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643

  只有它渐渐地不再将自己仅仅当成一只山野中的岩羚,才能自悟化形修炼中更高的境界。
  早年的岩羚并非山神,只是偶尔到村寨中偷吃祭品的“小贼”。刚开始的时候它总害怕被村民们发现,可是后来也没什么事情,胆子便越来越大了。再后来,它吃了东西之后,还会躲在村寨外的高处悄悄的窥探,想知道这些村民发现祭坛上的东西丢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令它惊讶的是,村民们并没有四处抓贼、寻找丢失的祭品,而是很激动地聚在祭坛前跪拜祷告。这只已通灵的岩羚也渐渐能听懂人们所说的话,知道他们是在感谢山神并请求山神的庇护,这才反应过来——人们以为是山神享用了祭品。
  这种反应也不意外,在已经关闭了寨门并有人守夜的村寨中,谁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祭坛上的东西给吃了呢?东西是献给山神的,那么这种事当然就只能是山神干的,这也符合大家最美好的期待与愿望。
  岩羚觉得很好笑也很好玩,它不知已在这一带生活了多长时间,渐渐地对这些村寨已经非常熟悉,甚至后来有些村寨的族长都是它从小看着长大的。随着情况的熟悉,也随之自己的修为法力越来越高强,岩羚当然也不像当初那么害怕了,甚至有了试探的心理。
  比如有一次它溜进村寨去偷食祭品时,就故意待到了天亮,等人们发现它站时,它才突然跃起离去,腾空跳过寨墙消失在山林深处。其实这早就不是它第一次被人看见了,这个村寨的族长当即很激动地告诉大家——
  “我小的时候,每次祭完山神半夜都睡不着。有一天,我就裹着一块兽皮露出眼睛趴在门口等着,就想看看山神什么时候会来享用祭品、它又是什么样子?我看见了,但是天太黑看不真切,朦朦胧胧感觉就像是一只羊,而这只羊是从寨子外面飞进来的。
  我怕亵渎神灵,所以一直对谁都不敢说。而今天我们终于得到了山神的信任和认可,它在族人面前现形了,以岩羚的样子与大家相见!”说完之后,他又率领村民向着祭坛叩拜不已,并向山神祷告,希望能得到其护佑。
  同样的一幕也先后发生在不同的村寨中,横连山一带渐渐就便有了传说,他们所祭奉的山神,显现出的是一头岩羚的样子。后来大家又给山神取了个名字,就叫羊寒灵。
  这个名字有点怪,羊寒灵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何来历,但它能理解。最初是孩子们在夜间偷看到它的身形轮廓,像是一只羊。岩羚的样子本就和村里养的羊差不多,只是腿更长更细、毛更密更短,体型也要大得多。
  而它最早光临各个村寨偷祭品、“显灵”的时候,大多都是在寒冷的冬季。因为冬天的祭祀仪式是规模最大的,所供奉的各种祭品也最多的;另一方面很自然的原因,冬天山里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吃的东西,岩羚才会想起跑村寨里来偷东西。
  这只岩羚便将羊寒灵当成了自己的名字,以它的修为已可化为人形,就是如今的黄衫女子形容。若她不愿现身的话,这些村寨民众是看不见她的,但有时心血来潮一高兴,她偶尔也会以岩羚的样子显现一番,往往都令那些村民激动得不得了——这可是亲眼见到山神了!
