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门(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454

  各地的物产皆有特色,而不同的东西也有类似之处,成天乐这个人很实在,只感其物性而谈,不认识的东西就说不认识,倒也不谈什么好与坏。有些东西从物性感应来看可能是某种天材地宝,有某些特殊的用处;而有些东西可能只是物性奇特,却未必是天材地宝或者很有用的材料;而有些东西他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用处,可能仅仅就是某种异域特产而已。
  孔琦后来问成天乐:“成总,你身为万变宗宗主,这些东西也没见过吗?”
  成天乐点头道:“是的,我的修炼时日尚短,也并无宗门传承,孔道友拿出来的这些东西,我有很多确实不会欣赏。”
  这场略显杂乱的Party开了一个下午,后来靳晓夜设宴请客,酒后众妖纷纷向成天乐行礼告辞。孔琦又对成天乐道:“成总,能否私下谈谈?有些话,众人或不明深意,但我想成总是能听懂的。”
  成天乐反正也不着急,于是就点头答应了。晚宴后他仍然留在这间包房里,只有孔琦与他两人,就连靳晓夜都已经下楼了。孔琦从百宝囊里又取出一瓶红酒和两个杯子,请成天乐品酒。成天乐尝了一口点头道:“嗯,味道很不错,多谢道友!”
  孔琦一边晃着高脚玻璃杯醒酒,一边说道:“这是法国……庄园,一九九八年出产的……酒,仔细品之,入口有月光下的干草气息,其回味则像……郊外的……丛林芳香。这是分辨……口感的重要标志,不知成总品出来没有?”
  这段话中有很多名词成天乐没听懂,今天进门时靳晓夜说话的语言风格,就是有些在模仿孔琦。孔琦若是夹英语,成天乐应该能听懂,若是德语或许也能明白,可他此刻夹的是法语。成天乐在欧洲留学期间虽去过巴黎观光,但法语却是没学会几句,自然听不懂的。
  成天乐只得答道:“以神念感其物性以及沾染的人烟气息,我大概知道葡萄生长之地的地气灵枢,经手的大都是怎样的人,以何种心境去酿造、存储、购买并示人。但道友所说的气息与回味,我真的没尝出来,可能是不太熟悉吧,我本就不擅这般品酒。”
  孔琦:“成总平时不喝酒吗?”
  成天乐:“我喝呀,经常喝。有时候喝啤酒,有时候品白酒,更多的时候品黄酒。……咱们不谈酒了,孔道友私下找我,一定是有话要说吧?”
  孔琦终于提到了正事:“我听闻成总创立万变宗,开一代风气之先,是昆仑修行界第一家妖修传承宗门,因此对您寄予厚望。如今因众妙飞舟的出现,大批妖修涌入人世间,懵懂无知正需开化引导,乃万变宗大有可为之时。那么成总是否想过,万变宗将怎样立足于世间,引领妖修的目标又是什么?……”
  孔琦之所以要单独留成天乐说话,因为他觉得其他妖修理解不了他的观点,也达不到能与他相沟通的层次。他对成天乐还是很看重或者说很景仰的,因为成天乐毕竟做了这么多事情、聚集了那么多妖修。
  他想告诉成天乐,万变宗要想真正的发展壮大,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那就是要让真正的精英来主导万变宗中的一切事务,从而指引世间妖修主导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主流,让人们学会去欣赏、去体会真正的生活,这才符合妖修进入人世的愿望。
  成天乐只是听他说,并没有发表什么肯定或否定的意见,他越来越觉得面前这个妖修有意思了。孔琦见自己拿出来的这瓶酒,成天乐既品不出妙处也不会夸赞,觉得很没有意思,于是收起酒和杯子道:“成总是中国人,既然不太熟悉品酒,我们还是喝茶吧。这里有一套我在海外收藏的精品茶具,世间十分罕见难得,成总以为如何?”
  他那百宝囊里的东西还真多,又在桌上摆出了一套青花瓷器。成天乐苦笑道:“对瓷器我也不是很了解,恐怕欣赏不了,但我有弟子也有朋友是干这些专业的,他们可能更熟悉。……此物确实少见,以炼器之法加工过,若看瓷器本身并非什么精品,以炼器手法加工也不会成为什么法宝,更添不了其物性之用,殊无必要。”
  不悦之色自孔琦眼中一闪而过,他本还想跟成天乐讨论茶道呢,此刻把话也都咽了回去。而成天乐却说道:“孔道友,今日听君一席话,成某亦很有收获。其实身为万变宗宗主,很多事是我早先没有想到的,时势所推而已。但我既然得传妖修法诀,又见证了世间诸事,创立宗门便有责。
  万变宗的宗旨,是指引妖物于世间修行,并庇护妖修不因其身份而被胁迫。能做好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本人并无心成为天下妖物领袖,更无轻看世人之意。实际上我这些年接触的人间修士甚多,并不认为妖修有何超然之处,只是出身族类不同、天地造化福缘更深而已。
  而对于道友,成某也想说两句。你自有过人之处,亦得世间难求之大福缘,但可曾想过,这成就与福缘何来?自尊自珍是好事,但过于自重自持有时未必合适,若真有为他人设想之心,何必自居优越呢?我所见过出神入化之高人不止一位,也不像道友这般啊!”
