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门(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54

  服装的潮流必定受到某种文化流行元素的暗示与引导,这一点在女人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其实男人也一样。这其中包含的因素很微妙,成天乐也说不太清楚。但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传统审美元素在流行时尚中也有回归的趋势,中山装、唐装、汉服一类的服饰,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如果裁剪的好、身材也好,其实这一类服饰更能衬托出那种内敛锋芒、风骨雍容的气质。
  成天乐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琢磨,啥时候找个好裁缝给自己也做上几套,穿传统中装,仪态一定要端正,不能神情闪烁、畏畏缩缩,否则会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修行法诀中不也说了嘛——身正则气正、气正则意正、意正则神正。……至于心正不正吗,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一个成语叫“衣冠禽兽”,最早既是形容明清两代的官服,也是骂人的话。这世上确实有很多妖修潜藏,他们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人们所说的衣冠禽兽,指的却是另一种涵义。有些人并非妖物,可是所行却与禽兽无异,至于穿什么倒是无所谓了。
  成天乐正在胡思乱想,不远处那位中年人接了个电话,开口就说道:“在机场呢,一会儿就去宁波。……我跟你说过的,就是岸达公司在梅子山保税区那个项目,不知怎么和灵异传说扯上了,请我过去考察考察。”
  成天乐立刻就注意到了,没想到此人竟与他去的是同一个目的地、为了同样的事情,这也太巧了!他立刻竖着耳朵仔细听,以成天乐知觉之敏锐,能听见话筒里另一个人说话的声音。
  只听电话变化那边的人说道:“宋院长啊,你做民俗研究什么时候做成捉妖大师了,闹黄大仙也请你去?……工伤事故,追查事故原因非得和黄大仙扯一起,十有八九就是扯淡嘛!”
  宋院长答道:“我对捉妖不感兴趣,但据说当地的传闻很多,那个地方也值得考察,就算去海岛上旅游呗!……你说十有八九是扯淡,万一不是扯淡呢,怪事我们也不是没有遇见过。”
  电话那边的人又说道:“假如真有事,恐怕就不是你能处理的了。你是个搞学问的,不是做法事的。……对民俗有研究、听了人家两句捧,还真以为自己是捉妖大师了?小心别被妖怪捉走啦!”
  宋院长笑道:“我就是研究研究,看看当地是不是有过这么回事,再对比各地的民俗传说,告诉施工方可以怎么做。至于搞得定搞不定,那他们还得另请高人。……风君子,你不去啊?就当出来玩两天呗!”
  电话那边叫风君子的人答道:“你就去宁波和黄大仙约会吧,我可没这个闲情逸致,这两天还要去北京开会呢,祝你好运!……有什么新奇发现,回来别忘了告诉我一声。对了,我给你画的那张护身符一定要揣好。”
  宋院长:“你就拿张白纸乱七八糟写几个字,那鬼画符能管用吗?”
  风君子呵呵笑道:“非常不管用!就是给你壮壮胆,算是心理安慰嘛!”
  宋院长:“你真不过来啊?那边接待都安排好了,假如真有稀奇事,说不定也是素材呢!”
  风君子:“我对黄大仙真不感兴趣,宋院长还是自己去吧,不过我要提醒你两件事。”
  宋院长:“什么事啊?难道你要告诉我该念什么咒语吗?”
  风君子:“咒语倒是没有,你别被臭屁熏过去就行。……第一件事,既然出了这种变故,对方请的人肯定不止你这样的学者,还会有江湖术士。你如果调查出什么结论,真要动手做什么就让那些江湖人去干,你自己就别逞能了。”
  宋院长答道:“你还真猜对了,我已经听说他们在苏州找了一个叫成天乐的捉妖大师。这位成大师先派了一个叫吴贾铭的手下去看情况了,他本人今天也会到。……你说他们会不会是江湖骗子呢?”