第022章、神秘的高人(上)
  随着羊寒灵的修为越来越高,也不需要村民提供太多普通的祭品了,人门对她的态度那么恭敬、将她当做神灵祭奉,总去村里偷东西也觉得怪不好意思的。于是她有时便告诉那些村民,去找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指定的灵药。
  以她的本事,采取这些灵药当然比普通人容易得多。但各村寨居民也多啊,外出狩猎或采集时,若有发现顺手带回来,就免得羊寒灵自己费工夫,也能安心去修炼。
  而作为报偿、也当成对村民们的奖励、让他们能更尽心的为自己办事,羊寒灵有时也会帮村民们一些忙。比如预感到有暴雨山洪爆发时,提前通知村民们避险,当有成群结队的野猪糟蹋村民们开垦的田地时,她也曾显出岩羚原身、将这些畜生赶回深山。
  羊寒灵做这些事的出发点很简单,假如这些村民受到了伤害,往后又有谁来供奉她、她又上哪里找人办事呢?渐渐的,从这种自发的状态下,她拥有了身为山神的自觉,真的把自己当成本地的山神了。大约在十几年前,其修为突破了六境。
  岩羚也是一种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山野中的领地,就是它平日寻找食物的范围。当羊寒灵修炼成妖、并将自己当成山神之后,所谓的领地又成了供奉她的这些村寨,都分布于横连山的南坡一带。
  这里毗邻那一望无际的蛮荒,山野中当然不止一位妖修出没,偶尔也会有别的妖物跑到羊寒灵的地盘来。若仅仅是路过也就罢了,但它们若在此盘踞或想去打劫村寨,就会遭到羊寒灵的驱逐。
  身为一头岩羚时,羊寒灵的见知超不过山野中的一头羊,那怕它是最聪明、最有见识的那头羊。当它成为妖修乃至山神之后,接触到了人烟村寨,便了解到天地间更多的事物,也听村民们提起,越过横连山的山脊,山的那边是个广阔得无边无际、繁华得无法想象的人烟世界。那个世界叫巴原,巴原上有人们建立的城廓与国度。
  羊寒灵已比这一带任何一个人都有见识,但她对巴原的了解仍超不过当地人所知。当她突破六境修为后,终于走出了有生以来的“领地”范围,越过了那陡峭难攀的横连山山脊。但山得那边似乎是一样的世界,缓坡地带有水源的地方,散布着其他的部族村寨。
  而那里的村寨,似乎比南坡这边更加繁华,人们生活也更显富足。就是在这个时候,羊寒灵遇见了肖神。
  肖神也是山神,他的“领地”是横连山的北坡。其原身是一头怪兽,显然并非本地的物种,不知是什么时候从别处跑到这里来的,就连羊寒灵也从未见过,更不知其叫什么名字。
  羊寒灵并不是一个入侵者,她只是很好奇地过来看看,也没有打算抢占肖神的地盘,所以也没必要和肖神起冲突。对于肖神而言,双方都是六境妖修,若无根本冲突,也没必要生死相斗,几番试探之后,两人便有了结交。
  他们都是妖修出身,且都因各自的机缘而成了山神,很多事情也更容易交流沟通,颇有一种彼此都找到了同类的感慨。
  羊寒灵虽被那些淳朴的山民们奉为山神,但她对自己、对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还是懵懂的,而肖神显然比她明白的更多,他告诉羊寒灵,其实横连山的北坡仍是巴原很荒僻的边缘地带,在巴原上那些生活在繁华城廓的人们心目中,甚至等同于蛮荒。
  从此地往北走是帛室国,那里有繁荣富足的难以想象的城廓,围绕着城廓分布着无数的人烟村寨。而巴原上有五个国度,帛室国只是其中之一。在人间不仅有妖修,更有专门指引与教导人们修炼的各派宗门。
  关于巴原各国以及各派宗门的很多事情,羊寒灵起初都是听肖神说的。肖神不仅比她更有见识,而且比她修为更高、法力更强。
