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门(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454

  “耗子”:“好吧,我也觉得观画挺有意思的,苏州也挺好玩的,那就继续看画吧。”
  收服了猪妖禇无用、抓住了曾化名任铮的云一帆,成天乐是信心大增,继续观画练功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与此同时,他也算是声威大震。
  成天乐和“耗子”的猜测都没错,暗中挟制禇无用的神秘人与曾经挟制张潇潇的是同一个人。不如此,花膘膘怎会知道毕明俊是灵禽毕方出身呢?花膘膘通过禇无用查清了毕明俊的底细,知道这只灵禽不好对付,后来又通过成天乐对毕明俊做了一番试探。
  成天乐联合四妖收服禇无用,这件事对外界当然秘而不宣。但梦湖美蛙饭店出售“禇无用大闸蟹”,吴燕青还每天派人到禇无用那里去进货,老谋深算的花膘膘怎会猜不到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很果断的不再联系禇无用,成天乐想从禇无用这里追查那神秘人的线索也断了。
  花膘膘如今也很是胆寒,他猜不透成天乐想干什么?难道这位深藏不露的高人也有与他一样的打算,想暗中控制与联合这些潜藏人间的妖修为己所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成天乐做的可比他自信多了,手段也比他高明多了!
  警方也在追缉云一帆,但他们动作慢了点,几天后才找到南京那处郊区的农家院,只有云一帆的老婆孩子在家,而逃犯本人已经在前几天的凌晨被不速之客“请”走了。云一帆的老婆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人,连对方的车牌号都没看清,只记住老公交代过不要随便乱说,却没想到警察自己找上门来了。
  云一帆莫名其妙被人“接”走,李轻水立刻就想到这是成天乐干的。他刚想给成天乐打电话,电话却响了,来电者竟然正是他想抓的云一帆!更加出乎意料的是,云一帆是来投案自首的,声称正在赶往公安局的路上,还有律师陪着他。
  云一帆本人的案情已没有太多好查的,黄裳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自首材料提交给警方,内容包括云一帆在飞腾公司的所有经历。材料中特意提到,有客户派人找到了他,并“劝说”他回到苏州。原外汇交易部总经理成天乐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他深受感动,决定将非法所得赔还给受欺骗的客户,然后投案自首。
  李轻水从来没办过这种案子,颇有点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该说成天乐什么才好?他私下里给成天乐打了个电话道:“成总啊,干的漂亮!我以前有点小看你了、也错看你了。”
  成天乐却很“谦虚”地说道:“领导,您当初没有小看我,也没有错看我,但人总会进步的。你要是我,也不能忍受被人那样玩弄。我有过承诺,只是尽力去完成。……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云一帆这几天在苏州住的那套房子,传销团伙的头目云少闲曾住过,那里就是团伙又一次转移的驻地,他们这次呆了四个月,然后又转移了。很遗憾,还是没有帮你找到于飞。”
  李轻水惊讶道:“你又查出了他们再次转移的地点?谢谢你,有线索就好办,我总算知道了于飞和传销团伙半年前在什么地方,会去查的。”
  李轻水锲而不舍,继续追查于飞的下落;而云一帆虽然写了交待材料,但警方还会审讯核实。警方的审问常常很有跳跃性,并不局限于案情,往往让嫌疑人反应不过来,在言语之中会露出很多破绽线索。李相庭是怎么“请”他的、成天乐是怎么“劝”他的,警方当然会问清楚,结果却问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那些原交易部的客户都莫名其妙的收到了一笔钱,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然后又接到了警方的核实电话,这才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早已放弃追回损失的希望,却没想到原外汇交易部的总经理成天乐一直在追查,甚至真的追回来一笔!
第194章、蛊者惑也,正道沧桑误偏门
  客户中有不少人都是一方富豪,否则也不会拿出那些闲钱去炒外汇,那些钱对他们来说并不多,但也毕竟是个人情!当他们听说是李相庭把云一帆从南京找回来的,识趣者纷纷给易斌打电话表示感谢。一声招呼而已、惠而不费,在世面上混的人这点讲究都是不会忘的。
  易老大却说道:“不要谢我,要谢就谢成总!……但成总最近很忙,最好不要去打扰他,人情就记下吧,以后再说。……成总还说了,会继续帮助诸位追回损失。”
  易老大说“谢”,聪明人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本来不关成天乐的事情,可成天乐却在帮他们追回损失,等于是天上掉下来的钱,好意思让成总白干吗?成总现在很忙,但将来若有什么需要,诸位也得表示表示吧?
