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643

  玄源反问道:“你曾见证过上古仙家的生死轮回境,难道没有这样的经历吗?”
  虎娃边想边答道:“我记不住那段生死轮回境中的经历,当时若有动念也就回不来了。但今日我想到这个问题时,元神中却未浮现出相应的见知,想必是没有经历过。玉箴裂了,我的见证并不完整。”
  玄源分析道:“人不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水族妖修是没机会见证人烟城廓的,化龙可能是他们修行中的一种自然选择,意味着超脱了原身族类。况且就算他们已经化龙,但修为见知到了某种境地,同样也能以人形面目出现。只是修炼化龙之法异常艰难,所需的岁月也长久得难以想象。”
  虎娃:“这正是我想的问题,不论是苍鱼还是那上古夔龙,化龙之法都是他们自悟的,而且所化的龙属各有差异。这应代表了一种开启灵智后自悟修行的方向,他们没有有意识化为人形修炼,却因机缘各悟化龙之法。
  我的原身是人,脱胎换骨后也仍然如此,没有同样经历见证。苍鱼若是脱胎换骨成功,便能经历原身从谷鱼到蛟龙的转变。而我修成的吞蛟龙之形,所化身的蛟龙与在赤望丘所见还有所差异。你可知赤望丘的吞蛟龙之形的秘法,是谁传下来的?”
  虎娃当年夜闯赤望丘,遭遇了金天大阵的拦截,被那蛟龙一击而身受重伤。当时星耀主持的金天大阵所幻化出的蛟龙,鹿角、牛耳、驼头、兔眼、蛇项、蜃腹、鱼鳞、虎掌、鹰爪,身俱九变九化。
  而虎娃修成的吞蛟龙之形,仿佛还差了点什么,感觉并未完全修炼圆满,也可能是因为他的化境修为未得圆满,也可能是因为苍鱼所悟的化龙神通本身就不圆满。
  玄源蹙眉道:“赤望丘的吞形诀,当然是少昊天帝亲传。但我所知的吞形之法中,只有一门吞虎之形亦是少昊天帝亲传;吞蛟龙之形,竟不知传承来自何处。”
  虎娃:“传承来自何处都有可能,比如我就可以另传一门吞蛟龙之形。但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龙与诸犍、鸾鸟这等天地化生的瑞兽、灵禽不同,它竟是很普通的妖物修炼成的。这就象征着一种超脱于众生族类的境界,其化形却来源众生族类。
  少昊天帝当年很可能就是见到过蛟龙,感其神通可吞众生族类之形而变化,因而有悟,才创出了吞形诀,然后才有分门别类的吞形之法。这与我自悟吞形之法的过程,完全是不一样的。”
  玄源点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很有这种可能。你自悟吞形之法时,不过是一名四境小修,而少昊天帝创出吞形诀时,恐怕早已成就仙道了,过程确实不一样。你若是能将其中谙合的大道本源悟透,恐就意味着化境修为九转圆满了。”
  虎娃笑道:“如此说来,那两匹白马倒不是没有可能化为蛟龙。届时你我就可以乘坐两条蛟龙所驾之车,飞天遨游世间了。”
  玄源亦笑道:“好啊,我很期待这一天,但首先要那两匹白马能开启灵智迈入初境才行。”
  事实果然没有令玄源失望。虎娃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每两天来到仙山脚下施法一番,总计耗费了三十多块拳头大小的化龙膏。藤金、藤花终于跑来禀告师尊,他们发现那白马已是初境妖修。
  虎娃命藤金、藤花每天观察那两匹白马,妖修的变化,还是妖修更容易察觉。那两匹马的知觉变得越来越敏锐了,仿佛也学会了入微之境。马的视力原本不太好,但藤金、藤花每天逗他们玩耍,发现它们已能看清很远处的东西,并且渐渐能听懂比较复杂的语言。
  这就是开启灵智的妖修之始,藤金和藤花虽然已记不清他们自己当初的这段经历,却能意识到这两匹白马身上正在发生什么。虎娃以化龙膏施展秘法辅助,可能起到的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但绝对是异常重要的作用,否则这个过程还不知道等多久。
  只要它们真的已有开启灵智之兆,或许虎娃只需以化龙膏施法一次或几次即可,接下来的过程便会自然发生,否则耗费再多的化龙膏亦无用。但虎娃此前并没有经验,他是以印证自身修为的态度去做这件事的,虽然“浪费”了诸多异宝与大神通的法力,但也使这个过程进行的极为顺利。
  若想指引这两匹白马一步步修至化境,并在脱胎换骨时化为龙身,又不知要等多少年呢。但虎娃若能领悟该如何指引他们一步步修炼成龙,便意味着他本人的修为已化境圆满。