  肖神还告诉羊寒灵,她虽然自以为是山神,却还根本不会做山神。她的地盘不仅仅相当于一种领地,而且村寨中的部族也不仅仅是子民或臣属,更像是放牧者的羊群。放牧者要想更好的永世驱使他们,便要让他们时时敬畏并崇拜,只有这样,山神所享受的祭奉才更为恭敬虔诚。
  假如羊寒灵碰见的是理清水,理清水是断不会这么对她说的。但羊寒灵并不怀疑肖神的话,人家确实比自己更有本事也更有见识。更重要的是,肖神告诉了羊寒灵一种新的、可以说是专属于神灵的修炼之法,能使自己的神通法力越来越强大。
  山神真正的享受并不仅仅是人们的供品,更有那虔诚的心念愿力。她可以在每一个村寨祭坛上、在那些祭祀仪式中感受到,当修为精深时,甚至能够直接感应到村寨中人们虔诚的信仰之念——只要他们对她有所祈求。
  羊寒灵尝试着去体会这种修炼之法,事实果然如此,似乎其中包含着一种可以凝聚并炼化的力量,尤其对妖物假合形神的修炼很有助益。但这门修炼秘法太深奥了,肖神虽也是六境高手,也只是接触到一些皮毛而已。
  可羊寒灵也有感觉,随着修为境界更高,一定能从其中获得更大的助益。既然如此,她对肖神的话就更加深信不疑,甚至对这位妖修也产生了敬畏之心。肖神以指点者的语气告诉羊寒灵这些,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这两位山神之间约定,两门以后行事要以肖神为首。
  肖神在横连山北坡为山神,也有些年头了,但他感兴趣的地方是巴原,而不是更荒凉偏僻的横连山以南。现在南坡冒出来一位山神,还能听他的话、成为他的帮手,当然也是好事。假如羊寒灵不也是一名六境妖修,说不定他们就不是同伴关系,肖神可能会将她收为仆从了。
  这两位妖修就在横连山的山脊上建立洞府,彼此相隔的并不远,经常见面在一起切磋交流神通法术,并谈及巴原上的各种事情,也渐渐了解到自古以来的很多仙家传说。
  大约在几年前,有一位名叫扶余的修士,跑到横连山一带企图收服灵兽。这对于肖神和羊寒灵而言,是闯进他们的地盘、侵犯他们的利益。肖神就曾说过,假如横连山一带出现了开启灵智的妖修或者颇为强大的灵兽,其实也是属于他们的财富。
  妖修可以收为手下、驱使他们去办事;而另一方面,山中有强大的灵兽存在,民众们对山神的祷告和信奉也会更加虔诚,因为在面对威胁时,它们会更希望得到神灵的庇护。比如横连山北坡就有几头很强大的凶兽,每次跑出来时不仅很吓人且危害极大,而最终总被肖神显露神迹给驱逐回去。
  因为哪些凶兽的灵智较低,肖神并没有将之收服,但也没有将之斩杀,就是因为发现山中有这些存在,对自己有更多的好处。
  扶余跑到这里来收服灵兽,当然触怒了肖神。扶余只是一名四境修士,那里是肖神这位六境妖修的对手,肖神一出手便将之拿下了。扶余只觉自己被一阵妖风摄到了山顶,睁眼时便看到了一位黑衣大汉,身旁还站着另一名黄衫女子。
  扶余很机灵,随即意识到自己恐是冲撞了山神,而本地的山神竟然这么厉害,赶紧认错赔罪。肖神倒没杀他,只是问了他很多问题,得知此人是众兽山的修士时,对他甚至还很客气,也算是与之屈尊结交了,最后还让他带走了一头灵兽。
  肖神看重的当然不止是扶余的修士身份,更有他出身众兽山的大派宗门传承。众兽山善驱百兽,自古传承的很多秘法对妖物修炼也有帮助,而且回炼制很多辅助灵兽修炼的丹药。扶余得知肖神和羊寒灵是两位六境妖修之后,便主动献上了他随身携带的“宝物”,能结交到这样强大的朋友,对他也很有好处。
  后来扶余又来过横连山几次,与这两位山神之间是各取所需。横连山接近蛮荒,尤其山脉的南麓人迹罕至,有很多特殊的物产是巴原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其中也包括修士所需的各种灵药以及天材地宝,扶余便委托两位山神尤其是羊寒灵去寻找。
