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643

  虎娃有些腼腆的答道:“可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你可真会做。”
  阿源:“不用夸我,只是你自己不太会做而已。……喜欢吃的话,明天也来吧,反正我自己也得做饭,一起吃,只是顺便的事。”
  虎娃很不好意思地……答应了,心中洋溢着莫名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不知是阿源姑娘确实将兔子肉做成了人间无比的美味,还是仅仅因为这顿饭是她做的,或者兼而有之,反正虎娃就是感觉那么地好吃。
  阿源要他再去吃饭,虎娃第二天便厚着脸皮又去了,虽然觉得这样打搅人家姑娘不太好,可是他就是想。再度登门时手里没有提着兔子,心里反倒像揣着兔子,有种怦怦乱跳的感觉,完全就是村寨中一个普通少年的心态。
  不仅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虎娃都去了。就像阿源姑娘所说,就算虎娃不来,她一个人也得做饭、吃饭嘛,无非是多做一点、添一副碗箸而已。虎娃就是这么对自己说的,所以他才会天天去,等于就在阿源姑娘家里搭伙了。
  这世上有谁能想到,彭铿氏大人会天天跑到一位独居的村寨姑娘家里蹭饭?虎娃也有机会将阿源家的粗重活顺带都给干了,以前想帮忙还找不到这么好的借口呢,这样一来,其实阿源姑娘是轻松多了。
  虎娃自己平日根本不做饭,他吃不吃都行,假如有村民招待他吃饭,他也不会流露出不食人间烟火的异常。村寨里也分给虎娃口粮了,虎娃当然不会白吃阿源姑娘家的粮食,于是很自觉地把自己那些口粮都搬到阿源家的仓房里了。
  普通村寨中当然不可能总有肉吃,但食物的种类倒是挺丰富的,因为翠真村离山近,平时可以采集各种食物以及调味的果蔬,还可以去山中打猎。虎娃发现,不论是什么食材,只要经阿源姑娘的手做出来,都是让他越吃越想吃的人间美味。
  虎娃忘了,他拥有七境修为可以辟谷不食。他并不是刻意在体验人烟生活、明明能不食人间烟火却故意要吃东西,而是真的忘了,就像平常人那样每日进餐,或者像一只眼巴巴等食的小虎崽子。
  很多村民进山打到猎物,或多或少都会给虎娃送来一份肉,但虎娃也不好意思总吃人家的肉,油田他自己也跑到山里打猎了,竟然一个人扛了一只麂子回来。麂子肉和天鹅蛋,是虎娃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如今由阿源姑娘做出来,那就更好吃了!
  虎娃在山中猎到了麂子,心里还琢磨能不能也捞着天鹅蛋。他冬天在这一带的山野中转过很久,也知道什么地方有湖泊,打算再找机会去看看如今有没有天鹅下蛋。
  一整只麂子很多肉,虎娃分出不少送给那些曾经送他肉的村民们,剩下的都让阿源姑娘吃了补身体、也是让阿源姑娘做成美味给他吃。这天美美的吃完麂子肉,虎娃正准备把桌上的盆碗拿到外面的三叠池中洗净,阿源姑娘却说道:“你等等,我有话问你。”
  每天虎娃吃饭时,阿源姑娘看着他,神情总是淡淡的而眼眸总是那么明澈,却很少用这种语气说话。虎娃纳闷道:“阿源,你有什么事吗?”
  阿源:“你今天一大早出门,中午就扛了一头麂子回来,下午便剥洗干净,将麂子肉送到了不少户人家,动作怎会这么快?”
  虎娃笑道:“因为我走运,进山后不久就猎到了一头麂子。……对了,我在山中过冬的时候,发现山里有湖,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天鹅飞来,改天再去找天鹅蛋试试。阿源,你吃过天鹅蛋吗?”
  阿源却没有回答,看着虎娃又若有所思般问道:“像你这样的人,到哪里都会受欢迎的,无论在何处也都能安身,走多远的路都不必担忧。为何又会自称流落他乡,就留在了翠真村,你究竟有什么企图?”