  风君子笑道:“接这种活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江湖骗子,和你差不多是同行吧。反正搞得定搞不定,去了之后都要收红包的,你不也是一样要收人家的咨询费吗?但不论怎么说,文戏你唱,武戏还是让那帮人来。……等等!你刚才说那个公司请来的捉妖大师叫成天乐?”
  宋院长答道:“是叫成天乐,名字听着就挺可乐的吧,难道你也听说过?”
  风君子:“是听说过,我有个朋友在苏州把一幅画卖了,买画的人就叫成天乐。事情真巧啊,有点意思,我琢磨着你这回真能撞到黄大仙了!”
  宋院长:“你刚才说有两件事,还有另一件呢?”
  风君子:“既然做调查,就要认真调查,看看那片工地以前是做什么的,尤其是历史上有没有寺庙、祠堂、义庄之类的东西。”
  宋院长:“这我早就想到了,已经通知那边的人做好准备了,我下了飞机会直接去档案馆和史志办。……风君子,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风君子笑道:“要找黄鼠狼,最好先牵条狗。……就不跟你啰嗦了,我还要赶着写一篇关于黄大仙和教授的文章呢!”
  宋院长笑骂道:“你就拐着弯埋汰我吧!有什么事回来再跟你细说。”
  成天乐越听越惊讶,不仅打电话的这位宋院长也是为岸达公司的事要去宁波,而且电话那边的人居然听说过他的名字,知道是他买走了李万的画,看来应该是李万的朋友。说起来成天乐总觉得挺对不起李万的,八百块就买了人家一幅那么神奇的画,但这事也不能怨他啊!而风君子这个名字成天乐觉得有些耳熟,可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见那位“宋院长”已经挂断了电话,成天乐径直走过去问道:“宋院长,请问您也是去宁波吗?”
  宋院长吃了一惊,他并不认识成天乐,站起身来答道:“我是去宁波,请问您是……?”
  成天乐笑呵呵的自报家门:“我就是成天乐,你在电话里刚提过我的名字。”
  宋院长的表情很惊讶也很尴尬,回过神来很老练的露出微笑主动伸手道:“久仰久仰,没想到你这么年轻!我是XX大学民俗学院的院长宋召南,这次也是接受岸达公司的邀请去宁波考察的。我听说你也会去,没想到会这么巧。刚才和一个朋友打电话开玩笑呢,如果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请成总千万不要介意。”
  宋召南竟然也叫他成总,显然从岸达公司那边听说过他的一些传闻。成天乐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又在做什么样的事,所以并不介意宋院长刚才的话,仍然笑呵呵地说道:“你又没说我是江湖骗子,是你的朋友在电话里说的,而且只说十有八九、没说一定就是,这不算什么冒犯。我的名字确实挺可乐的,大家都叫我成天乐。”
第238章、自报家门,莫用心机更深沉
  这番话搞得宋召南很不好意思,握着成天乐的手连声道:“成总大度!佩服佩服!……咦,离那么远,你连我电话里的声音都能听见?”
  成天乐很诚实的点了点头道:“是啊,我的耳朵很好,一不小心都听见了,你那个朋友叫风君子是吧?我听他叫你宋院长,刚才也就这么叫了。……假如连这些都听不见,还去调查什么黄大仙啊?”