  孔琦面无表情道:“我可不仅仅是谈修行,更多的是世事。我毕竟读过那么多别人没读过的书,上过那么多别人没上过的名校,学到很多别人没有机会学到的知识,接触过很多别人没机会接触的人。虽然看见世人还有很多妖修我都很无奈,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事,我原以为成总是能理解的。”
  成天乐感觉有点没话说了,但想了想还是说道:“修行就在世事中啊,对于我来说,世事就是修行。就我所见,没有人不想更成功,包括混迹世间的妖修。而道友做到的事情,就是人间给予你的收获。”
第742章、莫叹行路难,花满流石滩
  众妖散去之后,饭店老板靳晓夜还没有走,蜘蛛妖朱志扬也等在楼下。孔琦与妖宗成天乐私下有要事相谈,可能都是将来对妖修界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的大计,两人也不好上楼打扰。
  不知过了多久,成天乐首先下楼。二妖急忙上前打招呼道:“成总,你们聊完了?孔琦道友向来自视甚高,我们与他说话都很小心、恐引其不悦。没想到他今日与成总倒是一见投缘,单独聊了这么长时间。”
  成天乐呵呵一笑:“是说了不少事情,成某也颇有收获。……靳道友,冒昧问一句,藏行于市井的这么多妖修同道,能像你们这样聚在一起,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今日席上众人已经认识多年了,你们究竟是怎么认识的?”
  靳晓夜与朱志扬有些尴尬的对望了一眼,带着歉意答道:“我们这些妖修,确实已结识多年,并非市井中偶遇,而是另有缘法。成总问起本应知无不言,但我等都立过誓,不对他人提起缘由,所以有些不方便说。但我想成总以后会知道原因的,不知成总此番行游路过此地后,又要去哪里啊?”
  成天乐答道:“我想去十万大山看看。”
  靳晓夜与朱志扬皆微微一怔,又赶紧说道:“您是该在天下各处山川多走走,这也是修行见证,祝成总此行一切顺利!……成总来到此处,本想请您多盘桓几日,我等也好招待周全,但您既然另有行程安排,就不敢耽误您了。”
  成天乐告辞离去,过了不久,孔琦也拎着百宝囊沉着脸从楼上走了下来。二妖又上前打招呼道:“孔琦道友,你与成总都聊了些什么呀?用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是这幅脸色?”
  孔琦望着门外似是自言自语道:“妖宗成天乐,欺世盗名,毕竟是人不是妖!……总有一天,他会为今日后悔的。”说完话也没打招呼就走了,将二妖晾在了原地。
  靳晓夜与朱志扬面面相觑,靳晓夜道:“有点不对啊,听这意思,成总怎么得罪孔琦了?”
  朱志扬小声道:“可能是伤自尊了吧、没有受到重视,成总应该没怎么捧他。”
  靳晓夜:“看孔琦走时那样子,好像我们也得罪他了。”
  ……
  行游途中遇到靳晓夜是个意外,认识孔琦更是个意外,成天乐并不清楚自己莫名其妙的就得罪孔琦了,他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去多想。在成天乐看来,云端午与孔琦都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人,但两人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继续前行便离开了市区,而他要去的那个村寨,如今便在这个地级市的辖区内,只是地方非常偏远。假如沿公路走的话,还要经过一个县城然后进入深山。成天乐来时查过各种详细的地图,到了附近再对照于道阳留给他的神念信息,发现那个地方如今在地图上有标示,名字叫“武陵乡”。
  这个名字,应该取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看来也喻示着那里就像个世人所不知的世外桃源。成天乐也不清楚五百年前的村寨如今已经成了一个行政乡,甚至还在地图上那么清楚的标注出来,他猜测再自己要找的地方可能就在武陵乡附近,先到乡政府所在的镇子上看看再说。
  从地图上看,这个乡离周围的村镇有点远,只有一条孤零零的路可至。走上这条路成天乐又发现,这里平时很少有人经过。这不是正式公路,确切地说只相当于乡间的一条机耕道,黄土夯实的路面上面铺着很细的碎石,勉强可容两辆拖拉机错行。
  假如开车上这样的路,对面来一辆车的话,另一辆车就得尽量停在路边,半边轮子打到路基外的草丛中,才能勉强错过去。但实际上这条路上几乎没有车,甚至比成天乐在青藏高原上见到的公路还要显得冷清,平时连拖拉机都很少跑,但这里偶尔也会过车的,各种车。