  这已经是客户们第二次收到成天乐追回的款项了,第一次是成天乐搞飞腾公司清算的时候,赔偿了每位客户一万元。更有意思的是,从警方那里传出一个离奇的故事,据说这位成总神通广大、有匪夷所思的手段。更具体的说,成天乐是个“养小鬼”的,养的小鬼还很厉害!
  ……
  “养小鬼”是一种巫术,在正常人看来也是一种无稽之谈,但它在东南亚一带却很流行,甚至很多港台明星都干过“养鬼仔”一类的事情,听起来很有些乌烟瘴气的感觉。它据说是收养所谓夭折婴儿的阴魂,并以特定仪式通过某种血食“喂养”,然后可以驱使这些小鬼去做一些特别的事、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今到泰国一带旅游,还有很多布置的甚为阴森神秘的商店里有所谓的“鬼仔”出售,拇指大小的木偶浸泡在很特别的油脂中,装在透明的小瓶或者特制的小棺木中。把这些玩意买回去按照特定的仪式念咒供养,据说就能驱使它们去做某些事;但如果违反了仪式或者放弃供养,就会遭到报应云云,听上去既玄幻又扯淡。
  但不论怎么玄幻与扯淡,在某些地方确实有人这么做,养小鬼的人还不少,其中甚至不乏很多娱乐圈里的名人。究竟有没有养小鬼这回事且不说,但这种现象能存在不是不可以解释。有些人总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有些人也可能有无法完成的愿望、用通常的手段得不到的东西或者没法做到的事情,便妄想去祈求鬼神。
  举一个相对温和的例子,比如某男看上了一位姑娘,难以启齿或明知追不到手,但心里又放不下念头,既不想或不太可能通过正常手段去追求,却又希望达到目的。他会在白日梦中去幻想假如世上有一种叫“迷情蛊”的巫术,能让对方主动投怀送抱就好了,哪怕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会愿意的!
  假如在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世上真有“迷情蛊”,不论是真是假,恐怕他都会愿意试试的。尝试的过程搞的越复杂越神秘,吸引力可能就会越大。无论有没有效果,也算是一种虚幻的自我安慰。假如有人再告诉他,只要努力终会有效,说不定此人便会沉沦其中。
  什么是蛊?蛊者惑也。为什么会有巫术在当今这个文明世界中流行?从某种角度来看,也代表人们希望拥有自己本不具备的东西!实现这种目的有很多种手段,比如总体上科技文明的进步、个体上的努力奋斗,但有些事情却是无法解决的,于是人们总怀着这种期冀。那些身陷传销团伙中却不自知回头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了蛊。
  至于“养鬼仔”,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好奇,出于某种追求刺激的猎奇心理想试着玩,就像很多人玩笔仙或碟仙等“请神游戏”一样,以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或者胆子更大,有效果则更好、无效果也图个乐子,但其实它一点都不好玩。
  事情的道理如此,但现象始终是存在的,云一帆在公安局里受审,终究还是把遭遇“耗子”的那一幕给交待出来了。他是亲眼见到的,心魂稍定之后便开始思考,以自己的见知与理解向警察交待——那成总是养鬼的,养的小鬼仔很厉害,所以才把他找到了。
  公安干警只能将之当作无稽之谈,这家伙大半夜被人敲门请走,也不知吓成什么怂样了,见到成天乐竟被吓出幻觉来了。公安机关不是科研单位,犯罪归他们管,养鬼不归他们管,反正云一帆已归案、相关案情也交待清楚了,也就没必要再节外生枝了,这些东西与案情无关,就算是胡说八道了。
  可是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却不可能没有别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交易部的客户,大多数都是做生意的,商人求财也求神啊,越有钱就越有各种求财保平安的讲究,烧香拜佛看风水供奉各路大师、在家里公司里摆放各种祥瑞的大多也是这些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和气生财,哪路神仙都别得罪,有什么讲究只要有条件的话就讲究一下。
