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643

  巴原七煞中最早成名的清煞已销声匿迹百余年,渐渐被世人淡忘,赤望丘的后起之秀星耀又被人们列入七煞。而原先巴原七煞中的象煞,也同样有很多年没有消息了,人们猜测,他要么已离开巴原、要么已坐化、要么已飞升成仙。虎娃的出现,又填补了象煞留下的空缺,成为巴原七煞中最新的虎煞。
第032章、虎煞(下)
  巴原上当然不止这七位高人,但并非谁都有资格被世人列入七煞。虎娃如今的修为虽高,但真论神通强大、法力高超,也绝排不进巴原前七,恐怕连十几名都排不上,他的修行岁月毕竟还太短。所谓巴原七煞之称,讲的其实是民众间的威名,那么如今谁的威名能比虎娃更盛呢?
  正在西荒闭关历劫的象煞太乙童子,已拜虎娃为师,假如等到太乙历劫而出、突破化境修为,听说此事不知会做何感想?虎娃刚刚来到巴原不久,就有人暗中猜测他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象煞,而现在倒好,他取象煞而代之、位列巴原七煞,如此看来某些人倒是挺有远见的。
  虎娃并没有刻意改变形容,在宜郎城被人认出来只是个意外,而在这茫茫人烟村寨中,其实绝大多数人根本没见过他、也更不会注意到他。虎娃只是换了当地风格的服饰,在人群中稍加法力掩饰,使人于无意间不会看清他的相貌。当他来到陌生的村寨中时,连这种掩饰都没有必要,仍是坦然地行走。
  穿过泸城辖境,虎娃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或并行或交错的山脉像一道屏障,切割出东北与西南方向两片平原。沿着山势的各处坳口有一条蜿蜒的道路,从西南的宜郎城通往东北的泸城。这条道路上常有商队和行人通过,但离开道路不远的山野密林中便罕见人迹。
  虎娃便在这山野中徘徊,寻找着胭脂虎的足迹,许多年过去了,不知仓颉先生当年看见的那头异兽是否还在。但虎娃总有一种感觉,有种莫名的气息在召唤他,这气息似来自周围的天地,有像是来自他的脑海深处,虎娃甚至渐渐沉浸其中。
  他将这一带的山野密林都转遍了,见到了无数的飞禽走兽,却没有发现胭脂虎。在离开人烟很远的深山中。有那么一次,虎娃偶尔发现了一头猛虎的足迹,却不知留下足迹的是怎样一头虎,也没有发现那头猛虎的身影。
  虎娃如常人般在山野中行走,很多野兽远远地发现他便避开了,但他也遭遇过很多次猛兽的袭击。虎娃出手把那些猛兽赶走,也用不着什么大神通法力。后来这样的遭遇多了,他干脆便化身为一头斑斓猛虎,宛如巡视领地的百兽之王。
  吞形之法与一般的幻化神通不同,化身猛虎那就是猛虎,就算收敛了神气法力,也自然带着猛虎的威压气息,再也没有什么猛兽会来袭击他。而虎娃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减少麻烦,也因为他了解很多野兽的习性。
  胭脂虎毕竟也是虎,也有自己的领地,假如一头陌生的猛虎闯入,两者便会发生冲突。虎娃倒不是想抢那胭脂虎的领地,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想吸引那头胭脂虎主动现身,山野这么大,漫无目的地想搜遍每一处隐秘的地方确实很难。
  虎娃不知在这片山野中转了很久,来回巡视了很多圈,并没有发现胭脂虎。反倒是山林中的飞禽走兽渐渐已熟悉了这一情况,知道有一头猛虎总是从它们的领地中经过,似在巡视这片广大的地盘。每当虎娃走过的时候,它们都远远地避开,神情充满敬畏。
  虎娃到达这片山野时已经过了冬至,他就在山林里度过了这个冬天。巴原上的气候比蛮荒深处温暖得多,没有虎娃家乡那般凛冽的严冬。平原地带偶尔也会下雪,但都堆积不了很久,太阳出来后便会渐渐融化。
  而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山中,背阴处的雪则不会融化得那么快,气候也比平原地带更寒冷,有时仍会大雪纷飞。只见一头斑斓猛虎穿行在大雪中,像是在巡视领地,可是它的领地范围实在是太大了些,而且也它从不捕猎,也不知在找寻着什么。
  虎娃化身的猛虎在山岗上驻足,看着漫天的雪花,每一片都是那么晶莹剔透。雪很大,但是春天就快来了。天色重新放晴后,阳光下的白雪渐渐开始消融,空气是那么清新,雪景是那么地美,虎娃甚至诧异自己原先为何未曾注意?