  企图?虎娃愣了愣,转念间回过神来,也明白了阿源姑娘的意思。虎娃无论在哪个村寨中都会受欢迎的,干什么活几乎都是一个顶十个。就算在城廓中,虎娃也可以轻松地找到一份活计;若是想返回家乡,走过漫长的路途对他而言也不是太困难的事。
  阿源姑娘话也许还有别的含义,那就是虎娃干嘛天天要往她家跑?虽然最初是阿源姑娘的邀请,但后来明显就是虎娃主动想这样了。就连虎娃自己也觉得奇怪,他与阿源姑娘相处时,总是感到她既是那么亲近,又是那么难以亲近,不知不觉中,他居然天天跑人家来吃饭了。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别有用心的企图,至少在普通人看来,男女之间有好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虎娃只是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但它就是这么发生了。听阿源姑娘突然问出了这种话,他眨着眼睛想了想才答道:“是的,我确实有企图。”
  阿源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哦,有什么企图,能告诉我吗?”
  虎娃很认真地答道:“并不是我对这个村寨和这里的村民有什么企图,打个比方吧,就像一个行路的人,他不可能总是为了赶路而走在路上,是为了到达他想要去的地方,或者在寻找他想要找到的东西。
  一直以来,我就像那个路人,来到这里时,我突然觉得就想留在这里。这里的天地、山川、田园、还有人们,都令我觉得熟悉而亲切。当我在山中闻到那含蕊花的气息,莫名就想找到那片花丛,这就是我的企图。”
第037章、村寨琐事(上)
  阿源的表情渐渐变得柔和,甚至有几分不自然,微微点了点头,小声道:“我有点明白你的感觉了,其实我也不认为你有丝毫的恶意,因为我看见了你所做的事情。……我以前没有想到,世上真会有你这样一个人,而我居然在这里遇到了。”
  虎娃莫名又觉得很紧张,连声音都有些发紧:“你也有这种感觉吗?其实,我第一眼看见你,就觉得好熟悉好亲切,就像很久之前就已经认识了。我常常在想,原来世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她居然就是你。……阿源,你可千万别误会,我只是实话实说,并不是有什么企图。”
  阿源轻轻摇了摇头,似有些无奈地微叹道:“你若是带着企图刻意找到了这里,事情倒也简单了。可你偏偏不是这样,有些事,连我都被你搞糊涂了,也许是我本不该想多了。”接下来却突然岔开话题,语气一转道:“虎娃,你的衣服旧了,也破了。”
  虎娃下意识地摸了摸肩膀,今天扛麂子回村的时候,不小心将衣服又扯了个大口子,肉都露出来了。他有些尴尬地答道:“我就带着这么两套衣服,一直也没机会去买新的。”
  阿源姑娘:“那张麂子皮,你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了,换两套新衣服。这里的集市很小,没有卖衣服的,但是可以买到布料。你把布料拿来,我帮你做吧,就算谢谢你为我做了这么多事。”
  虎娃:“怎么成了你谢我?我还天天吃你做的饭呢!”
  阿源姑娘淡淡一笑:“你为我做的更多,难道我看不出来吗?”
  虎娃:“我们之间,就不用谢来谢去这么客气了吧?”
  阿源姑娘:“既然不必客气,那你就把布料拿来吧。”
  这番略显奇怪的谈话,却能让人反复回味。在虎娃看来,这或许也是一次并未成功的表白,或者是他还没有准备好真正的表白,便被阿源有意无意间岔开了话题。但是有种没说出口的感觉,不仅是属于虎娃的,也是属于阿源的。
  虎娃可真听话,第二天就带着麂子皮去集市了。翠真村很偏僻,距离最近的集市大约有二十多里远,那里是附近十几个村寨各种物产的交易与交换中心。虎娃在集市上转了半天,果然没有看见卖现成衣服的,卖布料的也不多。
  虎娃的脚程快,又去了更远的一个大型集市,把麂子皮给卖了,换了一竹篓鸡蛋回来,却没有买布料,而是在兽牙神器中悄悄取出一匹布放进了背包里。回到村寨后,他直接去了阿源姑娘那里,把东西都交给她,很高兴地说道:“我把麂子皮卖了,换了这些鸡蛋,还带回来一匹布,你看看好不好?”