  有些小道消息是越传越邪乎,在苏州一带的商人圈中、各条道上,成总成天乐不仅是手段了得、能让韦勿言莫名失踪的“高人”,而且也成了一位养鬼厉害、擅下降头的“大师”。听上去不仅神秘而且令人敬畏,总之是不能轻易得罪的。
  别的人也许只是将信将疑,或者只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至少易斌对此是深信不疑,他终于自以为明白韦勿言是怎么失踪的了。韦勿言是出身江湖的高手,却碰上了成天乐这位更厉害的“大师”,当然没有什么好下场了。易斌庆幸自己见机的早,及时向“成大师”认输服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
  而我们的“成大师”仍然在公寓里潜心修炼,并不太清楚自己出了这种名。他知道了自己法力的极限,又能体会到法力的缓缓增长,暂时便没有别的想法,就是一心一意的练功。而随着功力的增长,画卷中的时间向前推进的更快了,他和“耗子”加起来,能在一天之内将画卷中的时间向前推进三天。
  “耗子”现在还不方便出门去溜达,它的样子会把人吓着的,说不定也会遇到未知的危险,就算它会隐形,也不能长时间离开成天乐的神识范围之内。好在如今足不出户便能在画卷中行游苏州,法力有限不能无限制的打开新场景,那就在各处园林中好好逛,玩的是不亦乐乎。
  在已经历的往事中,下一个重要事件便是毕明俊等人卷款出逃了。毕明俊肯定事先做了安排,资金也都通过海外中转了,当时应该是以原身飞走的,在南京郊区取走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便消失于人海。在画卷中追不上他,成天乐和“耗子”要盯的是飞腾公司的财务部经理高颖达。
  然而还没等到这一天,经侦大队的副队长李轻水警官却来了电话。李轻水告诉成天乐,传销团伙现在的驻地已经找到了,工商、公安、民政等部门将联合展开摧毁与驱散行动。成天乐曾请求过李轻水,假如警方先找到了那个传销团伙,别忘了通知他一声。
  成天乐曾对刘书君和于飞说过,等将来有机会,会请他们去苏州真正的百年老字号饭店好好撮一顿,以感谢他们到车站相接并陪同游玩山塘街。现在回想起来,假如不是那天凑巧到苏州山塘街一游,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收获与成就。当初说的话今天已经能做到,无论警方怎么处置这两人,成天乐这顿饭还是要请的,也算是了结一个心愿。
  ……
  有很多人包括成天乐也许心中一直都有疑问,云少闲所带领的这个传销团伙在苏州市郊活动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一直就没有被有关部门驱散呢?实际上,近年来各地执法部门打击非法传销次数非常多,各类媒体上对非法传销活动的报道和揭露也屡见不鲜,但这类传销组织往往打而不死、驱而不散、遣而不返。就像现代文明社会并不缺乏真知正见,但“养鬼仔”一类巫蛊之术仍然会存在。
  警方对于传销团伙中的受害者,一般是本着教育以及劝导的原则遣返原籍,但是实际上能不能送得回去却两说。而对于传销团伙的头目与骨干分子,抓住之后一般也只能拘留十五天,如果找不到其它确凿的犯罪证据就没法再处理了。
  《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中有“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规定,但只针对团伙中高级别的“授课导师”才能立案,而且在取证方面非常困难。总之这样的打击活动需要动用的人员非常多,牵涉到多个部门,侦查取证的时间长、过程繁琐,而收获往往很小。
  到了联合打击行动的那一天,听到风声的成天乐也去了,这才清楚李轻水所组织的这一次的行动规模有多大。参与和配合执法的人员来自所在区的工商局、附近几个辖区的派出所、民政局、当地社区也就是居委会,总计有近四十人。
第195章、执迷不悟,以怨报德孰救之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人,而且还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因为传销团伙成员很多,假如执法人员少了,对方一哄而散,根本抓不住主要头目,只能是无功而返,弄不好房东还要找执法人员的麻烦——凭什么把他的租客都给吓跑了。别说是一百多人,就算是一百多头猪四散奔逃,人少了也赶不过来啊。
