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43

  水婆婆点了点头:“我知道,山爷也知道,已经都处理了。你不必再害怕,也不要告诉族人、让他们都害怕,记住了吗?”
  虎娃不太清楚水婆婆为何不让他将这件事告诉族人,但他刚才确实是吓着了,水婆婆大概也不想让族人都吓着吧,于是点了点头,很听话地走过木桥回到了村寨。很多族人听见竹哨声刚刚跑出来,就被虎娃拦住了。他转述了水婆婆的话,让大家就在村寨里不要乱跑。
  就在虎娃转身指向那高崖时,那边的激斗早已结束,没有人看见动静,就连虎娃都没看见。花海村的人听见哨音也向这边赶来,但他们来得更晚,在湖边通往山林的路口就被适时出现的蛊辛族长拦住了,蛊辛也同样将族人劝了回去。
  水婆婆和虎娃说话时是满面笑容,使人一看见就忘记了害怕,但她打发走虎娃走向猴子的时候,神情却变得一片肃杀,令人不寒而颤。猴子身受重伤动弹不得,被水婆婆用竹杖挑进了山林,她与山爷等人汇合了,然后就再没有别人见过猴子。
  当天黄昏,路村与花海村的族人都听说了一个令他们大为震惊的消息。因犯下大过、被驱逐出花海村的猴子竟不思悔改,违背誓言又来到了附近的密林中潜伏,手持梭枪居然想截杀单独经过的虎娃。机灵的虎娃吹哨示警,赶来的水婆婆与蛊辛等人拿下猴子,已将之处决并弃于深壑。
  淳朴的族人们感到难以理解——怎么会有猴子这种人!而若山和蛊辛分别告诉族人,其实猴子只是从微小的错误开始的,但一错再错却不知正途所在,终于落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尸骨无存,他的下场是自找的。
  族人们所知的都是事实,但他们并不了解其中还有更复杂曲折的内情、更令人害怕或愤怒的真相,只有若山、若水、仲壮、叔壮还有蛊辛等几名参与者完全知情。虎娃也知道猴子另有同伙,但他没有亲眼看见那些人,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历。
  事后山爷告诉虎娃,那些人都是猴子请来帮忙的坏蛋。如今猴子已经被处决了,那些坏蛋也都被打发掉了,以后不必再担心。但是这些事情没必要告诉族人们、让他们觉得害怕,只需提醒他们别做与猴子一样的错事就好。
  坏蛋就是已经腐坏了不能吃的蛋,假如吃了味道很恶心而且会让人生病,不论是天鹅蛋还是鸡蛋都一样。它可以用来形容图谋不轨做坏事的人,这是一种比喻,而虎娃从小就懂得什么叫比喻。他一向很听山爷的话,所以也保守了这个秘密。
  ……
  那些“坏蛋”是从哪儿来的,他们怎么和猴子走在了一起,山爷和蛊辛等人又怎会突然出现?此事说来话长。
  鱼梁也就是猴子口中的鱼大人,来自有鱼村,他是有鱼村中地位仅次于族长的第二号人物。有鱼村是如今这一带蛮荒中人口最多的一个部族,在这么多年的繁衍生息中,族中也会渐渐出现一些小的家族势力,他所在的那一支家族人丁兴旺,而本人有幸迈入初境得以修炼,如今已是一位四境高手,地位当然很重要。
  鱼梁在原始部族中,是一个非常聪明有头脑的人,从小就精于算计各种事情,他是有鱼村的狩猎队伍首领。有鱼村人所谓的狩猎,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鱼海中打鱼,偶尔也会进入山中捕兽。与路村情况不太一样的是,有鱼村中有一个叫长老会的组织。
  所谓长老,是指地位高的尊长和年纪老的人,在蛮荒中,呼人为“老”也是一种尊称,健康长寿总是令人羡慕与尊敬的。长老会以族长为首,成员包括村内年纪最大的三位长者,还包括所有已迈入初境得以修炼神通法力的族人,他们决定族中的大小事务。
  有鱼村的族长鱼大壳,有率领族人号称有鱼氏、取当年清水氏而代之的野心,进而想号令蛮荒中各部族听命。鱼梁是对这个想法最坚定的支持者,并且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实现。垄断盐井和商贸是控制蛮荒部族最好的手段,可是这第一步野心还没等达成,就被若山联合各部族给打消了,鱼梁对此也深感不满。