  宋召南赶紧说道:“哎呀呀,成总果然名不虚传啊!这次岸达公司请你去就请对了,假如真闹什么黄大仙,我也能跟着长长见识。需要做什么其他方面的调查,你说一声,我一定尽力帮忙。”
  宋召南很惊讶、很尴尬也很不好意思,但他也算见过场面的人了,与成天乐握手说话显得很谦虚、很热情也很有风度,但心里难免直犯嘀咕——眼前这个小伙子到底是什么人?年纪轻轻能在外面混出个大师的名号,不论有没有真才实学,肯定也是有手段本事的。
  成天乐听见他打电话,就呵呵傻笑着过来主动打招呼,老老实实的说出自己能听到电话那边的声音、知道宋召南都和朋友说了些什么。假如换个聪明人,就算能听见恐怕也会装做没听见的,成天乐这样做要么就是心机极深、要么就是缺点心眼。不过成天乐这种人说话倒也爽朗干脆,和他打起交道来不麻烦。
  宋教授却不清楚这就是成天乐的风格,成天乐可没想那么多,他就是听见了有人提到自己名字也听明白了是什么事情,于是就主动过来了。但他告诉宋教授自己能听见电话那边的声音,也谙合江湖门道,就是一个“惊”字。
  成天乐也是有脾气的,分明暗示自己并不是什么江湖骗子,果然让宋召南暗暗心惊。想玩这套也得有本事才行,成天乐仗着知觉敏锐,一见面就显示了过人之处。
  宋召南意识到这回是真的碰上江湖奇人了,说话变得特别客气。两人一同登机,坐的都是头等舱,还把坐位调到了一块,一路上谈笑风生。若论见识渊博,宋召南可是货真价实的XX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肚子里的零碎可比成天乐多多了,基本上都是他在说各种趣闻,成天乐笑呵呵的听着并不时附和两句。
  既然是去解决岸达公司的问题,民俗学家宋召南教授谈了很多各地闹黄大仙的传闻,还有不少风俗典故、乡间野趣,就连乘务员小姐都听的入神了。宋教授也提到了上飞机前打的那个电话,问成天乐究竟买了怎样一幅画、还让他的朋友风君子给记住了?
  成天乐并没有说那幅画的神奇之处,其他的情况倒是实话实说。他怎么在电视节目上看到李万拿着一幅画去“鉴宝”,逛山塘街的时候又碰巧在店铺里看见了那幅画,顺手就买了下来。他后来有两次偶然碰到了李万,第一次是在玄妙观,当时没有打招呼;第二次是在他处理一家公司清算工作时,李万来看写字间还带着那卖画的老板王嗣水。
  回忆往事的时候,成天乐终于想起来风君子是谁了,曾在玄妙观前见过。当时李万正陪着一群朋友出来逛,其中就有风君子。再仔细一想,去年他与那位小舞姑娘相亲的时候,在那家西餐厅里也曾见到过风君子,当时就觉得眼熟只是没认出来。
  世界真小啊,这种事拐弯抹角也能联系上,两人是越说越投机。岸达公司的那边接到消息,成天乐将与宋召南同机抵达,感到很好奇。岸达公司的董事长李立亲自到机场来迎接了,看见宋召南和成天乐有说有笑的走出来,然后奔着举着牌子的接待人员就来了,他也觉得很惊讶。
  原来以为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可看样子就像早就认识的老朋友,高人和高人果然都是有联系的。
  按照宋召南的要求,他并不直接去工地,而是去当地的档案馆和史志办查阅相关资料,岸达公司早就安排好了。成天乐也很感兴趣,当天在宁波市下榻,第二天也跟着宋召南去查资料了。
  想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寻找未知的线索,并不是缺乏资料而是不知道哪份资料有用。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网上搜到的,需要一份一份自己去翻,简直像大海捞针一般,靠运气更要靠经验。宋召南显然很有经验,在各种让成天乐眼花缭乱的档案记录中,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搜出了他想找的很多东西,并衔接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材料。
  岸达公司拿下的那块地,还真有点说道!明朝中叶,梅子山岛上出现了一座忠烈祠,为了祭奠在抗击倭寇中捐躯的将士而建,当时那里是戚家军的海防驻地。这座祠堂是官方修的,但当地民众却踊跃捐资。到了明末清初,这里又曾经被郑成功所部管辖,忠烈祠中的匾变成了“汉室孤忠”,有了另一层含义。
  后来清庭设置所,这座祠堂并没有拆,却变成了一座庙,成了当地百姓出海之前祈福平安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有西洋传教士到这一带活动,那座海神庙没了,变成了一座教堂,在当地曾发展了不少信耶教的民众,如今也说不清是属于哪个教派的。
  这段历史可真够复杂的,那忠烈祠、海神庙、教堂前后经历了近四百年,历经修缮和拆建,谁也说不清是否是在同一地点?但宋召南经过多处记载的对比考证确定,这三处建筑的地基都是一样的,每一次修建时都没有完全拆除旧建筑,而是利用旧址改头换面。
  宋召南还确定了一件事,历史上最后出现的那座西洋教堂,就在岸达公司项目工地北侧的荒山坡。教堂是在新中国成立时被拆除的,后来那个地方就荒废了,档案对此的记录很少,宋教授还需要走访原住民老人,看看还有没有人记得确切的地点?
