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43

  理清水也曾想过,假如若山或若水能够迈入六境,那么就赐给他们琅玕果并教以服用炼化之法,可助这两人菁华诀大成。如此虽不是真的长生久视,但至少也是青春永驻、寿元极为长久了。可是一直等到今天,这一带蛮荒中最出色的两位后辈修士并未突破六境。
  如今虎娃却问理清水琅玕果该怎么吃?区区三境修士而且还是一个孩子,并没有服用琅玕果的必要,而且理清水也不知道该怎么指点他吸收炼化这种不死神药。
  这位山神想了半天,心中无奈地一叹,终于以意念道:“你可以试试看,将之含在舌下,不要吞入腹中,就在修炼时以法力自然洗炼,就像洗炼你自己的形神,体会这枚果子所蕴含的一切。”
  理清水终究还是让虎娃“吃”了,他心中那无比强烈的愿望,在将来只能通过这个孩子去实现,如今已没什么舍得舍不得,反正那么多不死神药都让虎娃给吃了,也不在乎多几枚琅玕果了。他还不忘叮嘱一句:“你可以这么试试,但不能让盘瓠吃这种果子,它的修为还不够。”
  于是虎娃将琅玕果含在舌下,依然像往常一样定坐修炼。此果感觉很轻柔,亦无味,于舌下就像不存在一般,而口中自然生津。
  三境中的修炼,包含着前所未有的奇特体验,有人称之为内景或外景。虎娃在定境中的感受,不仅是周身神气与这片奇异小世界气息相融,自身仿佛也化为了一片天地山河,且眼前清晰可见种种景象。
  他分明是闭着眼睛坐在那里,什么都没看、什么都没听,但身形并非障碍,感知亦不受寻常五官所限,仍然可见一切景物,这是在元神世界中自然呈现的内景,且内景同时亦是外景。
  因为虎娃所见的内景,就是这片小世界,他还可透过那高大的龙血树冠看见外面的星空、横亘的雪山、偶尔划过夜空的飞鸟则出没在远方的山林边缘。理清水枯坐树得丘上,却能察知蛮荒中的一切,其实也都是元神所见,当年所修的这一层境界亦是其神通根基。
  虎娃入坐忘形、体察万物,仿佛自身与天地合一,很自然地内、外景相融,进入一种玄妙的状态中。神气的运行仿佛就是日月星辰的运转,生命的律动仿佛就是天地间万物勃发的生机,他于天地间似一缕意识般的存在。
  三境又称御物境,各派秘传几乎不约而同都这么称呼,因为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得神通能御外物。而虎娃此刻所体验的境界,便是这种神通的“法本”所在。理清水除了告诉虎娃怎么将琅玕果从树上摘下来,并没有再教虎娃任何神通手段、更没有讲解各派修炼秘诀。
  那么虎娃在三境修炼中体验的究竟是什么呢?他为何能隔空摘取一枚琅玕果,却动不了盘瓠?这个问题虎娃曾回答过理清水,因为琅玕果受他的意识控制,等于无生命的物体被生命所触动。这也是人们能见到的自然状态——有灵智的生命可以触动外物。
  但它有一个前提,这些有灵智的生命首先要拥有可以主宰的自身、有自主的意识能控制自身去改变外物。假如一块石头也有眼睛,看见这些能思考、有欲望、能生长、并可自行触动外物的生灵,在它眼中这便是最不可思议的神通法力。
  生命本身就是天地间的神通,可以控制自身有欲望地运动。哪怕是最简单的运动,都是在运转炼化天地间本就存在的能量。对于普通人来说,这能量可能来自于食物,而能运化使用它便是神奇的法力。但大多人不会意识到这些,认为所谓的神通法力只有那些已迈入三境的修士才具备。
  所以在三境体验中,元神中内景与外景的呈现,人仿佛成了天地间的一缕意识,是体会御物之功最佳也是最自然的方式。隔空御物,并不比普通人用手拿起东西更神奇,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方式。