  虎娃在步金山中修行,而巴原上的国战仍在继续。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帛室国与被巴室国反攻到国境之内,渐渐呈现败局。帛室国还在境内节节抵抗,帛君已连续三次派使提出了停战和谈的要求,但少务已铁了心绝不手软。
  谁都能看出来,少务这次不惜代价也要灭了帛室国,因为这是他平定巴原的最后一道难关。
  瀚雄率大军从国境线打到帛都城下,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因为帛都城的位置在其国境内偏西,距离边境较近。很多大臣劝帛让放弃国都后撤,大后方还有足够的纵深,至少有十来座城廓尚未沦陷,还可组织起像样的反攻,实在不行亦可据守残境。
  帛让却否决了这个坚持,坚持死守国都,并下令调集国中精锐军阵纷纷增援帛都城,就是打算要在这里与巴室国展开最后的决战。攻城的主力是瀚雄大军,而灵宝大军则趁机绕过帛都插向帛室国腹地,尽量截断各地对帛都城的增援。
  少务的战略并不贪功冒进,就是稳扎稳打将战线一步步向前推进,每攻占一地,便派后备军阵维护当地的秩序,并任命抚民大人尽快恢复对民众的治理。
  帛都城之战打得异常惨烈,瀚雄几乎将手中所有的百战精兵都派上去攻城了。到最后,飞郞将军所率领的三支羽民族军阵也参与了进攻,他们在城外找了一处高坡迎风起飞,到了城门上空俯射冲击。
  伏夔曾用来埋伏盘瓠的那种弩砲,帛都城当然也有,原是专门对付个别高手的,至少要四境修士才能操控。羽民族战士若是被之锁定,那就等于是死定了,短短时间内就被射落了三十二人。但在他们的配合下,瀚雄大军成功攻克了这座城门杀入了帛都城。
  这一战的总体伤亡可想而知,在双方主要攻守方向的城门外,血腥气息整整一个冬天未散,到了春日回暖时竟变得更浓。
  这一场决战以帛室国的失败而告终,帛都城被攻破之后,帛让并没有成为战俘也没有趁乱逃走。他下令点燃了王宫,坐在宝座上连同华丽的宫阙一起,于熊熊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帛让一死,帛室国余下的城廓尽数归降。瀚雄大军伤亡过重必须休整,灵宝大军继续推进接收了大片疆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此时灵宝才得知,帛让在决战前就已下令,若帛都城被攻破,他本人将以身相殉,尚未陷落的各城廓则不必再抵抗巴室国。
  帛让还派出了最后一位使者,在他身亡后才到达巴都,转达了他最后要对少务说的话——
  “巴原之战是宗室之争,自从巴国一裂为五,这一战便不可避免。我与你的誓愿相同,都想恢复往日的巴国,成为一统巴原之君。
  我当然希望这个人是我,若我不行,也望有人能完成。巴原之事,就由你我一战而定。若我兵败身亡,有遗命令全境城廓归降。望巴君莫忘初衷,战后能视帛室国子民同为巴国子民。”
  帛让为何据守国都死战不退,因为对于他来说根本是无路可退,哪怕能退到偏远的大后方据守几座城廓的残境,又有什么意义?只要今日帛室国战败,他便失去了一统巴原的可能,这不是帛让的人生愿望。
  少务见到这位使者后,亦叹息了良久。帛让曾经的雄心壮志,已随宫阙在熊熊大火中化为飞灰,他本人更是尸骨无存。少务命人找到了帛让的一个儿子,效仿相君紫沫及郑君泓竹的故例,仍封其为帛君,在国中有封地供养,并赐享十爵之尊。
  封君并非国君,世袭而削,其嫡子或继承人享八爵、封地供养削两成,再袭者享六爵,以此类推。
  就在瀚雄大军攻克帛都城之时,已修整了数月的北刀大军也动了,取道百川城往东北方向进兵,又攻占了樊室国境内的一座城廓。除了刚开战时灵宝大军攻占了百川城,这是北刀大军发动反攻以来,所攻占樊室国境内第一座城廓。
  北刀大军刚刚杀入境内,国君樊寨就坐不住了,主动派使者与少务商谈归降事宜。此时巴原各国皆灭,面对少务的只剩下了樊室国。而且樊室国的野战大军主力已损失在巴室国境内,持续的大战也使国力日衰。
  看到少务平定帛室国的决心后,樊康心里也明白,樊室国已阻挡不了少务一统巴原的脚步,此时主动归降,还可在谈判中争取尽量优厚的条件。而瀚雄攻克帛都城的那一场血战,也多少将新君樊寨给吓着了。
第067章、仙娃(上)
  樊室国确实已无实力再对抗巴室国,但若坚决抵抗,巴室国想平定它也挺麻烦的。因为其国境被多条纵横交错的山脉分割,宛如一道道天然屏障,其地势易守难攻,只要将各条路口一封,进攻者就必须一口口慢慢蚕食,每一口都有可能咯着牙。如今樊寨能看清大势举国归降,少务当然求之不得。