  虎娃轻巧地跳下山石,以轻悄的脚步走在雪地上,翻过一道山梁,突然瞪大了眼睛看着前方。雪地上出现了一串足迹,显然是野兽留下的,对他而言是再熟悉不过——这是虎爪印。
  虎娃曾有一次在山林中发现过虎的足迹,但他转遍了这一带的山野,并没有发现虎的身影,仿佛他就是百里山林中唯一的虎,可那足迹又是从哪来的呢?今天在雪地里又看见了虎的足迹,与上次发现虎爪印的地方相距并不远,而且显然是刚刚留下不久的。
  虎娃有些惊喜也有些纳闷,这片地方他已经“巡视”过好几遍了,并没有发现有猛虎出没,怎么大雪过后又出现了这样的足迹?他赶紧顺着足迹追了下去,又翻过一座山,却发现那足迹莫名地消失在一道断崖边缘。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那只虎会飞吗?他又来到断崖下的身谷中,并没有发现虎的行迹,再抬头向上看去,断崖的侧面朝阳的山坡上,积雪早已融化,猛虎从那边离开不会留下爪印。虎娃又登上了高崖试图搜寻那猛虎的气息,可是山风吹过、他仍一无所获。
  这一带岩壑纵横、人迹难至,隐秘的巢穴很多,难道真有一头猛虎在附近栖身,没有被自己发现。或者是因为自己所化身的这头猛虎太过威武,另一头虎发现它便躲了起来?想到这里,虎娃摇身一变又恢复了人身,站在雪地里是赤裸的,又从兽牙神器中取出衣服穿上。
  虎娃就留在了这一带反复寻找,直至积雪完全消融、远方的春风吹来,草木渐渐吐出新芽,仍没有再发现那只虎的行迹。他一直在留意山风中的气息,却隐约感受到一阵奇香芳的芳踪,似弥漫在天地灵息中,令人感觉是那么地清新舒爽。
  虎娃迈步穿过山林、攀崖越谷,找寻着天地灵息中的芳踪而去,不知走了多远,不觉已来到山野的边缘,远远地望见了田地村寨。虎娃到这里是来找寻胭脂虎的,所以一直没有走出山林,他所化身的猛虎在山野边缘见到人迹,往往都主动避开了,如今恢复成人身行走,还是第一次如此接近人烟村寨。
  那芳香气息仿佛消失了,又仿佛无处不在,就融入远处的人烟。如今将至是一年中的春耕时节,虎娃看见了远处田野中劳作的人们,也注意到山野边缘、离他最近的一个人。
  靠近村寨的山林边缘是一面山坡,不远处有一道泉流从两山之间的谷地中通过,便是那个村寨的水源。山坡没有高大的乔木,生长着许多杂花野树,有一位姑娘拿着耒锄正在挖土。
  虎娃以为她在挖山薯根茎一类的东西,可是仔细一看,她竟是在种植花苗。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花,茂盛的植株有一人多高,有些花树上刚刚结出白色的花骨朵、尚没有到开放的时候,而有的植株上连花苞都没有长出,嫩枝刚刚吐出新芽。
  不知这是什么花,分布在山坡上的杂树间,那位姑娘正把花丛帮那些幼小的苗芽连着土下的根系挖出,然后再移栽到相对开阔的地带。虎娃又察觉到了那淡淡的清新芳香,仿佛就来自于这片花丛中,又仿佛飘荡在那姑娘的身边。
  这气息很玄妙,大器诀修炼大成的虎娃,甚至感觉它可以驱毒虫,甚至也能令野兽下意识地不会靠近。虎娃是被一阵风从深山中吸引来的,此刻他注意到了那正在种花的姑娘,不禁莫名有些失神,脚步未停仍向山坡下方缓缓走去。
  初春的时节还有些寒冷,姑娘穿着毡布衣裳,素净而整洁,哪怕是在挖土的时候,也没有让泥尘沾到裙裾。她的形容不到双十年华,乌黑的长发披在肩侧,很简单地挽束。
  这只是村寨中一位平凡的姑娘,肌肤却很白皙细嫩,包裹正握着耒锄的那双手也是那么纤柔。虎娃第一眼看见她,不知为何莫名就有种那么亲近与熟悉的感觉,但可以确定,他以前并不认识她。也许是在山林中化身猛虎行走太久了,再回到人烟便会感觉熟悉与亲近吧。
  虎娃穿过灌木丛走下来,姑娘也听见了动静抬头望了过来。她的目光很清澈,看见虎娃似有些疑惑,开口问道:“你是谁,怎么会从这里走出来?”
