”
  风君子望了一眼,松开萧云衣道:“你什么眼神?哪是什么大妹子,是我的高中班主任柳老师!”萧云衣也认出来了,前天在芜城知味楼吃饭时,见过石野夫妇和他们的孩子。
  风君子快步迎上前去,离老远就低头问好:“柳老师好,您带着言成来秋游吗?”
  柳菲儿看见风君子,也笑着打招呼:“带着小萧来游山吗?到芜城一趟,别的地方可以不去,但不能不来昭亭山,虽然有很多人认为没什么好看的。”
  萧云衣赶紧道:“挺好的,真应该来,听风君子路上一讲,真是一座好山。”
  几人聊了几句,风君子逗言成道:“言成,叫舅舅。”柳言成很听话,比这个年纪的大多数男孩乖巧多了,真的叫了他一声舅舅。
  风君子与萧云衣是从山上下来的,打完招呼之后,柳菲儿带着小言成继续上山。风君子很有礼貌的侧身站在庵门前目送,萧云衣拍着他的肩膀道:“你对老师很尊敬啊,但她也没看见。”
  风君子:“尊敬是应该的,与她看见看不见有什么关系?”
  萧云衣好奇的问:“你怎么逗言成叫你舅舅,不叫叔叔呢?”
  风君子咧嘴答道:“叔叔是论婆家的辈份,舅舅是攀娘家的亲戚。言成不仅是柳老师的儿子,也是我同学石野的儿子,名字还是我起的呢。”
  萧云衣仍然很好奇的问:“柳老师有四十了吧?怎那么年轻,看上去真像你的大妹子。”
  风君子:“她比我大八岁,比你大十七岁,真是驻颜有术,简直让人怀疑她吃过什么仙丹灵药?”
  萧云衣打趣道:“你喜欢翻道藏,看到过什么驻颜术吗?”
  风君子半开玩笑道:“当然有了,想学吗?我现在就可以教你。”
  萧云衣:“当然想学,你快说!”
  风君子故作神秘的一摊双手:“世上最好的养容妙术,就是我们的空空妙手,驻颜从搓手心开始,我教你一种最简单的采日餐霞之方。”
  他讲了一套法门,谈笑之间也不知真假,据说人人都可以习练——
  晴朗无风的清晨,洗净双手与面部,选择一个环境清新的地方,面对日出时的朝霞站立,放松身心,屏去杂念调息入静。怎么衡量已经达到先“入静”再“入境”的状态呢?有一条标准。
  眼帘似闭非闭,既像是睁眼看见了霞光又像是闭眼感觉到了霞光,若已经忘了自己是睁眼闭眼,眼帘微闭却能真切的“观想”霞光升起,达到“无差别”的状态,就说明已经入境。
  在这种状态下,霞光温暖带着生发之气,不仅能沐浴全身,且无形中仿佛能照透周身。意念轻柔聚身中霞光不散,凝练与炉鼎一体,这就是“采日炼形术”。如果开口吞朝霞,舌下生玉液,随之送服,就是“餐霞辟谷术”。
  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入门法,至于炼完有什么效果、是否能入门径?只有炼习的人自己清楚,但它没有坏处,谁都可以习练。收功之后可以再加一段动作,手心相对轻轻的搓,搓到微微发热感觉有些滑腻即可,不必太久太用力。
  然后以双手轻轻揉脸,也是揉到微微发热感觉有些滑腻即可,这就是养容之方。——若坚持习练自有奇效!
  萧云衣听完之后将信将疑:“说的跟真的似的,你自己有没有炼过?”
  风君子:“有啊,上大学的时候炼过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不敢说,但一般人只要习炼有成,十天半个月不吃饭没问题。”
  萧云衣扑哧一笑:“你那时是把生活费花光了没饭吃吧?现在怎么没见你练?”
  风君子瞪了老婆一眼:“你明知道我爱睡懒觉,哪有功夫去看日出?”
  萧云衣的笑声咯咯不止:“以后再和别人吹什么驻颜术,先把你自己的白头发变黑了再说。”
  风君子伸手一撩鬓角:“不是你说的嘛,有白发,显得我更帅。”
  萧云衣抿嘴点头:“嗯,是挺帅的,也不看看是谁老公?”
  风君子:“你不信是不是?据说大唐玉真公主当年驻颜有术,也曾习练采日餐霞术。”
  萧云衣反问:“你还能见过玉真公主不成?”
  风君子:“本人当然没有见过,但玉真公主墓就在昭亭山脚,离山神祠不远,今天上山还路过了。”
  萧云衣啐道:“大白天说鬼话!”转念又想起了什么,一把扯住风君子的袖子道:“你刚才说的那套,很合适哄骗女孩子呀!告诉我,这么多年拿它哄过多少女生?”
  风君子:“我可谁也没骗过!就是上学的时候,出于同情心,教过班上的女生,而她们都不信。”
  萧云衣一瞪眼:“同情心?我看是别有用心!前天在知味楼聚餐的时候,你们班那个叫田玮的,瞅你的眼神很不对,老实交代,你和她是怎么回事?”
  风君子略显夸张的叫道:“老婆大人明鉴,我和她没什么关系!你也忒爱多心了,我什么没见过?早已定心不乱。”
  “哦,那你都见过什么?”萧云衣攥着衣袖的手更紧了,语气明显在质问。
  风君子也意识到自己说走嘴了,话中大有问题,赶紧往回兜:“有你这么才貌双全、温柔可爱、贤惠能干的夫人,我还有什么可见的?”
