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门(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454

  这个团一共有三辆越野车,连司机在内每车五人,商量好的路线是经日喀则到珠峰大本营,再从珠峰出发经羊八井、纳木错回到拉萨,等于在高原上绕了一个大圈,行程需要三天四夜。出于一种本能的习惯,成天乐仔细查探了这些人的生机律动特征,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妖修潜伏,但是毫无发现。
  这世上还是正常人居绝大多数,十五个人组团出门就能发现妖修的话,也未免太骇人了。
  拉萨离珠峰并不远,公路里程只有六百公里,但在高原上车开得不快,而且他们也不是专门赶路的,还要在沿途参观景点,所以需要两天才能到达。当天下午来到日喀则,参观了著名的扎什伦布寺,这里也是历代班禅的驻地与灵塔所在,宏伟的寺院中珍藏着各种器物。
  成天乐进入寺庙大门穿过广场,没有跟随游人从右边开始参观,而是随参拜的藏民信众从左侧拾级而上,在开满白色小花的虬结古树夹道相迎下,来到了扎什伦布寺有名的度母殿。殿前的台阶由黏土夯实而成,却被信众和僧人擦拭的光可鉴人。成天乐伸手触碰悬挂于门廊内的铜铃,在铃声清响中穿过天井登上了度母殿的木楼梯。
  这里正中供的是两米高的白度母铜像,两侧是绿度母泥塑,成天乐又一次在度母殿中下拜,仍然是闭目良久。这次他感应的主要是数百年来人们留下的气息,仿佛隐约能够体会到那些人面对这座佛像拜下时的心念。也有修炼与灵热成就相同或相类法门的修士,曾在这里开悟。
  在扎什伦布寺转了一圈,当晚就住在日喀则,成天乐仍然进入画卷世界与小韶相见双修。虽然是在高原险绝之地,但这一路风光无限美,成天乐的日子也过得极美。
  次日从日喀则出发前往珠峰,公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起伏荒原,生长着贴地的野草,在一片深褐中于近处能看出些许绿意,而远方是湛蓝的天空。车行至中午,望见一片皑皑雪山,可是车朝着雪山走了很远,雪山还在那里,仿佛始终无法到达。
  成天乐一路上没有流露出任何异状,坐在副驾视线穿过车窗,不止一次看见有鹰在高原上飞过,可是他也分不清是什么样的鹰。訾浩藏在他的曲池穴中没有露过面,而盛龙偶尔钻出袖子,这只可爱的“小松鼠”让同伴很好奇也很惊讶,给枯燥的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坐在后排的姑娘伸手摸着它毛绒绒的后背和尾巴道:“好可爱的小东西呀,它怎么一点高原反应都没有呢?”
  盛龙抬眼望着成天乐,神情很委屈的样子。而成天乐在元神中说道:“摸两下又怎么了?注意,可千万别在车里放屁。”
  地势越走越高,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也越来越稀薄,他们已经穿过了海拔五千米的雪线,路途上人烟越来越稀少,过了定日县之后,沿途已少见牧民。越野车盘山而上,周围的山上连贴地的野草也几乎不见踪影。成天乐默默感受着这天地间的苍茫意境,望着车窗外的景色。
  车行入一个山口,成天乐莫名觉得周围山峰上的光影呈现出酷似人脸五官的巨大图案,元神中也有某种难以形容的被注视感。不仅一座山,周围的几座山皆是如此,山不仅有脸谱,而且仿佛有性别,不知已俯瞰了这山谷多少年代,默默注视着行色匆匆的旅人。
  这威严的注视不知有何含义,仿佛它们只是看客,旁观着时间的流逝、天地的变迁,为这荒凉神秘的高原增添了天地灵息。或许这只是恍惚的错觉,成天乐坐车匆匆而过,未及去细察究竟,内心却感叹着这不可思议的神奇。
  ……
