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643

  但这样的下场也是挺凄惨的,妖物等于被自我封印了,寿元耗尽后仍会神魂消散,但这至少给了它一个等待转机的机会,或许能被高人解救。但假如落到敌人手里,则有可能是另一种下场,神魂会连同玄牝珠一起成为炼化法宝的材料,最终成为法器之灵。
  这样的有灵之器,威力往往超乎想象,因为操控器灵本身,就相对于拥有那妖物的神通法力,只是祭炼与掌控它都十分困难,不是一般修士能做到的。世间是否还有可能存在别类有灵之器,虎娃并不清楚,但是看见这块化龙膏,则推演出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有灵之器。
  云起听得目瞪口呆,他原先也见过妖修以原身之物炼化的神器,或多或少都带着那妖修的天赋神通妙用,比如古天曾用过的那根鹤腿骨杖、古令新得到的那只夔角,但直接就包含了妖物神通法力的有灵之器,还是第一次听说。
  今日的饮宴也是一场赏宝大会,虎娃所挑选的第一样宝物就有如此玄妙,以至于介绍与讲解了一个多时辰,众人才终于搞明白一个大概。小苗又问道:“虎娃师兄,你挑选的第二样宝物,就是那十二根柱子,又有什么妙处呢?”
  一块巨石就如此惊人,那么这十二根柱子恐怕也大有来历,否则怎会也被虎娃收起呢?众人皆聚精会神、充满期待地等着虎娃介绍,不料虎娃却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对那些柱子,其实我所知并不比云起道友更多。在仙家遗迹废墟中,它们本是前院两侧、左右对称的两座凉亭的柱子。凉亭中布置了仙家法阵,这十二根柱子便是阵枢。
  估计在那夔龙殒落之时,整个洞府空间都受到了震荡波及,所以布在其中的法阵损毁,那两座凉亭也倾颓,如今已不复原貌,更难窥仙家阵法之妙。但它们毕竟是仙家布阵之物,我想把它们拿回去自己尝试一番,以之为阵枢布置成别的法阵。”
  原来如此,虎娃想以仙家布阵之物去布置自己的法阵,那就不太好仔细打听了。盘瓠又问道:“那些捆仙藤呢?云起道友打算用来炼化天材地宝,进而打造法宝或者法衣,师兄也是如此打算的?”
  虎娃笑了:“是的,我看见此物就想起小时候在野地中常见的葛藤,揉葛为丝可以织布。这种藤蔓应该是在特殊的环境中生长出的变异植株,别处是见不到的,其纤维可炼化为天材地宝。这种天材地宝就像织布之丝,但须以神通法力炼化。云起道友想试试,我也可以试试。”
  这就不需要虎娃去解释了,在场众人都能看出来,虎娃所挑选的第三样“宝物”倒没什么特别的玄妙。众人分别收起堆在地上的东西,继续饮宴畅谈,直至日落方散。
  ……
  是夜,比翼飞舟的二层船楼上,只有虎娃与玄源夫妻二人。玄源道:“太昊在人间时曾来过巴原,还在黑白丘仙家洞府深处留下了一道门户。白煞以贤俊先生所得的妖墨令其显出轮廓,却没能将之打开。依我看,开启那道门户的枢键,就是你的那枚神器兽牙。”
  虎娃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仓颉先生当初告诉我,太昊当年特意将这枚兽牙留于巴原,就是开启多处仙家遗迹的枢键。它不止能开启一道空间门户,除了步金山小世界之外,巴原上至少还有两处仙家空间门户可用这枚兽牙打开。甚至在巴原之外的中华之地,它同样可以打开好几处仙家遗迹。
  但这些遗迹在哪里,除了步金山小世界,仓颉先生却没有告诉我更多,有些他也不清楚,有些他虽知道,却让我凭自己的缘法去发现。当日百川城之会,仓颉先生也到了黑白丘,如今发现黑白丘中有上古仙家遗迹,还有太昊留下的门户,那么几乎已可确定,这枚兽牙能将之开启。”
  玄源:“那里有太昊留下的门户,而这枚兽牙就是太昊留下的开启仙家空间门户的神器,确实太有可能了。但如今想进入那仙家遗迹的后部,还必须先打开另一道空间门户,那道门户并非太昊所留,而是那夔龙建造洞府时所布,不知用你这枚兽牙能否开启?
