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643

  虎娃解读玉圭中的神念留言之时,却悟出了一门众兽山弟子自古传承的神通秘法,而且他所领悟的,比普通众兽山弟子掌握的手段更加玄妙,能谙合大道本源。别看只有短短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却是虎娃修行至今的积累,来源于其无比精纯的修炼根基。
  假如虎娃没有自幼修成的天赋神通,没有自悟修成纯阳诀,没有在暗中窥探与分析众兽山弟子的手段,则断不可能有此收获。而众兽山历代宗主所留下的只言片语,则是最后的、点化式的启发,使其豁然开朗。
  解读完玉圭中的神念,虎娃又向白玉台行了一礼,不仅是对啸山君表示敬意,也是在感谢众兽山的祖师。他与当代众兽山弟子虽有仇怨,但对五百年前的射叔良还是很敬佩的。
  化为原身趴在那里的羊寒灵,也解读了玉圭中的神念、知晓了五百年来的往事。但在啸山君的仙家遗蜕前,她元神中所受的震憾并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烈,有无数的感触难以描述。静室中陷入奇异的寂静状态,只有悬在半空的那枚石头蛋默默地发出柔和的光芒。
  看见白玉台上的猛虎,神识突然感应到它的存在,又解读了众兽山历代宗主留下的信息,知晓其来历,虎娃和羊寒灵皆沉浸入奇异的定境中。这是真正的仙蜕啊,神气运转与其气息共鸣,仿佛能窥见一丝飞升长生的玄妙,却又形容不清那玄妙的究竟。
  虎娃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状态,啸山君的仙蜕就在眼前,又仿佛是这世上并不存在的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这是怎样一种境界呢?他在定境中回顾自己所修炼的秘法,尤其是历代天帝留于世间的传承,竟又有一丝恍惚的明悟。
  他最早自悟的是菁华诀,机缘特殊,就是谙合了当年太昊天帝初创菁华诀的过程。菁华诀能采炼天地间的生机元气,使人的生机不失、拥有青春鼎盛的长久寿元。但实际上人们的修炼总是有极致的,就算修成了菁华诀,也总有一天会走到寿元的尽头,长存的只是天地本身。
  假如只是一位追求生机不绝,那也只不过是惊人的长寿,宛如西荒中的那株神木,这并不意味着飞升成仙。世间的凡人哪怕活得再久,在世万年也依旧是凡人。
  这一瞬间的明悟使虎娃突然意识到,所谓登天长生,并非是已常人所理解的永远地活下去,而是成为另一种存在状态、赋予生命另一种含义。在那种状态下,存在是永恒的,已无所谓寿元。
  菁华诀采炼生机,本身并非长生之道,因为生机再充足也不过是凡人,可是它又非常重要,就是太昊天帝能求证长生的根基。虎娃又突然意识到,自己所自悟的秘法也是有内在的联系和传承关系的,若是起初没有自悟菁华诀,他后来也悟不出大器诀。
  神农天帝在太昊天帝五百年后登天,他应已修成了菁华诀,拥有与虎娃今日类似的感触。所以他又换了一条思路,在采炼天地间生机元气的基础上,凝炼天地间的物性气息,甚至将自身的形神打造成大器,这也是世人一步步迈向最终超脱的途径。
  而神农天帝之后的轩辕天帝,应先后将菁华诀和大器诀都修成了,他在修炼中有了另一种证悟,运转自身灵枢与天地气息感应相合,这便是灵枢诀。虎娃观察过不同的人的神气运转,给不同的人调治过各种伤病,这也是领悟灵枢运转的基础。
  再后来的少昊天帝,他在创出吞形诀之前,应该已经修炼了菁华、大器、灵枢诀,并另辟蹊径,融合模拟各种生灵的灵枢运转,因而创出吞形诀。但是这门秘法给修士的启发,应是超脱众生族类之别,体悟神气运转之妙。
  至于高阳天帝,应该是在历代天帝的种种秘法中另有所悟,直接凝炼神魂,以达到存在状态的超脱,由此留下纯阳诀。各位天帝的秘法,从采炼天地间的生机、到感应天地间万物、再到运转自身灵枢、演化世上各种生灵、凝练生灵所具之神魂,显示了一条清晰的大道演化轨迹,虎娃修行所悟也是沿着这条轨迹。