  一哄而散的情况还算是好的,假如在执法过程中碰上暴力抵抗,执法人员的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甚至会引发不受控制的群体事件。另外从负责任的态度来说,对这种大规模的传销组织也不能简单的驱散了事,还要把人控制起来,批评教育、调查取证、甄别不同性质的团伙成员,该拘留的拘留、该遣返的遣返。
  否则就算当时驱散了,回头执法人员一走,传销团伙成员换个地方再度聚集,仍然还像以前一样重操旧业。组织传销的那些老油条对付执法部门的各种检查已经很有经验,可以说深得游击战术的精髓。
  执法人员根据侦查掌握的情况,选择的行动时间是在上午。传销团伙在上课,聚集在两个大教室和一个小教室中,正好可以一网成擒。到了地方才清楚为何这个传销团伙这么难以发现,这片郊区有很多民房当成宿舍出租,租给那些外地来的打工者。
  租房者大多是同乡或同一家工厂、公司雇佣的员工,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聚集在一起。传销团伙混在这一带,很不容易分辨,就算有人发现异常,恐怕也懒得管闲事。
  在社区人员以及当地派出所的治安员的带领下,执法人员分头行动、迅速包围了三处授课地点,实施集中抓捕和清查。在两处大教室的行动相对比较顺利,执法人员一冲进去,台上的讲师见势不妙,像老鼠一样溜下来混到了人群中。有些刚被骗来的“新朋友”以及少数早就想脱身的成员见到穿制服的来了,连忙冲向门口请求救援。
  还有一伙人则大声喧哗,齐声呵斥执法人员——质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有人站出来宣称,这里只是在组织免费培训,向大家讲授成功学,他们的行为都是合法的云云,场面一度有点混乱。有一位干警大声喝道:“保持肃静,我们只是例行的治安检查,请依次出示证件!”
  传销团伙的组织严密,对于这种事情早有预案,那些已被洗脑的“经理”们多数表现得很麻木冷淡,不但不配合执法人员的解救,甚至还带着排斥心理。按照传销团伙内部的说法,他们采取的策略参考了印度圣雄甘地的做法,叫做“非暴力不合作”,除了少数主动向警方求助的人,其他成员基本上都是一问三不知。
  成天乐与黄裳在不远处观望,周围还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街坊邻居以及社会闲散人员。虽然执法人员劝大家都离远点不要靠近,可是人们还是爱凑近了看热闹。
  这个传销团伙规模比一年前明显又壮大了,想当初第一次转移时是一百零八人,途中还跑掉了两个,而如今已有一百八十人左右。两个大教室里加起来大约有一百四十人在上大课,剩下的四十来人应该还在居民楼里上小课。人数太多了,调查问讯工作就在大教室进行,有些人没有出示身份证件,可能是没带在身上或者是被传销团伙扣留了,公安干警就在现场问询登记。
  但很多人并不太愿意回答问题,表现得非常冷漠,当执法员询问是否需要将他们送往民政部门接受救助时?除了少数人点头,其他一大半人竟然不同意。
  周围是环境复杂的居民区,警方的行动已经惊动了不少看热闹的群众围观,这么多人不方便一次全带走,假如传销团伙的头目冲进人群,那就很难再抓出来了。于是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工商执法人员走上了传销团伙的讲台,就在现场对所有传销人员进行了法律宣传与思想教育,还对他们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除了团伙骨干以外,其他的人直接予以驱散,愿意接受民政部门救助的便接救助遣返。
  这种只抓骨干成员的方式也是必要的选择,只要把团伙组织者控制住了,那么这个组织就不存在了,其他普通成员也就无法再聚集,能回去的就自己回去,回不去的可以申请救助。执法人员也搜查了传销团伙的驻地,将被扣留的身份证、手机等物品发还。这需要事先侦查结确定哪些人员是需要被控制的,比如云少闲就一定要抓住。