  岸达公司的李总与成天乐对宋教授都很佩服,结论得出来之后,看见的人往往觉得很简单。但在历年零散的档案史志中查寻,一般人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网上也不可能搜到,宋教授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整理出清晰的脉络,成天乐是自叹不如啊。
  案牍考证工作是宋教授的擅长,但那地方到底有什么文章,还是需要成天乐去亲身印证。到达宁波的第三天,成天乐与宋召南都去了项目工地,接待方安排他们住在保税港国际商贸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可成天乐当场提出了一个令人很意外的要求——他就要住在工地里。
  岸达公司的李总很为难地说道:“这里没有能住人的地方啊,只有大门口的小屋里住着看门的,再往那边都是仓库。”
  成天乐一指靠近北侧的工地道:“那里不是有几排工棚吗,是原先住工人的地方吧?收拾出来一间,我今天就住下,不和你们回去了,好好看看这里的情况。”
  他手指的地,的确有一排工棚,是那种轻钢彩板搭建的简易房。李立面露难色道:“这里很久都没人住了,大冷天的连空调都没有,这样的条件,怎么能让成总您……”
  成天乐挥手打断他的话道:“我既然是调查现场事故的,住在这里更方便。你们就放心吧,天冷一点、条件简单一点,对于我来说倒没什么,搬张床和干净的铺盖来就行,不需要太多东西。我也想早点查清楚这里的事,有问题就解决掉,你们快去办吧!”
  成天乐来看工地,结果就要当场住下,令岸达公司的接待任务很意外也很感慨,心中暗道真是高人啊!成天乐这么做一点都不怕折了面子,反倒显得他更加高深莫测,而且真是来解决事情的。住在五星级酒店,怎么能比亲自住在工棚里更能摸清楚情况呢?陪同人员都露出深为感动的样子,纷纷称赞不已。
  大家劝了半天,终究没有劝得了成天乐,这位“捉妖大师”主意坚定的很,于是只能照办了。成天乐确实想住在这里,他有些事情不希望被人打扰;另一方面也是和梅兰德学的,算是一种江湖门槛吧。
  想当初梅兰德一到岸达园林小区,当场就要求住下,成天乐是有样学样,只不过学的不太像。人加梅兰德住的是园林别墅,他住的是半荒废的工棚。但如此一来,更显得他绝不是一个江湖骗子,而是真有本事的人!
  成天乐甚至连一句报酬的事都没问,仿佛毫不关心的样子,搞的李总都不好提。反正他是易斌请来的,到时候该付多少报酬成天乐才不用操心呢,就让易斌去提吧。
  成天乐“大师”已经派了一名手下提前来到了这里,就是这几天正在涵养元神的吴贾铭。成天乐没有让吴贾铭一起住进工棚,而是要他留在五星级酒店里继续休养,却通知黄裳、吴燕青、禇无用等三妖暗中赶来,汇合的时间就是明天。
第239章、无名天地,万物有声含晚籁
  贾铭那天夜里去了工地,回来之后脸色苍白好几天都没吃东西,解释说是施法伤了元气。这种神乎其神的话也不好追问究竟,但岸达公司有关负责人都很忐忑,暗中猜测吴贾铭是不是碰见黄大仙了、动手斗法吃了亏才变成这个样子?