  车队于下午到达了珠峰脚下。这里有世上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在绒布寺旁有供游客住宿的旅馆,但是条件非常简陋,既然要到这种地方来参观,必然要克服很多困难。
  成天乐并不是来登珠峰的,但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想观赏这世界第一高峰的模样。珠峰大本营在珠峰脚下,是未携带的登山装备的普通游客所能到达的极限位置,与珠峰峰顶直线距离约有二十公里,站在这里可以将珠穆朗玛峰以及雪山上的冰川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清晨,成天乐首先走进了绒布寺,这座世上最高的寺院却籍籍无名,就连游客也没有几个。到这里的来的人都是冲着珠峰去的,而且沿途各种寺庙都已经看的太多了。这是成天乐此次走进的第三座寺庙,也是最小、最高的一座。
  绒布寺也是一片依山而建的建筑群,大体看上下分五层,就像一个小小的村落,其实成天乐昨天晚上就住在绒布寺的客房里。这里曾是珠峰脚下唯一能提供住宿房屋的地方,现在在绒布寺附近又建了一个宾馆,前方几公里处还有一个帐篷区。
  成天乐进入寺庙的时候时间还很早,佛塔、白墙、经幡都透着高原上的寒意,成天乐进入寺庙虚掩的大门转了半天也没看见僧人。直至他爬上木楼梯来到正殿,才看见了一僧一尼,不由得微微一怔。
  訾浩暗中说道:“这座庙有意思,居然是僧尼混居的!”
  成天乐上前问好,拜了该殿供奉的祖师并掏了香火钱,僧人露出了笑容。
  在一僧一尼的指引下,成天乐出了主殿,顺着石头砌成的台阶向南一拐,来到一个小平台,前面又是一个木楼梯。周围有很多建筑,僧尼却特意领着他来到此处参拜。成天乐爬上了吱吱呀呀作响的楼梯,打开一个木门,进去之后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佛殿。帷幔低垂,挡住了佛像的头部,看不清所奉何人。
第543章、见斯山,珠穆拉玛
  成天乐先行了一礼,再踏足登上佛像前面的木台,抬头望去,不禁也心神震撼。这座造像高达六米,面目威严沉稳,赫然是莲花生大士。成天乐没想到这小小的门内,看似不起眼的侧殿之中,居然供奉着一尊如此高大的莲花生像。
  这几天已经见过无数尊佛教造像,造型各异皆有不凡之处,但这一尊像是最特别的,使他不禁想起在高原雪山上看见的那巨大的度母浮雕。明明看见的是一尊造像,感觉却像面对着一个人,他就坐在那里俯瞰着走进这间佛堂的所有人。
  成天乐终于拜了下去,御神之法自然发动,又浮现出灵热成就法与欲乐双运道秘术,这是一道神念,当初在雪山所得到的秘法传承,但成天乐并没有印给任何人,只是在元神中印给了自己,就在创立此法的莲花生座前。这一刻,法诀显得是那么清晰,此前种种没有悟透的关窍仿佛也有所印证。
  成天乐向僧人问起了这座庙宇的来历,它是宁玛派的寺院,传说由莲花生大师创建,于一百多年重建。此地就是莲花生当年在世修行洞府,莲花生大士曾在山壁的石洞中修炼,如今那个石洞仍在绒布寺的建筑群中。
  成天乐修的并不是灵热成就法,他只是得到了法诀传承而已,以此可做境界上的印证,具体修炼中的关窍还是没有切身体会的。但这一路走来,仿佛有一窍通诸窍之感,他已有大成境界,回头再看这套秘法传承,种种关节之处终于明晰,不仅再是一种描述而已。
  离开绒布寺抬头望去,蓝天白云下就是静静耸立的珠穆朗玛峰,雪峰脚下就是由边防警察持枪执勤的珠峰大本营。游客到了这里走的都不快,脚感觉很沉,做个稍微大点的动作都得喘气,这是空气稀薄的原因,但看上去也像是无形中感受到了那雪峰的威压。
  这种威压感,成天乐体会的更清晰,仿佛修为越高,感受就越强烈。在布达拉宫前,成天乐也感受到了那冷峻的肃杀之气,在珠穆朗玛峰脚下更是如此,却不太一样。
  这座珠峰是天地之间的最高山,它的气息完全来自于天地自然,纯净且纯粹,朝着成天乐这一侧巨大的倾斜山壁,远望如斧削般平整,宛若一座金字塔的侧面,还映射出冰雪的反光。什么样的巨斧才能削出这般轮廓来?它的雄浑无可比拟,但阳光下,那种神秘秀媚感也无法形容。