  各部族这几年都在那片中央谷地建立了定居据点,鱼梁也主动请命率领一批族人来到谷地中驻守,既看护盐井也监视各部族的动静。前不久有一支商队从遥远的山外来到了蛮荒中,他们受到了有鱼村最高规格的热情接待,鱼梁恰好有事回村见到了这支商队。
  这支商队与常见的商贩不太一样,其中显然有地位很特别的贵人,其他人都称呼这位贵人为大人。这让鱼梁很是羡慕,他在村中的地位也很高啊,所以也落下了一个毛病,私下里叫手下们称呼他为大人,感觉很是受用。
  大人的称呼只是一个小插曲,主要是那位贵客带来了很多让人大开眼界、甚至想都想不到的好东西,也有不少珍贵的货物。交换山中的特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打听这一带蛮荒近年的情况,特别是对清水氏一族发生的变故很感兴趣,那位贵客追问了很久,可惜有鱼村也不知道详细的内情。
  以前的商贩都是与各部族以物易物,彼此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那位贵客还特意提出,他想收集犀渠兽的角,越完整、越漂亮的角价值就越高。如果有鱼村能够搞到,他将赐给他们梦寐以求的宝物。
  这支商队只到达了有鱼村便返回了,并没有继续进入蛮荒深处,消息也只有有鱼村知道。有鱼村的族长告诉他们,清水氏一族已在八年前覆灭无存,如今这一带蛮荒中各部族以有鱼村最为强大,必将取清水氏当年的地位而代之,并能号令各部族听命。
  那位贵客听了之后也不疑有他,便点头说道:“只要你们有这个实力,我会支持你们统领蛮荒各部,并提供给你们更多的器物、帮助壮大各部族的实力。但有一个条件,此地蛮荒各部族要臣服于平原上的巴国、听从巴国的号令,这里的勇士也要听从征召、为巴国发挥所长。只要立下功劳,国君自会有封赏。”
  蛮荒中的各部族恐怕还不太清楚什么巴国,但有鱼一族当初就是从巴原迁入深山的,他们的祖先曾是理清水的扈从,对世代相传的事情当然也有所了解。巴原上曾经有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度,就叫做巴国,不仅统御方圆三千里的平原,也是周围群山中各部族的首领。
  若将这片蛮荒中央那方圆三十里的谷地比做巴原的话,那么巴国的地位就相当于此地曾经的清水氏一族,是方圆数百里内各部族默认的首领。
  可是一百多年前,巴国国主亡故、诸子争位,三千里巴原一度陷入漫长的战乱,后来分裂为五个国度。每个国度都号称自己继承了巴国正统,也都号称巴国。
  清水氏最早也是巴国所属的部族,理清水出身于此,所受的封地也是这里,后来便回到了这里隐居、远离了巴原上的纷争战乱。对于这些深山部族,巴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控制力,但清水氏理论上还是巴国的臣属,族人若进入巴原也得听从国君号令。
  若是巴国尚在,清水氏还应当每三年派使者向国君进贡蛮荒中特有的物产,并带回国君的赏赐。但是巴国已分裂内乱、并无共主,这百年来当然也就没有这种事情。
第018章、坏蛋的故事(上)
  其实这一带蛮荒中很多古老的部族,或多或少可能都与多年前的巴国有点关系,比如路族。巴国的祖先当年进入巴原时,路族的祖先就曾经受征召加入开辟道路的队伍,他的名字叫武丁,后人称之为路武丁。路武丁后来也返回了深山中的部族、带回了不少东西和见闻,他的后人便以路为姓,此后才有了越来越兴盛的路村。
  经过长期的战乱之后,巴原五国都需要休养生息、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国战,所以巴原上近几十年比较沉寂,只是偶有小规模的冲突而已。但是几十年又过去了,已经重新蓄积起力量的各国中有人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图谋着击败与攻占其他的国度。
