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05

  打个比方,御器时身心与法器一体,法器就相当于人的一只手那样灵活自如,假如你的身子还是那么大,但这只手像一座山,你能动得了吗,尽管它就是你的手!指妖针拿在手中不是份量沉,而是御器感应地气时神识能够延伸的范围实在太大,超出了梅振衣的心念与定力所能控制。
  心念与定力也有“大小”之别吗?当然有,有人一念能容一片山河且心念不动,有人一念只能容眼前且随即散乱,天生就有所区别。而对于修行人来说,这方面远远超越常人,主要是靠修炼达到的境界,梅振衣此时修为不够,灵山心法修炼的境界还差的远。
  清风看见他打晃,淡淡的问了一句:“神器不可轻执,现在明白了?”
  梅振衣擦了擦冷汗:“明白了,多谢明月仙童!我们还是先去敬亭山吧。”说话时仍心有余悸,清风修为高绝,可明月的底细谁也不清楚,没想到指妖针在明月手中留了十来天,竟变成了这样。
  是好事还是坏事?就法器而论当然是好事,妙用比以前强大太多了,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梅振衣现在根本用不了,恐怕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用不了。以前的指妖针有很大用处,现在的指妖针对于他而言却相当于一件不能用的废物,是好是坏说不清。
  但也不能怪明月啊,梅振衣只能称谢不能说别的,看明月那天真烂漫的表情,确实就是顺手给他帮忙,将左游仙留下的灵引炼化掉,还将这件法宝的器用炼化的如此之“强”。
  清风可不理会他在想什么,一听要去敬亭山,挽着明月一挥衣袖,连同梅振衣、张果、梅毅甚至还有那位无形的阴神提溜转,都被他飞天带走,飘飘然看似不快,但片刻之间就落到了敬亭山巅。
  清风伸手往深谷中一指,对明月道:“这里很好。”
  明月点了点头:“嗯。就是这里。”
  清风又一指山脚下竹林掩映中的绿雪神祠,问梅振衣:“那是怎么回事?神坛之上的塑像,未受香火,供的究竟是谁?”
  梅振衣赶紧解释道:“山中一位精灵,名叫绿雪,她对我梅氏满门有恩,故此立祠相谢。……仙童,那神祠与深谷相去很远,应该无扰吧?”
  清风想了想:“既然有如此渊源,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神祠就留着吧。只是那名精灵既在山中修行,你现在把敬亭山送给我做道场,要她来打声招呼。”
  麻烦啊,真是麻烦,清风偏偏挑中了敬亭山。梅振衣施展唤鬼神的法术,招唤不知在山中何处的绿雪,只见周围绿树摇曳山风轻飏,眼前一花,一位身形妙曼的绿衣女子从山林中婷婷袅袅而来,走到近前浅浅施了一礼:“梅公子唤我,有何事?”
  梅振衣一指清风、明月:“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将敬亭山送给这两位仙童做为修行道场,你也在此山中,所以要打声招呼。”
  明月看见绿雪似乎很开心的样子,主动跑过去拉绿雪的手。这么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娃,谁看见了都很喜欢,绿雪让她拉着手,柔声问道:“小仙童,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明月,那边是我的清风哥哥,你叫绿雪是不是?放心好了,你既是山中树精扎根于此,清风哥哥的修行不伤天下有灵众生,是不会赶你出山的,也不会妨碍你修行。”明月笑嘻嘻的说。
  清风看见绿雪,眉头一皱刚想说话,但见明月已经拉着绿雪的手很喜欢的样子,他就没再多说,转身一指半山腰的翠亭庵,断然道:“观自在菩萨那座庙,搬走!”
  清风话一出口,梅振衣等人很为难。那可不是普通的庙啊,想当年是观自在菩萨法身显灵之处,而且庙里的菩萨像也是开光受香火的,相当于观自在菩萨的化身亲临啊!清风不会感觉不到,而且听他以前说过的话,应该是认识观自在菩萨的,竟然开口就要请菩萨搬家。——小小仙童,好大的口气!
  梅振衣感觉有点头大,但现在也无法后悔了,只有硬着头皮劝道:“清风仙童,翠亭庵遥对芜城,与深山幽谷之间被主峰隔开,不会妨碍到你,就不必拆庙了吧?……您恐怕不太了解人世间,拆庙是很忌讳的事情,我们梅家不好交待。”
  清风淡淡的问了一句:“向谁交待?”
