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门(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4

  成天乐揉了揉太阳穴道:“好像是很晕,脑袋里嗡嗡响!我们逛挺长时间了,你们也饿了吧?走,去吃饭!吃完饭回去好好睡一觉,你们公司有空宿舍吗?”
  刘书君赶紧点头道:“宿舍早就准备好了,有你睡觉的地方,我们快去吃饭吧!……公司宿舍就在山塘街旁边,我们往回走一段就到了。”
  几人转身往回走,路过望山桥时旁边就有几家饭店,成天乐建议道:“正好有苏州特色农家菜,我们就在这里吃饭吧。”
  刘书君却摇头道:“什么苏州特色农家菜!在虎丘风景区门口都是糊弄外地人的,又贵又不好吃。……既然成经理这样的帅哥来了,一定要去尝尝真正的苏州百年老字号,前面山塘街上就有,反正我们要路过,我请你吃荣阳楼吧。”不由分说就拉着成天乐离开饭店门口,穿过虎丘风景区正门前又回到了山塘街。
  山塘街铁路桥往西这一段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商业开发,还是一片旧居民区,也保留了苏州老街巷的面貌,这里的饭店可比望山桥那边便宜多了,所以刘书君和于飞要把成天乐拉到这边来吃饭。
  夕阳照在山塘河上,波光倒映着两岸风情,景致非常不错,可是成天乐却无心去看。他真的头晕,眼前似乎在冒星星,脑袋里也嗡嗡响。刚才摸那座石狸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感觉眼前一空,仿佛什么景象都消失了,只看见一片旋涡状的混沌,有一个声音好像在对他说话,可他根本听不清那是什么声音。
  成天乐的手原来扶在石像的头上,眼前似是一空,他就控制不住重心趴在了石像上,感觉身体被一道电流侵入,应该是肚子磕到了狸猫像的鼻子尖上,还有一种形容不出的感觉似是侵入到脑海中。
第004章、老店百年,止街头一面
  往回走的时候,成天乐的肋骨一直在隐隐作痛,感觉头昏脑涨还有点恶心,天很热又走了这么远的路,可能是有点中暑吧?走着走着他的脑门上出汗了,脚下也有点发软,本来他是挽着刘书君,可现在成了勾住肩膀、扶着人家姑娘在走路了。
  刘书君真是好耐性、好涵养、好素质啊!她一点都没有不耐烦或厌恶的神色,还从随身的小坤包里摸出纸巾,侧过脸很温柔地给成天乐擦着下巴和额角,一边擦一边小声道:“看看你,出了这么多汗!呆会坐下歇歇,吃完饭回去好好休息。”
  成天乐很是感动啊,他搂着人家姑娘的肩走路本就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又被美女温柔的小手拿着纸巾擦汗,世上哪找这么体贴的姑娘?她对他可真好!成天乐扭头看了后面的于飞一眼道:“于总也流了不少汗,你怎么不替他擦擦?”
  刘书君答道:“帅哥,我就喜欢替你擦汗,不喜欢替于总擦汗。”
  就这么一问一答之间,成天乐感觉自己好像已经缓过来了,刚才那股难受劲消失了,看来这小美女的温柔手还真有魔力,擦擦汗就能解乏。成天乐微笑道:“谢谢你,你这么一擦汗,我的感觉就好多了,真的好了!……咦,前面不就是你说的荣阳楼吗?我们快去吃饭吧,我请客!”
  于飞闻言在心中暗道:“你请客?刚才怎么不说啊!否则干嘛把你带到荣阳楼来?刚才就进饭店了,这一下午把我给饿的!”