  长途跋涉来到珠峰大本营的不仅有参观的游客,这个季节,还有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他们带着全套的登山装备,住在专业帐篷里,等着适合的晴好天气向世界最顶峰发起冲击。很多人登山仅仅是因为一种爱好,如果来登珠峰的话,那么这个爱好则非常昂贵。不仅要长时间进行各种训练,还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冒着生命危险。
  为什么有人会这样做呢?成天乐的妈妈曾说过一句“名言”——吃饱了饭没事干。
  这句话说得太恰当了,人们活在世上不能仅仅为了吃饱饭,总得去做他们所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一些专业人士来说,带着测绘工具定期来到这里,有重要的科考价值,其意义超出登山本身。
  而有人是为了证明世界最高峰也是可以被人类征服的,当第一个人登顶之后,其他的人也想证明——我也可以征服,有这种信心与勇气。在这个世上来过一次,曾到达过最巅峰,将足迹留在了那里。
  珠峰尚且能征服,拥有这种意志,可以面对世上的种种磨砺。这意志不是属于某个人的,它已成为一种象征。其实它不必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而是在面对磨砺的考验时,不会回避与畏缩。比如成天乐就从未想过要登喜马拉雅山,但今天也坦然来到了这里。
  还有人是为了一种感觉,站在世界最高峰顶上,那一瞬间仿佛就将世界踩在了脚下,至于为什么要寻找这种感觉,谁也说不清。更有人衣食无忧也不缺钱,甚至已功成名就,觉得做平常的事情已经无法再证明什么了,所以要做最特别的。
  有的人觉得琐碎的生活很无聊,什么都有了,生命却很空虚,寻常的事物已经无法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刺激,所以他们要攀登世上最险峻的高峰。活在世上,他们必须与众不同,还能赢得赞誉和尊敬、获得双重的满足。然而,这却是另一种无聊,透顶的无聊。
  不论攀登珠峰的目的是什么,当人们站在这里时都能感受到那种震撼,包括成天乐。那巨大的雪峰就在眼前,伴随天地威压,仿佛也带着神秘的召唤。让人莫名有一种冲动,内心中升起一种征服的欲望,向往着那种征服与拥有的欲乐。这种感觉,坐在家里看纪录片是想象不出来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所体会。
  珠穆朗玛峰的名称也有很多,它被还称为圣母峰、地母峰,也可译作第三位女神,其实高原上很多雪山自古相传的名称大多有类似的含义,传说每一座雪山都是一位女神。
  这一带远望有五座巨大的山峰直插苍穹,珠穆朗玛峰是正中间的一座,所以它才会被称为第三位女神。五位女神各有其名,但除了珠峰之外,一般人很少知道别的山峰叫什么。
  而成天乐要去的地方,连名字都没有,落雷金在喜马拉雅深山中某处。这条山脉绵延五千里,处于高寒无人地带,有太多的山峰籍籍无名。跟随自助旅游团队走到珠峰大本营,是一条捷径,继续出发只能独自穿越荒凉的无人区。
  ……
  从珠峰大本营撤回时,成天乐告诉自助旅游团的同伴,他临时有急事要返回日喀则,不能跟随团队继续参观羊八井和纳木错了。这就是临时组团的自助游,成天乐的钱都已经交了,有事当然可以先走。这个地方可没有什么公交车,但是有各种类似的自助游团队,可以搭乘去日喀则的车。
  领队交待了成天乐很多注意事项,还给了成天乐好几个电话号码,并要帮他联系车,成天乐则婉言相谢,表示自己能搞定。自助游团队走了,成天乐本应在珠峰大本营再住一夜,然而他却趁着天黑连夜离开,谁也不清楚他的行踪。