  到达有鱼村的这位贵客,就来自于如今的五国之一,这个国度恰好毗邻这片蛮荒,走出深山的道路就通往那里,他们当然也自称巴国。这位贵客当然也不是普通的商贩,而是国君的使者,特意来打探这片蛮荒中的情况。
  国君既有野心,当然要聚集各种可以动用的力量,所以也想到了以前巴国所属的蛮荒各部。这位国君知道清水氏的存在,也知道那片蛮荒的各个部族中有着各种奇人异士,还有不少身强力壮、擅于格斗的勇士。这样的力量当然不能为他人所用,就算不便大举征召,能够成为自己名义上的部属、做为潜在的后备力量也是好的。
  国君也隐约听说了清水氏覆灭的事情,近年来也有商贩进入蛮荒、带回了不少消息,所以他也想搞清楚确切的情况,于是就派一位使者率领一支商队进入了深山。这位使者见到了有鱼一族,询问了这片蛮荒中最近的形势,于是就决定不必再往更深处走了。
  使者的目的已经达到,见到了此地最强大的部族,再往前走没有必要。而且他也不习惯和深山野民打交道,这蛮荒中的路途也太艰险了,于是便返回巴原复命,并留下话还会再来。
  这位使者带着使命而来,从他的角度当然支持态度恭谨的有鱼一族统领蛮荒各部,然后成为巴国稳定的臣属,将来便可在各部族中征召勇士到巴原效命。可是有鱼村的高层自己心里却清楚,若想收服蛮荒各部听命,所面对的最大的阻力就是路村和花海村结成的联盟。
  原先的野心未及伸展就被打消了,可是国君的使者到来,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于是鱼梁主动请命,率领一支由精锐战士组成的狩猎队伍,在族中宣称将去高处的深山中猎取犀渠兽。其实猎取犀渠兽只是一个名义,有些事情暂时连普通族人都不便知晓,否则难免走漏风声。
  鱼梁集中这样一支精锐的队伍进山,主要目的当然不会是为了与犀渠兽群去拼命,而是摸清花海村和路村的底细、搜集重要的情报,以制定将来的攻伐计划。
  有鱼村的高层也认为,要想让路村臣服,首先要打破路村和花海村的联盟,最好选择相对弱小的花海村先下手,让大家都看到花海村的下场,别人以后也就不敢再跟着路村捣乱了。蛮荒中发动大规模攻伐行动最大的障碍,就是距离太远、路太险,对彼此的情况不了解。
  鱼梁以狩猎犀渠兽为名带队进入深山,他要摸清楚花海村的地形地势、出入的道路、族人们的作息规律、狩猎队伍什么时候外出、村中什么时候最空虚等等情况。还有另一个情况也需要考虑,如今断崖上有桥,而路村离花海村不远,对付花海村就要防备路村来援。
  所以鱼梁也要观察与搜集路村的情报,在他的设想中,如果将来要突袭花海村,就要选择路村和花海村都是最空虚的时候,而且时间最好是半夜。
  路村与花海村之间隔着一道断崖深壑,出路村过了深壑向上走三里多、再越过一道山梁,才能看见花海岸边的花海村。半夜里族人都睡着了,这么远的距离也听不见另一边的声音,若突然动手谁也防备不过来,一定要做得干净利索不留后患。
  清水氏的覆灭,至今不知是何人所为,但也给了有鱼村一个启发,如果深夜突然发起袭击,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覆灭一个部族的。想出其不意灭掉花海村,最好能聚集百名勇士,这是有鱼村目前能动用的最大远征力量。
  只要成功了,就能以花海村为据点,趁机扑杀毫不知情返回花海村的外出族人,连路村恰好过来走动者也一举扑杀,然后快速离去。只要花海村一灭,路村将难以独自与有鱼村抗衡,其他各部族也会受到震慑。有鱼村既威慑各部族,再给大家许以好处,便能达到目的。
  可是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又要穿越漫长艰险的蛮荒群山,怎么才能保证行踪隐蔽不被人发现呢?鱼梁也想到了一个计划,就是分成小股的狩猎队伍,分批从不同的方向进入山中,然后都绕道集结在花海村附近,等待恰当的时机发动雷霆一击。他这次的行动,就是一种试验与试探。