  在两个大教室执法的行动虽然遭到了一些阻力,但相比之下进行的还比较顺利,真正遇到麻烦的是居民楼中的那间小教室。云少闲、刘书君、于飞等人当时都在那里,那个地方是李轻水亲自带队去的。
  骨干人员上“高级课”的小教室在一栋居民楼的三楼,在大约只有五十平方米、一室一厅的房子里,竟然挤了三十六个人。执法人员上楼的时候,他们已经被惊动了,但是楼梯口被堵住没法跑掉,于是云少闲指挥大家迅速的收拾东西,然后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居委会的一位大婶敲开了房门,里面的人声称正在聚会、商讨公司业务,他们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这时李轻水上楼了,准确的认出了云少闲和于飞,立刻决定将这两人先带上警车,而剩下的三十四个人随后也要全部带走。
  那边大教室里还正在搞批评教育活动呢,这边团伙头目已经被执法人员押送下楼了。李轻水亲自盯着于飞,还有一名干警专门押着云少闲走在前面,为了不引起过激反应导致意外状况,并没有给他们戴手铐。
  这次行动的三多名联合执法人员分成三队行动,大教室那边的人更多,李轻水带的这一队总共只有八个人,其中一位还是居委会的大婶,想控制这三十六个人很不容易,已经在对讲机里多喊一批治安员过来帮忙。
  就在云少闲被一名干警押送着走向警车的时候,变故突然发生了。传销团伙中有二十多个穿着皱巴巴西服的人从楼梯上奋力冲了下来,还推倒了那位居委会大婶,跑向警车解救云少闲。
  那名干警大声呵斥却挨了一顿拳打脚踢,云少闲乘机逃走混进了人群,干警迅速从地上爬了起来追去……就在这时,众人听见了一声枪响。
  预想中最坏的情况终于出现了!开枪的是站在不远处的李轻水,而他拔出的竟不是自己的枪,场面很混乱,三言两语说不清,需要细细解释——
  李轻水开枪是逼不得已。那名干警去追逃窜的云少闲,有一名团伙骨干伸手去拉扯却没拦住,另一名团伙骨干着急了,不知从哪里抄起一根棍子从后面打了过去。在一般人的概念里,棍子可能打不死人,但最怕不懂事的二百五乱来啊,看他挥棍方向是那名警察的后脑,用的力量很足,在内行人看来,这一击可能会致命的。
  这时看出李轻水的反应神速了,他身为这次行动中职位最高的领导,并没有配枪,只是穿着制服,肩膀上携带着便携式警用摄像头。像这种场合,警察一般都不太愿意带枪,因为开一枪不仅后果难料,而且要写一大堆报告去解释,万一枪支被人趁乱抢走更是后果严重。
  但为了以防万一,毕竟还是需要有人武装,一名刑警就站在李轻水的身边,配了一支手枪。这名刑警已经五十多岁快退休了,迄今为止除了在射击场上还没有真正开过枪呢,遇到这种突发事件,他有点没反应过来也没看清楚情况。李轻水顺手把他的枪抽了出来,单膝跪地、双手持枪,枪法极准正打中那名挥棍子的团伙骨干肩头。
  此人中枪时身体一抖,棍子脱手抡空了。
  这一声枪响却导致了更大的骚乱,没有人想到警察在这种场合竟然会开枪、竟然敢开枪!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警察杀人啦!顿时那二十多人都向李轻水冲了过来,有人抄起了棒子和板砖,还有一个人竟然从衣服里面抽出了砍刀片,显然早就准备好了暴力抗法、制造混乱。
  场面失控了,其他执法人员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向后退去并急忙在对讲机里大声呼叫支援赶来。只有李轻水还双手托枪半跪在原地,紧咬牙关、腮帮子上的青筋都在跳,他开第一枪是为了救同事,但还敢开第二枪吗?
  执法机关驱散传销团伙,极少发生这种情况。敢于暴力抗法的团伙成员依仗的就是人多势众,他们挥舞着棍棒和板砖冲来,就似毫无畏惧的死士,但紧接着人们又听见了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第五声枪响。
  人们做梦也没想到李轻水会连续开枪,他在极短时间内连射,将那支六四手枪里配的五发子弹全部打空了。
第196章、挺身而出,敢当不惧事后名
  李轻水的枪口压的很低,他打的是那些人的小腿,这么近的距离是一枪放到一个。但最后一枪他却不得不抬起枪口向上,因为那拿着砍刀片的人冲到了身前,举刀正往下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