  现代很多人对“百年老字号”的印象基本上都来自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某某药房、某某饭店、某某糕点等等,尤其是那些饭店,往往开在人来人往的繁华商业区,挂着古色古香大牌匾,比如苏州观前街的得月楼。
  其实所谓百年老店,无非是百年前有这么家店铺或者挂了这么一块牌子,百年后店铺还在或者牌子又给挂了起来,可能是因为幸运,可能是后人附会,也可能是物美价廉、就是街边的一个小铺,并非是什么高档的场所,比如山塘街旁边的这家荣阳楼。说楼其实并没有楼,就是很普通的临街平房,要不是玻璃上用红纸贴着“百年荣阳楼——国家注册商标”的字样,根本引不起路人的特别关注。
  它就是老生活区中的一家面馆,顾客大多是附近一带的街坊,不是什么饭店、酒店。成天乐一进门不禁愣了愣,他原以为是一家大饭店,可以点几个菜要几瓶酒,没想到这里就像上海小巷里的早餐铺。
  “百年老店”荣阳楼只卖四样东西:面条、馄饨、汤包、生煎,而且价钱很便宜。最便宜的荷包蛋面和小馄饨都是三块钱一碗,最贵的虾仁大排双浇面也就卖十一块八毛钱。成天乐没看错,这家饭店最贵的“饭菜”就是十一块八毛,而且还是零有整,苏州老居民区的特色嘛!
  刘书君见成天乐发愣,面不改色地在旁边细声道:“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首先就讲究节约理财、注重最合理的消费。这家荣阳楼是苏州百年老字号,我们可以用最合理的消费品尝到真正的山塘街特色,帅哥,你说是不是?以前见过这种百年老字号吗?”
  成天乐回过神来,呵呵笑出了声:“见过,当然见过!我住在上海的时候,附近有家小吃店叫‘一壶春’,据说也是百年老字号。他家只卖两样东西,生煎包和牛肉汤,其实主要就是生煎包,但是光吃生煎包太腻又容易噎着,所以又加了一碗汤。”
  他干嘛笑的这么开心?因为刚才进门前他说要请客,已经做好了出点血的准备,不表示表示,也对不起搂着自己胳膊逛街的美女和一路背包的于飞呀!结果一进门发现是这么便宜的一家面馆,原来于飞和刘书君把他带到这儿吃饭,上哪里找这么善解人意的人啊?
  成天乐进门后很豪爽地挥手道:“说好了我请客,你们谁也别抢着结账,千万别客气,随便点!”
  于飞是真的饿了,他叫了一份虾仁大排双浇面,又叫了一份爆鱼焖肉双浇面,最后又消灭了一盘生煎包。刘书君稍微客气点,但也没少吃,先来了一碗小馄饨解渴,又吃了半笼汤包,最后也要了一份双浇面。成天乐微微有点吃惊,这姑娘看着很秀气,但饭量不小啊!可能是陪自己逛街累了吧,他有一丝歉意,心中暗道:“等我有钱啦,一定要请他们去苏州真正的百年老字号大饭店,好好撮一顿!”
  于飞现在吃面的样子,可一点都不像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高管,或许他们的企业文化真的很朴素吧,但成天乐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他吃了一碗大排面、半笼汤包,就感觉已经饱了,吃饭的时候注意力全被电视节目吸引过去了。
  饭店的墙上挂了一台电视,店老板和服务员有空的时候也坐在旁边看,成天乐的位置正好正对着电视,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节目,被逗的咯咯笑。刘书君不解的抬头问道:“帅哥,你在笑什么呢?”
  成天乐一指电视:“你们看,那幅画多有意思啊,画的就是山塘街!那个人居然说是唐朝的古画,还拿到现场给专家鉴定,上了电视节目!”话音未落,正在看电视的老板和几个服务员全部笑出了声音,店老板正在喝茶,结果喷了一桌子。
  到底什么事情这么可乐啊?电视里正在放的是一辑专题节目,由中央电视台和苏州电视台合办,名为“寻宝——走进苏州”。
  随着近年来收藏投资热不断升温,本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则,原本严肃的文物鉴定工作,也有了娱乐大众的功能,成了收视率很有保障的一档节目由于享有专家资源优势,中央和北京台在此类节目上做的最为出色。
  为了和地方卫视综艺娱乐节目竞争,中央电视台的相关节目组也走出了北京,策划了一期又一期在各地寻宝鉴赏的专题节目,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高潮,就与“心连心”演唱会差不多,每次都找某个地方合作,这一期节目做到了苏州。
  两千多年的苏州古城,就算是一些老宅房梁上拆下来的木雕,也堪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苏州民间的“持宝人”当然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至于这些古物在当今收藏市场中的价值如何,很多人都怀着期待来到鉴定现场,请国内的权威专家一观。
  但是这期节目的最高潮,却不是什么珍贵文物出现,而是一幅令人目瞪口呆的“古画”!