  也就是说历代天帝求证相应的成就后,都能开创出自己的指引道路来,因此他们才不是普通的飞升仙家,境界更高、能开辟自己的帝乡神土。
  历代天帝所留的秘法,并不能说谁比谁更高明,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辅助修行,最终印证那超脱之境。而虎娃领悟这些秘法的过程,也谙合了大道本源的演化轨迹,他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他们所有人……
  并非虎娃已拥有了历代天帝的修为,只是他在这仙家遗蜕前,领悟到所谓求证长生并非单纯拥有长久的生命,而是一种的超脱存在状态,恍然忽有所感触。他已经忘了身在何处,对外界所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
  羊寒灵当然也有所感悟,亦沉浸在奇异的恍惚状态中。此刻整座洞府却突然开始震动,这仿佛是一种错觉,由精神上的震憾引起。但它并非错觉,洞府真的是在震动,但在这静室中感受不到任何法力波动,因为洞府四壁都经过了特殊的神通炼化,能隔绝神识。
  虎娃和羊寒灵在此刻的状态下,好像并没有意识到,或者就算意识到了,也不会认为是洞府在震颤,因为更大的震动来自于他们本人的元神中,他们的心神完全被突然出现的变化吸引了。
  此刻的机缘难得,他们正在恍惚的定境中感应仙蜕气息、与自身神气共鸣,白玉台的猛虎仿佛是在五百年前的某一瞬间凝结于永恒之态,此刻却突然在震动化为了虚影,这虚影随即又化为一道道朦胧的光晕飘散而去。
  啸山君的仙蜕在他们的眼前就这样消失了,那虚化的光晕仿佛未受到任何阻隔,轻松地就穿透岩壁而去……甚至穿透了整座威据峰、消散于天地间。
  在他们身处的石室中,那飘散的光晕却有很大一部分落在虎娃的身上,融入他的元神世界里,另有一部分则同样化入了羊寒灵的元神中。羊寒灵的修为虽在虎娃之上,但落在她身上的光晕明显没有虎娃的多,看来这与两人元神定境中的感悟状态有关。
  虎娃的神情变了,他闭上眼睛端坐下来,丝毫没意识到方才洞府在震动,神情竟依稀有几分像方才白玉台上啸山君,端庄而祥和,还带着思索之色。他这一入坐,便是一个多月,仿佛已忘记了时间。
第014章、悟道的轨迹(下)
  啸山君的仙蜕发生异变的那一瞬间,他自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仙蜕化成的光晕,就是啸山君留于世间的印迹,包含着一种特殊的仙家神念心印,随着仙蜕的消失而化散于天地之间。无论是谁,只要在元神中捕捉到,便等于接受了啸山君所留的指引。
  不论是全部还是一丝,这信息都是完整的,只看有缘人是否有清明的元神去解读了,但这机会就是一瞬间,等光晕彻底散去之后便不复存在。而虎娃和羊寒灵便是有缘人,他们就站在这仙蜕前,元神世界都捕捉到了一丝光晕。
  光晕化入元神世界,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神念,虎娃仿佛在与当年的啸山君交流。啸山君在白玉台上留下的仙家御神之念,就是给有缘人的,将自己的一世修炼经历与感悟告诉后人,希望后人受到启发后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并可以传承的道路。
  有些事情,啸山君的神念中虽未明确提及,但虎娃也自然想明白了内情。比如五百多年前射叔良在山中射中的那只猛禽,很可能就是啸山君留于洞府外的仙家灵引所化,否则哪有那么巧的事情?这看似巧合却并非偶然,射叔良就是啸山君找到的有缘人。
  射叔良命后世传人永远封存这里的遗言,也是啸山君当年的交代。与洞府入口第二层禁制相连的法阵一旦激发,此处遗迹就将彻底封存。