  梅振衣:“向庙中的师太交待,向芜州敬佛的百姓交待,也向观自在菩萨交待。”
  清风冷冷的反问:“难道你把道场已经送给观自在?如果是那样,你现在又答应了我,是你需要给我一个交待。”
  这仙童,不,这位爷,实在是不好伺候啊。张果一看少爷一脸苦色眉头都快拧成麻花了,上前施礼道:“这位仙童,我家少爷将敬亭山送给你做修行道场,山中很大,你自守深谷不就行了?既然绿雪能在山中,观自在菩萨为什么不能呢?”
  清风:“绿雪?她不过是个未成道的小树精,扎根于此山,留在山中无妨,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但我又不是观自在座下的仙童,怎能与她共一处道场,人间有这样的道理吗?”
  张果被他问的差点没噎住,陪着笑脸答道:“清风仙童,您是误会了,我们梅家从来没有答应观自在菩萨献出敬亭山,翠亭庵之所以在此,是因为有一段缘法,绿雪也可以做证。您既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那就听我说一说这段缘法。”
  张果讲了当年观自在菩萨于敬亭山显灵之事,听完之后清风直皱眉,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你们搞错了,不是观自在菩萨要到此处显灵,是我把她拉下来的,我来过这里,所以说与此地有缘。当年没有观自在什么事,这座庙可以拆了!”
  听见这句话别说张果震撼不已,就连提溜转都情不自禁原地转了好几圈,也太出乎意料了,众人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而此时就见绿雪突然挣脱了明月的手,飘然来到清风身前,盈盈跪拜道:“恕我刚才没有认出仙童,听见你的声音很耳熟,只是不敢相信真能相见,闻方才之言才知真的是你,绿雪多谢救命恩人!”
  听见绿雪的话,梅振衣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仙童清风不是别人,就是当年与观自在菩萨一起来到敬亭山,以菩萨瓶中的净露救活绿雪的那位仙童。联想到清风就是五观庄的童子,还有《西游记》中的故事,梅振衣立刻将前因后果推测出一个大概——
  心猿悟空,也就是《西游记》里说的那个孙悟空,在五观庄毁了天地灵根,也就是《西游记》里所说的人参果树。观自在菩萨是去五观庄救治天地灵根的,而清风不放心,先要菩萨做个试验,拉着菩萨落下云头来到敬亭山中,选择了一棵生机将绝已然枯槁的古茶树。
  一试之下果然灵验,古茶树被救活了,而这棵茶树因此感应成精就是绿雪。当时的茶树自然见不到清风与观自在菩萨的面目,但现在的绿雪却能记住那位仙童的声音,所以才会说声音很耳熟,只是不敢相信。
  这一段故事是梅振衣根据所知所闻一系列片段,自己推断出来的,与穿越前看的《西游记》中的情节并不相符。不得不说,实情还真就与他推测的一样。
  清风见绿雪跪在面前说话,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柔和之色:“原来你就是那棵树,如今也有些修行成了小树精,今日能同在此山中,也是当年的机缘。……起来吧,不必谢我,说来我也要谢你,当年我也是借你原身一用。”说着话一挥衣袖,绿雪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无法再跪拜。
  清风又冲梅振衣道:“既然翠亭庵是你家供奉,我也得问你,你打算是拆还是搬呢?如果想拆,你自己拆,明月好洗尽菩萨在此地的沾染。如果是搬,你就另择一地,我替你把这座庙原样挪移到那里。……不必担心观自在,她不会来找你,就算来找也只会找我。”他只给了梅振衣两种选择,反正翠亭庵不能留在山中。
  这时绿雪插话了:“恩公,何必与菩萨为难呢?万一菩萨真的怪罪于你……”
  爱凑热闹的提溜转也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语气还有点紧张:“仙、仙、仙童,假如把菩萨招惹来了……”
  清风打断他们的话:“我身为金仙用此道场,依缘法而取,观自在不会计较,否则她就不是菩萨。……我问你,假如将翠亭庵移到齐云峰,与齐云观门对门做个邻居,观主能答应吗?”