  成天乐看见的节目很像是现场直播,但其实早在一周前就录制完毕,所有的画面都是剪辑后的结果。而当时的节目现场,又是另外一番情况——
  ……
  主持人喊道:“下面请第八号持宝人李先生上场!……李先生今天带来的藏宝是一幅完整的唐代古画,画幅高三十二点八厘米,长一百二十九点七厘米,立轴,描绘的是唐代宝历年间山塘河刚刚凿建后的风景与人物。如果鉴定为真,其价值不可估量,将成为我们这次‘寻宝——走进苏州’活动的最大收获!这幅画究竟是不是唐代真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随着音乐声,第八号持宝人走到了台上,手里拿着一卷立轴,按照节目要求,在将“宝贝”交给专家鉴定之前,持宝人先要介绍一番藏品的来历,至于说的话是真是假,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位“持宝人”名叫李万,今年三十六岁,长得白白胖胖模样甚是和善,他在苏州开了一家名叫“安捷通”的系统集成公司,主要经营网络通讯、安防监控等,生意做的还不错。他手中的那幅画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来的,在一个旧书摊上花了八千块钱买下,上面有几处历代的题款和印章,看来历史上有不同的人收藏过,但都不是什么名家。据他一个懂行的朋友鉴定,那幅画是唐朝的真迹,画的就是白居易刚刚开凿山塘河时的风景。
  唐代的真迹啊!不仅是稀世的古董而且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该值多少钱啊?想当初是八千块买的,现在八十万根本就别想,八百万也挡不住,至少也得是八千万吧,说不定还不止,弄不好是国宝级文物呀!但它能是真的嘛?李万的心里异常忐忑,拿着画卷的手都在轻轻发抖。
  但他还是尽量保持了镇定,让声音不要发颤,如实介绍了手中这幅画的来历,是几年前用八千块在一个旧书摊上偶尔购得。当时他就没以为它是唐代真迹,因为画轴和装裱的痕迹太新,画面完整几乎没有一点损坏。但是画上却有清末时期收藏者的题跋,就算是后代人的临摹作品,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他就买了。
  后来经过一个朋友的鉴定,认为这就是唐代的原迹,不知什么原因能够保持的这么新,但也更显示出它的价值所在!本着试试看的心理,李万将这幅画带到了节目现场。平常的时候,这幅画都锁在他办公室的铁柜里,甚至从来都没带回家过。他怕老婆知道花八千块买了这么一件东西,如果是假的会挨骂的。
  尽管心情激动,但李万还是口齿清楚、思路清晰,如实介绍了古画的来历,并解释为什么会以这么低的价钱买到?因为卖画的老板也认为这不是真迹,但他却有一个懂行的朋友非常肯定地说画是唐代的东西。李万还没忘记小心谨慎,并没有当众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真实身份——万一画是真的,他就是身怀重宝啦,财可不能露白啊!