  虎娃看见了她的眼眸,那明澈的眼眸中仿佛倒映出蓝天白云、世间他所向往的美景。听见姑娘悦耳的声音,不知为何,虎娃竟有些紧张,停下脚步行了一礼。
  连虎娃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为何会感到紧张?他可是名震巴原的彭铿氏小先生,曾在千军万马的激战中率先攻破了相都城,还曾在国都外的大道上堵住了樊君的车驾,而如今在这位陌生的姑娘面前,他连行礼的动作都显得很拘谨,完全就是平凡的少年。
第033章、阿源(上)
  是的,虎娃此刻看上去很平凡,他收敛了神气没有施展丝毫的神通法力,在一丈外就站定了脚步。那姑娘一个人在山坡上种花,突然有一位陌生男子从山林中走出来,她应该感到很不安吧。虎娃也不想吓到人家,他好像是在替对方紧张。
  虎娃行礼答道:“我是一名流落他乡的路人,在山野中迷失了方向,恰好走到了这个地方,不知这儿是哪里?”
  姑娘指着虎娃身后道:“这座山,叫翠真山,那边的村寨,就叫翠真村。行路的人,你怎会进入到山野中?这一带偶尔有山贼出没,深山中也有很多伤人的猛兽。”
  虎娃赶紧解释道:“这位姑娘,我不是山贼,本是在一支商队中,从宜郎城运送货物赶往泸城,不料半路上却遇到凶徒袭击、又遭遇了猛兽,所有人都逃散了,只剩我一个人穿行山林来到这里。”
  姑娘很好奇地打量着他道:“哦,大路离这里很远,你一定在山林中走了不少日子了。”
  虎娃:“是的,我是在山中过的冬,还算有点功夫在身,否则也不能安然到达此处。”
  姑娘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那姑娘。姑娘的个子不算太高,额头差不多刚到他的鼻尖,穿着朴素的衣服,窈窕的身材显得有些许柔弱、敛含着秀媚。她站在花丛中,仿佛那花丛的气息便是她的气息。
  但她无疑是个普通人,虎娃从她的生机律动中没有感受到任何神气法力,当然不像有丝毫修为在身的样子。而姑娘又好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虎娃答道:“我叫虎娃,你呢?”
  这是实话,但这个名字也实在太普通了,尤其是在这一带,没人会将他与那位名震巴原的彭铿氏小先生联系在一起。虎娃刚才说的其实也都是实话,没有刻意杜撰什么,只是省略了很多过程,他也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想以平凡的面目与这位姑娘说话。
  假如虎娃没有彭铿氏大人的身份、不施展神通法术,这就是他的本来面目。一个陌生的男子从山林中钻出来,姑娘显得镇定而平静,反倒是虎娃很紧张。这种感觉不太好形容,他站在她面前,就是那个平凡的少年,却很愿意与她接近。
  也许是因为这花丛的气息吧,虎娃正是追寻着风中的气息而来、所遇见的第一个人就是她。
  姑娘答道:“这里的人都叫我阿源。”
  这时山坡下传来脚步声,有一位长者带着几名汉子跑过来远远地喊道:“阿源,你在和谁说话呢,他是什么人?”
  虎娃和阿源姑娘说话时,山脚下田间劳作的村民们也看见了,一个陌生人突然出现在这里,他们也觉得很奇怪,赶紧过来询问。虎娃转身又行了一礼,客客气气地将方才解释的话又说了一遍。他一个人突然从山林里钻出来,也怕当地的村民误会。
  其实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根本没人会误会他是山贼,他看上去也完全不像。杀人越货的山贼哪会像他这样谦逊有礼、说话时的笑容无形中就让人感觉很亲近,更不会独自一人跑到村寨中,而且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那位长者名叫子凡,就是这个村寨的族长,当地人都叫他凡伯。翠真村是属于白额氏族中宜郎氏一支的村落,凡伯当然不是白额氏或宜郎氏的族长,只是这个村寨的首领。他听完之后又问道:“听你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
  虎娃长叹道:“是的,我不是宜郎城人,也不是樊室国人,家乡在遥远的相室国。来到这里,是在巴原上的那场国战后。”
  凡伯也叹了一口气:“原来你也是因为战乱才流落于此的,托身于商队,却又遇到了山贼。……你已经在山林里走了很多天了吧?好不容易走出山野来到我们翠真村,今天就在村寨里休息、好好吃顿饭再做打算。”
  樊室国多有山贼出没,但这也是相对于巴原上其他四国而言,这里绝大多数地方的村寨生活仍是平静的,民风也很淳朴。翠真村的地理位置很偏僻,就在山野边缘,且远离城廓间的大道,平常几乎没有什么外来的客人到访,像虎娃这种人,好几年都遇不到一位。
  凡伯显然是把虎娃当作一位好不容易找到村寨求助的落难者,很自然地提供了帮助。两年前的那场国战,巴原五国中只有樊室国没有卷入,但也受到了影响。
  当少务大军从金沙城杀入相室国时,沿途攻破了白驹城、古雄城与飞虹城。这三座城廓恰好地处相室国与樊室国的边境,少务首先从这里进军,也是要抢在第一时间切断相室国与樊室国之间的联系。