  但是射叔良与众兽山历代宗主并不知道,啸山君的仙蜕在这一刻也会化散消失。它去了哪里?至此是在世间真正地消失了,啸山君在天地间所留下的一切,又重新回归天地万物的气息中。
  这一刻,五百年前射叔良曾得到的神念心印,虎娃也完整地得到了,有些可与此前的修炼所印证,有些尚非他如今所能理解,只能结合今后的修行才能有切实的感悟。想解读这奇异的仙家神印对虎娃而言也不简单,他立刻闭关进入了沉寂的定境。
  再看羊寒灵,也同样化为黄衫女子定坐于石室中,身为修士皆深知这等机缘的宝贵,不会做出别的选择。
  虎娃定坐了足足一个月,浑然忘记了身外的一切,只要不受触动和惊扰,他应该还会继续定坐下去。在元神中解读光晕中的神念信息,将能明白的部分搞清楚。而今后结合自身的修炼去做各种印证,从而得出更多的感悟,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甚至是一世的修行。
  令虎娃诧异的是,啸山君最后留给世人的是一声叹息,便是他飞升成仙时那一刹那的心境。这位仙家竟不知自己将去往何处,只知这一步迈出,便是超脱于生死的永恒存在状态。那瞬间化散的光晕其实也是一种指引,啸山君也希望自己求证长生之后,能够见到被指引者的到来,或许这样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印证。
  阴差阳错,最终是虎娃和羊寒灵来到这里,那彻底封存洞府的法阵却不知被谁被引发了,反倒让他们得到了啸山君最后的仙家神念心印。
  虎娃并未突破八境之上,他只能朦胧地感应到那仙蜕化成的光晕消散于天地间、不受任何事物的阻隔,似乎在指引着另一个世界,但他却根本没有那等修为随之飞升登天。
  但是一个月后,虎娃的定境终于受到了惊扰,那是来自羊寒灵的神念——不妙了,我们已被封死在这里出不去了!
  虎娃睁开眼睛,前方那座白玉台上已变得空空荡荡,他回头看见了惊慌失措的羊寒灵,而这位大成妖修的眼中带着绝望之色。她比虎娃更早离定而起,发现了洞府中的变故,已意识到他们如今的处境。
  洞府四壁、屋顶、地面都经过仙家大法力的炼化处理,坚韧无比,就算在山川巨震中也会完整地保存,但通往外面洞府的那条甬道已经完全塌陷了,他们被彻底封在了威据峰的山腹深处。
  这也意味着他们得到了世间珍贵的传承、仙家前辈的所有修炼感悟的同时,也被永远困于绝地。
  ……
  这是扶余干的。就在虎娃和羊寒灵进入洞府见到啸山君仙蜕时,这位众兽山的长老也来到了洞府入口,激发了与禁制相连的法阵。在扶余飞身退出入口后,整座威据峰都在震颤,那进入洞府的通道从头到尾完全塌陷了,不可能再有活人出得来!
  可是仙蜕化为的光晕却不受任何阻隔,穿透山体而出,在完全消散之前,有一丝也印入了扶余的元神——这对他而言也是个惊喜的意外。
  在众兽山当代宗主琮余看来,这处洞府遗迹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所有的东西都被众兽山搬空,啸山君留下的神念心印也早已消失,只有一具仙蜕。而啸山君的仙蜕,祖师严令不能触动,其实就算让他动也不敢乱动,所以是时候将这段隐秘永远封存了。
  放弃这处洞府遗迹,既符合祖师的遗愿,也是甩掉了众兽山这派宗门不太好处理的一个包袱。这世间有什么牢笼能困得住虎娃这种人,还能让他心甘情愿主动踏入呢,最合适的就是这处仙家洞府遗迹了。
  ……
  接到羊寒灵的神念,虎娃并没有慌乱之色,他就像刚从一个漫长的大梦中醒来、回到了置身的时空,只是皱眉道:“看来这是一场阴谋,你我都被算计了。扶余早知道叽咕已开启的天赋神通,打伤它之后,也猜到它会去横连山向你求救。”
  羊寒灵颤声道:“是的,我方才也想明白了!叽咕并不是存心骗我们,它未将开启的天赋神通告知他人,也从未在他人面前演示,但自己私下里肯定修炼过,应是被察觉了,所以众兽山才会顺势设下这个圈套。”
  这两人都不笨,就算先前受到了蒙蔽,因种种原因没有将隐情看透,此刻已踏入了陷阱,怎可能还想不明白?