  萧云衣忍不住被逗乐了,没有再追问什么,感叹道:“世界真奇妙,我在那么远的地方认识你,后来才知道,你的同学石野还曾经是我哥哥萧正容的战友。”
  风君子:“有时候世界很小,而小小一座山却很大,譬如在昭亭,就是一山一世界,对吗?”
  萧云衣仍然在笑:“昭亭山是很大,听你妈妈说,高中时有一年你竟然在昭亭山走丢了,后半夜才摸黑回家。”
  风君子一皱眉:“有这么一回事吗?我怎么不记得了?可能是迷路了吧?”
  萧云衣:“迷路?就这么一座山,有什么好迷路的?听说你小时候迷路可不止一次,看你也不像不认路的人啊?”
  风君子用小指尖挠了挠右眉:“可能是运气不好罢。”
  萧云衣:“胡说,你运气不好还能娶到我?我看你就是小时候太淘气了!……嗯,老公,你怎么了,看见什么了?”
  风君子的神情不知为何起了莫名的变化,忽然变得很飘渺,望着远方山谷深处沉默不言。听见她的问话,风君子似是自言自语的答道:“我看见了一棵树。”
  “哪一棵树?山里面全是树!”萧云衣很诧异。
  风君子悄悄的抓住她的一只手,另一只手指向远方道:“看见了吗,就是那一棵。”
  萧云衣惊呼道:“是的,我也看见了!好漂亮的一棵树,离这么远,一眼看见居然这么美,简直分不清是这棵树在点缀一座山,还是整座山在映衬这棵树?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真不敢相信!……好像没有路耶,过不去。”
  夫妻两人站在山路旁望了很长时间,风君子一直很沉默,山间拂过的清风仿佛带着一种淡然的伤感,萧云衣非常敏感的察觉到丈夫的变化,忍不住又问道:“你怎么了?”
  风君子回过神来,轻轻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可能是秋风中有感叹。”
  萧云衣有些惊讶,但是转念间便没有再追问,柔柔的一笑:“山上玩了大半天,我也累了,我们回家吧。”
  ……
  离山脚不远处的竹林间,山路有两条分岔,一条向上通往太白楼与翠亭庵,另一条通往旁边谷中的山神祠与玉真公主墓。
  有一个老和尚从山下走来,他看上去很老很老了,长长的眉毛如霜没有一点杂色,然而眼神却明亮清澈,充满孩子般的天真。他扛着一根九环锡杖,步履轻盈的沿路登山而上。
  老和尚刚刚走到岔道口,却被两个人拦住了去路,面前有人问道:“这山上只有尼姑庵,大师,您要往哪里去啊?”
  开口说话的是一位身穿古典式碎花长裙的年轻女子,容颜俏丽,眼神有几分狡慧,女子身边站着一位头插玉皇簪的道士。虽然在风景区看见出家人并不意外,但道士拦在和尚的前面,旁边还站着一位美女,这种场面实在少见。
第359回、仙凡妖异一山尽,人鬼神灵几卷书
  老和尚抬头一笑,反问道:“山上也没有道观,这位道友从哪里来?”
  那道士也笑了,稽首行了一礼道:“请问大师名号?”
  老和尚放下九环锡杖,柱地立单掌答道:“贫僧芜城九林禅院法澄,你呢?”
  道士似是开玩笑的说:“我叫吕阳纯。”那女子笑道:“他叫吕阳纯,我就叫何姑仙。”
  法澄点点头:“好名字,很有趣,名我非我即是我。”
  何姑仙提醒道:“法澄大师,您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法澄一指昭亭山巅:“彼处离西天更近,贫僧往悟佛法。”
  何姑仙眼珠一转又笑道:“那你下山之后呢,不离西天更远了吗?”
  法澄呵呵一乐:“贫僧若远佛,是为引世人近佛。”
  何姑仙没问住老和尚,吕阳纯一指九环锡杖道:“这种三耳九环锡杖,要么引法渡众生,要么渡众生往净土,总之有接引之意。别的和尚若是得到这支锡杖,不是得小心翼翼的捧着就是得供着,你怎么就这样扛着它大摇大摆走路呢?”
  一千三百二十三年前,在洛阳城外的西行的官道上,梅振衣曾经拦住小和尚法舟问过同样的问题,当时法舟只说了一句“我不告诉你!”就一溜烟跑掉了。(注:详见本书128回。)
  老和尚法澄却没跑掉,反而很高兴的说:“原来道友也是近佛之人,懂得这些讲究,但我要是捧着它,就会挡住上山下山的路,道友你就过不去了,扛着它,与人方便。”
  吕阳纯又问道:“此杖按佛门依轨不可轻易持之,请问法澄大师,您究竟是什么来路?”
  法澄似乎很好奇有这一问,像个孩子般的答道:“道友没看清楚?我是从山下来的。”
  吕阳纯摇了摇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你明知我在问什么。”
  “我听闻真人言出则必诺,而既行可不必言。君子不可欺之以方,真人不可欺之以信,通达不仗机巧亦不讳机巧,是为不诳。你这般刁问,才是诳语。”吕阳纯身后突然有一人朗声喝道,转身望去,风君子与萧云衣走下山来,开口说话的是风君子。
  一千三百四十七年前,在大庾岭上,六祖慧能就曾这样反驳过小仙童清风的戏语。(注:详见本书158回。)这么多年后,在芜州的昭亭山上,又有人说了同样一句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