  白煞却把那道门户打开了,凭的是他自己的修为法力。你再想进入那遗迹的主建筑、用这枚兽牙尝试开启太昊留下的门户,也必须先打开前面那道门户。太昊还留下了前面那道门户,可能就有其用意,若后人的修为不足以进入遗迹后部,就不要去尝试开启他所留下的门户。
  而白煞将打开的门户又重新封闭,也有其用意,就是不想让别人再进去了。那上古仙家洞府中还有什么玄妙或未知的宝物,他可以慢慢地去探寻,太昊究竟留下了怎样一道空间门户,他也可以安心地去独自研究。云起等人离开黑白丘时,白煞并没有出来,想必就是留在那里闭关了。”
  虎娃握着玄源的手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我凭自己的修为,连那第一道门户都打不开,就不要想着找白煞报仇,更别提去打开太昊所留下的另一道门户了。”
  玄源:“就算你有朝一日能打开门户,也未必是白煞的对手。白煞打开门户用了多久?而你若打不开自然休提,若是打开了,也要看用了多久?就能说明与他的差距有多大。”
  虎娃:“其实现在就可以知道,我与白煞的差距有多大。贤俊先生求我出手,抹去白煞留在妖墨上的神念心印,我可以再将这件神器祭炼一番、留下自己的神念心印。据众人所见,白煞祭炼妖墨只用了片刻功夫,且看我要用多长时间吧。”
  玄源:“贤俊先生是想自己祭炼妖墨,才会求你出手。你何必再多此一举,替他祭炼神器?”
  虎娃笑道:“我祭炼完毕之后,再将自己所留的神念心印抹去便是。要多谢贤俊先生带来了这块妖墨,就算他不求我,其实我也想求他的。我如今就连善吒妖王都战胜不了,更别提战胜白煞了,但总得知道差距有多大,通过这块妖墨,便可窥见一二。”
  玄源又问道:“你拿走了那十二根晶柱,是打算在彭山幽谷中布置法阵,用来防备白煞?”
第063章、未兆之谋(下)
  虎娃看着玄源道:“你果然是最了解我的,我就是这么打算的。黑白丘遗迹中的仙家法阵,如今已难窥其妙,但我在北荒的太昊遗迹中,见到过那十二株龙血宝树。如今回想,那就是太昊留下的仙家法阵。我用这十二根晶柱为枢,可在彭山幽谷中试着布置,若能成功,至少也可增添自保之力。
  我虽未打算现在就去找白煞报仇,但并不意味着白煞不会主动来找我。我就是当日闯赤望丘之人,也是我设计斩杀了四小队玄衣铁卫,更何况我在巴原上的声名越来越盛,有些隐秘不可能永远不被人查知。若真到了那时,白煞很可能会找上门来,我不能措手不及,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谁说弱者一定不能战胜强者?自古修士还有“可越三境杀敌”的说法。但是这种极端的情况,应当不适用于白煞这种强大到可怕的对手,别说是越三境杀敌,就算修为同样是化境九转,也不敢说就是白煞的对手。
  但无论白煞再强大,若只是他一个人,也并非不可战胜。比如剑煞就不是白煞的对手,但白煞不可能直接跑到武夫丘去找剑煞的麻烦,因为武夫丘有锁山剑阵守护。武夫大将军留下的锁山剑阵,就是为了斩杀强大的妖王,若武夫丘中众高人依托剑阵发起反击,白煞也未必能讨得了好。
  假如有一天白煞获悉了虎娃的身世来历,跑来找他的麻烦,虎娃倒是可以躲进武夫丘寻求庇护。但虎娃不能在武夫丘中躲一辈子,他的目的是为了报仇而不是躲避白煞。所以虎娃要布置一个陷阱,足以斩杀白煞的陷阱,就连上古仙家都可能意外殒落,白煞也不是不可斩杀。
  假如是陷阱,就不能让外人提前得知,至少要让白煞以为,尽管虎娃在彭山幽谷中布置了各种防护禁制,但也不可能威胁到他,届时突然发动,方可斩白煞一个措手不及。问题的关键是,虎娃能否布置出那样一个足以斩杀白煞的陷阱,而且还不为他人所知?
  那十二根晶柱,虎娃就是打算这么用的,效仿太昊遗迹中的法阵,布置于彭山幽谷的竹林之中。玄源又问道:“那些捆仙藤,你也打算布置在竹林周围吧?据云起说,它们本是仙家洞府遗迹中的一座缠藤大阵,你也想试着将之布置出来?”