  这匹布虎娃还用法力悄悄处理了一番,使它穿着的感觉更加柔顺舒适,也非常柔韧耐用,但看上去却很朴素洁净,没有什么异状。一般人几乎无法发现,那细密的织纹是普通人织不出来的,就算是修士也得仔细看才行。
  阿源姑娘的纤纤素手从布料上抚过,惊讶道:“这么好的布料,这里的集市可没见过有卖的。”
  虎娃笑道:“你真是好眼力,它的确不是在附近买的,是我特意去远方的集市买回来的。给我做两套衣服是足够了,既然你喜欢,也给自己做两套吧。要客气,反正你昨天自己也说了不必客气的。”
  他说的是实话,这匹布的确是在更远的集市上买的,但更远的概念是至少有好几千里路,是当初在红锦城带来的、多目族人加工的蕊锦。阿源姑娘确实很识货,她很少特意夸赞什么东西,却夸了这匹布。
  阿源姑娘说话算数,几天后就给虎娃做好了两套衣服。她并没有在他身上量尺寸,但做出来的衣服怎么穿怎么合身、怎么穿怎么舒服。
  虎娃天天到阿源姑娘家吃饭,一吃就是一个多月,而且看样子还要继续吃下去;这几天又有了新衣服穿,一看就不是他自己能做出来的。村寨中也有不少明眼人啊,像这种事情大家虽然犯不着去操心,但也难免会关心,私下里也不少议论。
  假如虎娃真的和阿源就此好上了,绝大部分村民都会很高兴,但有一个人却感到非常不满。
  此人名叫宏远,是个二十出头的后生,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也很会几手功夫,是翠真村的狩猎队长。在这样的年代、这样村寨中,最强壮有力的人往往便会成为部族的首领,宏远也曾是翠真村中最有希望继任族长的人选。
  但虎娃来到翠真村之后,短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好感与欢迎,有人甚至在议论,假如虎娃就留在这里,说不定也可以成为继任族长的人选之一。宏远当然也听见了这些议论,却没有太放在心里,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村民们偶尔开的玩笑,虎娃毕竟只是个外来人。
  宏远刚开始对虎娃的印象也挺好的,可是渐渐地就觉得不对劲了,主要是因为阿源姑娘,说白了,其实是宏远也看上阿源姑娘了。村中也有好几位姑娘对宏远很感兴趣,宏远却装作不知情,总是想找机会去接近阿源、向她表露心迹。
  在宏远看来,自己是整个翠真村中,唯一能让阿源看上眼的男子。可是阿源姑娘从来没有给过宏远任何机会,连宏远都不明白是为什么,他甚至想连接近她都不可能。
  而如今突然冒出一个虎娃,学会了种植含蕊花讨阿源姑娘的欢心,后来又厚着脸皮跑到阿源家吃饭了,而阿源姑娘居然还真做给他吃!
  吃一、两顿也就罢了,虎娃也不是没在别人家吃过饭,但怎么能天天吃呢!哪有这么占姑娘家便宜的?吃着吃着没完没了,现在居然又穿上了阿源姑娘做的衣服。宏远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做点什么了,假如再不阻止虎娃,阿源姑娘很可能就会被这个外乡人给拐走了。
  淳朴的偏远村寨族人,处理这种事情的办法往往很简单。这天虎娃又帮一户人家垒院墙,但没留在这家吃饭,当他穿过村寨往回走的时候,在那三叠池边却被宏远伸手拦住了,这汉子的另一只手中还拿着一支梭枪。
  虎娃能感受到宏远心中敌意,很纳闷地问道:“你找我有事吗?”
  宏远很严肃地点头道:“是的,大家都说你很能干、有一身好功夫,我要与你比斗一番!”
  虎娃:“与我比斗,好端端的,为什么啊?”同时心中莫名觉得好笑,宏远并非修士,他只是比普通人更加健壮、身手也更加敏锐,但和虎娃之间,真心没什么好比的。
  宏远却板着脸大说道:“你不想比,也得比!我是有条件的,如果你输了,今后就不要再去阿源姑娘家吃饭,也不要再占她的便宜。”
  这算哪门子事啊,居然不让他去阿源姑娘家吃饭!虎娃看了看宏远,随即就明白了原因,这人应该是看上阿源姑娘了,所以要和虎娃来一场比斗。这个淳朴的年代,民风也很开放,村寨中的年轻男子为了吸引姑娘的注意,的确也有互相比斗。虎娃对此并不陌生,他只是有些哭笑不得。
  虎娃很认真地想了想,才说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阿源姑娘自己的意思?如今是阿源姑娘的意思,我不去就是了;如果是你的意思,我只要不去你家吃饭,和你又有什么关系?”以虎娃的七境修为,又经历过那么多事情,他当然不想与宏远来这种无聊的比斗。
  说完话虎娃转身就想走,宏远却一横梭枪拦住去路,很气愤地大声道:“你不比的话,要么就是看不起我!要么就证明你是个懦夫,不敢跟我比!……只要你输了,阿源姑娘就会明白——谁才是更了不起的男子!”