  虽已入坐忘形,但虎娃的身形还在那里,神气自然发动运转周天,这时元神所见的景象中有无数光芒出现,仿佛化为一条流动的星河亦在天地间运转。盘瓠正在莲池中一块露出水面的大石头上盘坐行功,此刻却突然睁开眼睛看向虎娃。
  虎娃在发光,有淡淡的琼光隐约从身形肌肤中映出。因为他舌下含的那枚琅玕果缓缓化开了,又成了天地间的一缕菁华气、万物中最纯净的生机,并已经过了琅玕树自然的炼化,融合于虎娃的生机之中,随神气洗炼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理清水也在既惊讶又好奇地看着,他不知该做何感想。虎娃的身形散发出辉光,说明琅玕果做为不死神药的灵效大部分都散逸了,重归于这片小世界中无处不在的生机气息,而不像虎娃服用五色神莲那样,灵效融入形神之中以待将来慢慢地炼化。
  可是这对虎娃来说未必是什么损失,消散的只是他人眼中的琅玕果而已。他的生机本就极为充沛,尚未到必须由琅玕果来补益的时候,而在这种修炼中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好处,便是那种体悟。
  虎娃体悟到了什么?首先是琅玕果中所蕴含菁华气的本源,它存在于天地间,被琅玕树吸取并凝炼成形,成为生机的气息。天地间先有“生”而后有“灵”。就像是山爷曾点亮的那盏灯,就算灯从来没有出现过,但它出现的方式与玄理却是一直存在的,如同这天地间的生灵。
  当琅玕果开始化为琼辉时,虎娃也进入了一种玄妙的悟道之境,元神景象中竟出现了一盏灯、山爷当年点亮的那盏油灯。他能用御物之法催动的东西本无生命,可是一土一石虽看似没有生命,但它们所聚集成的天地却在周而复始的运转之中,是谁在赋予这一切呢?
  虎娃此刻仿佛化为天地间一缕意识,定境中所见的也都是元神景象。那么天地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本源的意识,或者说不能称之为意识,是它孕化了万物,却又无意成为万物的主宰,它却先于万物而存、不倚仗万物而成,万物的衍化皆遵循于它。
  虎娃形容不出这是什么,或许可勉强称之为“道”;那么此刻他用以体悟这一切的,或许就是所谓道心。
  它是一种原则、一种规律?更确切地说它是所有一切的源头,不倚仗某一事物的存在而存在,却体现在万事万物中。如果求证了它,便等于求证了天地万物的本源。这是虎娃尚远远达不到的境界,他只是朦胧地体悟到天地间有这样一种境界存在。
  理清水看着虎娃,这位世间顶尖的大宗师毕竟没有迈出登天之径的最后一步,他仍有很多需要解答的困惑,此刻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当年的太昊尚未开辟帝乡神土之前,在此创出了菁华诀,他当时到底有何感悟?
  后人服用不死神药琅玕果,当然是为了炼化吸收那绵绵不绝的生机,获得青春长久的寿元。而太昊能凿建出这片小世界,当时必然已有迈过登天之径、求证长生久视的修为。因为这片小世界是理清水这等高人尚无法凿建的,他这位山神甚至连移植五色神莲都没成功。
  那么琅玕果的灵效对于已求证长生的太昊,在通常情况下应该没什么用处,假如太昊服用琅玕果,情形倒有点像此刻的虎娃。既然不死神药对长生之人已“无用”,那么太昊的收获是什么?当然不是琅玕果的灵效,而是这不死神药本身蕴含的玄妙。
  玄妙可能就在虎娃此刻的感悟中,而太昊当年则创出菁华诀传于后人,这也许就是菁华诀尚未出现、正在被发现中的状态。只是以虎娃目前的修为境界,他当然还不可能创出菁华诀来。
  莲池中的大石上,盘瓠的眼珠子瞪得溜圆,神情仿佛在说——老大,你的修炼也太夸张了!怎么搞得好像全身都在发光?