  “持宝人”李万自我介绍完毕之后,小心翼翼的将画卷交给台上的三位专家鉴定,双方都戴着白手套。坐在台上正中间的,是这次鉴定活动的首席专家周逍弦。
第005章、岁月鬼手,沧海转桑田
  周逍弦教授今年五十八岁,现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文保室任职,也是中国文物协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他在文物收藏界可是大名鼎鼎,有一个外号叫做“鬼手”。他修复各种文物尤其是古瓷器的水平简直是巧夺天工,多年来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经他之手修复的传世珍品无数。
  身为最顶尖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家,当然也是最权威的文物鉴定专家,今天的节目能请到周逍弦来,就是镇场子的!虽然周逍弦的学术研究重点方向是陶瓷与彩塑的修复,但对于他这种文物大家来说,各类文物的鉴定也都是触类旁通。而周逍弦旁边两位专家的鉴定方向也各有侧重,其中一位就是精通字画考证的,另一位则在玉器、青铜器鉴赏方面极为擅长。
  李万把画递过来的时候,周逍弦左边那位字画专家就皱起了眉头,原因很简单,画轴与裱卷太新,简直就像刚从工艺品商店买来的一样!台下有很多观众也有同样的疑问,但考虑到有可能是刚刚装裱过的,要打开之后才能鉴定。
  这样的场合,出现唐代真迹的可能性太小了,简直就像开玩笑一般,谁也没认为这幅画会是真的,哪怕是后世的摹本都已经超出节目组的预期了。
  周逍弦面带自信的微笑接过画卷,神情却微微一怔,动作定格在那里愣了几秒钟!普通人很难体会到他此刻的感觉,周逍弦一生不知修复了多少件文物,这样的工作需要常人无法想象的认真专注与全身心的投入。在他中年之后渐渐有了一种感受,仿佛那些文物的碎片有自己的生命,他甚至能奇异地感觉到它们在沉睡中呼吸。
  听起来也许很玄幻,但这并不是虚构,每一件文物在他的手中重现当初面目,就像从沉睡中醒来、会述说一般。器物本身带有岁月沉淀的气息,心神沉浸其间能真切地感觉到。周逍弦最擅长修复瓷器,哪怕是两件很相似的古瓷碎片混在一起,他都能用手很轻松地分开,因此人称“鬼手”。
  但是周逍弦本人却不喜欢这个外号,认为其江湖气息太浓。他是一位学院派专家,一生从事文保工作的学者,并不是搞收藏淘宝的。而此刻,他从李万手中接过画卷的时候,却莫名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画卷虽然没有打开,接在手中却有一种浑厚的岁月沧桑气息。周逍弦疑惑了,这种感觉不可能是假的,也不是任何一种做旧手段能达到的,然而这幅画卷偏偏没有任何做旧的痕迹!难道真的会是唐代的真迹吗?他回过神来,有些迫不及待地展开了画卷……
  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周逍弦的表情,另一个机位对准他手中展开的画,按照导播编排,节目进行到这里要插播一段广告,广告之后再揭晓鉴定结果。但是录制现场却没有间断,现场中央背景墙上有一个大屏幕,播放的就是周逍弦打开画卷的场景,台下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当画卷展开的时候,其表面似有一层水波状的涟漪荡漾而开,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无形中散去。其他人都看的不是很真切,只有手持画卷的周逍弦莫名感觉到了,下一瞬间,他的表情突然变得极为古怪。
  现场的所有声音都消失了,大家都目瞪口呆忘记了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屏幕。但这奇异的安静只持续了短短的几秒钟,紧接着是一阵哄堂大笑,很多人甚至把眼泪都笑出来了!
  周逍弦展开画卷的时候,持宝人李万紧张得嗓子眼都发干。理智与常识告诉他,花八千块在旧书摊上买到一幅唐代真迹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但谁也不能说没有万一的侥幸发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反应的,李万已经算镇定了。
  李万没有看画卷,那幅画他早就看过多少遍了,再看也看不出什么花样来,他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周逍弦的表情,仿佛想从这位专家的神色间看出什么端倪来。周逍弦的打开画卷后的表情很古怪,节目录制现场一度鸦雀无声,紧接着爆发了一阵哄堂大笑。
  这笑声把李万给弄懵了,而周逍弦却一言不发,李万不知所措地问道:“怎么了?这幅画怎么了?笑什么?”
  周逍弦眉头紧锁没答话,旁边那位字画专家一边笑一边说道:“你家的唐朝,有京沪铁路高架桥啊?”
  专家的这句话被麦克播放出去,现场又是一阵哄然大笑,台下有很多人都笑得直揉肚子。李万这才感觉到不对劲,猛一抬头看见了大屏幕,紧接着低头去看周逍弦手中已经展开的画卷,刹那间呆立当场。
  那幅画上描绘的确实是苏州山塘街风景,很有些《清明上河图》或《姑苏繁华图》的风格,但无论是谁,一眼就能看出那绝不是什么古画,不需要任何专业鉴定。因为在画卷的中央,京沪铁路与苏州北环高架桥穿越山塘河而过,看得是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这幅山塘街画卷,就似从某个角度航拍的景象,完完全全就是当代的风景,连步行街外的公路、路旁的电线杆、路上跑的汽车都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来。这样一幅画把录制现场的所有观众都逗乐了,笑声是此起彼伏。
  虽然专家还没给出鉴定结果,但是——它还需要鉴定吗?