  虎娃:“众兽山想算计的是我,他们想要我的命,却不愿意被人查觉,所以才设下这个陷阱让我自己踏入虎口,从此无声无息地消失,谁都找不到我的下落。……连累了羊寒灵道友一同受困,实在抱歉。”
  羊寒灵的声音颤得更厉害了,甚至连全身都在轻轻发抖:“道友不必如此说,实际上是我被众兽山利用了,将你引入此绝地,而我此前却浑然未觉。……我一天前出关离定,已经在外面试了一整天,我们无论如何都出不去了,将永远困于此地,该怎么办?”
  羊寒灵闭关参悟啸山君留下的仙家神印一个多月,心神仍在那天然的威压气息中尚未完全恢复,再加上胆子本来就小、易受惊吓,此刻又发现自己和虎娃陷身于无法脱困的绝地,怎能不惊慌甚至绝望,倘若不是修炼有成,此刻恐怕吓都吓软了。
  从羊寒灵传来的神念中,虎娃也清楚了她这一整天都干了些什么。羊寒灵发现来时的通道坍塌后,本以为以自己的大成修为,未尝找不到脱困之法,但后来她却绝望地发现,这里是一处绝地。
  啸山君在这里修炼了数百年啊,在漫长的岁月中无事或者说无聊,尽量使自己清修的洞府更加坚固,哪怕没有外敌闯入,也要防范在闭关时发生各种天灾。他于洞府中飞升仙去,这里还要留给后来的有缘人。
  啸山君飞升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便是以仙家大法力将洞府打造得能有多坚固便有多坚固,哪怕是外面的山崩了,这座洞府也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洞府四壁、屋顶、地面那带着漂亮花纹的岩石,坚逾精钢、刀斧难伤,且能隔绝神识。它就是利用山腹深处天然岩层炼化而成,浑然一体。羊寒灵试过了,以她强大的六境修为,施法攻击竟很难留下痕迹。
  羊寒灵御原身之器能化为无数道锋芒,每一寸的地方都没放过,但石壁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屡试无功后,她集中所有锋芒、连续全力施法攻于一处,只劈出了一条一尺多深的细缝。周围的石壁竟似最坚韧的金属,受损变形后很难击碎。
  好不容易劈出了这条缝,可后面还是这种材质,根本看不到尽头,也判断不了这石壁有多厚。来时甬道崩塌了,那巨大洞厅的入口处,落下了一道厚厚的石闸,应是经过了啸山君的特别炼化,比那洞府四壁还要坚固。更别忘了他们是在山腹中,外面还被整座山的岩层包裹。
  虎娃亦心惊不已,却不动声色地说道:“道友莫要惊慌,此处并非绝地,至少这洞府完好无损,你我皆安然无恙,便可以慢慢想办法。”
  说话他也离开了静室回到了大厅中,放开神识查探四周的石壁,感叹道:“啸山君前辈也不知用了多少年功夫,打造这座仙家洞府,竟然将周围的岩层都炼化成了天材地宝。这大厅的空间,就是将这些岩石物性提炼精纯、去除杂质后而形成的。”
  羊寒灵见虎娃很冷静,并没有任何担忧的样子,身子不再颤抖,但仍惊魂未定道:“这洞壁中留有玄妙的仙家手段,攻击的法力竟能激发防护禁制,法力越强,防护的禁制便越强。这里宛如困天绝地的牢笼,您难道还有办法出去?”