  成天乐的目的地大约在珠峰东南方向二百公里,接近与已被印度吞并的锡金交界处,那附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成天乐也不是要登上这座高峰,而是要走入雪山支脉环绕的一片深谷,所经过之处,是世上最荒凉的生命禁区。
  尽管是夏季,高原上的夜风仍异常寒冷,夜间不仅仅气温骤降,那稀薄的空气中冷冰冰的石头所散发出的寒意仿佛也直透骨髓。成天乐已经换了衣服,将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还戴上了手套和帽子。这套御寒衣物是万变宗众妖为他特制的,訾浩从苏州带到了成都,不知用了几种神奇的裘绒编织,材料来自不同的妖修原身,不仅能御风寒还有很强的防护效果。
  就算成天乐修为深厚、筋骨强悍,不惧高原上的险阻,但这种地方最怕发生意外,一旦受伤会很危险,能尽量少消耗神气法力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成天乐之所以这么快就上了高原,是因为要赶在盛夏时节,至少现在他走的路上还没有冰雪。
  假如到了高原上被冰封的时日,路途将会艰难十倍,届时就算他能受得了,盛龙也未必受得了,就算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不知还有多少余力去采取的落雷金,还要再把这些落雷金背出来。若是一耽误,恐怕就要再等一年。
  成天乐连着帽子的衣服、后背的背包,表面都呈斑驳的青白色,与遍地的碎石差不多,在星空下走过荒原,非常难以察觉。訾浩已经飘了出来,以无形灵体的模样跟在成天乐身边说道:“师兄,我们干嘛只在夜间赶路?地势太险恶了,这样不可能走快,是不是过于谨慎了?”
  成天乐以神行之法快步穿行于寸草不生的碎石之间,看了一眼星空答道:“我这一路也在观察高原上的鹰,日落之后它们就会返回巢穴,夜里是不出来的。”
  訾浩:“你是在担心刘漾河那只鹰吗?我们已经到了连草都不长的地方,当然也就没有动物可做鹰的食物。就算是白天,鹰也不会在这一带活动。”
  成天乐:“普通的鹰不会,但修炼成妖、又服用过陆吾神仑丹的鹰可说不定,这里根本无法遮蔽身形。只要白天它从天空飞过,老远就能发现我们,如果到了某处绝地发起偷袭,本事再大也受不了,能不暴露行踪就不暴露行踪。”
  訾浩:“既然是那样的鹰妖,夜里也可能飞出来的。”
  成天乐:“目力再好也有极限,我收敛神气在地上无声行走,夜里从天上很难看见。如果它从高空飞过,我反而能首先发现它,从地上看星空,可是要清楚得多。”
第544章、现灵容,雪峰有神
  盛龙在袖中说道:“那刘漾河就算想暗中窥探成总的动静,他也不可能在这种地方守株待兔吧?”
  成天乐摇了摇头道:“他知道哪里能采到落雷金,也知道我必定要采取落雷金,所以能想到我会去;就像我也能想到他会去,或者可能已经去过了。我不会派人专门守在喜马拉雅山等他,他这么做的可能性也很小,但小心一点总没错。白天赶路与夜里赶路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在这种地方行走总是要休息的。”
  假如在平原上坐高铁的话,两百公里的路用不了一个小时,但是在喜马拉雅山最高段,几乎是无人能够穿越的禁区,就算是成天乐,一夜时间也不过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然后就必须得休息了。在这里要时刻保持在神气充沛状态,不能耗费过巨。
  远方天际露出一线曙光时,成天乐已进入绝壁上一个天然的洞隙中定坐调息,当阳光撒向喜马拉雅山脉,盛龙蹲在洞口发出惊叹之声。此地的风景是在别处见不到的,黑夜里赶路体会的不清晰,日出之后才能看清这片荒原。