第028章、先天地生(下)
  虎娃周身的琼光渐渐敛去,舌下的那枚琅玕果已缓缓化尽了,菁华气归散于这片小世界中,而那精纯的生机气息也洗炼了虎娃的形神,仿佛在追溯生命的源头。然后只见盘瓠身边的池水涌动,有一朵浪花卷起到空中凝成透明的球状,又突然下落,兜头洒了盘瓠一身,把这条狗吓了一跳也浇了个透湿。
  原来虎娃已收功离定,看见盘瓠的傻样子,便用隔空御物之法和它开了个玩笑,虎娃毕竟还是个孩子,而孩子总是顽皮的。盘瓠汪汪叫了几声,跳入池中游了过来,蹦到白玉祭坛上乱抖毛,洒了虎娃满身满脸的水珠子。
  它认为自己很机智地找回了场子,等虎娃站起来想揪它耳朵的时候,它又蹦进莲池里躲在一片荷叶下看不见了。接着莲池中浪花涌动,一个浪头将这条狗给卷出来了。盘瓠很灵活地在空中翻了个跟头稳稳落在了池岸上,在空中还不忘甩尾巴企图再溅虎娃一身水。
  但盘瓠这一次的偷袭却没有得逞,尾巴上甩出的一串水珠居然被虎娃施法凌空定住了!
  树得丘上的理清水只有叹气的份了,生长五色神莲的万年长清之泉,古往今来多少绝世高人心目中的圣地,成了这孩子和狗打闹的水池。但他也感到很欣慰,因为虎娃的御物之功竟然已能这么自如地操控无形之水,方才卷起浪头将盘瓠扔出莲池的手法很高明,而凌空定住一串水珠则更不简单。
  这些当然不是理清水教的,虎娃就是在逗狗玩。
  玩耍了半天的盘瓠最终仍然没有逃过“受苦”的命运。虎娃今天吃了一枚琅玕果,并没有给它吃,于是这条狗就好像忘了莲子的事情。可是虎娃还是按照山神的吩咐,又剥开一枚莲子让这条狗带着芯芽一起吃了。
  五色神莲上的所有东西,山神都让虎娃不要乱丢,就算被剥空莲子的莲蓬,仍然要放在白玉祭坛上,从莲子上剥下的那一层青皮也得留着——这些都是不死神药啊。
  ……
  在路村与花海村两族为了应对冲突的准备中,在虎娃与盘瓠的玩耍打闹中,日子又过去了一年。在这一年时间内,虎娃带着盘瓠又悄悄去过七次太昊遗迹。理清水算是豁出去了,已无所谓败不败家,每次都让虎娃摘取一枚琅玕果服用。
  这也许不能称之为服用,虎娃只是将之含在舌下,仍然像以往一样定坐修炼,让琅玕果在神气洗炼中自然地化散,既不刻意吸收、但也不是故意不吸收其灵效。琅玕果做为一种不死神药最重要的灵效,大半化为琼光又归散于天地间,这树上的果子算是白结了。
  但虎娃的功夫却不是白练,那琼光中凝炼着天地间最精纯的生机,曾在他的形神中运转,这种修炼的结果,是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形神恢复能力。不论是身体的劳累还是神气的消耗,虎娃于定坐中涵养生机本源,恢复体力与法力的速度都是极快,这种感觉当然也是极好。
  假如让世间修士知道虎娃竟然如此“吃”琅玕果,恐怕太多人都会惋惜得捶胸顿足,甚至会嫉恨得发狂,哪有这么服用不死神药的?