  虎娃:“是的,幽谷外围本有金铃藤大阵守护,但那座大阵对白煞这种高人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防止普通修士闯入。我若在彭山幽谷中与白煞相斗,必然惊天动地,再布下一座缠藤大阵,还能防止波及无辜。
  这种仙家遗迹中变异的古藤,已生长了上千年,我想在彭山中重新栽种,时间恐怕来不及。只有炼化这些现成的古藤,混入竹林之中,即可具有缠绕之妙。届时哪怕只能困住白煞一瞬,高人之间的斗法,这一瞬也能改变很多结果了。”
  玄源叹息道:“你可真没少琢磨!世人只知你修为高超,素来只用阳谋不好阴谋手段,行事亦不凭聪明机巧,可你真将聪明才智都用来布置一个陷阱,那确实太可怕了。若你这些布置都能成功,又将所祭炼的诸多竹叶秘宝隐藏其间,白煞不小心主动踏入陷阱,恐怕就真的走不脱了。
  你如今新败于善吒妖王,白煞恐也想不到你有这么厉害的手段。真的到了那一天,你想报仇就不用主动找上门了,只要用某种方式泄露你的隐秘,便可以坐在彭山中等他前来。可惜白煞毕竟是赤望丘宗主,有些事情……”
  虎娃握紧玄源的手,打断她的叹息道:“我明白,我只是报仇而已,并不针对赤望丘与白额氏,也绝不会让你为难。所以有些事情,并不想与你商量,但也都被你看穿了。”说着话又叹息道,“我得自太昊遗迹的兽牙神器,还可开启中华之地的仙家遗迹。不知何时,我们也能去中华之地游历一番?”
  玄源靠在虎娃的肩头道:“翻过巫云山脉、越过云梦巨泽进入中华之地,传说路途上有诸多凶险,但以你的修为,应已有自保之能。若觉得如今在巴原上呆得不开心,也不想理会步金山外的战乱,现在就可以去。”
  虎娃:“我当初也对仓颉先生提过,若有机会,很想去中华之地游历,请他多介绍那里的情况。仓颉先生却劝我,若在巴原上的修行未得圆满,不必着急去中华之地。
  他还告诉我,中华之地的人烟城廓景象,与巴原繁华处并无太大不同。反倒是这片巴原,历代天帝都将其视为世外修行宝地,皆称观巴原可见证天下事。我也很纳闷,既是世外修行宝地又怎会历经战乱?可是仓颉先生却说,巴原的战乱相对修士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战乱。
  我虽不太明白历代天帝为何要这么说,但仔细想想,仓颉先生的话也很有道理。就眼下而言,若少务尚未平定巴原,我是不会出山的,更不会离开巴原而去。在中华之地所能修证的成就,在巴原上一样能够修证。仓颉先生所谓的修行圆满,就我而言,至少要在斩杀白煞之后。”
  玄源蹙眉道:“我们在步金山中运送小世界民众,已一年有余,再过大半年此事差不多就能完成。你我也不能总是留在步金山,这样未免显得反客为主。可是你当初曾声明,若巴原国战不见分晓便不再出山,又打算何时进入巴原返回彭山?”
  虎娃:“巴原战况新近有变,已到了决出分晓之时,若少务准备了什么后手,很快就该动用了,否则巴室国便会输掉这场国战,这是谁都能看到的结果。以我对少务的了解,既然谁都能看到巴室国战败求和的结果,少务是绝不可能挑起国战的,我想战场上很快又会有新的变故发生,我们就在山中等消息便是。”
  云起等人不仅带回了在仙家遗迹中收罗的宝物,也带回了巴原上最新的战况消息。云起在古雄川做客时,樊室国刚刚攻占了古雄城,这也是樊室国进军以来攻占的第三座城廓。北刀大将军并未力战,见敌军势大,提前撤走了民众和廪库中的物资,主动撤退将战线后移。
  少务在北线针对樊室国的战略,可谓一目了然,也是虎娃曾在朝堂上当众讲过的,就是“放血”之法。樊室国大军要越过山脉才能进入巴室国,而再调集物资和后备军阵投入前线,也要穿过国境内纵横交错的山脉,是一场对国力的巨大消耗。
  只要灵宝牢牢地占据着巴原中央的百川城,使樊室国与帛室国大军不能汇合,也使樊室国失去了通往前线的交通便利,这样的消耗就会持续下去。战争对巴室国也是一场消耗,但巴室国是在境内作战,后勤压力小得多,它的国力更强也更能耗得起,相对而言,这会让樊室国越来越显虚弱。
  但是这种战略也有一个限度,就是樊室国不能取得就地补给,人员和物资都得从大后方长途运送,所以北刀大将军撤退时,将民众和所有物资都带走了。可是樊室国若控制了足够大的地盘,站稳脚跟足够长的时间,就可以迁入民众就地经营,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经过了一个完整的年度,当地新种下的粮食便可以收割了。巴原上的国战恰恰已持续了完整的一年,这几乎是一种标志——全面冲突的标志。