  让翠亭庵与齐云观门对门?恐怕除了张果之外,谁也不能乐意。梅振衣连忙摇头:“那怎么可以,不是乱套了吗?”同时心下骇然,因为清风竟自称金仙。他对出神入化之后的仙家修行不是很了解,只偶尔听钟离权说过几句,据说金仙犹在真仙之上。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带回家的竟是这样的“尊神”,既然有金仙修为,为什么不在仙界好好呆着,在昆仑仙境里打什么架?又到人间找什么修行道场?该不会也是被逼出仙界的吧?看他这副样子,也不是没有可能啊!只能心里嘀咕却不好开口乱问。
  这时明月说话了:“梅振衣,道理你都清楚啊,你答应的事情,应该做好才对。”
  梅振衣长叹一声,无可奈何道:“确实都是我考虑不周,搬走,翠亭庵一定搬走!菩萨那里我管不着,但我要给庵中的师太们与芜州百姓一个满意的解释,虽然你们不在乎,可我不得不在乎!……二位仙童,能不能再给我三天时间?就三天!”
第079回、梅公子半山设宴,神树精当众显灵
  三天时间,梅振衣要解决眼前的麻烦。就算在现代,要拆一座庙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何况是唐朝。还好不用拆庙重建,清风答应帮他施法挪走,首先就是要另找一块地方,这事好办,梅家在芜州的地皮有的是,难办的是如何向芜州百姓以及庙里的星云师太交待?
  无缘无故给菩萨搬家,又是这样一座特殊的庙,在民间会有很大的舆论风波,尤其当今皇后武氏大肆崇佛,假如有人趁机参一本,连当地官府都可能受连累。张果这个活了上百年的老妖精也直挠头,想不出少爷能有什么好办法。
  下山的路上,张果叹气道:“当日遇到仙童之时,少爷要说我家有八座山,让他们自择一座就好了。”
  提溜转也插话道:“应该说是七座山,把齐云观所在的齐云峰也抠出去,不,说是六座山更好,把我安身的妙门山也抠出去。”
  梅毅皱眉道:“你们这是买菜呢,还讨价还价的?少爷当时情急之中,能想到今日之事吗?仙童偏偏挑中的就是敬亭山,说明他们想要的就是这个地方,仙家玄机若如此议论,当日不救少爷又如何?”
  梅振衣点头道:“毅叔说的对,人家又不欠我们的,当初说的好好的,只要助我脱身,我送他们一处道场,只要是梅家之地,让他们自择,怎么搬走翠亭庵是我们自己的事,何况那清风还答应帮忙了。”
  张果不放心的问:“三天时间,少爷真的能有办法吗?”
  梅振衣:“先去翠亭庵见星云师太吧,只要她点头,其余的事我都能搞定。……张老,你随我一起去。……提溜转,你这个样子不适合进庙门,在外面待着吧。”
  见到星云师太,吩咐其他尼姑回避,张果与梅振衣单独与星云师太说明了事情始末,最后说:“我想另择一地安置翠亭庵,不知师太有何意见?”
  星云师太倒也没为难他,沉吟片刻道:“对于我其实都一样,庵中供奉观自在菩萨,在哪里供奉都可以。至于庵中众尼,如果你们把庙移到芜州城中,让芜州百姓供奉香火更加便利,她们自然也是乐意的。就不知少爷如何交待这件事情,总不好说是有人逼菩萨搬家吧?”
  梅振衣:“师太点头,我自有办法。张果,你这就陪师太进芜州城,让师太挑选福地,如果是我梅家的地皮,有房子就把房子拆了,没房子就把土地平整好。”
  张果:“假如不是梅家的地皮呢?”
  梅振衣:“那就买下来,可以用重金买,也可以用芜州城中另一处地皮或房舍交换,总之不要让原主人吃亏便是。”
  星云师太:“梅公子请放心,我挑的地方,肯定不会让张管家太为难的,不知少爷有何妙计?”
  “我是这样想的,师太听听可不可以……”梅振衣讲了一条办法。张果闻言鼓掌道:“这么绝的点子少爷是怎么想到的?老奴我刚才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少爷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真是开眼界了。”
  梅振衣笑道:“江湖人的伎俩而已,我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不得已而为之,让师太见笑了。”
  星云师太哭笑不得:“江湖伎俩也要看怎么用,怎能说见笑,只能赞梅公子聪慧,想人所不敢想。只是如此行事,需要绿雪答应才行。”
  一听星云师太这么说,张果又在那里挠头:“对呀,这事需要绿雪出面,但那绿雪只对梅家有恩,又不欠梅家的情,以她的性子,是不会答应这种事的。”
  梅振衣眨了眨眼:“我们去求绿雪,实在有些张不开口,但可以让清风去对她说,只要清风开口,绿雪肯定答应。”
  张果:“你还要去找那个清风?”