  少务给樊寨的归降条件,比当初的相君紫沫还要优厚得多,同样也封其为国中樊君、赐享十爵之尊。樊君的封地在原郑室国的香木城一带,土地肥沃、人烟繁华、物产富庶,樊君还可保留原先的近侍与仆从,率领他们到封地去居住,不必长年留在巴都城。
  在巴都城中,樊寨也有少务特赐的宅院。同样的宅院共有四座,不论有没有人住,都是少务早已准备好的,分别留给了相君、郑君、帛君与樊君,如今终于各得其主。
  巴原五国,共有大大小小七十多座城廓,在帛让败亡、樊寨归降后,已尽数归于少务治下。国战虽然结束了,但后续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置,比如在巴室国大军尚未占领的地方,还要派人去正式接收一座座城廓。
  哪怕绝大多数地方官员仍然留任,也需要少务象征性地再任命一遍,然后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务、军务体系,这才是真正实现了巴原一统。大战之后,流民需要归乡或重新安置,伤亡者需要得到抚恤,很多损毁的城廓村寨也需要重建。
  战争必然会带来创伤,在战场上直接伤亡的可都是各国最重要的壮劳力,最激烈的大战是在原巴室国与帛室国交界一带展开的,那里原先也是巴原上繁华富庶的地域,但如今很多田园已荒芜,曾被军阵用为据点的村寨也化为了废墟。
  重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等少务将使者派到所有的城廓之后,第一步的事务才算完成,然后少务才会宣布恢复巴国。算了算日子,少务决定在今年冬至的国祭大典上,正式宣告巴国复立。
  巴原上每年的国祭大典,原先巴原五国各自举行,都是为了表示继承了宗室正统的身份。如今这场国祭大典的地点只在巴都城,其余各城廓一律都是陪祭之所,帛都与樊都也分别改名为帛城与樊城。
  在国祭大典上,国君代表臣民向神明与先祖献祭,请求赐福与护佑,这次的国祭大典当然是历年来最重要的。
  自从国战开启以来,少务就没有派人到步金山“打扰”过虎娃的修炼,但是这一次,他终于派了一位使者来到步金山,请求学正大人担任这一场国祭大典的司礼。这场大典的意义非凡,非得虎娃出山不可,别人根本不能站在那个位置上。
  虎娃如今仍然担任着巴室国的学正呢,但他这些年从未出席过任何一场国祭大典,总是因为种种原因错过。而今日他是不能再缺席了,无论如何都要给少务这个面子。少务派使者来请,用的并不是主君命令臣属的语气,几乎就是在恳求了。
  虎娃当然不会拒绝,让使者转告少务,今年冬至他一定会如期出现在巴都城,为国祭大典司礼。使者完成了使命,诚惶诚恐地回去了。玄源问虎娃道:“少务终于平定巴原,你是什么感觉?”
  虎娃笑了笑,过了一会儿而才答道:“这感觉……有点像看见云起终于炼成了一件梦寐以求的法宝。”
  玄源有些惊讶道:“这么……简单?”
  虎娃扭头反问道:“简单吗?”紧接着又摇了摇头道,“我认为太不简单了,这样的事情,我所见的世人中,没有谁能比少务做得更好。”
  玄源又问道:“小世界民众已迁徙完毕,夫君之修行可证圆满?”
  虎娃若有所思道:“我原以为要斩杀白煞、完成来到巴原的大愿后,此生修行方得圆满。可如今听闻少务平定巴原的消息,又恰逢运送小世界民众完毕,突然感悟并非如此……出山之前,我要闭关一段时间,烦劳娘子为我护法。”
  历时两年,巴原上的国战分出了结果,虎娃与玄源也终于将小世界民众运送完毕。这三万多人丁,对如今的巴国来说可是太重要了,迁徙到各地安居,正可弥补战乱的损失。不算巴都这样的大城,巴原上不少小城廓,城中的居民往往也只有几千人。
  少务对此事的重视不是没有原因的,哪怕是在国战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迁徙民众也是进行得一丝不苟。起初迁出去的小世界民众,基本上都被安置在太禾城一带定居,到了后来,他们又被送到更远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原巴室国与帛室国交界一带。
  步金山中的清修对虎娃而言,亦是难得的修行印证,出山之前他要闭关参悟所得、总结收获。闭关的地点就在小世界的仙山深处,六位上古仙家祖师曾存放玉箴的那间密室,他曾见证过前辈仙家生死轮回境的地方。
  这次闭关的时间并不长,过了半个多月,虎娃便起身走了出来。守候在门前护法的玄源吓了一跳,既惊讶又羞怯道:“夫君,你怎么不穿衣服,还是……这个样子?”