  古时的很多局部冲突,往往都发生在冬天,因为秋季需要收割粮食,春天又需要播种耕作,在农闲之时最适合解决恩怨,仗打到春天也就差不多该结束了,来年可以接着打。在后人看来,这往往就像村寨间的聚众械斗。
  可是持续整年以上的战争,那就是真正的有组织、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了。它意味着国中的壮劳力被调上前线,在整个从播种到收获的季节都不得归田,战败一方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其实北线的樊室国与巴室国之战,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是一种战略上的相持,最终的结果还要看南线。
  恰恰就在云起等人来到步金山前不久,镇南大将军翰雄在边境上布下的第一道防线,终于被帛室国突破了。帛室国以灵兽骑兵为前锋,越过关隘长驱直入,对靠近边境的各城廓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灵兽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太强,巴室国的军阵难以阻挡。
  面对灵兽骑兵,野地列阵而战占不到便宜,靠近边境的各地居民只能退入城廓据守,相当于一座座孤岛,等待后方的救援。翰雄大军不得不撤退,至少让出了五座孤城之间的田园村寨,才在巴室国境内腹地中布下了第二道防线,仍然面临着帛室国大军的继续进击。
  北刀氏和灵宝率领的两路大军一直在别处,翰雄只凭着一路大军坚守边境线整整一年,面对帛让以举国之兵展开的强攻,已经超出了少务的预期。巴室国的国力确实更强,但国力并不一定等于战场上的实力,若不能解决野战中面对灵兽骑兵的劣势,仗仍然很不好打。
第064章、战役的转折(上)
  只有依托城廓和关防打阵地战,才能阻挡帛室国灵兽骑兵的冲击,但这样也意味着巴室国难以发起反击,一旦防线失守,就会处于节节后退的窘境。帛室国可不仅仅有灵兽骑兵,帛让是举国征兵而战,亦为此准备了多年,来势之盛尤在当年的相穷大军之上。
  如果翰雄布下的第二道防线再被突破,那么巴室国中第三道天然的关防屏障,就是眉山—彭山—丈人山一线了,那已经到了巴都城外。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帛室国打到那个位置,否则少务将不得不投入全部后备精锐举国决战。
  真到了那个时候,无论胜负,巴室国将付出的代价都很惨重。两国联军未必能灭得了巴室国,在平定了相室国与郑室国之后,巴室国大后方还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但在帛让看来,假如真的杀入了巴室国腹地、能逼得少务割地求和,第一步战略目标就达成了。占据了巴原中央大片最肥沃的土地,从长远的角度削弱巴室国的实力,若巩固战果好好经营,假以时日,帛室国将变得更加强大,而少务则会失去一统巴原的希望。
  帛让很注意对灵兽骑兵的运用,从不让这支军队去攻城或强突关防隘口,一律都用在了列阵野战中,就是利用其机动性和冲击力,追击和袭扰巴室国的撤退军阵以及辎重队伍,并尽量避免它(们)陷入重兵围困。若是在野外列阵大战,也必有其他军阵的掩护配合。
  帛让心里很清楚,灵兽骑兵并非无敌,也经不起太大的折损,想重新培养的代价太大了、耗时也太长了。它就像修士斗法中的一件致胜之宝,在双方僵持状态下,投入灵兽骑兵可以打破局势的均衡,应用在最恰当的场合。
  帛让很“怀念”伏夔,假如伏夔没死就好了。帛室国的灵兽骑兵,其实就是伏夔帮着训练出来的,也是伏夔主动谋划联络、促成了这场国战。
  可惜如今伏夔已死,众兽山的宗主换成了善吒妖王。帛让有手段驱使伏夔,但不能指望桀骜不驯的善吒妖王会听从自己的命令;而善吒妖王修为虽高,却并不擅长训练灵兽骑兵。