  他们从拉萨来的路上所见非常苍凉,景色也极美,但是海拔五千米以下的地带还是有植被生长的,偶尔能看见牧民人家,以及路边的寺院、经幡与白塔。天是特别的蓝、蓝得不带任何杂色,云是特别的白、一道道呈飘旗状,贴地的矮草呈现出远近不同的色调,而白塔与红墙点缀出的色彩特别醒目。
  可是到了这里,已没有了生命的痕迹,只能看见一样东西——石头。荒原上寸草不生,大大小小全是石头,只有一望无际单调的青白色,连苔藓都看不见。遥望南方就是不知名的群山,山顶上覆盖着一线终年不化的白雪,再上方就是蓝天,视野里是非常分明的三层色调,别的什么都没有。
  成天乐凝视静观的时候,莫名感受到一种气息,似极远又极近无处不在,弥漫在这天地间,然后他突然发现了什么。昨天在车上,他看见了远处的几座山峰,山壁上的光影折射恍然呈现出人的五官,元神中也有一种被注视感,当时他也叫车上的同伴看了,但大家都没有同样的发现。以为是他看错了。此刻他才真切地感受到——那不是错觉。
  这就是所谓的天地灵息,那些雪峰包括这片高原都是生动的,在不断的成长与变化中,包含着无形的灵动气息。你可以认为它们并没有生命,或者说没有人那样的灵智,但它的确生动有灵。当你感受到这一切时,便给这种灵动赋予了拟人化的含义,仿佛能伴随它一起呼吸、思考,甚至看见它的形象,或者说她的形象。
  成天乐突然想到了自己那幅画,若非如此,姑苏山水神韵何以成灵?
  为何成天乐走过很多名川大山,直至来到这里,才将这天地灵息感应真切?这里没有任何其他的生命,没有植被与各种动物杂乱的气息,于是这些山峰本身的生动便毫无遮掩的展现出来。而且此地太开阔雄浑了,那微弱的感应在天地之间弥漫,显得异常清晰。更重要的一点,成天乐的修为到了地步。
  每一座雪山就是一位女神,这个比喻有真切的含义,演义开来便成了种种神话传说。沉浸在这天地灵息中,感觉不是自身的渺小,而是连自己都消失了,融化在天地灵动之间。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意境,也是御神之法的极致,成天乐修炼至今,望荒原而御神之道圆满。
  这一瞬间,他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消失了,就融入这高原成为其一部分,那么他的神念仿佛也成了这山峰的意识。似是生命未有之前或者消失之后,这世上本就没有他,他来自于这天地,或消散于这天地。
  等成天乐回过神来,仔细体会方才进入的定境,恍然窥见一线玄关门径。如今御神之道已修炼圆满,但想突破更高的修为境界,必须先看到门径才行。看到了不等于能迈过去,但看不到便永远在此停留。
  然后他吩咐訾浩与盛龙在洞口处小心护法,又一次进入了画卷世界,对小韶讲述最新经历与感受。他已有“随言入境”之能,令小韶仿佛身临其境。
  小韶眨了眨眼睛,有些调皮地问道:“你在绒布寺只看见了一僧一尼,他们见你掏钱供奉,又拜了庙中的祖师,便主动带你去拜了莲花生。我们修的欲乐双运道,就是莲花生所创所传,你说那一僧一尼是不是也在双修啊?”
  成天乐呵呵笑道:“有可能吧,但这种问题我也没好意思问他们。”
  小韶:“莲花生当年的修行洞府就在绒布寺,你有没有找到那个山洞啊?”
  成天乐:“山洞倒是没见着,但是看见了莲花生的本尊像。其实当年莲花生修行之时并没有绒布寺,所谓建寺也只是一个传说,那里的寺庙是一百年前才建起来的。那一片地方就是他当年的修行洞府,未必特指哪个山洞。如果一定要寻找那个山洞,可能就在我所拜的坐像身后啊。那座佛殿就是依山而建的,他坐在那里,那里就是洞府。”
  小韶:“你现在也是坐在高原上的一个山洞里,将来说不定也有传说,这里就是你当年的修行洞府。……你方才说看见了雪山女神,究竟是哪一位女神啊?”
  成天乐:“此地自古相传,每一座雪山就是一位女神,并不特指哪一位女神。我不是说过吗,若身在高原,你便是我的雪山女神,我也可以说看见了你。观天地灵息,有我们自己赋予她的含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