  虎娃一低头,好像这才意识到自己竟是赤身裸体。玄源又突然一指密室中道:“虎娃,你分明已经出来了,为何还坐在那里?”
  话音未落,刚刚走到玄源身边的虎娃便消失不见,仍坐在室中的虎娃则睁开眼睛轻叹道:“原来如此!”
  玄源有点发懵,世上没人比她更熟悉虎娃,方才走到她身边的,形神气息绝对就是虎娃本人,不可能是幻象或者元神化境。可是虎娃分明已经走过来了,为何还同时坐在原地?而坐在室中的虎娃,方才并无半点气息,以至于玄源一开始都没有注意到。
  虎娃又一次站了起来,玄源在震惊中下意识地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难道那就是……纯阳之元神吗?”
  虎娃默默地点了点头,玄源又追问道:“你已经悟透了纯阳诀,并印证了传说中的境界?”
  虎娃终于开口道:“也可以这么说,但并非仅是纯阳诀。”说着话悄然发给了玄源一道神念。
  玄源愣住了,这一愣就是一天一夜,而虎娃就静静地就站在那里。一天一夜之后,玄源突然动了,仿佛方才的发愣只是过了片刻,上前抓住虎娃的手臂激动万分道:“你已迈过了那一步?”
  虎娃又点头道:“是的,据说八境九转圆满之后,迈向生死轮回境中,宛如走在无涯之岸,却总也抓不住那一线玄机。但我已见证过对于很多修士而言最难的修行,感觉只是自然而然。”
  虎娃闭关之前,玄源隐约感觉他的修为已接近化境九转圆满,却万没想到虎娃出关之时便已踏过了登天之径。如果玄源都想不到,那么巴原上的其他人就更想不到了。
  玄源的手抓着虎娃的胳膊突然攥紧了,语气很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与传说中的仙家一样,便要飞升登天而去了?”
  虎娃凝视着玄源的脸庞:“你在担心这件事吗?放心,我不会的。在我迈出这一步之后,这才发现仓颉先生曾给我留下一道神念,告诉了我一些事情。我可以自己做出选择,是否继续闭关以求早日飞升登天,还是像步金山中的六位上古仙家祖师一般,继续留在人间。
  人间只要有你在,我又怎会飞升登天而去。听了贤俊先生的介绍,我才清楚这里就是古时传说中的神山参卫丘。我在参卫丘中踏过登天之径,却与此地的六位上古仙家祖师一样,仍然留在人间为地仙,不得不说也是缘法使然。”
  玄源:“如果是这样,会不会让你最终不得飞升啊?”
  虎娃摇了摇头:“当年那六位仙家祖师,是无处飞升,所以不得不留在这里,耗费千年岁月开辟了这处小世界、打造他们自以为的仙界。但我的情况不一样,待修为巩固之后,其实随时可飞升。我将菁华诀、大器诀、灵枢诀、吞形诀、纯阳诀皆修炼大成,可飞升到任何一位天帝所开辟的帝乡神土。”
  玄源长出一口气道:“原来如此,这我就放心了。……你我当初皆看不透仓颉先生的修为,他是否与你一样,也是留在人间的地仙?”
  虎娃沉吟道:“我曾经也是这么猜测的,可是当我真正迈出这一步后,仍觉得仓颉先生的修为深不可测,可能尚有我所未求证的境界吧。”
  玄源:“仓颉先生的修为这么高?……虎娃,你为何一直用这种眼神看我?看得我心里怦怦直跳!”
  虎娃此番出关后,就一直用一种形容不出的眼神看着玄源,让玄源总觉得他很有些不对劲,感觉既怦然心动,又有些惴惴不安。虎娃却反问道:“阿源,我不能这么看着你吗?”
  玄源低下头道:“在翠真村时,你第一次遇到我,好像就是这种眼神,可是你也不能总是这样看人家啊。……对了,你在生死轮回境中究竟经历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