  这种猜测是难免的,成天乐的到来等于是印证了他们的想法——手下搞不定,成大师出马了!成天乐住进了工棚,也意味着他要亲自解决这件事,李立等人也心下稍安。
  成天乐住下,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此处竟然很适合吐纳修炼,并没有什么凶煞之气,反而使人元神更加安定、运转神气时更加舒畅。看上去这里有些杂乱,可天地之间的气息却很清灵。成天乐本就能感应环境气息,又向梅兰德请教过地气灵枢之妙,发现此处也算是风水宝地了,是人为的缘故弄得乱了点,灵枢地眼所在就是北侧那一片荒山坡。
  夜深人静、春寒料峭,成天乐独自住在简易的工棚中,虽然门窗都是关着的,但密封并不严,还有丝丝气流进出,把手指放在近处才能感应得到,但成天乐却体察的异常清晰。不仅是门窗缝隙的微风,屋外天地之间气流的回旋、草叶的摩挲、冷暖的变化都感觉的清清楚楚。
  此刻他处于元神定境中,并没有触动任何事物,只是展开元神去观察体会。这并不是收摄心神的内景,而是释放神识在一种无思无欲的状态中体察天地万物。这便是法诀中接下来所要修炼的“外景”之功,相当于将自己的身心释放,用一种象征性的方式去包容天地万物。
  元神所见便是定中所观,天地璇玑运转宛如经络巡行,仿佛一种天人相融之境。在妖修法诀之中,凝炼玄丹成功之后,要以此方式温养玄丹。成天乐今天是第一次习练这外景法诀,却入境自如。就似他已经反复练习过多日。在这种状态下,人是不会思考的,心念一起便脱离了外景观境,他之所以能自如掌握。也是与长期以来观画练功有关。
  “耗子”曾经笑话过成天乐,说他只知道观画练功,练得再好也不过是个“秀才”而已,因为有句俗话就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成天乐不用出门,能在画卷里看到苏州发生的各种事情,恰如俗话中说的那“秀才”。而此时成天乐修炼外景之术。等于坐在屋中体察天地万籁之妙。
  这是一种无思无欲的定境,他没有刻意去感应那片黄鼬妖出没的荒坡,也没有刻意的不去感应,心神意识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他没有查探那黄鼬妖的踪迹,甚至连看都没多看一眼,他只是在观察。这样的观察反而更能发现过往万事的留痕,此所谓外景之法其妙意如此、心境也如是,此刻全凭修心而修身。心境不到根本就用不了功夫。
  至于那片荒坡,成天乐自然有所感应,仿佛能见到那岁月留下的沧桑气息。它曾经开满梅花。有人在此立祠、改祠为庙、又废庙为教堂……这些并不是真的看见,而是感应到那种沉淀的气息。就像成天乐初学炼器时,感应凝练三枚和田玉籽料的物性,仿佛也化身为和田玉料,体会到历史的冲刷。
  而如今他的功力与境界都更上一层,体会的是天地之间的物性。但也有可能受先入为主的因素影响,因为他看过宋教授整理的那份资料,所以将这种纯粹的气息感应转化成具体的直观印象。如果宋教授那份资料错了,成天乐无意中对感应到的物性理解也可能是错的,但有一点是真真切切的——那荒坡下确实有建筑物的地基。
  成天乐是怎么知道的?无非是观察体验的积累。就像他在动物园看见过很多种动物,然后据此分析各种妖修的生机律动特征。他平时见到过房子和地基,感应万物气息时也了解那种特征,所以对天地之间那熟悉的物性,自然会形成这样的印象。成天乐甚至能够察觉出来,那地基埋藏的并不深。只在长满灌木荒草的土层之下两、三米处。
  沿着建筑物的地基再往坡上走,其后方地势稍高的地方,地气灵枢最为精纯,成天乐却分辨不出那是怎样的一种特征。
  成天乐今天自从走进工地,就一直收敛神气,没有流露出任何异常,也没有刻意去用神识查探任何事物。就算那黄鼬妖暗中看见了他们这些人,也不会有特别的关注。夜里练功的时候,成天乐同样就像一个旁观者,在元神外景中去体察万物,就似他观看那幅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