  就在不久前,扶余又来了一趟横连山,见到两位山神时却情容哀戚、不住的垂泪叹息。两位山神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扶余之子扶豹在武夫丘外的南荒中被斩杀,人头还被挂在了红锦城的北门外,消息已传到了帛室国的众兽山。
  人是剑煞杀的,别说是扶余,就连众兽山也不敢去问罪,反而派人去武夫丘表示歉意,送出一批器物作为补偿,这才将人头拿了回来。扶余是众兽山宗主琮余的师兄,但他的修为可比这位师弟差远了。而琮余娶的就是扶余之妹,因此扶余在众兽山也算很有地位,但对此事亦无可奈何。
第022章、神秘的高人(下)
  既然话匣子已经打开,扶余就详细介绍了他所知的事情。扶豹虽为剑煞所斩,但这一系列事件都与剑煞的弟子小路有关,而那位小路还有另一个身份,便是巴室国中的神医彭铿氏大人……
  扶余讲的有关虎娃的种种事迹,有些如今在巴原上已公开流传,还有一些是众兽山特意派人调查出的更详细的情况。可以说除了虎娃在相室国人称“小先生”的经历外,他进入巴室国为后廪治病、在武夫丘学艺、护送少务归国等大致情况都查证了。
  但众兽山的人毕竟没有和虎娃本人打过交道,他们也没有后廪与剑煞猜的那么睿智通透,尚不知虎娃就是杀了宫琅之人,也不知虎娃是从哪一条路线护送少务归国的。
  看上去扶余只是感伤扶豹之死,心情愤懑又找不到人倾诉,便跑到这里来与两位老友感叹一番。扶余并没有说自己有找虎娃报仇的打算,更没有流露丝毫想请两位老友出山对付虎娃的意思。他说完了这些,又在横连山盘桓数日便离开了。
  接下来的情况就不必详细复述了,两位山神动了念头。首先是肖神在扶余所介绍的情况中分析出了蛛丝马迹,当时却不动声色,在扶余走后才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羊寒灵,然后鼓动羊寒灵一起来找虎娃。
  他们确实找到了虎娃,一直将虎娃追击了几千里路,结果嘛……就是方才那一幕,肖神与羊寒灵一死一伤。
  虎娃解读了羊寒灵发于风中的神念,心惊之余亦感慨不已,这一切果然事出有因。原先令虎娃感到有些疑惑的事情,如今倒也释然了。
  扶豹之父扶余对两名强大的妖修说出那些情况,可能的确另有用意,但虎娃却无法找他什么麻烦,要么扶余真的只是无心之叹,要么扶余就足够狡猾。至少虎娃身上可能有琅玕果这等异宝,可不是扶余说出来的,而是肖神自行推测出来的。这位妖修果然是心思缜密、行事也够凶残歹毒,幸亏已被自己斩杀。
  羊寒灵介绍的可不仅仅是有关此事的前后情由,她等于把自己所知的一切都交代出来了。这就像一个人犯了事、被拿到里正大人面前问话,将自己小时候调皮偷东西的往事都供了出来,老实得不能在老实了,显然已没必要继续追问她什么。
  羊寒灵该说的都说了,忐忑不安的又向着半空中那阵风行礼道:“前辈,您还有什么话要问我的?……彭铿氏大人方才已放我离去,不知您还有什么吩咐?”
  风声并无回答,一片半枯黄的树叶打着旋飘落,这阵风渐渐飘散,天地间一片安静。虎娃亦行礼道:“前辈,不知您身在何方,可否让晚辈前去拜见?”
  他们在山坡上等了良久,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回音。其实虎娃方才已感应得清楚,施法者应在极远的地方,只是以御神之念化为一道风来打了声招呼,分别对两人说了句话,而本人并没有来临此处与他们交谈。此刻风已散,那位高人便等于不在此地了。
  羊寒灵又扭头望着虎娃,目光分明是在问——我可以走了吗?