  少务攻占城廓之后,并没有引起当地太大的动荡,但也不可能一点影响都没有,这毕竟是一场国战。而在大军杀来之前,当地民众更是难免人心惶惶。当时就有很多人为了躲避战祸,从相室国逃到了樊室国。
  樊室国并没有阻止逃难者涌入境内,不仅因为这些人都携带了大量的财货,也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就算巴原上最繁华富庶的地区,在这个年代相对而言仍是地广人稀,更多的人口,便代表着更强盛的国力与生产资源。
  樊室国允许这些人涌入、让他们流落到各地,有的人开垦荒地定居,有的人在迁徙途中遭遇山贼被洗劫了财物,甚至沦为奴仆,还有人在各城廓中求生。很多商队就喜欢雇佣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更听话,需要给的报酬也相对更便宜。
  当少务大军攻占白驹、古雄、飞虹三城之后,当时的樊君樊康就下令封闭了边境各处关防隘口。已经没有逃避战祸的人再涌入,但是已进入樊室国的人也回不去了,直至百川城之会前新君樊翀继位,才下令重新开放边境往来。
  逃到樊室国的避难者,有些人又返回到了家乡,但也有很多人没有回去,恐怕也很难再回得去了。在这样的年代,长途迁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从此便流落他乡。所以虎娃这番介绍,倒也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凡伯想当然地误会了,但虎娃也没有多做解释。
  凡伯将虎娃带回了村寨,就让他在自家院落中的仓房中过夜,还请他吃了一顿热乎乎的晚饭,第二天的早饭也是凡伯招待的。
  这个偏僻的村寨与虎娃到过的很多地方一样,包括族长在内,大家每日吃完早饭都需要投入劳作。凡伯出门前问虎娃:“孩子,你如今有什么打算,是继续回宜郎城找商队,还是想返回家乡?”
  虎娃叹息道:“那个商队,我已经回不去了。至于家乡,我恐怕很久都回不去。凡伯,我能否在这里呆一段时间,也不是白吃白住,我什么活都会干。”
  在凡伯看来,虎娃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很自然的。虎娃原先寄身的商队已经遭遇山贼的洗劫,只有他一个人孤身逃了出来、流落到陌生的地方,而家乡更是远在数千里之外。虎娃身上没有任何财物,不可能回得去,当然希望这里能收留他。
  凡伯收留了虎娃,他对虎娃说道:“能保住有用之身,就是幸运,恰好流落到我们翠真村,也算是有缘。你暂时就住在这里吧,其他的事再慢慢想办法。”
  可能是因为第一眼见到阿源姑娘时的那种感觉,虎娃看见凡伯也感觉很亲切,甚至让他想起了当年白溪村的老汉田逍。凡伯看上去五、六十岁的样子,并非普通人,他有二境修为,年纪虽不小了,却仍身轻体健,是这个数百人的村寨中唯一的修士。
  一位落难者路过,很多村寨中淳朴的族人都会提供帮助,但是收留一位来历不明者,虎娃多少担心对方会有戒心。因此在与凡伯交谈时,虎娃本可以悄然施展一门神通,这门神通毫无痕迹,却可在无形中让对方产生某种情绪、赞同自己的说法。
  虎娃这门神通是自悟的,源头便是能感知他人内心中真实的情绪。自悟纯阳诀并修炼大成后,这们神通手段则另有演化,他可让对方无形中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进而引起某种共鸣,一切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中。
  这是一种能察知人心,近而能操控心神的手段,被后世某些修士称为“心通”。但虎娃并没有操控凡伯的心神,也发现没有这个必要,在交谈中已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凡伯相信他所说的话,主动收留了他。
  而虎娃也没有别的企图或目的,他就是想留在这里。走过了巴原这么多地方,虎娃终于想真正地停下了脚步,回归真正的人烟。连虎娃自己都形容不清为何会有这种感觉,他并不是累了,身为七境修士怎会觉得累呢,他甚至都可以长年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了。
第033章、阿源(下)
  这也许正与他的七境修为有关吧。七境中的修炼,是感悟天地灵息,宛如在天地间重新孕育身心,求证万物演化之初的状态,仿佛是“有”之前的“无”,亦被后世丹家称为“胎动”。在天地灵息中忘我,平常的修炼可不必动用神通法力,若某种“空境”。
  在空境中,“我”仿佛消失了,就融入天地灵息之中。只有经历了“真人之返璞”或者“真空劫”的考验,才能够证入这种空境修炼,否则人的心神往往也会迷失。
  虎娃走过了那么多地方、求证了此等修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而感觉又那么熟悉的村寨。在这里他不是威震巴原的彭铿氏大人,也不必动用惊世骇俗的大神通法力,就像平常人那样,正符合修行中的空境,仿佛消失在这片天地中又孕育着某种超脱的新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