  在一片笑声中,突然传出一声大吼,只见李万满脸通红夺过周逍弦手中的画,大喊道:“不,我拿来的不是这幅画,一定是被调包了!我的画在哪里?”
  李万拿来的确实不是这么一幅画,如果是那样,他也不会来到最后的节目录制现场把画卷交到周逍弦手里。像这样的特别专题节目,也是一场民间征集活动,闻讯而来的民间持宝人众多,最后能上节目录制现场的,当然都要经过节目组的筛选。
  节目组的筛选甄别并不是权威鉴定,只是把一道关,选择看上去最有新闻效果的东西,同时也剔除掉那些明显不靠谱的“藏品”,比如总不能让人拿着一台IPAD上台找周逍弦鉴定吧?
  假如李万一开始就拿着这样一幅画,不可能通过节目组的筛选走到这里来。今天上台之前,他还刚刚将画展开交给工作人员验看无误,这才亲手卷起画卷走上前台的。这个过程中,画卷没有离开过他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视线!
  但这幅画再度被周逍弦打开时,画迹偏偏就变了,从唐代的山水变成了今天的苏州山塘街景象。李万彻底晕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画被现场工作人员调包了,于是在观众的笑声中忍不住发飚了。无论是谁遭遇这种事情都会发飚的,李万这还是算心理素质好的,换一个人也许会一头栽倒不省人事。
  电视台播放的节目经过了编辑,只到那位字画专家发问、现场笑成一团为止,后来李万发飚的场面被剪掉了。李万是怎么与节目组交涉的、工作人员又是怎么处理的?一周后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并不清楚其中内情,大家只是被逗的哈哈大笑。
  对于节目录制现场而言,这是一个意外事件,但这个意外很有娱乐效果与吸引眼球的新闻效应。在以往的类似节目中,导播也会适当地安排一些类似的小插曲,促进现场的娱乐气氛以及节目的播出效果,可这一次绝对不是故意安排的,谁都没想到!这个意外经过剪辑之后,效果的确非常好,所以播出时仍然保留了。
  ……
  吃了一顿百年老字号物美价廉的面条和汤包,又看了一档让人笑翻的电视节目,成天乐是心满意足,吃饭前的那股难受劲早就过去了,甚至已经忘了在狸猫像前的离奇遭遇。吃完饭回“公司宿舍”,成天乐不好意思让于飞继续帮自己背包,主动要把包拿过来。于飞刚想把包给他,却被刘书君悄悄地瞪了一眼,只得又把包背起来坚决做热情好客状。
  成天乐的行李怪沉的,好不容易歇过一口气的于飞实在不想替他继续背了,说是“公司宿舍”就在附近,但其实还要走挺远。传销组织“接新朋友”,介绍人得帮新朋友拿行李,这是团伙的纪律,一方面是为了让新朋友感受到“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另一方面是防止新朋友发现不对劲半路找借口溜了。
  看成天乐呵呵傻笑的样子,肯定是不会半路跑掉的。但纪律就是纪律,就算是骗人的传销组织也有自己要遵守的规定,在刘书君的监督下,于飞就得背包。
  时间已是黄昏,石板巷两旁亮起了路灯,沿山塘街往回走,穿过铁路桥又来到那片经过了商业开发的旅游步行街上。街上还有不少人,旁边的店铺也开着门,刘书君说道:“前面右转过山塘河,我们公司在桥的那边。”
  成天乐还不太想回去,吃饱喝足之后他也不累了,反正有人坚决要求背行李,还有美女挽着胳膊,他想在夜色中的山塘街多逛一会儿,睡觉时间还早得很呢!于飞又说道:“其实我们不必总在山塘街上逛,河那边的小巷子景色也是很不错的。早点回去吧,还得走一段路呢。”
  在一座小桥头正要拐弯过河,成天乐却突然站住了,手指旁边一家店铺道:“咦,那幅画好眼熟,我们进去看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