  成天乐以神念感应观察路面留下的印迹,马车、驴车、牛车、手推独轮车、自行车、摩托车、农用三轮车、汽车都曾经从这里走过,但最近的痕迹至少也是半个月前留下的。这条路虽然冷清但并不像青藏高原那样荒凉,成天乐从最近的村庄出发的时候,两侧是起伏的丘陵,不时还能见到一片片田地,道旁开满了野花,林中还有各种野果。
  渐行渐远,丘陵的起伏越来越大、越来越陡峭,变成了隆起的山。农田消失不见了,入眼全是茂盛的山林,耳中能听见各种鸟儿的鸣叫,时不时能察觉到野生动物在林中活动的踪迹,走兽虫蛇皆有。这条路在山中绕来绕去,宛如盘肠一般,而所见风景就似不停变幻的山水画卷。
  成天乐走在路上微微有些惊讶,这一带气候温暖降水较多,如果无人打理的话,就算瓦砾堆里也会很快生出杂草的。这条看似荒凉的山路其实修得极为用心,路面上很少见到杂草,碎石铺的非常细非常均匀,路基夯土也都是无腐殖杂质的纯熟土。这是很久之前修驿道的古法了,在相应的工程技术条件下,投入的人力物力可一点都不比修一条现代的正规公路少。
  这条路可能并不是一代人修成的,可能是在漫长的岁月甚至数百年光阴中铺就,并且历代都有人维护,十有八九与那个妖修村落有关。普通情况下,无法想像谁能在这种偏远山区投入这么浩大却又不着痕迹的人工,除非是动用了神通法力。
  越往前走,成天乐就愈加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因为山势越来越险,十万大山绝对的海拔并不高,不超过一千五百米,是丘陵与断层折皱相交错的地带,与成天乐不久前刚走过的横断山区并不一样,地势没那么险绝雄伟。
  可是这条路通往的地方,地形却越走越像横断山区,周围群山的绝对海拔高度已达到千米以上,更主要的特色是落差非常大,有很多塌陷和断层地带分布。成天乐在沿途山野中见到了好几处自然形成的天坑,有的坑口方圆数百米,底部也有百余米深。
  继续往深山行进,水流也变得越来越诡异,有时能听见水声,却看不见溪流,那是地下河在奔腾。渐渐地露出地表的河流多了起来,在高山之间切割出很多条深壑。而这条路的宽窄始终不变,但已经不是走在两山之间的谷地里了,经常就悬挂在崖壁间,就像古时开凿出的栈道。
  上方是绝壁,开凿出半挑空的结构,而下方就是数百米的深壑。成天乐也注意到,这里的岩层分布非常复杂,既有坚硬的花岗岩,也有很松散的砂砾岩,有的地方非常容易塌方。而这条路修的极绕又极其巧妙,都是挑最难开凿、最坚硬致密的岩层穿过,避开了山中所有地质松散的易塌方地带。
  成天乐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个武陵乡应该是通电也通电话的。因为从最近的一个村子出发时,路边还能见到那种老式的黑色木头电线杆,架设着电线和通信电缆线。可是走了十几里之后,电线杆消失了,线路都埋在了地下。
  不论这山路多难修、地势多么险恶,却始终宽窄不变,而且在路边挖了一条暗沟,将缆线都埋了进去。这个线缆工程应该是现代新修的,投入人力、物力也很浩大啊,在平原地带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这里真有点令人咋舌,只是普通人不太会注意到。
  成天乐想了想,假如万变宗也在这深山中,集合目前道场中所有群妖的力量,在并无旁人的情况下,尽情动用神通法力在这路边挖条沟再盖起来,倒也可以办到。
  怎么形容这条路的曲折险要呢?有时候明明可以放眼望见对面山上的路,走过去却要十几里。沿途不仅能见到大小天坑、断层绝壁和明暗溪流,成天乐还见到了往往在高原上才能看见的一种地貌——流石滩。
  流石滩一般分布在高山植被带以上、永久冰雪带以下,由于各种风化作用,大块岩石不断崩裂,岩块与碎石沿陡峭的山坡缓慢滑动,形成了扇形的碎屑坡。青藏高原上就有不少这种碎石坡,看似寸草不生,可夏季在高山融雪的滋润下,碎石间也会长出稀疏低矮的植被来。
  但是十万大山一带的海拔并不算太高,气候常年较为温暖湿润,根本就没有到达雪线以上,那么流石滩纯粹就是地质原因造成的。它看上去并不荒凉,长满了植被、开满了各色野花,而那陡峭的山坡是其实很不稳定的碎石层。那样的地方是不可能修路的,成天乐所走的这条路都绕开了。
  这条路还有一个特点,明明路边就埋着电缆线,沿途却不见一盏路灯。成天乐走了近五十里,在山中弯弯绕绕,却连指示路牌都没有看到一个!成天乐仔细回想,除了在来路最近的一个村口看见了一块指向武陵乡的牌子,然后就再没有一个路牌了。