第015章、知者不言(上)
  虎娃却摇头道:“天下没有破不开的牢笼,此仙家洞府是以日积月累之功打造,我们也可以日积月累之功脱困。”这是什么意思,他难道是想凿开洞壁,从山腹中挖个洞一直穿出去吗?这在理论上好像是可以的,但实际上不可能啊!
  用多长时间才能完全这个壮举?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还没成功,他们恐怕早就饿死、渴死在这里了。虽然四境以上修为就可在修炼中辟谷,这也有助于净化形骸百脉,但并不能完全做到辟谷不食,尤其是在消耗越大时,就越需要进食补生机元气。
  只有突破至七境修为,才能不食人间烟火,可羊寒灵和虎娃都不行。若羊寒灵就此辟谷,可能会坚持一、两年,但一、两年之后呢?若是羊寒灵全力施法想在洞壁上凿出一条通道,恐怕她连半个月都坚持不了。
  在羊寒灵看来,以她此刻的六境八转修为尚且如此,虎娃虽然厉害但毕竟尚未大成,就不要想着怎么脱困了,饿也会饿死在这处绝地。但听见虎娃如此确定的语气,羊寒灵又莫名觉得他必然有所依仗,应还有什么她所不知的手段,心中不禁又燃起了希望。
  羊寒灵当然不认为虎娃会用理论上的笨办法,那是连想都不必去想的,她又问道:“彭铿氏道友,难道会有人来救我们吗?……没有人知道我们来了这里,更没人清楚我们被困于此地啊。”
  外界的救援才是他们生还的希望,虎娃可是武夫丘宗主剑煞的得意传人,若得知他困于此绝地,武夫丘上的高人是有本事花大气力从外面打通一条路进来的。羊寒灵唯一担心的就是——假如武夫丘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办?
  虎娃刚想说不能指望别人来救,可是念头一转,却开口道:“众兽山设下的陷阱,应该说很成功,我们若来此地探寻,就绝对不会走漏消息。可是百密一疏,这个看似完美的阴谋毕竟还有一个破绽,就是叽咕还活着!”
  羊寒灵眼神一亮:“对,对,对,叽咕还活着!虽然我们没有告诉它,将来这里探寻仙家遗迹,但您若是长期不见,令巴君或武夫丘起疑寻找,那么最后见到我们的就是叽咕。他们一定会去询问叽咕的,应该也能猜到我们去了何处,会派人来查探。”
  虎娃点了点头道:“是的,叽咕还没有死,而且受的伤也被我治好了,这绝对是个意外。连我都不敢保证一定能救得了叽咕,再晚去几天就无计可施了,众兽山也不会料到。况且我所施展的疗伤手段,就连武夫丘的尊长都不完全清楚究竟,扶余更不会想到。”
  羊寒灵接着点头道:“对对对,剑煞宗主与巴君都会来救您的,届时我们便能脱困,就是不知要等多久。在此之前,我们应尽量坚持更长的时间。我若此刻闭关,可辟谷两年,但是您……?”
  虎娃道:“你就不必担心我了,我自有办法,吃的东西倒是有一些,至于所需之饮水,倒是要稍费点功夫。可是我们在此地一味受困亦非良计,不能只寄希望于救援,我会尽量设法自救,至于道友你,最好能在此地突破至七境修为。”
  虎娃方才提到了叽咕未死,且带着他的信物去了彭山禁地,这确实是两人等待救援的希望。但虎娃却没告诉羊寒灵——最好别指望叽咕、也别指望别人来救。
  他打发叽咕去彭山禁地时,根本就没告诉那小妖——他和羊寒灵要来这处洞府遗迹。而叽咕在未得到虎娃的吩咐之前,亦不会将它无意间听到的隐秘告诉他人。既然叽咕不会主动说,别人又怎能猜到虎娃和羊寒灵去了哪里?
  况且虎娃离开时,也没有告诉少务——自己此番行游要历时多久?谁都认为他此去是为了找寻突破六境大成修为的契机,若是机缘已至、尝试着踏出那一步,必然会寻找隐秘之处闭关,要用好几年都说不定。若是他很长时间不出现,恐怕只会引人焦急,而不会引人起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