  他们已经吸引了附近不少村民的围观,虎娃正想说什么,却发现阿源姑娘也走了过来。不知为何,虎娃突然感到心头微微一热,因为他看见阿源姑娘穿的衣裙了,和自己的新衣服是同样的布料。
  阿源姑娘的身形显得窈窕而柔弱,可是她的目光看过来时,众人不由自主就感觉到一种被审视之意,无形中都觉得局促不安,却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阿源淡淡地开口问道:“你们为何都不回家做饭,聚在这里干什么呢?”
  刚才还很威武的宏远竟呐呐地答不出话来,虎娃则低着头苦笑道:“阿源,是这么回事。宏远要找我比斗,并说假如是我输了,就不能再到你家去吃饭。”
  阿源姑娘微微皱了皱眉头道:“就算这样也没关系啊,我先做好了,你端回去吃便是。”
  虎娃一摊双手道:“我还没跟他比呢,你就说我输了吗?”
  宏远终于找着机会开口了,指着虎娃有些激动说道:“阿源,你看见了吗,他就是个懦夫,连比都不敢跟我比!……这样的人,你怎么还能天天做饭给他吃?”
  阿源有些好笑地看着宏远道:“假如你找村中每一个人去比试,谁输了就不许回家吃饭,难道想把大家都饿死吗?……你赢不赢他,和他去哪里吃饭,没什么关系,只要没去你家吃。而且你搞错了状况,虎娃不是不敢跟你比,他也不会输。”
  宏远涨红了脸,转过身一指虎娃道:“那你就跟我比斗一番!”
  阿源姑娘又对虎娃说:“等你忙完了,就赶紧来吃饭吧。”说完然后转身便走,没有理会这件事的意思,仿佛就把它当作了小孩子之间无聊的玩闹。
  忙完了就赶紧吃饭,但虎娃有什么好忙的,不就是被宏远拦住了嘛?看了看阿源姑娘的背影,琢磨着她方才的话,虎娃转身问道:“宏远,你想比什么?”
  宏远大声道:“投矛刺壁!”
第037章、村寨琐事(下)
  虎娃闻言就是一怔,感觉更是哭笑不得。在去年的百川城之会上,五位国君的第一场比斗就是投矛刺壁,当时五位国君加五名助手总共十个人,先后九人投出了梭枪,就是最后的虎娃没有出手。
  在百川城之会上,他没有比斗投矛刺壁,难道竟要在这翠真村中补上吗?
  宏远看见虎娃的神情,显然是有所误会,又略带得意地大声说道:“外乡人,你没听说过吧?近年巴原上最轰动的大事,就是去年百川城成盛会,五位国君争夺宗室族长,进行了五场比斗,其中第一场就是投矛刺壁……”
  百川城盛会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很偏远的村寨中,宏远去集市时也听人谈论过,此刻一开口便滔滔不绝讲了许多。包括盐兆与武夫当年的往事、自古以来各村寨的传统,并特别强调了比斗投矛的象征意义。
  宏远说话时还特意回头看了一眼阿源离去的方向,可惜并没有发现阿源停下脚步聆听的身影,得意中又难免有些失望。而围观的村民们则发出阵阵惊叹之声,不少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呢,不禁对这场投矛刺壁的比斗更加期待了。
  虎娃见宏远再讲下去便会耽误自己回去吃饭了,赶紧打断道:“宏远,这投矛刺壁怎么比啊?这里又没有山崖,难道往谁家院墙上投梭枪吗?”
  宏远一指不远处:“百川城之会上,五位国君投矛比的是力度,要将特制的梭枪刺入山崖,而我们恐怕没那等本事。但梭枪也不是那么用的,除了力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准头。看见那棵树了吗?这么远的距离,谁能投中谁便赢!”
  有几个看热闹的家伙叫道:“哇,好远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