第743章、超遥武陵远,百里奔游宦
  没有指示也不应该走错路,因为山中没有岔道,只有这么一条路可走,绕来绕去就算把人给绕晕了,也只管向前便是了。这条路很平,但有些地方的坡度非常大,不仅弯曲而且起伏,一般的车恐怕过不来。
  算算脚程,成天乐已经走了五十多里了,仍在险峻群山中打转,还根本不知道武陵乡在哪里呢!假如有与他一样的陌生外地人去找武陵乡,估计会越走心里越没底啊,因为就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其他的人烟痕迹皆不见。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突然听见了汽车马达声,这条路上竟然会来车!是一辆四驱越野车,在弯曲回环的山路上离得还很远,视野内也根本看不见,但成天乐却听见了。他很好奇会是什么人开车到这里来,难道是那武陵乡的居民吗?于是放慢脚步凝神细听。
  成天乐听力之敏锐,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车越开越近了,除了发动机的声音,他甚至还听见了两个人在谈话。
  其中一人应该是司机,正在嘟囔道:“这是什么鬼地方,怎么连个路牌都没有?我们大清早出发,这都快到中午了,怎么还是山路,什么别的都没看见?”
  另一人说道:“又没有岔路,直管朝前开就是了。我早就听说过这个乡很偏远,没想到竟会这么偏!”
  司机:“早知道我们带点吃的上路就好了,这里根本没地方吃午饭啊。……王书记,您饿不饿?”
  王书记:“听你这一说,我还真饿了,没想到路会这么远,路上也根本看不见饭店。我觉得应该快到了吧?出发前就打电话通知那边了,估计酒席早就准备好了,到那边再吃吧!”
  司机又说道:“我先停下车,找地方解个手,王书记您也要方便一下吗?”
  王书记:“我还真憋坏了,从大清早一直坐到现在了,有没有纸啊?我想来个大的。”
  司机:“纸巾和矿泉水我都随时备着呢,后备厢里还有一箱备好的茅台,就是没带吃的。”
  这两人下车方便,过了一会儿继续开车上路。司机又说道:“这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王书记怎么会跑来上任?”
  王书记叹了口气道:“还不是安排的!我爸和舅舅都说,我还年轻,需要在基层多锻炼,而乡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实缺,毕竟是主持全面工作的履历,将来在干部考评中非常重要。武陵乡再偏都不要紧,反正这里历来都没什么事,假如不是实在太偏、一般人不太愿意去,我还争取不上呢!只要干个一年半载就好,到时候调到县里再任个实职,也就没人能说什么了。”
  司机赞道:“老爷子可真有眼光啊,武陵乡再小,也是完整编制的一个民族乡,书记就是一把手,这份履历太重要了,不是人人都能争取到这个实缺的。原先武陵乡任用的从来都是当地干部,你还是第一位外派的书记呢。就是工作地点太偏远,都赶得上援藏了!我们这次熟悉熟悉路,以后王书记也不用总是待在乡里,有空就回县城住着,反正武陵乡也从来没什么事,不是吗?”
  远处的成天乐已经听明白了,原来是乡党委书记新官上任。听这两人说话的语气,那位年轻的王书记要去武陵乡当一把手,而且是有人给他安排好了这个实缺,是上面空降的干部。而在武陵乡的历史上,乡干部从来都是任用当地人,外来的乡官还是第一位。
  这位王书记不是真要去武陵乡干什么事业,就是需要基层党政一把手的工作履历,等过段时间自会被安排提拔到县里去,算是找个过硬的实职镀个金。这两人也从来没有去过武陵乡,沿着山间野路开了这么久,估计心里也有点发毛了。
  这时车里的人已经看到远处路边成天乐的背影了,那司机叫道:“王书记,你快看,前边有个人,正在走路呢!”
  王书记:“还真有个人,他居然在步行!老天,这是走了多远的路啊?”
  司机:“说不定他就是武陵乡的,出来采药或者挖山货啥的,正准备回去呢,看他后面背着个包。”
  王书记:“那我们过去问问,武陵乡还有多远?”
  成天乐听见了身后的汽车喇叭声,紧接着那辆越野车几乎是贴着他停了下来,而他的另一侧就是百米深崖。王书记坐在后排没动,司机摇开车窗探过身子问道:“老乡,请问一下,这是去武陵乡的路吗?”
  成天乐以标准的普通话答道:“是的,去武陵乡只有这么一条路,地图上标得清清楚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