  一波三折的意外事件接连出现,已经把这头岩羚的小心肝吓得几乎承受不了,加之她身受重伤却无暇及时调匀神气稳定伤势,此刻不仅腿发软,眼前也有点发黑了。
  虎娃摆了摆手道:“你去吧,回到横连山要好自为之,往后有什么事,我会去找你的。临别之前,我有句话想问你。你本是山中的一只羊,有幸超脱原身族类而成妖,又被村民们奉为山神并突破了六境修为,早已超脱了一只羊的命运,得到了大自在逍遥。
  可我听那肖神之言,竟要你将那些祭奉你的部族村民视作放牧之羊群。我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但你就从一只羊修炼至今,已超脱于羊却又视世人为羊,难道你以为然吗?那所谓山神之法的修炼,我并不清楚,但道友回去之后,也得自己好好想清楚。”
  羊寒灵所述说的往事中,令虎娃感兴趣的还有另一件事,便是肖神告诉羊寒灵的、那可能是专属于神灵的修炼之法。最早指点修炼虎娃修炼之人也是一位山神啊,比这两位妖修更要强大得多的山神,但山神却没有告诉虎娃类似的修炼之法,也许是还没有到向他介绍的时候。
  在虎娃离开家乡之前,山神曾给他留下神念心印,其中包含着很多隐秘,要待到虎娃突破六境修为后才能解读,其中或许也有相关秘法的介绍吧。但虎娃很清楚,自己家乡的山神与那肖神是不一样的存在。
  但山神既然身为山神,也应当有其山神之法的修炼,不知与那肖神所悟有何异同。
  虎娃对羊寒灵问出方才那番话的时候,尚不知晓在很多年后的很多地方,便有人自称“前识者”,向世人宣称:“我们都是神的羔羊!”虎娃虽尚未看见这一幕,但此时可能已隐约有所预见。
  这也是虎娃第一次用“道友”这个词来称呼修炼之人,就像他曾用“修行”这个词来称呼人们在修炼中的所有经历。在他看来,世间类似于羊寒灵者,其实都是在寻找着某条修炼之道,陌生修炼者之间,年岁辈分往往很混乱不好确定,因此对不熟悉者称为道友,可能是最恰当的。
  羊寒灵走后,虎娃收起地上散落的“宝物”,离开这片开阔的草坡,进入了山中的密林。他爬上一株参天大树,在粗壮的枝桠围拢间,找了个可容身之处静静地端坐下来。
  那神秘的高人并没有现身,也没有说是否让虎娃前去拜见,似乎只是对发生了什么事情感兴趣。但他若是不想见虎娃,又何必祭来一阵风打招呼呢?眼下并不知那高人在何处,无论如何先恢复了神气法力再说,否则以虎娃现在的状况,就连山中的大型猛兽对他都是一种威胁。
  虎娃这一入坐,时间可不短,足足坐了七天七夜。刚开始他只是在休息,身心俱感极度的疲惫,缓缓涵养神气恢复体力与法力。
  三日后他便进入了定境中,仿佛度过了很多时日,在定境里一日千里的奔行,重现这条路上的每一幕、每一个细节,参悟自己曾施展出的、曾见证到的种种手段。修士所谓的闭关参悟,并不是一种空想,他们的元神清明,可以在定境中重现曾经历的事情。
  有些临危施展出的手法,当时可能只是出于灵光一闪,电光石火间无暇思索,有些事情虽然做到了,却不知所以然之妙。那么在闭关时于元神世界里重新展开回现,以窥见其妙旨,使得在突发事件中偶尔曾施展出的手段、曾达到的不可思议之状态,成为能够自如掌握的一种常态。
  这便是修士闭关参悟的重要目的之一。比如虎娃被两位妖修追击的这一路,后来曾施展出的种种手段,是他在奔跑之初尚做不到的,更是从来都没有用过的;而他最后斩杀两名妖修的计划,是跑到最后才想出来的,斗法的过程也是惊险至极。
  那么这其中包含的计谋智慧、形势的关系演变,还虎娃对此的及时判断分析以及巧妙应用,仅就这一事件来看,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但虎娃若能将之思悟清晰,所谓的巧合恐就成了一种自然。往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虎娃拼的便不仅再是巧合运气,而能从容应对了。
  虎娃曾运转神行之法,将天地之间的御形之境领悟到极致,在孟盈丘南麓定坐休息一天一夜后,起身时修为便从五境四转突破至五转,并领悟了如何吞駮马之形。他再以駮马之形沿西界山奔行千里,将这吞形之法演化运用到极致,又将之完全领悟、成为属于自己真正掌握的秘法,一番闭关参悟,其修为又突破了五境六转。
  七天七夜后,虎娃睁开了眼睛,从这株参天大树上缓缓飘落于地,向着密林间抱拳道:“道友已经来了很久了,感谢您一直收敛神气静静地守候、未曾打扰我闭关。劳您久等,实在不好意思,请显身相见吧!”
  抱拳这个姿势很有意思,很像在祭礼上双手握玉圭,后来就发展成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人们平时不可能总是拿着玉圭,便成了一种双手虚握的姿势,修士之间的问候也常以此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