  梅振衣:“此事因他而起,不找他商量找谁商量?不就是让他说句话嘛!……我一人去就行,张果,你这就陪师太进城吧,三天后这座庙就要搬了。”
  刚下敬亭又上敬亭,离敬亭顶峰不远山崖的一侧,有一块巨石朝天伸出,状如手心向上的一只巨掌,名曰望天石。清风正背手站在望天石上,遥看着芜州城目露思索之意,不知在想些什么。见梅振衣上山,远远的问了一句:“何故去而复返?”
  梅振衣:“有事想找仙童商量,嗯,明月去了哪里?”
  清风:“她拉着绿雪去山中游玩,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谢谢你送我们的这处道场,有什么事就说吧。”
  见明月开心,清风也变得好说话,梅振衣纵身跃到望天石上,站在清风身边说了一件事。清风听完后有些好奇的问:“为什么对我说,你不自己去找绿雪?”
  梅振衣陪笑道:“一来呢,明月仙童与绿雪在山中游玩正开心,我不想打扰,二来呢,我家欠绿雪的情,再来求她有些不好开口。”
  清风一挥手:“知道了,我自会对绿雪说,她若答应,就算我欠她一个人情,将来还上就是了。”
  这次打交道倒也简单,两句话就搞定了,梅振衣当即下山回到齐云观,与梅毅商量明日之事。第二天梅毅代表芜州梅家,给刺史、长史、司马等地方官员以及当地有头有脸的士绅都送去了拜帖与礼物,感谢前段时间芜州府帮忙寻找梅振衣的辛苦,同时也答谢父老乡亲的关心与照顾。
  同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南鲁公嫡长子、云骑尉梅振衣要在两天后,请大家到敬亭山纳凉,同时在翠亭庵中享用素斋。这事有些突然,但谁能不给梅公子面子?况且西北军中的事情此时已经传到芜州,据说是观自在菩萨在阵前显灵救了梅公子,那么梅振衣在翠亭庵设素宴答谢芜州父老也说得过去。
  说来也巧,朝廷封赏梅振衣的消息恰恰在第二天传来,虽然正式的公文还未送到,但消息已经提前传到了芜州。梅振衣去西北转了一趟,挨了父亲一箭,大难不死还真有后福,事情传到朝中,皇上听说南鲁公阵前射子的事迹,那是大加褒扬,又听闻有传言说是观自在菩萨显灵救了梅公子一命,武后也是凤颜大悦。
  大军还未回师,一众将领的军功还未廷议,先有一道圣旨下来,赐勋梅孝朗之子梅振衣为都骑尉,虽只是个荣誉性质的勋官,那也是从五品上阶出身啊,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相当不小了。这么做一方面是感其事迹,另一方面也是在抚慰梅孝朗之心,大家心里都明白亲手射子毕竟谁都不好受。
  圣旨下来的同时,另有几道特旨加急送出。招梅孝朗立刻赶回洛阳,将西北军务都交给王方翼处理。另外调王方翼为夏州都督,尽快处置好西北战后安抚事宜,率大军回师向绥州进发,与程务挺率领的另一路大军合力剿灭白铁余叛乱。
  原来西北战事方定,绥州一带叛乱又起。当地有一位妖人叫白铁余,好显弄神通,有信徒无数。他曾经公开招集法会,施法术使平地涌出一尊金佛,估计是他自己事先埋好的,并号称“得见圣佛者,百疾皆愈。”这样一来名声大噪,归信他的当地民众非常多。
  就在西北叛乱刚刚发生,梅孝朗率大军离开关中之后,白铁余造反了,率众占领了城平县,杀了当地官吏夺富绅金银房舍,自称“光明圣皇帝”,并大肆封赏手下的“百官”。白铁余称帝之后,又向周围州县进军,所到之处焚烧房舍、杀害官员,裹胁百姓加入叛军,洛阳朝堂震动。
  叛乱发生的地点离长安不远,因此朝廷十分重视,不仅命程务挺领军出击,也命西北大军回师夹击。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关口,却命梅孝朗交割军务,立刻赶回洛阳,梅孝朗也觉得心中诧异,有什么事比平息叛乱更重要呢?
  想着想着梅孝朗突然心中一凛,难道是皇上将不久于人世,要招他这位宰相回京交代后事,成为拥立新皇的顾命大臣?一定是这样,只有这一种可能!梅孝朗不敢耽误,交出兵符带着贴身近卫赶回洛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