  巴原上的战局已到了关键时刻,帛让组织大军猛攻翰雄所布下的第二道防线。在帛室国所占据的大片领土上,巴室国只剩下了各座孤城。翰雄派出的援军及其发动的数次反击,皆被神出鬼没的灵兽骑兵击溃,紧接着被帛室国的后续军阵歼灭。
  洗风城,是大俊与骁阳的家乡,也是相君紫沫归降后的封地所在,已位于巴室国腹地,如今成了战略要冲。它是翰雄大军布下的第二道防线上最薄弱的环节,几乎无险可守。而只要攻占了洗风城,帛室国大军就可以直扑野凉城、到达彭山与丈人山之间的隘口,再往前就是巴都城下了。
  帛室国甚至不需要将洗风城攻占,大军像以往那样直接绕过城廓,只需将对方困于孤城中即可。在先前的交锋中,一旦防线被突破,翰雄大军往往不会列阵野战,留守军民会坚守城廓,而主力军阵会撤退到下一处阵地。
  但是这一次不行,如果洗风城被突破,真让帛室国大军打到了彭山和丈人山隘口,少务就必须投入国中全部的后备精锐,且恐怕也要开始准备和谈了。
  这一天,帛室国前线领军的镇国大将军帛树丙接到战报,洗风城的军民并未像以前那样尽数撤入城廓,当地驻军也没有后撤,反而从野凉城方向又来了一支增援队伍,应该是运送军需辎重的。看来翰雄是无法再退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守住洗风城,而且不仅仅是守住城廓。
  帛室国大军能驱使飞禽侦查地形,这些飞禽也是帛让花了很大代价、托众兽山豢养训练的,每一只都非常珍贵,只用在前线最重要的场合,它们可以追踪敌人的动向,(、)传递简单的消息。根据飞禽侦查,从野凉城来的这支增援队伍,规模约有五百人,运送了约五十辆车的物资。
  帛树丙当即下令,出动灵兽骑兵,同时另派十支军阵协同配合,务必将对方一举歼灭,将能用的物资都抢过来,不方便运输的物资就地焚毁。
  灵兽骑兵的数量并不算太多,满打满算也不过编成三支完整的军阵,但就是这三支军阵,往往就能改变战场的态势。加上配合作战的十支军阵,帛室国派出了近七百人前去阻击。当他们赶到战场时,却发现巴室国军队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闻风而退,而是已摆好作战队形严阵以待。
  这绝不是普通的后勤辎重队伍,看将士们的精气神,绝对是巴室国最精锐的军阵,面对凶悍的灵兽骑兵,他们不仅毫无惧色,而且在短时间内就选好了战场摆开了阵形。更令帛室国领兵将军惊讶的是,对面军中竖起了一杆大旗,竟是巴室国镇南大将军翰雄的旗帜!
  只有五百多人、十支军阵在野外列阵,镇南大将军竟然就在其中。这本是很不寻常的情况,但帛室国的将军已被功勋冲昏了头脑,一看到翰雄的旗帜就两眼放光,假如在这里能斩杀或擒获对方的主将,那可是开战以来所立下的最大战功!
  翰雄熟悉兵法,他选择的阵地依托了一座小山,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列阵,很显然就是为了延缓灵兽骑兵的冲击速度。这支队伍里不仅有运送物资的牛车,还有二十辆战车,一字排开摆在战阵的最前列;而那些运送辎重的车辆,皆隐藏在山丘的后方。
  以战车对付灵兽骑兵,正面的冲击力勉强可以匹敌,但是战车相对比较笨重,尤其是列阵时很难转向,机动性远远不如灵兽骑兵。若是战败溃阵,战车是很难撤退的;而灵兽骑兵就算大军战败,也可以很从容地脱离战场、避免自身的损失。
  看这支队伍,仅有二十辆战车,数量还是太少了。帛室国将军下令,灵兽骑兵出击,尽管对付这些战车不成问题,但为了尽量避免损失,还是让灵兽骑兵分为左右两路,从侧面冲上山坡攻击对方军阵的侧翼。
  在以往的交战中,不是没有碰到过巴室国的战车阵,这是灵兽骑兵最擅长的战术,迂回插入对方军阵的侧翼或后方,正面大军同时展开强攻,便能将敌军一举击溃。
  翰雄站在战车上,身旁军士高举旗帜,他手中提着那柄如剑胚般的石质宝剑,紧抿嘴唇目色凝重。他也是刚刚接到国君少务的命令,要吸引对方的灵兽骑兵出战,并将灵兽骑兵消灭在此地。为此少务终于动用了早就准备好的后手,直至今日,翰雄才得知主君已准备了多年。
  在野战中对付灵兽骑兵的冲击,翰雄其实也想过不少办法,甚至还试过将大型弩砲装在战车上。但弩砲这种东西向来都是安放在固定的地点,比如城楼上,用以防范个别高手,用在野战中很笨重且很难机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