  其实在理清水原先的计划中,本打算待虎娃突破四境后便传授他菁华诀,并让其服用一枚琅玕果试试,这么做虽然也很“浪费”,但对掌握菁华诀很有帮助,而当年的若山和若水都没有过这种待遇。
  可是理清水的这个计划也改变了,就在虎娃问琅玕果能不能吃之时,便让他“吃”了,而且后来每次都让他服用。
  至于在修炼的过程中,虎娃究竟得到了多么强大的神通法力,他的元神世界又是多么广阔无极,这并不是他关心的问题。虎娃更关心的,可能是怎么让盘瓠乖乖地把莲子吃下去,因为后来理清水又提出了新要求,要盘瓠带着莲子上的青皮一起吃。
  莲子上的青皮入口也能完全嚼化,但那股涩味简直沁透形骸百脉,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甚至能令人控制不住地全身抽搐。而理清水却要求盘瓠在白玉法座上定坐行功,便是虎娃平时修炼的位置。
  盘瓠已入二境,渐渐开启的灵智也在成长中,也能进入理清水所要求的定境。如果说理清水有偏心的话,他从感情上还是更钟爱这条狗的。盘瓠在白玉法座上定坐修炼,山神也能与它有意识沟通,至于山神说了些什么、盘瓠又听懂了什么,恐怕只有狗知道了。
  一年过去了,虎娃已经十二岁多了,这一年他长得特别快,个子高了老大一截,身子骨也比以前壮实了许多,虽然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但已依稀有点大人的模样了。或许是因为服用了这么多、这么久的不死神药,他的肌肤竟带着一种莹润的玉质光辉,而将神气收束精华内敛时却没什么异状,就是比其他族人更白嫩一些。
  在这一年中,虎娃发现了一种新游戏,就是将莲池中摄出的水凝成很多水珠,然后操控这些水珠去追打满处乱跑的盘瓠。盘瓠的身形非常灵活、动作极其敏捷,可是当虎娃能自如操控的水珠越来越多的时候,它往往顾头难顾腚,最终总是被打成一条落水狗的样子。他们总是玩得很开心。
  但最近那么两个多月的时间,虎娃却一直没有再去太昊遗迹,因为盘瓠并不在村寨中。它被山爷带到了中央谷地,正在训练与军阵配合作战,因为真正的大冲突即将到来。
  虎娃却不清楚这些,他只知大人们都很忙,而盘瓠加入了山爷特别训练的战阵中,将来能够更好地保护族人。水婆婆就是这么告诉他的,而族人们也是这么认为的,真正的知情者只是族中参与决策的几位重要人物。
  在路村时,虎娃当然坚持修炼,但他按照山神的吩咐,不让其他族人察觉。
  盘瓠不在,大人们都很忙,虎娃一个人有些无聊,他去花海那边转悠了两天,这天回来的时候站在他的小屋里,发现屋子有点小了、屋顶也有些矮了。原因当然是他长大了也长高了,这小屋还是山爷十几年前搭的。
  虎娃倒也没想去麻烦谁,他打算过两天自己重建。在他看来,如果准备好材料、动用御物之法,仅凭心意操控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建起一座新屋,可是山神不让他在族人中暴露修为,看来还得动手干活。
  这天早上,虎娃便打算找水婆婆说一声自己要盖新房子,可是中午族人吃饭时他却没有看见水婆婆。打听之后才惊讶地得知,水婆婆竟然不在村寨中,她昨天就去了中央谷地,而族中大多数精壮男子都被她带走了,难怪吃饭时村寨里少了这么多人。
  虎娃并不知道在那中央谷地中,今天很可能会爆发一场决定蛮荒未来命运的大战。穿越深山野林的路途过于艰险,未成年的孩子不适合这种长途跋涉,一不小心就会出意外,所以族人们还从来没带虎娃去过那里。
  有人问他找水婆婆干什么?虎娃便回答自己想盖一座更高更大的新屋子,于是便被大家取笑了。有好几位妇人打趣说虎娃的年纪还这么小、毛还没长全呢,就开始想女人了。当男子想为自己翻新房子的时候,在部族中的含义就是想娶亲了。
  部族的男子十六岁就可以娶亲,但虎娃目前还是太小了点。有人开始追问虎娃看上了谁家的姑娘、有什么样的想法、夜里是不是梦见过什么事?问到最后把虎娃的脸都问红了。
  蛮荒部族中虽民风淳朴,除了劳作之外没有太多别的事情,男女之事倒是大家最爱谈论的话题,也是除了食物之外众人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东西。虎娃的年纪虽然不大但也不算太小了,他也渐渐开始接触到很多这方面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情况,食与色,就是代表了生存与繁衍的本能。
  好不容易摆脱了一帮妇人的追问与笑话,虎娃又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休息。屋外的孩子们正在村寨中央的空地上玩耍,也有人追着公鸡母鸡到处乱跑,这是虎娃小时候曾干过的事情,如今村子里又有了许多比他年纪更小的孩子。
  就在这时,村中突然传出一声响雷般的大喝:“大家快回去,把孩子都带回屋子里,不要出来!”