  但这么做需要一个非常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而鱼梁偏偏得到了一个向导,便是被花海村驱逐的猴子。有了猴子带路,鱼梁这几天已经在花海周围高处各隐蔽的地点观察了很久,今天又悄悄来到了那片视野最佳的高崖上。
  当站在高崖上远眺时,鱼粱心中上述的计划才渐渐清晰成型。但还没等他回去将计划说出来,人便被若山抓住了,所带来的手下也全军覆没。
  ……
  猴子被驱逐出花海村,身上没有带武器,只拎着一只野鸡。他忍着疼将受伤的右肩关节接上了,走到很远的地方才将那只野鸡趁着新鲜给吃了,然后沿着崎岖的山路独行,目的地便是那片中央谷地。只有在那里他才有可能找到机会活下去,独自留在蛮荒中是必死无疑。
  还算他走运,同时也有多年在蛮荒中的生存经验,半夜选地方宿营并没有被野兽叼走,第二天在山路上也没有碰见强大的猛兽。蛮荒各部族人在野外的食物,并不仅是那些需要猎杀的飞禽走兽,山中的野果、植物的茎块、甚至各种肥美的虫子都是可以吃的。
  当猴子端着一条受伤的胳膊又进入山林找食物时,恰好被带队悄然而来的鱼梁发现了。蛮荒深山中遇到独行者是很罕见的情况,鱼梁就命手下抓住了猴子询问其来历,当得知猴子是被花海村驱逐的族人时,心中大喜过望。
  鱼梁告诉猴子,既被部族驱逐,一个人在蛮荒中绝对活不下去,就算到了中央谷地,也得有其他部族愿意收留才行。可是中央谷地中也有花海村和路村的人定居值守,只要听说了他的事,又有哪个部族会收留他呢?猴子想要活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听他这位鱼大人的号令,只要能为鱼大人立功,将来说不定还能活得很舒服、甚至天天有鱼吃。
  猴子当即表示愿追随鱼梁,他还真的立刻给鱼梁立了一功,就是说出了虎娃的来历,几年前听小姑娘绿萝告诉他的——虎娃是清水氏唯一的血脉遗孤。
  猴子当然要说自己是怎么被花海村赶出来的,全是因为一个可恨的小崽子,而这小崽子还另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鱼梁听闻是大吃一惊,当即就命手下给了猴子一支梭枪,让他在山林中防身并可以当做拐杖,又问了很多关于虎娃的情况。
  鱼梁此行的目的是探查道路、搜集花海村以及路村的情报,能找到猴子这样一个熟悉情况的向导已是意外之喜,而得知虎娃的存在更是喜中之喜!当他听说虎娃经常跑到花海村去玩,在那条偏僻的山路上往往只有这孩子一个人经过的时候,便动了别的心思。
  鱼梁是来做侦察试探的,当然不会暴露自己,可是若有机会能将虎娃抓回去也是大功一件。虎娃代表着一种继承的地位,各部族的主要财物都是族人共有,清水氏留下的东西从名分上也是属于虎娃的。前段时间的盐井争端,是因为盐井已无主,而山中各部族的冲突,也是因为清水氏一族消失后留下了各种空白。
  有鱼村的长老们之所以有更多的想法,有一个因素是不可忽略的,他们的祖先就是清水氏祖先的扈从,当年跟随理清水来到这里定居并繁衍生息。清水氏没有了,有鱼一族便有一种想当然的感觉,他们理应继承清水氏留下的一切。可是山中各部族并不认这个道理,有鱼一族也没这个权利。
  但有了虎娃在手,情况就不一样了,可以名正言顺地要求继承清水氏所留下的一切,控制虎娃成为有鱼村的族人,便能从道义和名分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有些小部族就不会参与争夺,而有些部族就算不满,也不是强大的有鱼村的对手。
  更重要的是,虎娃是清水氏一族的后人,而那片蛮荒谷地是清水氏的受封之地,控制了虎娃进而控制这片地方,也会得到平原上的巴国理所应当的支持。这种继承关系就算是国君也是不可否认的,否则那位国君又何必号称自己继承了巴国正统呢?
第018章、坏蛋的故事(下)
  灭花海村、削弱路村、震慑各部族,控制虎娃继承清水氏所留下的一切、取得平原上的巴国理所应当的支持、进而成为统御整个蛮荒部族的有鱼氏,这一系列计划是多么完美,就连鱼梁也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这位天才在猴子的带领下潜入到最合适的位置,真的发现了虎娃独自出现在山野中,但他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太久,就被山爷带人给灭了,不仅计划难以实现,就连任何消息都不可能再传出去。
  ……
  而若山怎会来得这么及时?他带领一批族人在中央谷地驻守,当然不是每天看风景,除了结交各部族首领、解决各种争端,也关注着各部族的动静,特别是有鱼村的异常动态。
  一直驻守在谷地中的鱼梁前阵子回村了,再返回时却带着一队精锐的勇士,其中还有两名身怀神通的修士,随身带的武器等物也是最精良的,这立刻就引起了若山的警觉。鱼梁等人在谷地中休整了一天,然后出发进入了深山,据说是去打猎。
  鱼梁其实也不想让若山起疑,他没走前往路村的那条路,因为从那条路上去山中只有路村并无别的部族。鱼梁走的那条路在谷地另一侧,到高处有好几条分叉,通往不同的部族,有大片不属于任何部族传统猎场的区域。
  鱼梁走这条路应该不会引起谁的怀疑,可是若山偏偏早就在怀疑他。鱼梁这支队伍威胁不了花海村或路村,但是足以袭击一些弱小的部族了。而且有鱼村人通常只捕鱼很少进山林中打猎,就算打猎的话,下方的鱼海附近就可以,没必要进入谷地再往上进入那么远的深山啊!
  有异于常情,便是可疑之处,就算鱼梁想袭击深山中很远的小部族,也不是若山想看见的。于是若山带着仲壮和叔壮,也悄悄地尾随在后面。在这样的险峻深山中追踪,既不被对方发现又不能追丢了,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但若山修为高超,鱼梁带的人又比较多、难免留下各种痕迹,而擅于狩猎的部族居民也擅长于追踪这些痕迹,所以一直不远不近地悄然跟着。若山发现这些人真不是来打猎的,他们带足了干粮,只是偶尔顺手猎一些东西而已。
  由于若山的距离比较远,只在后面追踪他们留下的痕迹,并没有看见鱼梁是怎么抓住猴子的,可是第二天在高处看着这支队伍经过一片开阔地带,其中却突然多了被花海村驱逐的猴子,若山也吃了一惊,暗中猜到了这些人的目的地。
  鱼梁在猴子的领路下,果然找到隐蔽的道路潜入花海附近,并登上视野良好的高处观察花海村和路村的各种动静,他们在附近偷偷摸摸转了好几天、反复地观察着。而若山一直跟着他们,还派叔壮悄悄通知了蛊辛。
  山爷没有搞清楚鱼梁究竟想干什么,所以暂时也没惊动这些人。这天鱼梁来到那片高崖上,恰好发现了虎娃独自一人在荒野中玩耍,当即决定悄悄将虎娃抓走,然后就带队离开这里,此行将极为圆满。
  由于隔着那座高崖,若山等人是在后方,他们并没有看见山崖下的虎娃。等鱼梁命令手下爬下山崖动手时,他们也觉得情况不对,摸过去也打算动手了,却恰好听见虎娃吹响了哨子。虎娃的哨音可以说是个意外,若山本打算不惊动族人悄悄解决掉鱼梁的。
  鱼梁带来的十四名手下,在攀登高崖到一半时,便被崖上飞来的箭射落毙命。若山活捉了鱼梁,但此人嘴很硬,并没有审出太多有价值的信息。倒是水婆婆抓住了猴子,问出了很多内情,可以推测出更多的东西。
  鱼梁当然不会告诉猴子山外使者到来的事情,有鱼村已经下令禁止族人私下谈论,他更不会说出自己的计划。但这些天猴子和这些人走在一起,听这些有鱼村族人的交谈,有意无意间也能知道很多事情,清楚他们是来侦察花海村以及路村的情报,那么将来肯定会有所图谋。
  所以猴子不听命令仍然追向虎娃时,鱼梁曾想射杀他,就是为了灭口。可惜鱼梁没有来得及,猴子这个活口仍落到了水婆婆手里。问清楚事情始末之后,若山等人将鱼梁与猴子也都给宰了,并悄悄处置了尸身不会被任何人发现。
  鱼梁和他带来的十四名精锐手下,就这样和猴子一起无声无息地丢掉了性命,就连有鱼村也不会知道他们是怎样消失的。若山等人的手段很干脆,蛮荒各部族的民风虽然古朴淳厚,但生存在险恶严酷的环境中,真起了争斗也是血腥冷酷的,没那么多留情的余地。
  正因为如此,若山才想尽量避免更多的血腥冲突,搞不好大家会同归于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