  喊话者居然是花海村的族长蛊辛,他不知何时他已来到了空地中央,身穿皮甲背着箭筒,手上拿着一支硬弓,脚边还插着好几支梭枪。蛊辛的女婿叔壮站在他身旁,腰佩长刀也背着弓箭,手持梭枪神色凝重。
  蛊辛是一名三境修士,如今已有三境八转之功,而叔壮也已经拥有二境四转的修为。在他们身后还有三十余名精壮男子,其中大多数竟来自花海村,皆全副武装凝神戒备。这种场面通常只会出现在野外狩猎偶尔碰到大型猛兽时,此刻怎么会发生在村寨里呢?
第029章、羽民(上)
  蛊辛等人皆背朝村寨正门站立,仰起头望着后山的方向。村寨最北是水婆婆的房子,后面的寨墙上开了一道门通往缓坡上的火麻林与菽豆田,再往上是陡坡,生长着榆树林和青冈橡。榆树相对较为低矮,而那些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青冈橡则株株高大参天。
  在那些青冈橡展开的树冠枝叶间,不知何时已停着一百多只硕大的怪鸟,再仔细看竟然不是怪鸟,而是背生双翅的人!蛊辛的心沉了下去,好似一直沉向不见底的深渊,来犯者居然是羽民族!
  路村位于那道深不见底的谷壑之北,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自西向东从中央谷地通往路村。而过了路村再往东,山中便无路,当然也没有别的部族往来经过。东边是路村人传统的猎场,山野绵延丛林无尽,但严格地说起来,更远处也并非再没有其他部族。
  在路村以东极偏远的地方,那条谷壑的尽头处、高山中的原始丛林里,还生活着一支妖族,自古被称为羽民族。据说他们是古时大妖的后代,模样异于常人,身材都不高,成年人的个头就和正常人中十几岁的少年差不多,更特别的是——他们的背后都生有一对羽翼。
  羽民族人的翅根长在正常人的肩胛骨位置,一对长长的羽翼从肩头一直垂到小腿肚,内侧是柔软的绒毛,外侧和边缘则是坚硬的长羽,完全展开的宽度可达其身高的两倍有余。据说他们不在地上建筑房屋,而是住在参天大树上的巨巢中。
  与一般的鸟巢不一样,他们的巢很坚固并有屋顶,可以遮蔽山中的风雨,很像一座座树屋。还有人说他们睡觉时是趴着的,那一对羽翼就盖在身上当被子。
  羽民族住在高处的树屋中,不仅是祖先的习惯而且很安全,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会飞。尽管身材不高,可相比擅飞翔的禽类,他们的身体也是明显偏重的,因此并不能在高空做长距离的飞行。但他们胸背以及上肢肌肉特别发达,奋力扇动翅膀也可以飞行不短的距离,并可展开双翼自高处顺着气流滑翔出很远。
  因此群山谷壑对他们而言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阻隔,他们无需架桥开路。羽民族生活在深山野林中,附近并没有通往树屋村寨的道路,外人极难到达那里,他们几乎是与世隔绝。
  但羽民族也并非完全不与外人接触,他们有时也需要和其他部族交换东西,都由族长大毛率领一批族人长途飞到中央谷地。其族长大毛是羽民族中最特别的人,早年迈入初境得以修炼,如今的神通法力已颇为不弱,更神奇的是,他能变化形体。
  大毛的原身与族人们一样也背生双翅,展开一对羽翼可以飞行,但他落地之后却可幻化相貌,羽翼消失与常人无异,身材也和正常人差不多,五官同样变得没那么怪异。大毛是一位四境修士,据说只有突破了四境,妖族人才能掌握这种神通变化。
  羽民族每隔很长一段时间,才会由大毛率领一批族人到中央谷地和其他部族交换物产。因此各部族也知道深山中有这么一支奇异的妖族存在,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很少能见到羽民族人。这支妖族也几乎不和外族打其他的交道,更别说通婚往来了。
  羽民族当然并非禽类,他们也是人,有灵智开口能言,会加工与使用工具并集体劳作。但由于他们怪异的外表,具备普通人所没有的特征,因此被称为妖族。据一些偶尔接触过羽民族的人说,成年的羽民族人不仅身材像十几岁的少年,脑子也像,说话办事都有点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